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肖恩
8月12日,寧德時代公告擬定增582億元擴建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電池等項目,其中419億元用于鋰電池產能合計137GWh、儲能柜30GWh。
我國動力電池經歷了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等幾輪技術迭代,先后造就了一批領先企業,但歷次技術迭代都會導致大批產能的淘汰和浪費。身處技術變革較快的行業,寧德時代投入重資大幅度預先擴充鋰離子電池的產能,重資豪賭一條路線存在較大的路線風險。這其中,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的都有可能對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行程重大影響。
2-3年單吊鋰離子電池
此次寧德時代計劃419億元用于鋰電池產能合計137GWh、儲能柜30GWh,共涉及5處項目。其中江蘇時代、福鼎時代、瑞慶時代、車里灣基地產能規劃在此前的公告中均已有披露,合計135GWh,共計投入資金494億元,市場對此已有預期。
定增計劃中,新增的項目是湖西擴建項目規劃,新增擴產2GWh動力電池+30GWh儲能電柜。本次新增137GWh項目預計將在未來2-3年內逐步落地,相應預計寧德時代2021、2022年底獨資產能將分別達到約200、320GWh,遠期至2025年規劃產能合計超過600GWh。
從各項目的單GWh投資成本來看,寧德時代這次布局的電池均為鋰離子電池項目,可能既有磷酸鐵鋰也有三元鋰電池。
不過,我們回顧寧德時代過去2年的動力電池銷售情況,其銷售的動力電池中,磷酸鐵鋰的占比從30%逐步提升至去年4季度的37%。而磷酸鐵鋰逆襲的情況,也是整個整個行業的普遍現象。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7月動力電池裝車量11.3GWh,同比增長125.0%,環比增長1.7%。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5.5GWh,同比增長67.5%,環比下降8.2%,占比48.5%;磷酸鐵鋰裝車量5.8GWh,同比增長235.5%,環比增長13.4%,占比51.5%,年內裝車量首超三元電池。
因此,寧德時代的新增137GWh項目中,或在磷酸鐵鋰的中的布局占比更多。
但無論是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鋰,兩種路線的根本都是鋰離子電池,此次拋出的定增擴產方案也基本就是寧德時代未來2-3年的全部擴產計劃。也就是說在這幾年之中,寧德時代的主要產品仍集中在鋰離子電池領域,而諸如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路線預計難有實質布局。
磷酸鐵鋰成本高于比亞迪刀片電池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再次整體退坡超過50%。但磷酸鐵鋰行業卻成功研發出刀片電池,用壓縮體積的方式攻克了制衡磷酸鐵鋰電池的最大的短板:能量密度不足。
刀片電池大幅提升了空間利用率,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了50%的以上。技術進步疊加三元鋰電池上游漲價,于是磷酸鐵鋰電池再次崛起。
王傳福此前也曾表示,刀片電池以一己之力把磷酸鐵鋰從邊緣化拉回來。
不過從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項目的單GWh成本來看,并無明顯的成本優勢。4各項目的單GWh最低的福鼎時代也有3.1億元的成本,而瑞慶時代、江蘇時代分別達到了4億和3.9億元的成本。
此前億緯鋰能在惠州的兩期磷酸鐵鋰電池項目,預計49億元投資達到20GWh的產能,合計成本2.5億元單GWh。而三元鋰成本即使高一些,單GWh也在3億元左右的成本。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的投資成本甚至比份額小得多的億緯鋰能還要高。
此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就曾表示,目前行業平均磷酸鐵鋰電池成本0.65元/Wh,寧德時代CTP磷酸鐵鋰電池包的成本為0.57元/Wh,刀片電池成本預計為0.42元/Wh。
如若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沒有明顯的技術和成本優勢,即使是作為龍頭,寧德恐怕也要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局面。
前腳發布鈉電池 后腳4百億全投鋰電池
一直以來,寧德時代對外稱自身的四大創新支撐三大戰略方向。四大創新體系方向主要為材料和化學體系創新、系統結構創新、極限制造、商業模式創新等。
但這些所謂的創新,仍無法讓寧德時代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內脫離鋰離子電池材料體系受制于上游鋰資源供不應求的窘境,且CTP技術相較于刀片技術并不具備成本優勢,正研究下一代CTC技術目前仍未有實際應用的時間表。
而寧德時代7月29日發布的鈉離子預計最快也要于2023年才能形成基本的電池產業鏈。而事實上,鈉離子電池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令磷酸鐵鋰電池成為雞肋的風險。
寧德時代發布的新一代鈉離子電池容量已經達到了160Wh/kg,目前市場認為主流鈉電池密度在120-130Wh/kg,目前磷酸鐵鋰在180 Wh/kg左右。
關鍵的是,寧德透露下一代的鈉離子電池的正極容量將達到200 Wh/kg,盡管與三元鋰還有差距,但這個基本接近了磷酸鐵鋰的上限水平,但在成本、低溫適應性、充電次數等方面,均要好于磷酸鐵鋰電池。而在儲能領域,鈉離子電池也有替代鋰離子電池的可能。
因此,目前寧德時代大張旗鼓的產能擴張,即使在自身已有布局的技術之內,也存在被迭代的風險。
鈉離子電池技術并未最領先 固態電池商業化仍遙遠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能源部、歐洲能源聯盟也在近年明確將鈉離子電池作為儲能電池的重點發展體系。而目前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鈉離子電池最領先(包括技術領先和產業化進度領先)的機構或公司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勇勝坐鎮的中科海鈉以及中科院物理所。
相較于寧德時代目前的鈉離子電池還停留在PPT產品階段,而中科海納2018年就推出全球首輛鈉離子電池驅動的低速電動車,并在2019年發布世界首座100kWh的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2021年和華陽股份合作打造了世界首座1MWH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并已投入運行。目前正在和華陽股份合作建設接近1GWH的鈉離子電池正、負極生產線。
而在固態電池方面,寧德時代成立了21C實驗室進行前瞻性技術攻關,目前正全面推進全固態、鋰空、無重金屬電池、鈉離子等新型技術布局。今年5月寧德時代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已經可以做出固態電池樣品,但是距離實現固態電池商業仍然很遙遠。
而蔚來在年初最新發布的首款轎車ET7上搭載的固態電池,消息稱其供應商并非寧德時代,而是中科院旗下平臺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