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王劍:降準不是“放水”,而是給銀行“喂糖”
來源:王劍的角度
作者 王劍(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了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推出支持減排的措施。
其中,貨幣政策相關的表述是: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要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礎上,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增強有效性,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同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前后分兩部分,前一部分講支持實體經濟,后一部分講支持綠色低碳。
因為最近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以企業(尤其是中下游的中小微企業)有壓力,但大宗商品價格一時又下不來,因此只能設法減輕企業的其他負擔,比如利息負擔。那么就得讓銀行等金融機構降低其利率。但是,銀行2020年讓利一圈之后,讓利空間也不多了,所以需要給銀行減負。降準就是最直接的減負方法。等銀行減輕負擔,再把一部分利益讓渡給企業,以此來支持企業、支持實體經濟。
上述邏輯梳理之后是這樣的:降準銀行受益有了進一步支持實體的余地。要想理解這個邏輯,就必須糾正對存款準備金的認識:不要將其視為簡單的“放水”工具(貨幣工具),而是調節銀行利益的工具,是一種特殊的稅。
降準如何讓銀行受益呢?依然用簡化資產負債表來體現:
假設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10%,銀行有100元存款,那么需要交10元法定存款準備金:
法定存款準備金的收益率極低,所以其實是一種低效資產。但按要求是一定得交的,所以有些觀點把法定存款準備金視為一種對銀行的“稅”。
這一點認識很重要。既然是稅,那么就有調節經濟的作用,而不再是簡單的貨幣政策工具而已。所以,降準不是“放水”,是給銀行減稅(一種特殊的稅),給銀行“喂糖”。
現在降準,假設存準率降低1個百分點,至9%,那么:
這時,超額準備金多了,有以下幾個用途。
(1)銀行可以將其用來投資債券。比如,如果未來有較大的政府債券發行量,那么銀行可用超額準備金來買債券。聯想到未來幾個月政府債券發行量是較大的,所以降準也可能是為此作準備。如果是這樣,釋放出來的超額準備金本身就有用途了,談不上“放水”。
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原來幾乎沒收益的法定存款金,變成了收益率更高的債券,因此銀行多賺了錢。
?。?)可以發放貸款。但是注意,從整個銀行業的視角看,銀行不是拿超額準備金去放貸款,而是因為放貸款派生了存款,存款多了之后,要交更多法定準備金,于是超額準備金又變回了法定準備金。
比如多放了10元貸款,派生了10元存款,存款變成110元。
因為存款是110元,所以得交9.9元法定準備金。
這樣,超額準備金就被“消耗”掉了(而不是被“用”掉了)。
這時,銀行多了一筆貸款和一筆存款,兩者存在明顯利差,所以也多賺了一筆錢。
(3)如果銀行此時既沒債券可買,又沒貸款可放,那么還可以拿超額準備金去還掉MLF或其他負債。比如,銀行覺得6元超額準備金有點過剩,但暫時沒東西可投,可先拿其中2元去還掉MLF。
因為MLF的利率較高,顯著高過超額準備金的收益率。因此,超額準備金和MLF之間是負的利差。拿超額準備金償還掉MLF,銀行可減少利差損,所以也是賺錢的。未來幾個月到期的MLF金額也很大,所以,如果拿騰出來的準備金去償還MLF,對銀行是好事,也沒算“放水”。
以上三種用途,有些共同特點。
?。?)都沒有大水漫灌。超額準備金的大部分最終會被用掉或消耗掉,并沒有很多富余的基礎貨幣在貨幣市場上交易,帶來寬松。也就是,沒有所謂的“放水”。當然,上述這些步驟需要時間,不是降準當天就能瞬間完成的,因此,短期內有些基礎貨幣可能先入市投資,帶來暫時寬松。
?。?)銀行都直接受益。銀行通過擴大利差或減少利差損的形式,增加凈利息收入。這樣,銀行才有余地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比如給企業投放的貸款利率也隨之降一些,把從降準獲取的收益讓渡一部分給企業,實現政策目的。所以,降準不是“放水”,其實是“喂糖”,或者說是減稅。
最后談一下結構問題。中國中小微工業企業多分布于產業中下游,這也是受這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擠壓最嚴重的,而它們又是吸納就業最多的企業。因此,國家非常關心他們。所以,為達成上述政策目標,降準可能仍然會側重于中小銀行,比如中小銀行多降點,或者對小微企業做得好的銀行多降點。
責任編輯:張書瑗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