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近期,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理財業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同時,隨著上市銀行半年報陸續披露,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財務數據也相繼披露。《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相關數據發現,從產品規模來看,截至上半年末,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理財產品規模較上年末有所增長,其中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規模甚至出現了10%以上的增長;從產品類型來看,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布局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和占比有所提升。
隨著銀行理財市場進入全面凈值化管理的新階段,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投資短板仍需加強。展望下半年,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表示,將繼續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并適時發行權益類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
存續規模達29.15萬億元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理財產品新發行1.52萬只,累計募集資金47.92萬億元(含開放式理財產品在2022年開放周期內的累計申購金額)。與此同時,上半年理財業務轉型持續深化,凈值型產品存續規模及占比均達到較高水平。截至2022年6月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7.72萬億元,占比95.09%,較去年同期提高16.06個百分點。
月內已有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信銀理財、南銀理財、徽銀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理財業務報告。此外,在已公布的銀行半年報中,招銀理財、平安理財、杭銀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財務數據也陸續披露。記者梳理發現,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理財產品規模出現大幅度增長。以招銀理財為例,截至2022年6月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2.8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6%,管理規模暫居首位;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信銀理財存續產品余額排名靠前,分別為1.82萬億元、1.68萬億元、1.14萬億元。
此外,平安銀行(000001)公布了平安銀行和全資子公司平安理財合并報表數據,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集團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9472.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其中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凈值型產品規模9305.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城商行理財子公司中,杭銀理財管理規模實現新突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杭銀理財存續理財產品余額達到3549.0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81.86億元,增幅15.71%。截至2022年6月末,南銀理財的理財產品總規模近3800億元,較上年末增幅超16%。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理財產品規模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從而增加了居民對理財產品的需求。其次,隨著凈值化轉型基本完成,理財產品得到更多投資者的認可。
杜陽進一步解釋,理財規模的提升將產生兩方面影響。一是有助于提高理財子公司的營收水平,增加理財業務發展的內生動力,為今后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二是有助于提升社會資金的使用效率,將資金積極投向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的領域,在滿足居民資產保值增值需求的同時,助力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宏觀經濟的穩健發展。
銀行理財權益投資
力度將加大
記者梳理報告發現,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布局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同時漸進布局混合類、權益類產品。從各類型產品規模來看,固收類理財產品規模占比最大,截至2022年6月末,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信銀理財、中郵理財、南銀理財、徽銀理財存續的固收類理財產品余額占比分別為90.34%、88.07%、96.86%、89.12%、98.6%、99.08%;混合類產品次之,截至2022年6月末,部分理財子公司存續的混合類產品余額占比超過10%。
另外,上述報告亦披露了穿透后的權益類資產持倉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農銀理財、中郵理財、信銀理財、南銀理財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均超過100億元。從權益類資產占比來看,相較于2021年末,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權益類資產投資力度加大。例如,農銀理財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占比由5.54%增至6.36%,中郵理財由0.91%增至3.1%,南銀理財由0.83%增至2.5%。
不過,相比2021年上半年,從整個銀行理財市場來看,《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理財產品持有權益類資產占比較2021年同期減少0.87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銀行理財市場進入全面凈值化管理的新階段。今年年初,受市場震蕩影響,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大規模破凈的現象。此外,今年以來,有理財子公司終止多款產品的運作。面對新的市場狀況,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權益投資方面仍存短板。
杜陽認為,目前權益類理財產品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產品設計和風險管理兩個方面。在產品設計方面,部分權益類理財產品投研體系不健全,產品研發能力相對欠缺;而在風險管理方面,權益類理財產品的風險水平相對較高,普適的理財風控模型難以對其風險水平進行有效監測。
在杜陽看來,銀行理財子公司需從兩方面發力,一是要不斷更新權益類理財產品的投研思維,加強研究深度,并形成差異化的投資策略,同時可借鑒相關基金產品的投研模式,提升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二是要構建與權益類理財產品相匹配的風控模型,通過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解決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有效壓降相關產品的風險水平。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也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布局權益類投資時,除做好風險管理外,還應做好風險提示、收益信息等方面披露,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長期投資。
“銀行子公司逐步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權益資產投研體系,在過渡階段可使用FOF模式來進行權益資產配置。同時,與追求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不同,銀行理財追求絕對收益,銀行理財子公司必須在積累足夠的安全墊之后再進行風險較高的權益投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如是說。
責任編輯:張文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