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
憑借“制定具競爭力價格”的策略,盡管錄得虧損,但鋰電新貴換得了儲能市場。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瑞浦蘭鈞已經以5.9GWh的儲能電池裝機量位列國內第三名。
“青山系”下的鋰電企業瑞浦蘭鈞在12月1日宣布啟動境外上市后,于12月14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而其背后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制造商和金屬鎳生產商青山集團。
青山集團于2017年設立瑞浦能源,意圖建立從礦產資源開采到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今年4月,瑞浦能源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時更名為瑞浦蘭鈞。
從股權穿透來看,永青科技持有瑞浦蘭鈞50.42%的股份,而青山集團則持有永青科技51%的股權,實際控制人項光達持有62.6%的股權。
身為“鎳王”之子使其入局鋰電賽道時,在上游鈷、鎳、鋰等相對緊俏的原材料端具有基因上的優勢。不過亦有坊間傳聞稱,因瑞浦能源連年虧損,青山集團不愿一直輸血,故推動企業上市融資。而這,也是近段時間以來動力電池企業扎堆上市,謀求在二級市場融資的縮影。
鋰電新貴酣戰產能競速賽
在2021年的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中,躋身前十的企業里僅瑞浦蘭鈞和蜂巢能源兩家尚未上市。
中創新航于10月在港交所順利上市。長城汽車打造的蜂巢能源在11月遞交科創板上市招股書,向資本市場募資150億元。就在12月14日,蜂巢能源的審核狀態已變更為“已問詢”,也意味著其距離在A股上市又近一步。
此次瑞浦蘭鈞遞表港交所也意味著,如果闖關成功,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前十的企業有望在資本市場聚首。
與另二者由車企“輸血”成長起來的動力鋰電新貴不同,瑞浦蘭鈞出身低調豪門,且實施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雙重點戰略。
對比而言,2019年到2021年,蜂巢能源的儲能產品的比例始終占據總營收中極小的份額,直到2022年上半年,才超過1%。而瑞浦蘭鈞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1.4%和46.8%。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鋰電新貴,瑞浦蘭鈞也在招股書中透露了其受制于相對有限產能之下,“初創期”的取舍之計。
2019年,瑞浦蘭鈞在印尼參與兩個大型孤網調頻儲能項目,并為儲能電池產品分配了有限的產能。2020年,由于其大部分動力電池產品通過電動汽車制造商客戶要求的驗證流程,分配增長的產能以滿足來自該等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旺盛需求。從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瑞浦蘭鈞則增加了對儲能系統制造商客戶的銷售,以追求增長潛力,從而使銷售儲能電池產品的收入貢獻提升至與銷售動力電池產品類似的水平。
不可否認的是,瑞浦蘭鈞早已不動聲色地參與到了鋰電產能的擴張競速中。
從2017年成立到2019年4月具備鋰電池的量產能力,瑞浦蘭鈞的產量及產能增速不低。
電池產品銷售量由2019年的0.22GWh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3.30GWh,復合年增長率為287.3%,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為4.70GWh,超過去年全年。
截至今年三季度,瑞浦蘭鈞設計產能已達32.7GWh。在遠期,瑞浦蘭鈞亦有產能倍增的雄心——到2023年末前,目標實現設計產能超70GWh,并于2025年末前實現設計產能超過150GWh。生產基地分設在浙江溫州、嘉善,廣東佛山和廣西柳州。
不過,競爭對手們的產能規劃胃口似乎更大一些。到2025年,寧德時代的目標產能是670GWh,比亞迪和蜂巢能源則為600GWh,中創新航和國軒高科的產能規劃分別為500GWh、300GWh。
采取具競爭力的價格策略
在動力電池規劃產能已然明確過剩的階段,并沒有阻止雄心勃勃的后來者激進擴產的腳步,而背后則難掩瑞浦蘭鈞當下實際利用率并不高的現狀。
截至今年三季度,瑞浦蘭鈞設計產能已達到32.7GWh,而其今年上半年的電池產品出貨量僅為4.70GWh,產能尚在爬坡。
與此同時,近三年的財務數據也揭開了瑞浦蘭鈞“超速”突圍的后遺癥——雖然收益增長,但尚未獲利。
2019年到2021年,瑞浦蘭鈞收入激增,三年翻了近10倍,分別至2.33億元、9.07億元、21.09億元。到今年上半年,收入更是倍增至40.17億元。
但同期,產生的毛損及虧損凈額也在擴大。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瑞浦蘭鈞的毛損分別為0.133億元、1.111億元、3.249億元、1.413億元,同期分別錄得虧損凈額1.119億元、0.533億元、8.042億元、7.055億元。
在具備量產能力后的三年,瑞浦蘭鈞還在盈利生死線掙扎,而這塊蹺蹺板的另一端是市場份額。瑞浦蘭鈞方面表示,“雖然事實上于往績記錄期間,我們不能自銷售儲能電池產品獲利,但我們繼續投放資源于儲能電池市場,這是由于我們實施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雙重點戰略。我們認為,儲能電池市場為新興市場,具有龐大增長潛力。”
誠然,儲能電池在總營收中占有更大的份額確實將其與中創新航、蜂巢能源更重動力電池出貨的企業有所區分。但迅速拉升儲能出貨量的同時,新興市場也成為瑞浦蘭鈞不斷流血的傷口。
2019年到2021年,儲能電池產品的毛利率從負10.1%上升至負24.5%。截至今年上半年,儲能電池產品的毛利率才有所好轉,但仍未扭虧回血,為負12%。同時,儲能電池產品的平均售價仍略低于動力電池產品的平均售價。
瑞浦蘭鈞表示,這是由于2021年訂立合約時,依據行業趨勢,其儲能電池產品售價維持相對較低水平,所以無法在2022年上半年原材料購買價快速上漲而調整售價。
2022年6月30日后,經與儲能客戶訂立補充協議以調整該等合約項下其余產品售價,上述大額訂單的負面影響已予緩解。
不過,從瑞浦蘭鈞的儲能電池平均售價中,也能管窺到過去兩年儲能電池市場的打法。
值得一提的是,瑞浦蘭鈞當前在儲能板塊主要為戶用儲能及集裝箱儲能供貨,尤其在家用儲能領域一直占領市場高位,今年上半年儲能電池累計出貨量超3GWh,預計今年全年出貨量達8至10GWh。
而選擇小容量儲能電池以供家用儲能場景——這一第三方機構判斷為儲能電池市場中增速最高的板塊上,對應產品的每瓦時制造成本通常較高,因為每電池單位承擔的各類固定成本將會相似,而不論實際容量。“由于此項,加上我們制定具競爭力價格的戰略,我們錄得儲能電池產品毛損。”瑞浦蘭鈞直言。
奔赴萬億儲能賽道的鋰電新貴正穿越重重迷霧走向大江大河。而事實上,儲能行業也期待著龍頭選擇讓渡部分利潤換取市場之時,能做出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示范動作。
(作者:費心懿 編輯:林曦)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