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新型儲能迎來頂層設計或將帶來萬億級市場投資機遇
作者: 馬晨晨
[ 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投運的儲能項目累計裝機容量(包括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以及熔融鹽儲熱)達到45.93GW,同比增長29%。 ]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的通知。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解讀稱,《實施方案》是推動“十四五”新型儲能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總體部署。其旨在把握“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的戰略窗口期,加快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保障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順利開局。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方案》并未對新型儲能“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規模設定具體目標。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對第一財經表示,這是考慮到儲能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旨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電力系統將需要更多的儲能及其他靈活性資源,以滿足能源的低碳、可靠等發展需求,儲能市場快速增長,或將帶來一個新的萬億市場投資機遇。
2025年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儲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官方解讀稱,隨著電力系統對調節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開發消納規模不斷加大,新型儲能建設周期短、選址簡單靈活、調節能力強,與新能源開發消納的匹配性更好,優勢逐漸凸顯,加快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勢在必行。
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投運的儲能項目累計裝機容量(包括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以及熔融鹽儲熱)達到45.93GW,同比增長29%。其中,新能源配置儲能以及獨立儲能成為新增裝機的主要動能。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制約我國儲能大規模發展的主要是兩個因素:一是新型儲能的技術、標準尚不成熟。總體而言,我國仍處于儲能產業化初級階段。二是新型儲能尚未建立成熟的商業模式。由于新型儲能成本較高,即使通過現貨峰谷套利、用戶側分時價差、輔助服務市場等方式交易,也很難收回成本。
一邊是需求側的快速增長,一邊是技術、成本等因素的制約。為此,《實施方案》圍繞總體要求、六項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作出安排。其中,六項重點任務分別從技術創新、試點示范、規模發展、體制機制、政策保障、國際合作等重點領域進行部署。
根據《實施方案》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電化學儲能技術性能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火電與核電機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規電源的新型儲能技術、百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實現工程化應用;兆瓦級飛輪儲能等機械儲能技術逐步成熟;氫儲能、熱(冷)儲能等長時間尺度儲能技術取得突破。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較為穩健的目標。知名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此前發布的研報稱,至2025年,亞太市場(包括中國、韓國和澳大利亞)電網側儲能系統成本降幅將超過30%。其認為,中國的鋰離子電池制造能力將在未來十年繼續在全球領先,并將有力地推動這一進程,在降低儲能系統其他組件(包括工廠配套設備)成本方面的努力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陳海生表示,自2021年以來,受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影響,以鋰離子電池為主的電化學儲能電池價格大幅上漲,將進一步影響儲能項目的經濟性。“目前國家各部委正在積極研討穩定原材料價格的方案,我們相信隨著產業擴大的規模效應以及技術進步,鋰離子電池的價格將逐步回落,‘十四五’期間會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創新新型儲能商業模式
《實施方案》的另一個亮點在于提出了“市場主導、有序發展”的基本原則,明確新型儲能獨立市場地位。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常務副理事長俞振華對第一財經表示,一直以來,儲能無法形成商業模式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理的市場機制。對此,《實施方案》中明確要求,加快推進新型儲能作為獨立主體參與各類電力市場的進程,研究制定新型儲能參與市場的準入條件、交易機制、調度、結算細則以及技術標準等。
“實現儲能市場化發展,完善市場規則是基礎,建立合理的成本疏導機制是關鍵。隨著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背景下,共享儲能、云儲能、聚合儲能等不同的商業模式、運營模式將不斷涌現和實施。”俞振華說。
《實施方案》提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豐富新型儲能參與的交易品種,健全配套市場規則和監督規范,推動新型儲能有序發展。
“由于當前新型儲能處在經濟性和商業模式尚不明朗的階段,市場對于它的認識存在很多盲區。為了平穩進入市場化運營,所以這次方案提出采取有效的政府引導的模式。”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李平對第一財經稱。
孫李平認為,目前市場認識的盲區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對新型儲能的價值認識,這需要充分理解系統的整體運行才能掌握。二是對新型儲能的技術類型認識,新型儲能的技術門檻高、不同專業差距大。三是行業統計、基礎研究的信息披露和解釋工作不足。
他建議,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應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向投資者和從業人員充分釋放市場信號。同時,重視金融在前期開發和創新中發揮的作用,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此外,《實施方案》細化了加快新型儲能市場化步伐的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推進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明確新型儲能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研究建立新型儲能價格機制,研究合理的成本分攤和疏導機制。創新新型儲能商業模式,探索共享儲能、云儲能、儲能聚合等商業模式應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執行各地燃煤基準價,但這并不能反映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企業的真實成本和收益,導致光伏電站投資回報率急劇下滑甚至虧本。
曹仁賢建議,一方面應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核定新建光伏電站保障性收購價格,使得上網電價與各地煤電價格脫鉤,光伏電站所發電量全額保障性收購,超過合理利用小時數的電量可參與市場交易,由市場機制形成價格。另一方面,應盡快建立光伏電站儲能系統價格機制,將儲能成本納入光伏電站保障性收購價格的成本核算中,對于電網側儲能項目參照成本加合理收益的辦法核定調峰、調頻服務價格和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21年7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的目標。
財通證券預計,到2030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有望達到150GW,根據2小時配置時間測算,全面市場化儲能空間將會超過1.2萬億元。
責任編輯:王茂樺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