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27日訊(記者 劉夢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正在成為驅動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作為科技變革的前沿領域,不僅為傳統行業賦能,還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機遇,為產業創新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財聯社主辦的主題為“破局·增長”第七屆投資年會中,天風證券副總裁、董事趙曉光發表了主旨演講,深入剖析了中國產業發展未來的兩大根本動力——人工智能與科研體系產業化。
在主題演講中,趙曉光指出,人工智能已成為行業共識,當前關鍵在于判斷其在各領域的發展方式和順序。這一輪人工智能以ChatGPT為重要節點,與以往不同,它從主觀編程轉變為正向變身逆向,通過標注實現實踐檢驗真理,推動從大語言模型到機器人、汽車及AIforScience的發展。同時,從單機到云到邊緣計算的變革也不容忽視,將加速科研研發,企業若不擁抱AI將面臨淘汰。
當前,無論在傳統的制造業中優化生產效率,還是在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人工智能都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場景。
趙曉光認為,在智能手機領域,AI帶來了行業格局的根本變化。手機作為AI最重要的載體,將基于云和邊緣計算混合計算,算力重要性凸顯,未來格局將變,軟企業護城河下降,AI手機將成為超級入口,影響效率和成本。此外,智能硬件也迎來發展機遇,蘋果、Meta等公司積極布局,2026年將涌現大量產品,其中AI眼鏡有望成為爆款。
趙曉光在主題演講中提到,無人駕駛、機器人以及元宇宙,是過去科技行業發展的三條主線,這些行業將于明年6月進入重要拐點,明年三季度將是科技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GPT6的出現將使人工智能技術趨近終局。這三個行業都基于端到端邏輯,元宇宙雖制作成本高,但AI將大幅解決問題,其想象空間巨大。
談及時代發展變化,趙曉光認為,中國產業發展面臨科研紅利,企業應與科研體系深度結合。過去依靠勞動力和工程師紅利的時代已結束,如今科研投入巨大,國家科研成果豐碩。此前科學家創業模式存在局限,當下企業家與科學家有效連接成為關鍵。
趙曉光呼吁,企業重視人工智能與科研產業化,積極應對產業變革,把握發展機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