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吳曉璐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劉新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堅決遏制資本無序擴張,必須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健全金融監管制度,持續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促進資本規范健康發展,進一步引導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資本無序擴張
機制復雜風險多發
近年來,我國金融某些領域、某些環節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問題突出,從而降低了服務實體經濟效能,加快了金融風險積累。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
“金融市場是各類資本形成、交易和配置的重要場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深入分析金融領域資本無序擴張的現象及風險,統籌做好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劉新華表示,總的來看,國內金融領域的資本無序擴張機制復雜、風險多發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產業資本在金融領域無序擴張,帶動商業風險向金融風險轉化。我國金融業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回報率普遍高于實體產業,從而吸引各類產業資本進入互聯網金融、股市、債市等金融領域。部分實體企業不僅熱衷于通過資本化方式直接融資,還通過各種名目的融資方式間接加杠桿,以致其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風險程度也在不斷膨脹,一旦企業決策失誤或者受到外部環境沖擊,這些過度擴張企業的“爆雷”風險會從實體產業快速傳導至金融領域,實體企業坍塌直接對金融市場產生沖擊。
二是違規金融資本的膨脹和野蠻生長,加快金融體系的內在風險隱患積累。一方面,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利用金融信息和商業信息的壟斷優勢,違規從事理財、信貸、保險等金融服務,放大金融風險跨產品、跨市場傳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非正規的甚至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活躍,民間借貸、影子銀行等大行其道,通過名目繁多的投資產品和路徑、高收益虛假承諾等方式,吸收大量社會資金投資非標產品和項目,缺乏有效的資本約束、市場約束和監管約束,資本的野蠻生長顯著增加了金融體系的內在風險。
三是境外熱錢進行投機活動影響經濟金融安全。在全球流動性寬松背景下,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人民幣資產對國際熱錢具有較大吸引力,但投機性質的熱錢往往采取各種方式規避監管,在金融市場套利。目前,外資進入我國資本市場的方式有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滬深港通、投資特定期貨品種等方式,但一些境外高頻交易巨頭在我國境內設立貿易公司,以套期保值名義開展證券、期貨交易,這些量化交易、高頻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往往會引發交易趨同、助漲助跌和資金大進大出等問題,加劇市場波動風險。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強化金融監管與司法有效協作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籌協調和決策部署下,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仍要認識到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劉新華表示,當前一些領域資本泛濫與資本總體相對稀缺并存,成為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既發揮好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又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這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必須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制度安排和執行層面健全資本有序發展機制。
首先,加快完善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金融領域的資本無序擴張涉及面廣、成因復雜。雖然資本運行受到相關金融法律規制,但各項法律法規出臺背景、時間和責任劃分均不同,導致資本無序擴張的治理責任和治理機制與實際不相適應、不甚協調。
對此,劉新華建議,盡快制定《金融穩定法》,為防范處置金融風險提供頂層設計。同時,進一步優化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通過修改《中國人民銀行法》《反壟斷法》等相關法律,界定各項法律邊界,保證法律協調統一和有效銜接;明晰資本活動邊界和準入領域,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明確各方監管職責,夯實各監管部門的監管基礎和執法依據。
其次,加強金融監管機構與司法部門的有效協作。由于對資本無序擴張行為規律的認識尚不充分、不深刻,一些擴張行為仍然缺乏必要的司法認定和司法解釋,應對和處置主要是依托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進行個案懲罰、重整和處置,司法機構的定位、職責和協調機制尚不完善,容易導致防范不嚴密、治理時效性低、治理成本高等問題。
因此,劉新華建議,加強金融監管機構與司法部門在治理資本無序擴張方面的司法協作,統一司法、執法標準,強化金融監管與金融審判的銜接,推動形成完備高效的金融法治體系,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促進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健全金融監管制度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劉新華認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僅要通過法律法規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還應加強監管治理和有效引導,必須加快健全金融監管制度,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健全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的監管制度方面,劉新華表示,要回歸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出臺相應政策鼓勵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使金融業務的目標、范圍和動力真正圍繞實體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展開。同時,建立監測、懲罰機制,重點監控處罰鏈條過長、杠桿過高、結構性過于復雜和監管套利的金融業務。一些行業領域的資本無序擴張在進入金融領域前就已發生,要推動監管關口前移,將金融行為納入有效監管范圍,建立覆蓋全金融市場的資本活動監控機制,完善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制度規則,不留金融監管空白;健全跨部委信息共享、監管聯動等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管資源整合,形成行業監管和金融監管合力。
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劉新華表示,應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完善金融機構體系、產品體系和市場體系,更好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要進一步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加大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創新和供給力度;積極探索促進科技創新的融資機制,加快創新資本形成,引導資本流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各類要素資源向國家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聚集;加強金融機構治理,優化融資產品體系,推動資本脫虛向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責任編輯:趙般嬌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