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押注的極智嘉IPO,“清華學霸”與同行專利鏖戰4年,累計虧損超40億元

螞蟻押注的極智嘉IPO,“清華學霸”與同行專利鏖戰4年,累計虧損超40億元
2025年01月05日 14:01 市場資訊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 野馬財經   作者 | 劉俊群   

  150億極智嘉VS146億海柔創新。

  在巨大的倉庫里,機器人靈活穿梭,精準抓取貨物并送到分揀員手中,幾分鐘便完成復雜的調度任務。這樣的場景正悄然改變物流行業的運作方式。

  在此背景下,近日,做物流機器人的極智嘉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沖刺IPO。自2015年成立以來,公司一路獲得11輪融資,估值從2.1億元飆升至150億元,吸引華平投資、螞蟻集團等知名機構的加持。

  不過,從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極智嘉累計虧損超40億元,為了快速搶占市場,極智嘉投入了不少研發和營銷費用。加之與競爭對手激烈博弈,極智嘉能否借IPO突圍呢? 

  物流機器人IPO

  三年半累計虧損42億

  每年“雙十一”購物高峰期,用戶在天貓超市下單,“付款成功”的那一刻,一場隱形的物流大戰便悄然上演。數以百萬計的包裹在倉庫中,被工人們迅速分揀、打包,然后運往千家萬戶。

  然而,傳統倉儲的效率并不足以支撐這樣的“狂歡”。傳統模式下,工人需要花費70%的時間在倉庫中尋找貨物、搬運物品,效率低且成本高。2015年,極智嘉嗅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帶著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技術殺入賽場,試圖改變倉儲物流的現狀。

  公司核心業務是提供AMR解決方案。簡單來說,AMR解決方案就是讓機器人在復雜的倉庫中自主導航,將貨物迅速搬運到指定位置。

  極智嘉的AMR解決方案專注于兩個領域——倉儲履約和工業搬運。在倉儲履約中,AMR能夠高效完成揀選、分揀和貨物運輸等流程,幫助電商、零售等行業實現貨物的快速分發;而在工業搬運場景中,這些機器人能夠替代傳統叉車,承擔物料搬運和零部件傳輸的任務。

  圖源:《招股書》

  極智嘉的產品從機器人揀選系統、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到智能叉車和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等,幾乎涵蓋了物流的每一個關鍵環節。

  多樣的產品帶來了顯著的業務增長。《招股書》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極智嘉的AMR解決方案收入從5.75億元增至21.2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從72.8%躍升至99.1%。

  2023年,公司超過70%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以外市場。截至2024年上半年,極智嘉已向全球約40個國家和地區交付了4.6萬臺AMR,服務770位客戶,其中包括沃爾瑪、豐田、西門子、寶馬等60家《財富》500強企業。

  圖源:《招股書》

  截至2024年上半年,極智嘉的關鍵客戶復購率高達90%。此外,公司前五大客戶的貢獻也在持續增長。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下稱“同期”),公司前五大客戶產生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了30.4%、30.8%、45.3%和55.8%。

  在客戶的助力下,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9億元、14.52億元、21.43億元和7.82億元。

  不過,盡管增長迅猛,但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同期,公司凈虧損分別為10.5億元、15.67億元、11.27億元和5.5億元,合計虧損額超42億元。

  對此,極智嘉解釋稱,虧損主要源于激烈的行業競爭,以及公司對業務擴張和技術創新的優先投入。公司相信,隨著在手訂單的增加和市場份額的穩步擴張,盈利將很快成為現實。

  與“同行”專利鏖戰4年

  背后是“市場爭奪戰”

  虧損的背后,是公司在銷售和研發上的高額投入。2021年至2023年,公司在銷售及營銷方面的開支從3.49億元增至5.09億元。同期,研發費用從3.4億元增至3.8億元。

  研發費用主要用于支付員工薪酬、材料采購及測試費用。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擁有384名全職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39.5%。研發投入的回報也頗為亮眼。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擁有1735項專利,包括954項已注冊專利和781項待批專利申請。

  圖源:《招股書》

  然而,這些專利背后,也隱藏著公司知識產權的激烈競爭。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極智嘉與“同行”深圳市海柔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柔創新”)之間長達四年的專利訴訟。

  2018年,極智嘉申請了一項名為“貨架命中方法”的發明專利,并于2019年4月獲得授權。該專利的核心技術是一種倉儲機器人揀貨的優化方案,應用在“貨架到人”的解決方案中,該方案包括P系列機器人方案和PopPick解決方案。PopPick解決方案可將貨物迅速送到人工揀選員處。

  據“物流時代周刊”報道稱,PopPick解決方案可實現650箱/時的揀選效率,與傳統解決方案相比,平均節省了50%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給公司帶來99.1%收入的AMR解決方案中,就包括貨架到人、貨箱到人及托盤到人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同行”海柔創新也推出了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庫寶系統”,該系統采用了“料箱到人”的技術架構。

  而正是這項技術成為了極智嘉專利訴訟的焦點。2019年,極智嘉認為,海柔創新的“料箱到人”技術侵犯了其2019年授權的“貨架命中方法”專利,并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海柔創新停止侵權并賠償250余萬元。

  海柔創新否認侵權,指出“貨架”和“料箱”二者在技術特性上截然不同。

  圖源:罐頭圖庫

  經過一年的審理,2020年,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認為“貨架”和“料箱”在專利說明書中已有明確區分。因此海柔創新并未侵犯極智嘉專利權。

  極智嘉不服一審判決,隨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21年4月8日,最高法最終判決,維持一審原判,再次認定海柔創新并未侵權。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聯席合伙人房寶盛律師表示,申請人在已有技術方案基礎上申請專利時,應盡可能擴充保護范圍,尤其是針對技術特征,適當涵蓋等同技術特征(功能、手段、效果基本相同)。這種擴充不僅需措辭上上位化(如用“金屬”替代具體的“銅”或“鐵”),還需通過說明書詳細描述支撐措辭,確保保護范圍足夠廣,避免遺漏潛在的技術,否則容易被人鉆空子。

  事情并未就此結束。2021年11月,海柔創新也將極智嘉告上法庭,其認為極智嘉的C200M型號機器人侵犯了自己的專利,索賠300萬元。這場新的訴訟使得雙方的專利糾紛愈發復雜化。

  雙方的專利戰一直持續到2023年9月,據《法制日報》報道稱,極智嘉提交調解申請書。同時,在承辦法官張新鋒的努力下,雙方選擇進行調解。經過多輪磋商,雙方最終在11月15日簽署了和解協議,暫時平息了這場長達4年的專利戰。

  圖源:罐頭圖庫

  專利戰背后,是雙方“你追我趕”的市場競爭。據新媒體“硬氪”報道稱,在2022年,只有三家針對工業或倉儲場景的移動機器人公司營收超過10億元,其中就包括海康機器人、海柔創新與極智嘉。

  《招股書》顯示,按2023年的收入計算,極智嘉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提供商,占據全球市場的8.6%。2023年營收為21.43億元。

  而作為“后起之秀”的海柔創新,成立于2016年,是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的首創者。據“硬氪”報道稱,其憑借“料箱到人”模式迅速崛起,2022年其銷售額突破10億元。

  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稱,海柔創新業務范圍涵蓋鞋服、3C制造、電商快遞、第三方物流、零售、醫療等領域,客戶不乏順豐供應鏈、飛利浦、利豐、安踏、波司登、國藥集團等品牌,頭部企業單一倉庫交付訂單高達數百臺。

  圖源:罐頭圖庫

  海柔創新副總裁劉敬濤在接受新媒體“物流搜索”采訪時表示,2023年公司全年業績增長66%,產品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付項目累計超過1300個。此外,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業務營收占比已超過50%。

  就專利而言,截至2024年上半年,極智嘉擁有1735項專利,而根據海柔創新副總裁劉敬濤公開表示,海柔創新在2023年累計專利數已突破1900項。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26日,海柔創新因一名中信實習生“炫富”意外泄露IPO計劃。但截至目前,海柔創新的上市進展仍未有進一步消息,不過海柔創新已經獲得了五源資本、源碼資本、今日資本、紅杉中國等機構的投資,最新估值已突破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6億元),與極智嘉不相上下。

  另外,海柔創新的創始人陳宇奇出生于1989年,本科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電子系,后取得蘇黎世聯邦理工機器人專業碩士學位。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稱,極智嘉與海柔創新從產品到技術儲備能力、技術團隊,以及市場覆蓋范圍方面,都存在同領域競爭的情況,這類高新技術行業的知識產權是其最核心競爭力,所以雙方保護知識產權放的意識非常強,也只有保住知識產權,才能贏得市場競爭的存活機會。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牛炬欽律師也表示,“這一系列的訴訟,其本質在于企業對市場的爭奪。”

  螞蟻入局,公司估值達150億元

  極智嘉的崛起,離不開背后的創始團隊。公司創始人鄭勇今年45歲,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22歲時從清華本科畢業,拿到管理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三年后,他又在清華讀完了研究生課程。

  鄭勇的職業履歷同樣耀眼。他曾在全球領先的電氣和自動化技術公司ABB旗下多家子公司擔任運營經理,專注于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解決方案。隨后,他加入法國圣戈班集團的子公司,擔任工廠經理,負責整個生產基地的運作。2013年,他轉戰新天域資本,作為高級經理,參與TMT和機器人領域的投資。

  圖源:罐頭圖庫

  2014年,鄭勇在亞馬遜倉庫考察物流項目時,看到機器人在倉儲物流中的高效應用,深感震撼。

  于是在2015年2月,鄭勇聯合了三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創辦了極智嘉。他們分別是清華計算機科學系助理研究員李洪波(金麒麟分析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程師劉凱(金麒麟分析師),以及瑞斯康達的光纖通信產品經理陳曦。

  聯合創始人們的學術背景同樣出色。李洪波畢業于東北大學自動化專業,后來在清華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劉凱從北科大本科畢業后,也在清華完成了碩士學位。陳曦則是北科大的“雙學位”得主,分別取得了電子信息工程學士和汽車工程碩士學位。

  圖源:罐頭圖庫

  創始人們強大的學術背景也讓極智嘉獲得資本的青睞。從2016年到2022年,短短六年間,極智嘉完成了11輪融資,估值從2.1億元飆升至150億元。

  極智嘉背后站著不少知名投資方。華平投資、CPE源峰、紀源資本、螞蟻集團、高榕創投等頂級機構紛紛加注。此外,英特爾、中金資本、農銀資本等戰略投資者也紛紛入局。

  從股權結構來看,創始人鄭勇直接持股約7.19%,擁有20.5%的投票權,并與李洪波、劉凱、陳曦及員工持股平臺共同控制了21.7%的股權以及55.36%的投票權,牢牢掌握公司決策主導權。

  在機構投資者中,華平投資以11.86%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CPE通過旗下磐信上海和廈門源峰分別持股3.47%和3.38%,合計占股6.85%。螞蟻集團則通過Accelerator VI Ltd和上海云玚分別持股3.87%和1.07%,合計持有4.93%的股份。

  然而,資本支持也帶來了壓力。根據公司與戰投方的約定,如果極智嘉在提交《招股書》后的18個月內未能完成上市,公司需要贖回這些戰投方的股份。截至2024年10月31日,極智嘉的贖回負債已高達69.2億元。

  在資本助推與上市壓力交織下,極智嘉能否成功完成IPO,打開新的發展局面?你看好“物流機器人”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14 富嶺股份 001356 --
  • 01-13 興福電子 688545 --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11.8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33.4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