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道
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理財產品的熱情正在回暖。
近日上市公司亞星錨鏈發布公告稱,與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信托”)辦理了“北京信托·聚益匯信資本017號單一資金信托”業務,擬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1.015億元。
無獨有偶,在本月初,博聞科技也發布公告稱,在收到之前投資的“平安信托固益聯3M-36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到期的投資收益23.94萬元后,又繼續使用3000萬元自有流動資金申購前述信托計劃。
《華夏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15日,年內共有36家上市公司認購信托理財產品,認購金額累計達到138.21億元。
該項數據與去年同期61家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理財相比,累計金額減少近5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機構測算,截至9月29日,年內共有33家上市公司認購信托理財產品,認購金額累計達到47.65億元。但是從9月30日至11月15日,認購規模突然激增。換言之,在過去一個半月內,上市公司又拿出近91億元去購買信托理財,日均投資額高達1.94億元。
盡管在低利率環境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權益市場和資管產品波動加大,但信托理財產品卻因其相對穩健的回報率和投資優勢,仍然成為上市公司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相比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低風險投資工具相比,信托產品的收益率相對更可觀些,在一定的資金安全情況下,能夠為上市公司帶來更加不錯的回報,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整體風險相對適中。
1.015億元買信托理財
雙十一除了是普通大眾狂歡購物的節日,上市公司也積極參與其中,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11月11日,上市公司亞星錨鏈發布公告稱,決定委托北京信托管理金額為1.015億元的理財產品。
這款理財產品名稱為“北京信托·聚益匯信資本017號單一資金信托”,期限為60個月,預計年化收益率為凈值型。
對于委托理財的目的,亞星錨鏈稱,在保證公司正常經營所需流動資金的情況下,為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公司擬用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在公告中,亞星錨鏈還披露了理財資金的投向。其中,信托資金的1%用于認購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并且不投資衍生品。
而投資固定收益類資產比例不低于信托財產凈值的80%,其中包括境內外發行的債券、銀行存款、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現金管理類公募資管產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中亞星錨鏈披露的最近12個月使用自有資金委托理財的情況中,基本涵蓋券商理財產品、信托理財產品、公募基金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
從金額分布上看,投資券商理財產品和信托理財產品所占總金額的比值最大,銀行理財產品所占投資金額比值最小。
在信托理財產品投資中,亞星錨鏈實際共投入29867萬元,實際收回本金4906萬元,實際收益達到971.5萬元。目前尚未收回本金金額為24961萬元。以此數據倒推,亞星錨鏈在最近12個月的信托理財投資收益率為3.25%。
華南某信托公司研發部王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根據披露的信息顯示,該公司在理財策略中較為重視信托理財,并且該項投資已為公司帶來了正向回報。
“伴隨著市場利率下行所導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這會促使上市公司減少相關產品的認購,轉而尋找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投資渠道。信托理財收益較為穩定,能夠精準契合上市公司等機構在資金配置方面的多樣化需求。”該經理如是說。
在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看來,單從這家上市公司情況來分析,說明該公司有更高的風險偏好和更高的收益達成需求,且預計兩者的風險水平相當,所以做出這樣的投資決策。
“各家公司都會根據自身情況以及對未來的預判,在流動性管理和收益率之間做平衡選擇,特別是在目前政策持續向好、宏觀經濟預期恢復和資本市場的積極變化下,更多資金可能轉向其他收益更高的券商理財產品和信托理財產品。”廖鶴凱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認購金額激增、投資期限轉長
利用閑置資金購買信托產品一直是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資組合的方式之一。
從投資期限的角度來看,《華夏時報》記者觀察到,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更傾向于選擇周期較短的信托理財產品進行認購。隨著權益市場活躍度提升,近幾個月來,上市公司在認購理財產品時的偏好開始逐漸轉變,更加傾向于選擇周期較長的產品。
廖鶴凱分析稱,近期隨著大的降息周期開啟,市場流動性預期改善,部分上市公司預計后續業績和現金流也會得到更好的支撐,同時政策的寬松對于信托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提升也有所助力,于是在認購理財產品時的偏好開始逐漸轉變,更加傾向于配置更大比例、周期較長的產品來鎖定收益,達成更好的現金流管理目標。
不過在預計年化收益率方面,相關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介于2.1%至5%之間,平均值達到3.55%,較上半年下降近0.9%。在2022年同期,彼時預計年化收益率在4.00%—6.00%之間,平均值也能達到5%。
“這是大環境下的變化,收益整體下降是大趨勢。”廖鶴凱進一步表示,比較來看,久期更長的產品依然比短期產品有更好的回報,且鎖定期更長,能規避后續降息周期帶來的額外收益下降。
此外,在9月底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后,在多個方面不僅對資本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也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理財機遇,使得上市公司在資金運作等方面有了更多選擇和空間。
據機構測算,截至9月29日,年內共有33家上市公司認購信托理財產品,認購金額累計達到47.65億元。但截至11月15日,年內已有36家上市公司認購信托理財產品,認購金額累計達到138.21億元。
可知,在過去一個半月內(9月30日至11月15日),上市公司又拿出近91億元去購買信托理財。
《華夏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超過10億元認購金額的上市公司共有2家,從高到低分別為海信家電和巖山科技,購買金額分別為76.74億元和12.58億元。
超過1億元認購金額的上市公司共有16家,分別為迪阿股份、百大集團、網宿科技、銳奇股份、正丹股份、沙鋼股份、冰川網絡、永安藥業、富士萊、亞星錨鏈、正海磁材、普邦股份、中蘭環保、天邑股份、奧泰生物和老板電器。
購買金額從高到低分別為9.16億元、3.8億元、3.7億元、3.3億元、2.65億元、2.5億元、2億元、2億元、1.9億元、1.595億元、1.5億元、1.3億元、1.2億元、1.12億元、1億元和1億元。
“大家的預期改善了,對未來更樂觀了,對信托理財信心也就增多了。”前述王經理對記者感嘆道。
“預計上市公司依然存在對信托投資的較大需求。”帥國讓表示,未來在信托業務三分類的指引下,未來信托公司還需要更好發揮受托管理服務功能,比如在法人及非法人組織財富管理信托中,可以綜合化提供包括財富管理、現金流安排、稅收規劃、公益慈善、薪酬延付、股權激勵等服務,以滿足上市公司閑置資金的多元化配置需求。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