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近日有傳言稱(見下圖),瑞士信貸破產前后短短兩周,有超過760億美元和1650億美元的資產從美國和瑞士撤離,主要流入香港和新加坡。
還有傳言稱(見下圖),非美國企業存在美國銀行的資金都已經進入受限狀態,并且強制簽署自愿協議,承諾接受隨時增加監管條款,并且資金不做離境操作,沒支取超過2000美元都要人工審批,審批時長不定。
還出現了這樣的傳言: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種小道消息,不要過于當真。
但是有些消息是確定的:
1.香港零售銀行確實是很忙。
據香港朋友反映,最近銀行確實有到處排隊的現象。匯豐銀行已經忙到三間分行推出一周7天試營業。
但是匯豐銀行表示,此舉更多是為應對通關后的開戶需求激增。
匯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分銷主管彭淑貞表示,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后,2月到訪分行非本地區民日均數量較1月平均數升超過1倍,主要受內地客戶帶動。該行2月新增非本地居民客戶人數,已回復至2019年上半年的每月平均數。彭淑貞更表示,接下來的周末是海外及內地旅客入境高峰期,所以3家分行試行7天營業,該行除了加強員工培訓,亦會適時調配人手及招聘,將服務內地客戶的國際銀行業務及保險相關團隊規模擴大40%。
據財聯社的采訪,除了銀行零售業務,保險銷售也存在強勁復蘇,2月及3月的銀行開戶業務及保險業務基本與2019年同期持平,復蘇動力更多來自積壓三年的需求,而不是所謂的“國外華人瘋狂轉賬”。
2.香港存款總額有所上升。
大量媒體平臺消息稱,“據香港金管局最近的數據,自3月以來,香港美元存款業務暴增”。不知道這些媒體是從哪里獲得的香港金管局數據,反正筆者沒有找到。
香港金管局所披露的最新的數據,是2月28日發布的2013年1月份貨幣統計數字。數字顯示,2023年1月份認可機構的存款總額上升1.3%,其中港元存款上升2.4%,外幣存款上升0.2%。香港人民幣存款在1月份上升0.2%,于1月底為8,373億元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于1月份為6,152億元人民幣,而2022年12月份為8,048億元人民幣。
金管局稱,存款變動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利率走勢、市場集資活動等,因此適宜觀察較長期趨勢,毋須過度解讀個別月份的波動。
至于是不是某些媒體所言,“美元存款暴增10倍”,不妨再等等金管局的數據。
3.香港財富管理規模確實在增長。
彭博社預計,香港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
彭博報道,新加坡家庭財富需要17年才可追上香港。香港將在2023年超過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金融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非香港居民存在在香港的資產達2.3萬億美元,新家坡只有1.5萬億美元。
香港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跨境財富管理中心而言,目前我們全球排名第二、亞洲第一,全球第一的是瑞士。”香港資產管理規模達到約36萬億元,他有信心香港會成為全球第一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 ( BCG ) 2021 年 6 月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到 2023 年,香港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同時在 2020 至 2025 年期間,香港私人財富管理 ( PWM ) 規模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 9%。
香港證監會去年7月發表的調查報告稱,截至2021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同比上升2%至近35.55萬億元(港元,下同)。2021年資金凈流入逾2.15萬億元,增長6%。持牌法團及注冊機構經營的資產管理及基金顧問業務所管理的資產上升8%,至近25.9萬億元。
報告亦指出,信托持有資產上升5%,至近4.72萬億元。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則下跌6%,至近10.6萬億元,主要受客戶持有的相關投資價值變動的影響。
非香港投資者繼續成為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主要資金來源,占管理資產65%。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從業員總數上升12%,達5.4萬人。
3月2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在《匯思》發文表示,將適度優化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監管安排,概括一下為:簡化開戶與客戶盡職審查;簡化投資產品銷售程序;精簡適用于資深高資產凈值投資者的產品盡職審查、交易合適性評估及產品披露。
這三項工作都與改善客戶體驗有關,而且“我們正就有關安排諮詢業界,諮詢期將于本月底結束,我們期望聽取更多業界意見,以盡快敲定相關措施。”
在這個當口,余sir的這個表態就很值得品味了,很有點跟“隔壁”新加坡搶資金的意思。
大量華人將資產從美國、瑞士轉移到香港的銀行,對于香港的經濟發展,尤其是金融和財富管理行業將是極大推動。這種大規模的資金轉移將直接增加香港銀行的業務量和規模,讓香港穩坐全球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并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金融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為香港金融市場帶來更多穩定的國際資金流入,提高香港金融市場的整體流動性和穩定性,進而對香港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帶來歷史機遇。
事實上,香港長期以來都是亞太市場資金“避風港”。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后,美聯儲推行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美元流動性極度寬裕,大量資金流入香港,根據香港金管局此前統計,這些資金累計約有1300億美元,相當于1萬億港元。
2018年以后情況有些變化。由于美國持續加息、外匯市場波動后,資金持續外流。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曾在2019年4月15日的公開演講中提及,2008年以來,流入香港的資金大約1萬億港元,而從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間,約有1500億港元資金流出香港,流出的資金占比不足15%。
2020年以來,港元匯率一直處于強方水平,資金持續回流,香港金管局從市場吸納500億美元,相應地向銀行體系注入4,000億港元,確保市場資金充裕。2021年-2022年,香港銀行存款總額增長了8.4%,令“走資”的說法不攻自破。
時間來到當下,美國硅谷銀行、簽名銀行暴雷,第一共和銀行岌岌可危,銀行業的多米諾骨牌已經被推倒,雖然監管當局對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儲戶存款予以了兜底,但未來如何發展尚存在不確定性。歐洲方面,瑞士監管當局在處理瑞士信貸問題上,打破了業內的慣例,讓持有AT1債券的機構和個人血本無歸,讓更多的人對銀行業和監管規則的不確定性深感憂慮,資金流出歐美是必然的。
作為經濟“水源”的香港銀行業,無論是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比率還是壞帳率,長期優于國際同業。在這種局面下,華人和家族辦公室回流資本以香港作為首選地也可以理解。
特首李家超表示,有信心瑞信危機不會顯著影響香港。瑞信在香港的業務包括一家受金管局監管的瑞信香港分行,以及兩家受證監會監管的持牌法團,客戶可以繼續透過該分行存取存款及使用瑞信提供的交易服務買賣香港股票和衍生產品。香港金管局指出,瑞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總資產約為1000億港元,占香港銀行業總資產少于0.5%,本地銀行業對瑞信的風險承擔不大。香港銀行體系保持穩健,資本及流動性狀況充裕。
還有一個好消息,香港甲級寫字樓市場連續3個月錄得負凈吸納量后,2月重新錄得正吸納量。整體甲級寫字樓市場在2月錄得1.69萬平方呎凈吸納量,寫字樓租賃查詢及看樓活動趨增.
商鋪市場方面,受惠于跨境旅客逐漸恢復,1月零售業總銷貨額同比回升7.0%。在主要零售類別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類別銷貨額升幅最大,達到23.1%。
香港的復蘇,已然在路上。
責任編輯:郭明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