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羅超Pro
11月28日晚上,“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成了社交媒體的熱議話題。截至美股收盤,拼多多市值暫時未能實現(xiàn)對阿里的反超,許多網友正在等著“見證歷史”。
在發(fā)布三季度財報后,拼多多股價大漲18%,市值1846億美元,距離1947億美元的阿里巴巴只有一步之遙。朋友圈遍地都是感慨:“四五年前,誰能想到拼多多市值會超越阿里?太讓人唏噓了”。更有人斷言,電商行業(yè)格局劇變,互聯(lián)網行業(yè)“新王將立”。截至目前,拼多多已成市值第三(僅次于騰訊、阿里)的互聯(lián)網上市公司,如果超過阿里則意味著其將成為僅次于騰訊的互聯(lián)網巨頭。
為什么拼多多這么猛?三季度,拼多多收入688.4億元,同比增長93.9%;實現(xiàn)經調整凈利潤170.27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xiàn)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口徑凈利潤155.4億元,凈利潤率為22.6%。在發(fā)布2022年Q4財報后,重注拼多多的段永平曾說,拼多多“財報看著蠻賺錢的,說明開拓國際市場并不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印象中之前幾個財報老說盈利是暫時的(大致這個意思),感覺后面還可能窺見,可好像已經連續(xù)幾個季度賺錢了吧?”
從2021年Q2到2023年Q3,拼多多已連續(xù)9個季度持續(xù)盈利。更不可思議的是,其數(shù)百億營收的基本盤,仍能保持倍速增長,這在整個互聯(lián)網行業(yè)都是絕無僅有的。
為什么拼多多的增長數(shù)據(jù)“漂亮到讓人有些不敢相信”?關于拼多多的崛起,網上有很多分析,有的說是因為拼多多專注——相較于同體量的互聯(lián)網巨頭業(yè)務無所不包而言,拼多多只專注于電商;有的說是因為拼多多團隊強大,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比如供應鏈;有的說拼多多“用戶為先”貫徹到位,真正將用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去考量。我想,這些都是拼多多成功的原因,但深入分析又發(fā)現(xiàn),不止于此。
拼多多真正做到了“以消費者為中心”
如果今天依然用消費降級、下沉市場這樣的邏輯來分析拼多多,無疑已十分過時。早在2021年6月,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數(shù)就已達到8.499億,平均每日在途包裹數(shù)逾億單,是中國大陸地區(qū)當時用戶數(shù)最多的電商平臺。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用戶規(guī)模與構成上,拼多多與阿里旗下的淘系已無太大區(qū)別。但不可否認的是,起家于下沉市場的拼多多在對應區(qū)域依然有強大的用戶優(yōu)勢。
拼多多與阿里、京東們服務的是一樣的用戶,它將“以消費者為中心”貫徹到了實處。對于電商平臺來說,用戶、商家與平臺(以及淘系的主播)的關系曾是一道平衡題,但拼多多一上來就十分極端地選擇了“以用戶為中心”。用戶購物關注的無非是“多、快、好、省”,拼多多先圍繞iPhone等熱門品類搞“百億補貼”,強化價格力心智,同時不斷豐富品類、不斷優(yōu)化供給、不斷完善服務,對用戶需求進行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元的,他們決策不會只看品牌或價格或服務等單一指標,而是看綜合體驗。
對消費者來說,選擇拼多多的首要理由很簡單:價格是真的香。便宜不只是所謂下沉市場用戶才愛。2023年京東淘寶都強調價格力其實是返璞歸真——君不見,沃爾瑪?shù)攘闶劬揞^多年來都在講價格優(yōu)勢。今天沒有什么消費降級,有的是消費分層下的消費升級,用戶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如果可以,每個人都想要更好的商品與服務,同時還要付出更少的成本。
基于這一洞察,拼多多在保持價格力優(yōu)勢的同時,不斷深入供給側去整合好產品,以及完善好服務,“多實惠”與“好服務”成了其近年來發(fā)力的兩大引擎。在發(fā)布財報時,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lián)席首席執(zhí)行官陳磊再次強調了他們的基礎判斷:“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實施,消費升級的需求日趨旺盛。與此同時,我們從用戶行為也看到消費升級既關乎品質,也關乎價格,是’質價比’的優(yōu)化,是消費者對優(yōu)價好物的極致追求。”
2023年,每家平臺都在講價格力,都在談質價比,都說要“用戶為先”。從財報來看,拼多多確實做到了。前些年“先用后付”“極速退款”等拼多多首創(chuàng)服務讓用戶真實感覺到自己被平臺重視,這些正在成為其他平臺的標配。但對拼多多來說,“用戶為先”不是一兩個服務就能落實的。
比如就“多實惠”這一點,拼多多不只是強調價格力。拼多多集團執(zhí)行董事、聯(lián)席首席執(zhí)行官趙佳臻在發(fā)布財報時表示,拼多多“將持續(xù)提升多實惠與好服務的易獲得性”。注意,重點是“易獲得性”,什么意思呢?拼多多的價格力是全天候的,而不是要用戶熬到每年11.11前后才購物或者囤貨,全年都實惠,就是提升易獲得性的手段。還有,淘寶在持續(xù)力推網紅直播帶貨,在直播間確實可能有最低價,但用戶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去“蹲優(yōu)惠”,拼多多不這樣做,因為這會降低更多用戶的“實惠易獲得性”,且會讓平臺內價格體系錯亂,讓平臺價格力嚴重受損。
在拼多多內部高管直接抓的“一號工程”,也是從用戶體驗出發(fā),比如三季度,拼多多深化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圖書及其他版權商品治理和保護等專項活動,從賬號認定、搜索瀏覽及購物下單限制、正向內容引導等維度升級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與此同時,從嚴推進圖書上架審核、售假店鋪懲處等工作,都是在解決用戶反饋較多的平臺問題,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深耕供應鏈讓拼多多厚積薄發(fā)
拼多多的價格力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商家要賺錢、平臺要分錢、用戶要實惠,拼多多同一款產品價格更低,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挖掘”出了讓利空間。
拼多多保持“價格力”的核心在于獨特的“拼”模式。用戶一側,通過“拼”可聚集大量訂單。我一直都說,拼多多其實是一個實物類商品團購平臺,網紅靠著直播間聚集訂單跟商家要最低價,拼多多的需求聚集能力十倍百倍于網紅直播間。而在商品一側,大量訂單的規(guī)模效應讓商品的生產成本降低,源頭可讓利。與此同時,許多中間環(huán)節(jié)被消滅了,商品流通效率提高,成本進一步降低。
于是我們看到,拼多多在“貨”這件事上,一開始就主打一個“源頭直供”,要么深入田間地頭推動農產品商品化、品牌化、標準化,推動農產品上行;要么去到工廠車間做C2M,推動產業(yè)帶升級,讓源頭好貨可以直達消費者。拼多多這一年多搞起來的跨境電商平臺TEMU成了第二增長曲線,用的還是熟悉的配方:工廠直供白牌商品直達海外消費者,價格力所向披靡。
當年一些人用“拼多多的貨是淘寶不要的”去誤解拼多多時,卻忽視了拼多多一直在深入到供應鏈最深層的終點去做供給側升級。而高質量供給,正是拼多多商品質價比優(yōu)勢的根本所在。
比如農產品上行。拼多多其實早都是最大的農產品電商平臺了,農產品也是其核心優(yōu)勢品類之一。
農產品生產周期長,產能難控制,規(guī)劃不好就會滯銷,C2M產地直采模式,徹底解決了傳統(tǒng)農產品銷售的致命問題,因為拼多多的模式可提前聚集需求,讓產地精準地去種植生產。現(xiàn)在拼多多依然在鞏固農產品的品類優(yōu)勢。
三季度,拼多多發(fā)起的“農云行動”先后走進江蘇大閘蟹、西北水果等農產地,助力當?shù)卮蛟旄唔g性和競爭力的數(shù)字化農產帶。與此同時,拼多多從農業(yè)生產源頭去做科技投入,推動先進技術下鄉(xiāng)、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優(yōu)質農產品上行,比如去推動一些潛力新品種的種植,去打造一些農產品的原產地品牌,進而不斷提高土地畝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再比如工業(yè)品跨境。三季度財報拼多多沒有公布TEMU單獨數(shù)據(jù),但外界的報道卻很多,比如路透社方面認為,“Temu 的快速發(fā)展正助推拼多多的業(yè)績表現(xiàn)超過預期。”有華爾街分析師預計,今年來自Temu 的收入已超過 160 億美元。Temu 自在美國上線以來,其業(yè)務范圍已經覆蓋48 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銷售,包括整個歐洲、中東以及東南亞等地區(qū)。毋庸置疑,TEMU已成為拼多多第二增長曲線,這樣拼多多的長期對手成為亞馬遜,而不是阿里巴巴。
電商平臺都在出海,市場已有SHEIN等佼佼者,為什么拼多多TEMU在短時間內就能崛起?關于TEMU的發(fā)展,拼多多CEO陳磊釋放的信息很少:“我們希望利用過去多年積累的供應鏈的基礎,為全世界不同地區(qū)的消費者提供直接從工廠購買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個性化的供應鏈以及更具性價比的綜合購物體驗。”這也表明,TEMU崛起的根本,還是因為拼多多供應鏈的底子厚,對基于“拼”的新電商模式有很深的積累,對C2M以及工廠直供、C2M柔性供應鏈有多年的實踐。
2023年Q3,拼多多在多多跨境上持續(xù)發(fā)力,通過全托管模式,助力廣東、浙江、山東、安徽等地的百余個產業(yè)帶的萬余家工廠加速出海,觸達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
電商平臺的核心價值不是一個App或者一個網站,也不是支付、物流這樣的基礎設施,而是供給側的整合能力和需求端的滿足能力,前者要深入供應鏈,后者靠產品體驗、價格優(yōu)勢、服務保障、履約配送。
其實在傳統(tǒng)零售業(yè),沃爾瑪、山姆、Costco等等佼佼者,都在很早便深入供應鏈。不止于賣貨的“渠道終端”,深入到供給側才能整合更多“好貨”,進而給用戶提供更具質價比的商品。傳統(tǒng)電商平臺在走過流量驅動、營銷驅動后,都在加速擁抱供應鏈驅動的發(fā)展路線。拼多多一直都深耕供應鏈,高質量的供給如今也體現(xiàn)出了十足的后勁,這也是其增速超過行業(yè)的根本原因。朋友圈有人說,拼多多團隊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供應鏈”想必屬于這一類事情。
拼多多的大道至簡:
概念樸素,卻抓住了根本
今天的電商行業(yè)不斷在涌現(xiàn)新概念,讓人目不暇接。直播帶貨,社區(qū)電商,私域電商、興趣電商、AI電商……其實,不管什么電商,都是買賣,都是生意,都是零售。零售的意義,無非還是更好地滿足用戶的購物需求,其他的一切都只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手段。
拼多多在堅持的事情,看著并不炫酷,也不新鮮,甚至有些“樸素”,但也正是圍繞消費者的需求在進行。比如持續(xù)做的百億補貼,就是要給用戶提供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比如三季度搞了豐收節(jié)、國貨節(jié)、多多讀書月、國慶大促等系列活動,讓消費者每天都能享受“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的大促待遇,種種舉措正在讓“每天都是雙11”變成現(xiàn)實,讓消費者的“實惠”變得更“易獲得”;再比如“只退款”這樣的備受爭議的平臺政策,長期來看也得到了用戶的認可,遵守游戲規(guī)則、提供好商品、踏實做生意的商家一樣可以得到持續(xù)的增長。
今天,頭部企業(yè)都在將高質量增長、可持續(xù)發(fā)展當成戰(zhàn)略,但到底怎樣才能高質量增長?對電商平臺而言,高質量消費、高質量供給、高質量生態(tài)就是高質量增長的關鍵三要素,這正是拼多多發(fā)力的方向。至于大模型這些新技術浪潮,拼多多的表現(xiàn)反而更為冷靜理性——但你也不能因此質疑拼多多技術不行,至少在個性化推薦AI算法這件事情上,它的實力有目共睹。三季度,拼多多繼續(xù)加碼科技投入,平臺研發(fā)費用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28.5億元,同比增長5.5%。
拼多多才成立8年,體量卻已逼近超過20歲的阿里,它在巨頭眼皮低下快速崛起讓許多人都倍感意外。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事后諸葛亮地看,拼多多做得最對的事情還是抓住了商業(yè)特別是零售的本質,以用戶價值為依歸,通過創(chuàng)新的業(yè)態(tài),與產業(yè)鏈一起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同時,也成功地推動了產業(yè)鏈的升級,實現(xiàn)了小我與大我的共贏。
在人們都說電商大盤增長停滯時,拼多多的業(yè)績卻一次次地逆勢上漲,“質疑拼多多,理解拼多多,學習拼多多”或許也將成為行業(yè)緩解增長焦慮的全新方式。
原創(chuàng)丨作者:羅超
責任編輯:王旭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