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謊成性,茍延殘喘”(Reuters is lying again, and dying)。馬斯克用一種最為激烈的方式,辟謠了權威財經媒體路透社關于特斯拉的一則獨家報道。
怒斥辟謠路透獨家新聞
馬斯克怒斥媒體已經不是新聞了。隨著個人政治立場逐漸轉右,以及收購推特之后的諸多爭議言行,馬斯克和美國主流媒體的關系越來越惡劣。
過去兩年時間,馬斯克已經多次在X平臺(前推特)上怒斥自己的負面新聞是假消息,更和斯威什(Kara Swisher)等知名媒體人公開互懟。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紐約時報,這些美國權威媒體都領教過馬斯克的怒斥辟謠。
看起來,馬斯克對媒體關系已經是自暴自棄:除了數次公開羞辱媒體行業日暮西山,更拒絕與主流媒體進行常規的溝通與置評。收購推特之后,馬斯克直接解散了整個公關部門,甚至把媒體聯絡郵箱設置了自動回復,對所有尋求置評的媒體郵件都自動回復一坨便便。
這次讓馬斯克失態的導火索,是路透社周五爆出的獨家信息。據幾位知情人士透露,以及媒體看到的公司內部信息,特斯拉已經取消了入門車型Model 2的開發工作,轉向在小車平臺上開發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
據路透報道,馬斯克是在今年2月底一次內部會議上宣布放棄Model 2車型的,當時有數十名高管參加,其中兩位參會者向路透泄露了這一信息。馬斯克還在會上宣布特斯拉要全面轉向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
此外,路透社新聞還提到了另外一個信源:另外一名高管向媒體展示了特斯拉內部信息,顯示一位項目經理在3月1日與工程部門員工討論時,建議他們暫時不要告知供應商Model 2項目取消的決定。
路透這則看起來相當真實的新聞發布之后,特斯拉股價隨即大跌6%。因為入門級別的Model 2是外界期待已久的特斯拉最重要新車型。就在兩周之前,還有消息稱,Model 2會在明年下半年德國超級工廠率先量產,隨后在美國德州工廠投產。
眼看著股價暴跌,馬斯克終于坐不住了。他立即現身X平臺上,轉發相關新聞,怒斥這是路透社又在撒謊,這是一條假消息。在他辟謠之后,特斯拉股價隨即回升了5%,收回了之前的失地。但周五收盤時特斯拉還是下跌了3.6%,整周下跌了6.3%。在遭到馬斯克怒斥辟謠之后,路透社并沒有撤下這一新聞。
中國車企實在太卷了
Model 2對特斯拉的未來至關重要,投資者期待定價2.5萬美元的廉價電動車能夠帶動陷入困境的特斯拉重新開始增長,并且推動歐美電動車實現真正普及。因為價格過高一直是電車在美國市場普及的重要障礙,目前美國市場電車平均價格依然超過4萬美元,即便享受聯邦退稅補貼,也超過了藍領階層的承受能力。
雖然馬斯克辟謠了關于放棄Model 2的消息,但路透社報道提到的行業背景卻是他無法否認的。曾經引領全球電動車市場潮流的特斯拉,如今已經陷入中國電動車行業的包圍,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激烈市場競爭。
路透報道稱,特斯拉之所以放棄廉價入門車型,是被中國車企給卷死的:中國車企的高性價比車型正在全球市場不斷擴張,中國車企甚至可以提供低至1萬美元的電動車。面對著中國競爭對手,特斯拉的入門車型Model 2并沒有性價比可言。
需要指出的是,1萬美元的中國電動車可不是山寨車,而是新能源巨頭比亞迪已經上市的海鷗。這款售價還不到人民幣7萬的電動車,再加上比亞迪在墨西哥建廠的消息,已經引發了美國媒體和政界的頻繁報道和高度關注。實際上,海鷗是近期美國政界不斷提及中國電動車威脅,拜登政府出臺總統行政令施壓中國電動車的直接因素。
很多美國媒體在報道比亞迪海鷗的時候,都會提到一個問題,“如果1萬美元的中國電動車進來了,美國電動車行業怎么辦?”在1萬美元的海鷗面前,2.5萬美元的Model 2還有競爭力嗎?這個價位的車主或許也不會選擇額外購買Autopilot或者FSD,特斯拉的輔助駕駛技術優勢也無從發揮。
如果比亞迪在墨西哥組裝海鷗,再進入美國市場銷售,那么對本就處境艱難的美國電動車行業將是毀滅性打擊。因為墨西哥組裝的汽車進入美國無需關稅,而中國組裝車進入美國需要繳納27.5%的高額關稅。美國電動車行業唯一能做的,就是游說政府設置貿易壁壘,強行阻止中國電車涌入。
更令美國政府擔心的是,比亞迪不僅是電動車巨頭,更是混動車巨頭。電動巨頭特斯拉和混動巨頭豐田都無法在兩條產品線齊頭并進。2023年比亞迪純電動銷量157.5萬輛,同比增長72.8%,而混動車銷量143.8萬輛,同比增長52%。
美國電動車增長放緩的同時,混動車卻依然保持著強勁增長勢頭。去年年底,純電動車僅僅增長40%的情況下,混動車的銷量卻增長了75%,形成了鮮明對比。市場分析機構Cox預期,2024年美國混動車份額會達到14%,超過電動車的10%。
特斯拉股價頹勢難返
馬斯克之所以對路透社怒氣沖天,因為特斯拉股價目前風雨飄搖,經不起任何負面沖擊。今年以來美國股市全線上漲,標普500指數上漲了9.7%,但特斯拉股價同期卻下跌了32%,成為表現最差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曾經股價氣勢如虹連翻數倍,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特斯拉,如今卻成為了表現最低迷股票。
過去兩年特斯拉的股價表現一直不佳,市值累計縮水了54%,從最高時的1.1萬億美元急劇縮水到目前的5250億美元。不過,即便市值急劇下滑,特斯拉依然是目前市值最高的車企,遠超其他諸多汽車企業,豐田汽車以3970億美元排名第二。
但如果相比其他諸多美國電車新勢力,特斯拉股價僅僅腰斬,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隨著美國電動車市場增長放緩,中國電動車企強勢崛起,曾經遭受追捧的美國電動車股票已經成為了明日黃花,Lucid、Rivian、Fisker、FF、Nikola等諸多美國造車新勢力,過去兩年股價跌幅都接近了九成,有的甚至暴跌了99%。而Fisker甚至已經瀕臨破產。
特斯拉股價為何失寵?市場對特斯拉能否保持增長以及電動車市場的潛力感到擔憂。目前的特斯拉,正處在青黃不接的最尷尬時候。新車型要到兩年后才能全面上市,只能用現有的車型去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本周公布的初步業績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產量為43.37萬輛,但交付量僅為38.68萬輛,不僅同比下滑8.5%,更遠遠低于分析師最初預期的44.9萬輛。這是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影響之后的首次交付量下滑。Model 3和Y這兩部低價車型交付量下滑了10%,占總交付量的95.6%。Model S/Y以及CyberTruck這些高端車型加起來也只有不到4.5個百分點。
今年年初馬斯克曾經表示,特斯拉新車型將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量產,在此之前銷量增長可能會大幅放緩,但并沒有給出具體的增長目標。馬斯克已經完全不再提此前設立的年增長50%的目標了,因為根本不可能實現。分析師當時預計特斯拉今年銷量可能只會增長20%,遠遠低于去年的38%。
但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特斯拉面臨的挑戰遠遠超過了此前預期,不只是放緩增長,而是大幅下滑。特斯拉也沒有公布具體的地區銷量,無法得知具體哪個市場出現了嚴重下滑。中國和美國是特斯拉最大的兩個市場,而在美國市場增長放緩的同時,特斯拉又在中國市場陷入了紅海競爭。
只能靠降價刺激銷量
銷量大幅下滑意味著庫存壓力日增。過去八個季度,特斯拉有七個季度的產量都超過了交付量,第一季度又超出了4.66萬輛,這意味著特斯拉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庫存壓力。在沒有新車型上市的情況下,特斯拉只能再度通過降價來刺激銷售以及緩解庫存壓力:就在這周,特斯拉將美國區Model Y的價格下調了5000-7000美元不等。
降價也是過去一年半時間特斯拉唯一有效的增長手段。從2022年底開始特斯拉先后七次下調價格,將Model 3和Y這兩款車型的價格下調了近三成,有效推動特斯拉2023年交付量增長38%。馬斯克去年10月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降價是必需之舉。我們必須讓電動車變得更親民,讓消費者買得起。
這的確是馬斯克的長期規劃,打造普通民眾消費得起的電動車。然而,降價同樣是一款雙刃劍,在促銷提振銷量的同時,也會直接拉低特斯拉的利潤率。曾經全球車企利潤率最高的特斯拉,如今的毛利率甚至還不到18%。
此外,大幅降價還會嚴重損傷消費者未來購買電動車的動力。特斯拉新車價格大幅下調,自然也會帶動二手車殘余價值顯著縮水,行業龍頭大幅降價,還會拉低其他電動車的整體價格。
據美國汽車行業研究機構iSeeCars調查,過去一年美國車齡1-5年的二手電動車殘余價值縮水了31.8%,平均一年價值減少了1.44萬美元,而同期傳統燃油車的價值僅僅減少了3.65%,二手混動車的價值縮水6.5%。
iSeeCars分析師鮑爾(Karl Brauer)看來,二手電車價格下滑會讓更多人開上電動車,但也會挫傷消費者購買新車的意愿。“新車買了就大幅貶值,這實際上是買新車最貴的部分。越來越多的購車者了解到電動車價值會大幅縮水,他們購買新車的興趣也會受到影響。”
Smart Investor分析師David Kuo看來,他不愿投資電車股票是因為電車無法保值。“電動車就像是筆記本或者手機,很多二手電車的軟件和計算能力會很快過時與無法更新,一旦購買就會大幅貶值。買了一年之后就會發現貶值速度遠超過燃油車。消費者意識到他們支付了過高價格之后,就會出現’燈泡時刻’(即信心幻滅)”。
進軍最艱難的賽道
雖然馬斯克否認了取消Model 2的消息,但他也肯定了路透社的另外一半消息是真實的:特斯拉的確在大舉進軍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馬斯克隨后在X平臺上確認,特斯拉會在今年8月8日正式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這則消息推動特斯拉股價在周五盤后上漲了3%。
無人駕駛一直是特斯拉吸引投資者的重要概念。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會在三年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2016年他又表示,特斯拉能夠在2017年底實現完全靠自動駕駛橫穿美國。雖然這些豪言都沒有實現,但特斯拉的確在高級輔助駕駛領域占據著行業領先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所提供的FSD并不是真正的自動駕駛(L3級別之上),而是L2+級別的高級輔助駕駛(ADAS),需要駕駛者保持關注隨時接管車輛。特斯拉給自己的ADAS技術使用了Autoplot和Full Self Driving這樣具有迷惑性的命名,也面臨著美國監管部門的調查和訴訟。
而無人駕駛出租車則是L4級別無人駕駛的專利,并不需要駕駛者干預。這意味著特斯拉8月發布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同時,其高級輔助駕駛技術也將正式升級到L4級無人駕駛技術。
在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域,谷歌和通用汽車兩大巨頭旗下的Waymo和Cruise占據著明顯的先發優勢。在過去五年時間,兩家公司在鳳凰城、奧斯汀、舊金山、洛杉磯等城市不斷推出試點業務,并在去年得到了加州監管部門的正式批準,在舊金山推出商業運營。
然而,相比電動車市場的紅海競爭,無人駕駛出租車更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一次技術失誤,一次交通事故,都可能給一家無人駕駛公司帶來毀滅性沉重打擊。
去年年底,Cruise的無人出租車在舊金山卷入了一起交通事故。在另一輛車撞到了行人之后,Cruise無人車并沒有識別出車底有人,繼續從行人身上碾過靠邊停車,導致后者遭受重傷。
加州和聯邦監管部門先后介入調查之后,Cruise隨后宣布完全停運所有無人出租車進行技術安全風險評估。短短三個月時間,Cruise就陷入了業務停擺、大幅裁員、估值腰斬的困境。相比之下,Waymo的無人出租車目前還沒有遭遇車禍,還在正常運營和擴張。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馬斯克高調宣布進軍無人出租車業務,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或許電動車市場已經陷入了中國車企的紅海,特斯拉必須開辟一條全新的市場空間,給投資者帶來更新的想象空間。而且,從電動車到航天到腦神經科學,馬斯克的每次創業都在不斷挑戰最艱難的賽道,冒險刻在了他的基因之中。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