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其玨 夏子航 王玉晴
一年一度的光伏行業盛會——“SNEC 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6月11日開幕。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大會的舉辦地從之前連續16年辦展的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首次搬到上海市最大的展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背后折射的是整個光伏行業快速擴容的需要,以及從業者地位不斷提升的現狀。
此次大會同樣折射出經歷陣痛的光伏人對行業“破繭成蝶”的期待和希冀。多位行業領軍人物呼吁:樹立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光伏業大變局時代來臨前的預演
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SNEC光儲氫產業聯盟聯席主席朱共山在主題演講時表示,光伏產業正在變化中持續重塑新格局,例如在材料與制造端,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規制造,曾經百花齊放的技術路線轉為N型技術一統天下。
“當前,中國光伏產業處在陣痛中‘破繭成蝶’的重要轉換期。行業正在經歷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輪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業大變局時代來臨之前的一場預演。”朱共山說。
他認為,中國光伏業亟待進行以提高技術標準和市場準入門檻為主要手段的結構性調控。社會周期、金融周期、技術周期三重周期,推動中國光伏淬煉穿越周期的新力量,進入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主流技術顛覆性更新、發展范式持續優化的新時代。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要破解中國光伏行業“內卷式”競爭,共建健康有序的行業新生態,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此,要樹立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各方要下定決心破除行業無序競爭的亂象。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史玉波在致辭時表示,光伏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技術上的挑戰,雖然光伏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但要進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還要在材料科學、制造工藝、系統集成等方面不斷創新;二是政策和市場環境的挑戰,不同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存在差異,需要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三是環境和社會責任的挑戰,光伏產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關注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等問題,確保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創新成關鍵力量
破解行業內卷,創新是永恒的主題。
“唯有核心技術突破,進一步創新,才能帶來產業上限拓展和內卷生態改善。”朱共山表示,目前,光伏產業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光伏技術革命性突破窗口期來臨,正帶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同步發生。
近年來,以硅料端的FBR顆粒硅,電池環節的TOPCon、HJT、XBC/GBC等N型主流技術為代表,光伏產業迎來科技、管理和碳鏈等環節的新一輪助推力量,催生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強發電可靠性以及更加綠色低碳的光伏產品。
“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光伏迎來技術臨界變革新范式,重要角色之一就是鈣鈦礦。2024年下半年,隨著相關吉瓦級項目投產倒計時,鈣鈦礦即將實現‘從0到1’的關鍵一躍。”朱共山介紹,以吉瓦級量產線貫通為標志,我國鈣鈦礦將打破高效率、大面積和長壽命的“不可能三角”,為全球第三代光伏技術呈現具象化的樣本。
在朱共山看來,晶硅疊層組件是鈣鈦礦商用的第一步和突破口。鈣鈦礦與晶硅技術不是“零和博弈”,而將是一場深度相擁。鈣鈦礦靈活的可調性與適配度,決定了它可以與HJT、TOPCon等自由組合,晶硅疊層效率未來有望提升到35%至40%以上,帶動光伏度電成本從平價到低價,從低價再到以分為計算單位的超低價時代。
“眼下,光伏產業更要全力鼓勵技術創新。”高紀凡認為,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光伏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在他看來,知識產權是創新的關鍵成果和重要無形資產,應該加強光伏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如果知識產權沒有得到有效保護,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大行其道,就不可能走出以創新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高紀凡說。
高紀凡建議,產學研要協同創新,上下游要協同發展,共建光伏行業協同發展新生態。“把光伏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和全國的科研機構開放合作,推動共建光伏制造業產業創新中心。”
新型電力系統改革亟待跟上步伐
“光伏將深度嵌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形成電網互濟、源網荷儲平衡發展、光儲氫醇氨、光儲充換算檢云一體化的耦合新路徑。”朱共山還發表了其對光伏產業新格局的三大研判,其中光伏深度嵌入新型電力系統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注意到,今年SNEC大會上,“新型電力系統”的討論熱度比去年明顯提升。一方面,隨著光伏裝機量的快速提升,原有電力系統對新能源消納的限制性越發明顯;另一方面,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又為光伏產業開啟了諸多機遇。
高紀凡在“第十七屆全球綠色能源領袖對話”環節中表示,光伏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還要做好三方面重點工作,其一就是光伏、儲能與電網的一體化設計。目前,不少區域成為分布式光伏的“紅區”,在這些地區,光伏發電相比電網的容納量而言太多,因而無法接入。
“這是光伏和電網的時間、空間匹配性問題,未來需要光、儲與整個電網系統一體化設計,構建更加友好的可再生能源體系。簡單來說,如果以后光伏、儲能搭配,能夠構成一個可以24小時發電、甚至可以三天發電的系統,并且價格比火電更便宜,那么新能源就可以發揮類似火電的作用。”高紀凡說。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也在對話環節中表示,光伏未來需求非常巨大,不過目前面臨源網荷儲協同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未來均可以解決,“我對光伏成為未來能源的主力擔當是有信心的”。
光伏融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帶來哪些產業機遇?朱共山提出了多項具有前景的產業組合。他表示,“光伏發電+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深度調峰+CCUS碳捕集”,可實現減碳、增產、強網、穩電一體化。“沙戈荒風光儲氫氨醇大基地+防沙治沙+特高壓通道外送+零碳工業就近消納”,可為“四新一強”的新型能源體系探索路徑。此外,以Open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開啟“萬象新生”,也催生了巨大的能源需求。預計到2030年,算力將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電力。針對此需求,可以“硅基光伏搭配鋰基儲能”替代“傳統UPS+柴油發電機”,實現數據中心的綠色化,為光儲開辟新的增長極。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