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投資日報】一大波熱門主題ETF來襲!化工、養豬、稀土ETF發行,值得買嗎?沒有騰訊和網易的游戲ETF,你會買嗎?
【半導體投資日報】2020十大半導體買家名單曝光!日本半導體產業鏈受地震沖擊,汽車芯片又遇難題!節后布局三大方向>>
來源:蚊子搞科研
華創證券研究所定位為面向專業投資者的研究團隊,本資料僅適用于經認可的專業投資者,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華創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資料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公司的客戶。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
本資料來自華創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若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須注意的是,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華創證券研究所后續發布的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華創證券的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可能獨立做出與本資料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資料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資料僅供訂閱人參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閱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華創證券不對使用本資料涉及的信息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設條件,提供中長期的價值判斷,或者依據“相對指數表現”給出投資建議,并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因此不能夠等同于帶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普通個人投資者如需使用本資料,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及相關的后續解讀服務。若因不當使用相關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華創證券對此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
未經華創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復制本資料的內容。華創證券未曾對任何網絡、平面媒體做出過允許轉載的日常授權。除經華創證券認可的媒體約稿等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如因侵權行為給華創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創證券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訂閱人若有任何疑問,或欲獲得完整報告內容,敬請聯系華創證券的機構銷售部門,或者發送郵件至jiedu@hcyjs.com。
核心觀點
2020年,醫療信息化行業受到年初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根據疫情恢復情況,下半年醫療機構的運營開始恢復正常,2021年全年穩定運營是大概率事件。十四五規劃中,醫療衛生領域發展被作為重點。因此,本文將從原有自然需求修復與疫情加速公衛領域補短板兩個維度,分析醫療信息化的行業性拐點機會。
???行業機會一:醫院經營復蘇將帶來的IT投資修復周期啟動。我國醫療IT支出占醫療機構上一年收入的比例長期穩定且呈上升趨勢。2020年眾多醫療機構的門診、住院服務出現較長時間的暫停,因此醫院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年收入預判,臨時降低了當年信息化投入,招投標工作也出現延后現象,負向影響2020年醫療IT行業。2021年,隨著疫情整體平穩,我們認為醫療機構收入能夠從沖擊中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中性假設下),從而提振信息化建設投入,預計2021年醫療IT支出將達587億/618億/649億(悲觀/中性/樂觀)。重點的投向為:
1)互聯網醫院或為二級以上醫院剛需,催生市場規模超百億;
2)電子病歷要求提升將帶來持續性需求;
3)醫保建設帶來院端系統改造:國家醫保平臺預計2021年底全國范圍內投入使用,院端系統改造開啟。
? 行業機會二:公共衛生市場的需求缺口暴露后“補短板”投資加速。疫情暴露出我國醫療資源不均衡特征,公衛領域存在一定提升空間,因此各地加快公衛領域投資,建設重點為:
1)縣域醫共體建設。緊密型醫聯體為國家倡導發展方向,羅湖模式、天山模式是醫聯體建設的標桿案例。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是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剛需,完整信息化金額超過2000萬,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組建3346個縣域醫共體,但信息化建設還遠遠不足。
2)各省加速醫療衛生領域補短板,迎新建醫療機構、區域醫療中心熱潮。2019年開始,國家牽頭大力發展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從試點省份開始做起,去年9月又將建設5個國家級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多省展開補短板工程,廣東省開展醫療補短板工程,投資額超1000億;湖北公衛補短板項目規劃總投資2545億元(20年已投資1000億);此外還有河南等多省份加速三級醫院等建設,出現了新建醫院熱潮,對應的信息化建設也將逐步落地。
??行業投資評級與投資策略。2021年,醫療機構常態化運營帶來IT投入服務,新增公共衛生投入作為行業疊加,需求飽和度很高。而20年疫情帶來的階段性波動,估值已經充分消化,行業迎來良好布局時機。衛寧健康盈利預測與評級:公司傳統、創新業務并重,且積極云化轉型,競爭極強。我們預計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4.94億元、7.29億元、9.7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23元、0.34元、0.45元。我們給予公司2021年65倍PE,對應目標價約為22元,首次覆蓋,給予“強推”評級。
??風險提示。公衛投資的資金來源和持續力度存在不確定性;疫情的修復節奏存在不確定性;頂層IT結構規劃的變化帶來的需求規模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報告目錄
報告正文
投資要點
2020年,醫療信息化行業受到年初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根據疫情恢復情況,下半年醫療機構的運營開始恢復正常,2021年全年穩定運營是大概率事件。
十四五規劃中,醫療衛生領域發展被作為重點。因此,本文將從原有自然需求修復與疫情加速公衛領域補短板兩個維度,分析醫療信息化的行業性拐點機會。
1、2021年醫療機構運營恢復常態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帶來IT支出得到恢復,我們測算2021年醫療IT支出將達587億/618億/649億(悲觀/中性/樂觀)。恢復的IT投入可能有幾個投向:
1)互聯網醫院或成為二級及以上醫院剛需,其建設周期短、金額有所提升,擁有百億市場容量。
2)醫保改革、智慧服務等對電子病歷提出了高要求,
3)國家醫保信息平臺預計21年底全國范圍投入使用,各地醫院需要對接省級醫保平臺。為此,醫院端需要進行大規模系統改造(涉及業務流程、電子病歷等)。
2、疫情中暴露出公衛領域的需求缺口,各地“補短板”投資加速。核心投向可能有:
1)加強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有效實現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服務。以縣域醫共體為例,其信息化建設剛需為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系統完整建設催生600多億市場;
2)各地補短板熱潮開啟。首先,國家加速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多省紛紛出臺補短板政策(廣東投1000多億用于醫療補短板、廣西3年投430億補短板等);多地大規模出現新建醫療機構熱潮(河南5年增162所三級機構、重慶5年建70所以上醫院等)。受益于醫療機構的新建熱潮,醫療信息化領域下游需求長期得到保障。
1
行業機會一:醫院經營復蘇將帶來的IT投資修復周期啟動
(一)復蘇周期中醫療IT投資規模開始穩健增長
經測算,醫療IT支出占醫療機構上一年收入的比例長期處于相對固定狀態,并在逐級提高,按照特征來看,醫療機構可能存在根據當年收入來制定下一年信息化建設預算的情況。我國醫療機構收入從2010年的1.38萬億上升到了2019年的4.64萬億,醫療IT總支出從2011年的146億增長到了2019年的548億,對應的醫療IT總支出占上一年醫療機構總收入的比例則從2011年的1.05%上升到了2019年的1.33%(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IDC)。IT支出的行業增速略快于醫療機構收入增長。
復蘇后的2021年,醫療IT支出在樂觀假設下規模將達649億。公立醫療機構收入主要由門急診收入、住院收入、財政補助收入三部分構成,2019年門急診收入與住院收入占比超過85%(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
2021年醫療IT支出測算:
假設條件1: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各醫療機構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年收入預判,臨時降低了當年信息化投入;
假設條件2:2020年1月-10月醫療機構診療人次下降12.8%,出院人數下滑11.6%,若假設單次診療費用與單次住院費用不變,則同期醫療機構收入將下滑約12%,最終假設2020年醫療衛生行業增速。
假設條件3:2020年醫療IT下滑12%;
假設條件4:2021年醫療機構正常運營,收入將與2019年持平或小幅波動5%區間;
假設條件5:IT/醫療衛生總收入比例系數1.33%。
我們認為醫療機構收入能夠從沖擊中恢復,從而提振信息化建設投入,預計2021年醫療IT支出將達587億/618億/649億(悲觀/中性/樂觀)。
(二)互聯網醫院或為二級以上醫院剛需,或成為醫院新的重點投向
1、政策疊加疫情,促進互聯網診療需求
互聯網醫院以實體醫院為依托,可提供問診、處方、支付及藥物配送等服務(資料來源:騰訊云+社區)。2014年以來,國家多項政策促進互聯網醫療的發展,2018年后進入政策集中爆發期,《關于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國務院意見》、《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等重磅文件相繼印發,2019年3月發布的《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更是以評促建推動互聯網醫院發展。此次疫情導致眾多醫院門診暫停接待患者,為避免交叉感染風險,患者主動或被動無法前往實體醫院,促使日常診療活動轉移到線上。
2、醫院主導互聯網醫院建設成為主流,數量高增
在上述文件推動背景下,我國互聯網醫院數量從2016年的30家上升到了2020年6月的577家,2020年1-6月新建互聯網醫院中實體醫院主導77%。(資料來源:動脈網)
3、互聯網醫院或成為三級和二級醫院剛需
互聯網醫院能夠優化診療服務流程,提升便民服務水平(資料來源:騰訊云+社區),能夠與醫院提供的線下服務有益補充。從各個省的推進來看,安徽、陜西等省聚焦于三級醫院的互聯網建設,海南、山東等省份已將互聯網醫院下沉到二級醫院,紛紛制定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目標。
4、互聯網醫院落地具有上線快、金額提升的特征,百億市場容量
從上線周期來看,目前進行互聯網醫院建設的絕大多數為三級醫院,平均實施周期3個月,二級醫院建設案例中,南京市棲霞區醫院互聯網醫院項目實施周期為2個月,項目執行周期較傳統IT項目較短,主要采購內容為互聯網醫院患者端、醫生端、管理端以及互聯網監管平臺對接。
從訂單金額角度,三級醫院建設費用平均為240萬,二級醫院單體醫院建設費用在74.5萬左右。若互聯網醫院覆蓋全部三級和二級醫院,將分別催生出69億/72億的市場空間(資料來源:招標網)。
(三)電子病歷要求提升將帶來持續性需求
1、DRGS醫保付費推進有望拉動電子病歷應用水平提升
政策要求到2019年,所有三級醫院達到電子病歷分級3級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達到電子病歷分級4級以上,二級醫院達到3級以上(資料來源:《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及評價標準(試行)》)。電子病歷分級中,0-3級重在數據采集;4-5級為中級水平,核心是信息共享;6-8級注重智能支持。電子病歷三級要求實現醫療信息3個以上部門實現醫療數據共享,帶來的是HIS相關系統改造;電子病歷四級要實現全院信息共享,考察醫院信息系統集成和數據管理能力。
醫保改革對醫院數字化建設具有極大促進作用,DRGS付費需要優質的臨床醫療數據作為支撐(資料來源:智研咨詢)。目前我國對2級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要求是2020年達到3級,只能實現部分醫療信息跨部門共享,還處于電子病歷的初級水平;對3級醫院的要求是2020年達到4級,剛剛邁入中級水平,因此,整體應用水平還有極大提升空間。若后續對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有更高級別的要求,將帶來長期可持續的建設需求。
2、電子病歷評級拉動需求仍會持續
2020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CHINC)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電子病歷評級平均分為2.08級,其中三級醫院的平均分為3.11級,二級醫院的平均分1.59級。2020年的評級規程等受疫情影響于2021年2月3日發布(資料來源:衛健委)。2020年的評級規程等受疫情影響于2021年2月3日發布(資料來源:衛健委)。根據實際醫院招投標情況,四級及以上電子病歷建設都需要搭建信息集成平臺并進行相關業務系統改造,隨著級別的提升對臨床知識庫等要求提升。
截止2019年底,我國共有2749家三級醫院、9687家二級醫院,若將二級醫院電子病歷要求提升到4級,若以再投入600萬計算,可帶來增量市場581億;若將三級醫院電子病歷要求提升至五級,若以再投入800萬計算,則將帶來220億市場空間。
(四) 國家醫保平臺預計2021年底全國范圍內投入使用,院端系統改造開啟
1、醫保信息平臺預計2021年底全國范圍投入使用
國家醫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來,加速信息化建設,推行了DRGS、DIP等多項改革。2010年10月,國家醫保局醫保信息平臺項目主體已完成建設。目前,各地正在積極推進各省醫保信息平臺建設以及與國家醫保平臺的對接,有望2021年底全國范圍投入使用。(資料來源:國家醫保局官網)
2、對接醫保平臺,院端需大規模系統改造
醫院接入醫保信息平臺會帶來院端HIS系統改造、電子病歷系統改造、流程改造、嵌入DRGS模塊等,改造量巨大。?
2
行業機會二:公共衛生市場的需求缺口暴露后“補短板”投資加速
(一)緊密型醫聯體人財物統一管理,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為縣域醫共體建設剛需
緊密型醫聯體為國家倡導發展方向。國務院《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將我國醫聯體分為四種組織模式: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醫聯體可分為緊密型、松散型,緊密型醫聯體會對醫療機構的人、財、物進行統籌管理,實現內部行政管理統一化,形成利益和責任共同體,相當于新建一個醫療集團,在建設過程中涉及產權重組、體制機制改革等問題,建設成本較大。而松散型醫聯體醫院之間沒有行政管權、人事調配權和經濟分配,以醫療服務共享為紐,建設容易但穩定性差。目前,緊密型醫聯體是發展趨勢。(資料來源:鳳凰網)本文重點講解縣域醫共體,單獨章節分析。
1、城市醫療集團:羅湖模式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財政補貼引導患者下沉社區
城市醫療集團是在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由三級公立醫院或者業務能力較強的醫院牽頭,聯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等,形成資源共享、分工協作,此模式是醫聯體落地城市的主要方式。緊密型城市醫聯體代表羅湖模式。
以羅湖醫院集團為例,通過“總額包干、結余獎勵”的醫保支付方式以及財政補貼改變醫生行為,引導病人下沉社區(資料來源:搜狐網)。
2、專科聯盟:珠江專科醫療聯盟醫、教、研、管全方位協同
專科聯盟不受區域限制,輻射范圍廣泛,可將多地的專科力量集中,從而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資料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珠江專科醫療聯盟由南方醫科大學2017年發起,目前形成了消化內科、血液內科等30余個專科聯盟,(資料來源:珠江專科醫療聯盟官網),在醫院科室與科室之間,甚至科室醫生點對點之間進行技術、業務、科研、教學全方位資源共享。
3、遠程醫療協作網: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遠程診斷解決基層診斷醫師缺乏難題
遠程醫療協作網同樣能打破地域的限制。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已有18個遠程心電診斷合作單位,通過云平臺進行共享,解決基層醫院缺乏診斷醫師的難題。截至2020年8月,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共為群眾提供遠程心電診斷服務月20萬人次(資料來源: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官網)。
(二)縣域醫共體是建設主力
1、縣域醫共體:天山模式明確收治病種目錄、醫保基金包干,實現服務與利益共同體縣域醫共體:
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與鄉村一體化管理有效銜接。充分發揮縣級醫院的城鄉紐帶作用和縣域龍頭作用,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資料來源:國務院)。
具體業務上,實現基層檢查、基層收費、上層診斷,以影像診斷為例,醫共體總醫院將建設區域影像診斷中心,診斷成員單位上傳的醫學影像等并回傳診斷報告,成員單位不再提供醫學診斷服務(以廣東省推行的《廣東省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慢病管理中心運行指南(試行)》等15個指南為例)。
天長縣域醫共體明確收治病種目錄、醫保基金包干實現服務與利益共同體。天長市以人民醫院、中醫院2家醫院牽頭的2個縣域醫共體,實現了市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的全覆蓋。通過明確縣級醫院、鎮衛生院收治病種目錄促進分級診療,形成服務共同體。通過醫保基金包干使用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天長市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提取5%風險金后,按醫共體轄區人口總額打包給牽頭醫院統籌管理,結余留用。此種模式下,鎮衛生院相當于縣級醫院的一個科室。(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系統部署模式多樣,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為縣域醫共體建設剛需
數量已成規模,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成為重點。2017年醫聯體數量進入高峰期。根據衛健委數據,目前,全國所有三級公立醫院都參與了醫聯體建設,截至2019年底,全國組建城市醫療集團1408個,縣域醫共體3346個,跨區域專科聯盟3924個,面向邊遠貧困地區的遠程醫療協作網3542個。數量已成規模,但整體互聯互通建設還不足。國家要求2020年底要在500個縣初步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縣域醫共體。并且,2020年7月,國家衛建委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明確了醫聯體的建設方式、協作方式、管理方式以及考核方式,并強調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要加強信息平臺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推進醫聯體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因此,政策加持,醫聯體的信息化建設將迎來熱潮。
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為縣域醫共體建設剛需。縣域醫共體系統部署模式可分為兩大類分散式和一體化,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需要建設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各縣域醫共體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現有業務系統改造或重建,考慮后期運維費用、后期擴展簡易型等因素,廣東省建議使用同構型一體化部署模式,即各成員機構的業務系統需由同一家供應商提供,幾乎相當于重建業務系統。
3、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金額多在2000-4000萬
前文所述,不論醫共體選擇哪種系統部署方案,是否大規模改造原有業務系統,衛生健康管理綜合平臺都是必需品,以寶豐縣人民醫院醫療衛生信息融合平臺項目為例,其中寶豐縣域醫共體平臺建設中標金額為1190萬。國家要求2020年底要在500個縣初步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縣域醫共體,以此數據計算,綜合管理平臺的市場空間為近60億。截至2019年底,全國組建縣域醫共體3346個。以此數據計算,單獨的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或催生近400億的市場。
從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訂單來看,完整的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金額多在2000萬-4000萬。?
銀川市互聯網+醫共體信息化采購一期中標金額為近3900萬元。2018年,寧夏為“互聯網+醫療健康”全國首個示范區,銀川模式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為樹立標桿。此處我們以“銀川市互聯網+醫共體信息化建設服務項目(一期)”為例,剖析縣域醫共體互聯網+建設內容。此項目服務對象是為銀川市6個縣區域(3區3縣)。具體軟件采購內容可分為4類,預算總額約為4000萬,中標金額約為3900萬。
中寧縣“互聯網+縣域醫共體”總包金額高達2598.8萬。中寧縣則參考銀川模式,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規劃方案,具體軟件需求為醫療健康集團平臺、醫療質量監管平臺、機構系統配套完善與改造、互聯網+公共衛生、系統標準對接、互聯網+心電云平臺、居民健康移動端,其余還包括一些硬件采購,中標總金額高達2598.8萬。
(三) 各省加速醫療衛生領域補短板,迎新建醫療機構、區域醫療中心熱潮
2003年的SARS促進了全國醫療信息化的發展。而此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國在疾病防控、分級診療等方面的嚴重缺位(資料來源:HIT專家網)。疫情發生之后,各地加快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大力新建、擴建、改造醫院,新建區域醫療中心。
1、多省已布局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
2019年9月,衛健委與遼寧、浙江、山東、廣東簽署協議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2019年11月,《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發布,重點建設腫瘤科、神經科、心血管科、兒科、呼吸科和創傷科6個專科,首批試點省份為河北、山西、遼寧等8個省區,并且在適時擴大試點建設范圍。2020年9月,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范圍擴大,衛健委發文將在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區域設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資料來源:《關于設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的通知》)。
2、湖北、廣東等省加速醫療補短板,大量新建區域醫療中心與醫療機構
1)云南:投資331億建國家級與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投資331億建設區域醫療中心。云南省預估投資331億元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并且,在疫情開始后不久,云南省于2020年4月提出《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和《疾控機構核心能力提升工程》計劃,核心內容是建設傳染病院以及疾控中心,項目完成后,全省將新增5360張傳染病床、負壓病房418間,ICU352間。(資料來源:云南政府官網)
2)廣東:醫療補短板投資額超1000億
醫療衛生為補短板重點領域,投資額超1000億。2020年6月17日,廣東省發改委印發廣東省2020年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計劃的通知,項目數量512個,項目總投資214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14億元,其中,醫療衛生領域項目為302個(主要為醫療機構改建、擴建、遷建等),總投資10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46億元。
3)湖南:4年投341億建區域醫療中心等
投資約341億重點打造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等。2020年11月,湖南發布《湖南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3年)》,項目分4年推進,總投資為341億,到2023年建成12個區域醫療中心、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國家精神病醫學中心、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4)湖北:三年內實施共為補短板項目2247個,規劃投資2545億
三年補短板投資超2545億元,2022年底前完成公共衛生應急平臺建設。2021年預估湖北投資超過1000億元進行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2022年底前完成公共衛生應急信息平臺建設。公共衛生補短板工程是疫情之后湖北重振的重點。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楊勇介紹,三年內湖北擬實施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項目2247個,規劃總投資2545億元,去年年底,已開工項目約1000個,規劃總投資為1000億元。湖北公共衛生補短板2021年之前著重發熱門診、ICU等建設,2022年底前完成院前急救體系和公共衛生應急信息平臺建設。(資料來源:湖北政府官網)
5)河南:5年增162所三級機構
未來五年將新增162所三級醫療機構。2020年,河南加快醫療機構建設,截至3月12日,先后批復18所醫院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資料來源:搜狐網)。隨后的3月31日,河南省衛健委印發《河南省三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20年—2025年)》,明確到2025年新增162所三級醫療機構。
6)陜西:西安3年建13所三級醫院
西安未來三年新建三級醫院13家。2020年8月,《西安市衛生健康事業重點項目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西安將新建三級醫院13家,三級醫院總數達到55家,新增三級醫院床位1.3萬張以上,其中,新建6所綜合醫院、2所專科醫院、2所中醫醫院以及3所公共衛生中心。
7)江蘇:蘇州十四五期間新增10家三甲醫院
蘇州宣布未來將加大財政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在“十四五”期間,三級醫院數量要力爭增長50%、增至36家,三甲醫院要力爭新增10家(資料來源:搜狐網、三級三甲醫院建設工作的調度會議)。
8)海南:投資60億建5個醫療項目
2020年9月,海南省五個醫療項目將評估評審,投資總規模超過60億。(資料來源:國際旅游島商報)
9)天津:15年建59家醫院
未來15年新建59家醫院。2020年8月,天津公布《天津市醫療衛生機構布局規劃(2015-2035年)(2019年修訂)》,計劃在未來十五年新建59家醫院,將總床位由現狀6.8萬張,增加到2025年的9.4萬張,再到2035年的12萬張。
10)廣西:3年投入430億補短板
2020-2022三年計劃投入430億,區域醫療中心為建設重點。廣西2021年1月發布《廣西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計劃在2020-2022三年投入430.3億實施公衛防控救治項目3022個,來補齊公衛短板。
11)重慶:5年建70所以上三級醫院?
2021年1月,《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4部門關于印發優化全市三級醫院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發布,要求到2025年建成70所左右的三級醫院,其中三甲醫院達到40所。(資料來源:重慶衛健委官網)
12)北京:2022年底衛生健康業務網全面覆蓋?
2020年6月,《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發布,重點強調2022年底衛生健康行業業務網覆蓋一、二、三級醫院和所有醫保結算藥店;規劃建設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
13)西藏:推動醫院與臨床研究中心等建設,加速補短板
十四五期間,西藏推動中央有關部門與西藏共建自治區醫院、自治區婦產兒童醫院,加快建設國家高原病臨床研究中心等,補齊公衛短板;同時,深入推進醫共體等建設,促進醫療資源擴容下沉。(資料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14)河北:投資30億建省一流醫院
河北省投資30億用于建設河北兆華醫院(床位1500余個),建設分為2期,目前還在籌劃建設中。(資料來源:網易)
15)山東:2022年底衛生健康業務網全面覆蓋?
2020年6月,《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發布,重點強調2022年底衛生健康行業業務網覆蓋一、二、三級醫院和所有醫保結算藥店;規劃建設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
16)貴州:加強國家級、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貴州省將從四個方面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重點布局醫療資源,爭創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布局升級區域醫療中心。
3
2020年頭部公司整體訂單總額保持增長,千萬級別訂單增加利于龍頭優勢發揮
(一)2020年頭部公司訂單總額保持增長,訂單平均金額持續提升
頭部公司訂單總額同比增長11%,1000萬以上訂單金額占比上升。根據招標網數據(統一口徑不完全統計),以萬達信息、衛寧健康、創業慧康、思創醫惠等8家醫療信息化廠商為總樣本。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影響,項目招投標出現延后等情況致使頭部公司整體訂單金額同比增速為11%,較2019年同比增速有所下滑。從訂單金額分布來看,超過1000萬的大訂單數量超過140個,金額占比提升至50%以上。2020年訂單平均金額為約為345萬,同比增長超過10%。(注:以可統計到中標金額的訂單為樣本統計分析)
2020年各月單月金額情況,2月訂單金額大幅下滑,3月、9月大幅好轉,9月同比增長率超過100%,12月單月訂單總額恢復高位,同比增長近50%。累計訂單金額增速方面,9月累計增速轉正,11月、12月持續提升。
從各公司中標情況來看,衛寧健康、東軟集團中標金額行業領先;萬達信息等金額增速較快。平均金額方面,和仁科技訂單平均金額增長較快。
(二)2021年1月訂單總額高增,行業加速恢復趨勢明顯
2021年1月統計的8家公司訂單總金額同比增長超過70%,2020年暫時延后或壓制的需求有望加速釋放。
4
相關上市公司
(一) 萬達信息:區域衛生信息化領先,蠻牛健康發力健康管理
公司區域衛生信息化市場份額高,技術、產品、市場均具備優勢。萬達信息1997年進入醫療衛生領域,在醫保、醫藥、醫療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與經驗。尤其在區域醫療信息化領域,公司幫助政府建立了超過6億多人口的健康檔案(資料來源:2019年萬達信息董事會報告),底層技術與實施能力扎實。目前,公司業務遍布全國23個省/直轄市、近200余個地市、1000余個區縣(數據來源:萬達信息2019年年報)。2020年公司贏得多個千萬級別區域醫療信息化大單,中標崇明區智慧醫院信息化項目(軟硬件部分)(中標金額4500萬)、湖南省衛健委 2019年省級補助基層遠程診室設備建設項目(中標金額1098萬)。
蠻牛健康提供全維度健康服務,融入國壽生態形成大健康產業閉環部署。蠻牛健康已上線,為用戶提供健康管理、就醫診治、購藥等全維度健康服務。蠻牛健康的健康管理服務與中國人壽的保險業務協同,能夠方便保險客戶進行健康管理,幫助保險公司降低賠付風險;另外,也可以縱向延伸公司智慧城市板塊市民云業務所涉及的醫療衛生服務。公司創新業務(蠻牛健康)、傳統業務(醫衛等信息化建設)有望深度與中國人壽(保險、投資等多板塊)協同,可通過提供會員制產品、協助健康險開發、市場營銷、醫療健康創新項目孵化等多樣化的商業路徑落地。
蠻牛健康與中國聯通合作拓寬健康管理業務成長邊界。公司健康管理業務最初與保險公司合作,通過提高客戶健康水平從而降低保險公司的賠付風險。與保險公司相關的健康管理業務受益于國內健康險的高速增長以及國家政策積極推動健康管理與健康險結合,預計2025年最大潛在規模超2000億(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此外,公司除了積極服務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還引入第二大股東和諧健康(專業健康險公司),積極打造蠻牛健康的保險生態圈。2021年1月,蠻牛健康與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合作,醫療健康、智慧養老等為重點合作領域,落地方式可能為視頻直播、企業財險、聯通套餐等,顯示出健康管理業務不僅能與保險進行結合,也可作為一項服務權益服務更廣闊的的人群,比如聯通套餐用戶。
風險提示:創新業務推進進程存在不確定性;行業競爭加劇。
(二) 衛寧健康:醫院端信息化龍頭,WINNEX支持云化部署
公司業務全面布局。公司醫療信息化業務覆蓋智慧醫院、智慧區域衛生以及互聯網+醫療健康等領域。智慧醫院產品全面覆蓋醫院各類業務及日常管理,智慧區域衛生產品不斷推動區域醫療平臺的發展。創新醫療信息化服務方面,公司積極布局云醫”、“云藥”、“云險”、“云康”和“互聯網創新服務平臺”協同發展戰略,現已形成“4+1”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格局。
WINNEX打造數據中臺,支持云部署。公司新一代產品WiNEX重磅發布。2020年4月18日,公司心意到醫療健康科技產品WiNEX發布,該產品采用全新的中臺服務體系(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中臺),基于分布式微服務框架。“智慧隨行”、“融合為一”、“開放互聯”、“極致體驗”為WiNEX四大產品特性。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醫療信息化行業空間巨大,公司傳統、創新業務并重,且積極云化轉型,競爭極強。因此。我們預計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為23.85億元、31.48億元、41.5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94億元、7.29億元、9.7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23元、0.34元、0.45元。考慮公司的歷史估值水平以及行業領先地位,我們給予公司2021年65倍PE,對應目標價約為22元,首次覆蓋,給予“強推”評級。
風險提示:云化轉型進程存在不確定性;醫療IT需求釋放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三) 創業慧康:業務布局全面,中山模式具備可復制性
垂直深耕20余年,產品及服務全面布局醫療信息化板塊。公司成立于1997年,公司產品及服務分為四大板塊:醫療衛生信息化應用軟件產品服務、醫療衛生互聯網應用產品及服務板塊、醫療衛生智慧物聯網應用產品及服務板塊、醫療保障應用產品模塊。公司積極布局醫保信息化領域,目前主要涉及及智慧醫保服務云平臺以及醫保業務擴展衍生產品和DRGs配套產品。
健康中山模式具備可復制性,產業閉環逐步形成。公司擁有健康中山特許經營權,圍繞健康中山,拓展了互聯網醫院云平臺、保險云平臺、電商云平臺等多個平臺的互聯網運營業務。健康中山穩步發展,截至2020年7月,健康中山平均日活量近兩萬,累計生成健康檔案總數超450萬份,較2019年年末增長80%(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健康中山”模式可復制性極高。2020年10月16日,公司與溫州數發集團簽約,共建健康溫州智慧平臺,構建城市健康大腦及區域大健康產業生態圈,與“健康中山”具有一定相似性。我們看好公司“健康中山”模式未來發展潛力。
風險提示:互聯網運營業務發展存在不確定性;行業競爭加劇。
5
風險提示
公衛投資的資金來源和持續力度存在不確定性;疫情的修復節奏存在不確定性;頂層IT結構規劃的變化帶來的需求規模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財務附錄
具體內容詳見華創證券研究所2月17日發布的《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投資修復、補短板熱潮雙浪疊加,醫療IT迎來良好布局時機》。
團隊介紹
組長、首席分析師:王文龍?
香港城市大學金融與精算數學碩士,6年計算機研究經驗,曾任職于廣發證券、太平洋證券。2015-2017年所在團隊取得新財富第6、第4、第3。2019年金麒麟新銳分析師。?
高級分析師:張璋
愛荷華州立大學碩士。2年芯片設計工作經驗,5年計算機行業研究經驗。曾任職于廣發證券和浙商基金,2020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
高級分析師:孟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投資學碩士。3年以上一級市場TMT投資和近3年二級市場計算機行業研究經驗。曾任職于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和興全基金。2020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鄧怡
廈門大學金融碩士。2020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