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年味兒!莆田鬧元宵,全國獨一份
在福建莆田,元宵節才是重頭戲。村村鬧元宵、天天有節目、家家齊上陣,蔚為大觀,熱鬧非凡。每年從農歷正月初三持續到二月初二,整整一個月。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于靖園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年味也就逐漸散去。但是在福建莆田,這里的元宵節才是重頭戲。莆田元宵節民俗活動堪稱全國最長的元宵節,且地域特色濃郁?!拔覀円荒曛凶钇诖木褪窃潱澯杏螣艋顒?,很熱鬧,大家聚在一起,年味十足!”作為莆田人,在上海工作的許凡凡表示,大部分莆田人過年最期待的就是元宵節。因為在莆田人心中,過了元宵節,才算過完年。隨后,大家才告別家人父母,重新出發,各奔遠方。
說起莆田的元宵節,其節日習俗歷史悠久。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縣,這座古城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積淀了絢麗多彩的文化?!肮澋皆d倍生,普天人共樂升平。有樓紫陌繁華盛,燈火輝煌不夜城。”這首竹枝詞《元宵》表明,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鬧元宵的習俗。
西晉末年,北方戰亂,八姓入閩,衣冠南渡。中原人大規模南遷,漸次進入福建,有的在莆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隨著人口的不斷遷徙,北方文化與莆仙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多姿多彩的元宵文化。因為形式多樣,當地群眾錯開時間表演,形成獨特的莆田元宵節文化。
“十里不同風,一村一習俗”
爬刀梯、跳儺舞、擺棕轎、打鐵花、甩鐵球……“十里不同風,一村一習俗”。莆田元宵文化堪稱全國獨一無二,村村鬧元宵、天天有節目、家家齊上陣,蔚為大觀,熱鬧非凡。每年從農歷正月初三持續到二月初二,整整一個月。
莆田有多項民間元宵特色民俗被列入非遺保護項目。仙游楓亭元宵游燈習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楓亭元宵游燈始于宋代,游燈中有走馬燈、猜謎燈、塔燈、六角燈、彩籃燈等。其中有一種用白蘿卜制作的菜頭燈,從宋代一直流傳到現在,是最別具一格的花燈。
不同于各地的元宵燈節,楓亭元宵游燈習俗匯集了篝火、社火、放燈、游神、儺舞等多種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糅合了當地民間的燈藝、曲藝、舞蹈、十音八樂、戲劇和雜技等各類藝術。傳至近代,楓亭元宵游燈習俗又創新性地融入了彩架、彩車等主題方隊和時尚元素,獨具特色,對于研究當地古典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演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藝術價值。
此外,涵江延年宮在每年元宵期間疊5米高的蔗塔,蔚為壯觀,該項技術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涵江崇圣宮元宵圈燈作為山區特色文化民俗,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如何將非遺與旅游相結合?疫情前,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就精心設計了路線,于2019年第一次把元宵文化包裝成旅游產品推向市場。比如上午乘船進南日島,下午觀賞南日島元宵沖海狂歡活動,夜宿南日島,品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南日鮑。比如正月十五白天重點游覽塔斗山風景區、參觀蔡襄廉政文化園,晚上觀賞國家非遺項目楓亭元宵游燈習俗。再比如,白天參加文峰宮媽祖尾暝燈祈福典禮,觀看莆仙戲市級非遺項目《大五福》,晚上參觀省保文物文峰宮、市保文物東山媽祖行宮、清風嶺燭山盛景,參加市級非遺項目文峰宮尾暝燈點燭山盛典,觀看媽祖尾暝燈踩街盛況。
打造莆田元宵文化品牌
元宵活動涉及的村莊多,有的鎮同一天好幾處鬧元宵。選擇這幾條線路,是因為這些地方舉辦元宵活動的歷史比較悠久,內容豐富,知名度高,有集中觀看活動的場地,能夠集中展示莆田特色的元宵民俗。
“芳山村蘇厝自然村元宵從正月初六至初九,是莆田較早鬧元宵的鄉村之一。”曾編輯《芳山村志》的當地鄉賢方明雄介紹,明代倭寇侵犯莆田沿海,外出躲避的芳山村村民較早返鄉,因此當地元宵節較早。村民們感念戚家軍抗倭,炊“寶糕”蒸“菜包”,裝入擔盤,慰問抗倭將士。幾經演變,挑擔盤成為芳山元宵獨特習俗。
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的莆田元宵節最為熱鬧,稱為“元宵心”。同時莆田還有“總元宵”和“媽祖元宵”習俗??傇鼘嶋H就是文藝“出游”,“出游”隊伍有馬隊、妝閣、彩旗隊、十音八樂、舞龍戲獅等,從早上8時一直游到晚上12時后回宮廟。
媽祖元宵的風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島嶼上,特別是湄洲島上。媽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媽祖廟的元宵還有點“燭山”的俗例。媽祖元宵要持續到正月廿九才結束,這是因為莆仙各地舞龍的龍燈必須火化。民間傳說,龍燈不火化,龍將會成精變為“孽龍”傷害百姓。由于龍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宮廟級別低,無法履行“化龍”職責,必須由龍女下凡的媽祖來擔當此任。各鄉鎮元宵活動都結束后,就會把所有的龍燈集中起來,在正月廿九媽祖元宵時“化龍”。
農歷正月十九至二十,楓亭溪南龍泉宮6個社宇的聯合出游,則是楓亭元宵月的“收官之作”。農歷正月二十是夜,待巡游隊伍歸來,執事用長桿點燃近4米高的柴枝高塔,巡游隊伍有序地圍著篝火游轉而過,沖天火焰紅紅火火,預示著村民們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越過越紅火。
莆田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主席王金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莆田市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大力推廣“文化+旅游”模式,著力譜寫文化旅游“山海經”,開發“進城、上山、下鄉、親水”全域體驗游,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媽祖文化融入國家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春節,為防控疫情,避免人群聚集,莆田市將豐富多彩的莆田元宵活動創新性地搬上網絡,開展“疫情防控宅在家,掃碼線上看元宵”活動,并設置 “轉發有獎”環節,贈送景區門票、運動鞋等獎品,滿足了市民文化精神生活需要,也讓就地過年的留莆人員在春節元宵期間“有吃頭、有看頭、有玩頭”。而2022年春節,莆田市也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工作,創新線上元宵活動。
莆田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在新時代發揮新作用,莆田市將持續挖掘包裝元宵文化資源,打好線上線下“組合拳”,傳承推廣莆田元宵民俗文化,著力打造莆田元宵文化旅游品牌,為國家重大戰略發展貢獻力量。
的確,對于“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莆田有著責無旁貸的文化責任。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素有“東方麥加”之稱的湄洲島,已成為世界各地媽祖信眾的圣地。媽祖文化既是古代海上貿易的產物,又是中國乃至世界海洋文化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媽祖文化中“行善救困、舍身取義”的大愛精神,不但為中國百姓所接受,而且被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所認可。
建設新的海上絲綢之路,既是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媽祖文化必將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王金煌說:“應抓緊整合資源稟賦,系統梳理媽祖文化、南少林禪武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唱響大莆田文化品牌。”
2021年12月9日,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暨臺企臺胞金融信用證書頒發及莆臺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莆田市委副書記季翔峰在致辭中提到,莆田市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媽祖文化獨特作用,持續深化莆臺各領域融合,全力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鄭金龍表示,媽祖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挖掘媽祖信俗的深刻內涵,著力發展媽祖文化文旅體驗,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意義非凡。
責任編輯:鄧健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