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人物】吳晨:筑就城市復興夢
作為建筑師,吳晨想用畢生的精力去探尋對于城市發展道路的詮釋。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趙狄娜
每天早上5點半到夜里12點都是工作時間,每周休息半天;常年不吃午飯,通常把項目會安排在中午,工作時始終保持頭腦高速運轉……這一份讓人驚嘆的時間表,來自于年過五旬的吳晨——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首鋼集團總建筑師。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作息和節奏,不會覺得疲憊,也不需要什么特別的調節方式。”
或許有些人對吳晨這個名字并不熟悉,但提起他的作品,幾乎無人不知:中國尊,北京南站,新廣州站,北京首鋼園區,北京老城核心區保護、整治、復興城市設計……他不僅率先在國內開始了“城市復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還提出北京老城“共生院”理念,獲得了社會廣泛共識和積極影響。吳晨說:“所有主持過、參與過的項目都在我生命當中成為了一個年輪的刻畫和印記。”信仰堅定、目標堅定、步伐也堅定,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實,即使到了今天,仍覺得任重道遠,要砥礪前行。“作為建筑師,應該用畢生的精力去探尋對于城市發展道路的詮釋。這本就是我們建筑師對于社會、對于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一種責任。”
讓百年首鋼迎來新生
隨著冬奧會的日益臨近,首鋼園區備受關注。在這里,五環標志、運動雕塑等奧運元素隨處可見,宛如“飛天”飄帶的滑雪大跳臺驚艷眼球,國家冬訓中心的“四塊冰”——冰壺館、花樣滑冰館、短道速滑館和首鋼冰球館早已投入使用……作為全世界唯一可以在巨型工業遺址里舉辦奧運會比賽項目的園區,首鋼鳳凰涅槃,迎來了新生。
這一切,都讓吳晨倍感欣慰。冬奧其實是首鋼與奧運的第二次結緣,早在北京成功申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之后,為了保障首都空氣質量,同時也為適應中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要求,這里曾于2005年啟動搬遷調整。吳晨和他的團隊于2007年與首鋼接觸并與其展開合作,2009年正式參與其中,直到今天。他始終沒有離開過首鋼的建設,“百年首鋼,百年風雨,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套設備都有故事”。
在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中,首鋼老廠區高爐、轉爐、冷卻塔、煤氣罐、焦爐、料倉;運輸廊道、管線,鐵路專用線,機車、專用運輸車;龍煙別墅等多處遺存設施入選。這些工業遺產是首鋼園區獨特的文化資源和寶貴財富。吳晨說:“在我心中,賦予老建筑新的功能、讓老廠區煥發新的生機是最重要的任務。”
十幾年的時間里,吳晨帶領團隊持續跟進這片區域的更新和發展,描繪出一幅“人本、和諧、宜居”的圖畫。石景山景觀公園的自然山水、古建筑群與園區工業遺存共同形成了多元復合、有機共存的完整體系;西十冬奧廣場在尊重現狀肌理的基礎上,組織辦公功能與交通流線,利用天車、皮帶通廊等遺存構筑物提供室外休憩空間;山水環抱的兩湖區域,尊重原有建筑和綠地肌理,保留并改造長達200余米的精煤車間,為國家短道速滑、花滑、冰壺、冰球項目提供專業訓練場地;以冷卻塔為背景改造的“首鋼大跳臺”賽道,將作為北京冬奧會遺產永久保留;運用工業管廊改造而成的首鋼高線公園,蜿蜒其間,連接著脫硫車間、焦化廠、高爐改造等重要節點,形成新首鋼園區獨具魅力的景致;依托三高爐、廠房等工業資源改建成為文化設施、酒店、網羽場館,完善冬奧核心區的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共同形成展現工業、奧運之美的運動休閑體驗區。自2021年起,連續數年,中國服貿會將在首鋼設置展場,創造中國服務貿易的嶄新平臺。
新首鋼園區通過持續落實文化復興、產業復興、生態復興和活力復興四個復興的發展轉型方向,目前已成為“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和“北京城市深度轉型的重要標志,對我國老工業區更新改造及工業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有著很強的示范作用和現實意義。“人們不會因為首鋼搬遷失去對這座鋼城的記憶,首鋼的搬遷帶來的不應是街區的衰敗,而是新的發展機遇。”在吳晨看來,首鋼園區正緊抓冬奧會契機,輻射帶動京西轉型發展,集聚綠色發展新優勢,踐行減量發展新路徑,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未來,首鋼園將成為展現北京最新城市規劃與新治理理念的地標,展現新生態文明與綠色轉型的地標,展現新經濟、新動能與高質量發展的地標及展現新時代中國大國崛起與文化自信的地標。首鋼園區的建設,將全面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對新首鋼地區的功能定位,必將會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城市活力引擎的推動者和世界城市復興典范探索的踐行者。”
“城市復興”的首倡者與先行者
城市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相伴隨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而從更高層次、更大空間看待建筑,游刃于建筑的各個層次間,才是一個偉大建筑師的素養和責任。還在國外留學和工作時,吳晨就已經開始思考:中國城市發展的面貌和內在的需求,究竟該何去何從?
他從社會發展的規律、西方國家城市發展的路徑出發,結合中國當時城鎮化高速發展的背景綜合考慮,提出了“城市復興”的概念。這一概念吸取了西方城市發展的理論和經驗,又充分結合了中國城市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途徑,是一種前瞻性論斷。“進入城市化進程的后半場,我國的社會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和治理體系都在發生重大變化。從國際經驗和城市發展規律看,這一時期也是社會各種矛盾和問題在城市集中突顯的時期。我們不僅要持續解決城市化過程中帶來的問題,還要注重解決城市發展本身累積和新生的問題。”吳晨說,“城市復興不僅僅是一個行動,更多的是一種理想、一種愿景,是一種更高維度、更宏觀的城市發展計劃。”
在他眼中,城市復興是一種永恒的城市更新行為——伴隨城市的產生、發展一直存在,如同生命體,不斷地自我更新。堅持以城市設計為先導的城市復興,綜合考慮了各種自然和人文要素,包括環境生態、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在內的多維復合空間環境的整合,促進了城市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最終實現城市活力和城市經濟的復興。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吳晨多次提出有關城市復興的提案,多年來帶領團隊持續不斷地開展城市復興相關實踐,并在實踐中摸索、總結經驗。以北京為例,在風貌恢復方面,他們于2017年提出“鼓樓西大街三年復興計劃”,2020年底鼓樓西大街“穩靜街區”亮相,街區復興以風貌恢復為引導,以傳統風貌為基調,結合現狀和歷史發展脈絡,展現出從明清、民國,至現代、當代的不同風格。其后,又先后提出了地外大街城市復興計劃、北京皇城景山東片區城市復興計劃等系列城市復興計劃。
在產業升級方面,首鋼園區已成為標桿,繼冰雪、電競等產業相繼落戶首鋼后,2021年9月召開的中國服貿會各專題館也在首鋼園區成功舉辦。在活力營造方面,“北京坊”脫穎而出,成為北京市民最向往的“網紅打卡地”之一。吳晨表示,北京坊二期的設計工作也在積極推動中,升級迭代的消費場景未來將在這里呈現。在文化傳承方面,什剎海環湖的整體提升工作、通州三廟一塔片區規劃已完成,南中軸延長線大紅門片區城市復興計劃等一系列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在科技創新方面,吳晨和團隊也在不斷探索和嘗試新興科技手段在城市復興中的應用與實踐,并積極推動試點先行。
北京老城平房區更新改造,歷來都是重點和難點。處理好老城中居民生活、風貌保護、功能提升等的關系,至關重要。2016年,吳晨針對申請式騰退后“留住戶如何改善,騰空房如何利用”等大雜院難題,首次提出“共生院”理念,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共生院”包含“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于2019年開始連續被寫入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北京老城內多個試點片區進行推廣,2020年被納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8年—2035年)》。“在現階段的項目實踐中,我們已經重點實現了建筑風貌的保護及設施提升,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即物質空間的更新,基本實現了‘建筑共生’。”吳晨表示,后續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居民騰退及建筑更新后街區層面乃至更大尺度范圍的業態、功能及人口結構等方面,重點關注騰空院落及房屋利用、后期管理與運營、新老人群和諧共處等問題,“留住老街坊,引入新居民,進一步推進‘居民共生’及‘文化共生’,從而實現老城平房區的全面復興”。
用中國智慧解決中國問題
“雖然辛苦,但那段海外時光既讓我收獲頗豐,同時為我打下了堅實基礎,讓我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提到在英國倫敦留學的時光,吳晨回憶道。他年輕時就非常刻苦,每天騎著自行車去學習和畫圖,除了早晨5點到上午9點是睡覺時間以外,其余時間幾乎都在攻堅克難——如今再看那一份堅持多年的“時間表”,令人不禁感嘆,是始終如一的堅韌和自律造就了他的成功。
留學時期,吳晨受到英國城市發展的深遠影響,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他之后回國發展的建筑思路。“中國城市的發展建設與進步,更應該由中國人主導。”本著這樣的理念,他毅然選擇回國,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城市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國后,每一個項目他都會盡力做到最好、全情投入,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所呈現的作品也越來越完善。2021年,吳晨又提出了一個新觀點:希望在一些重大項目上、在短名單(注:項目中的重要參與者名單)的要求上,應該給中國本土的建筑師足夠的參與機會和話語權,至少50%的短名單的團隊應該是本土的。這一提議,實際上也是希望從制度上來保證和喚起中國的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自信。他表示:“我們所宣揚的文化自信,實際上一直是采取一種非常開放的態度,但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國家的發展和富強、人民的幸福,這是堅定不移的。”
眼下,吳晨依然忙于工業遺產改造和老城保護城市更新與復興的工作。“我的工作職責既有建筑師的角色,又有規劃師的角色,始終在探索如何將新的技術應用在城市發展上。”他創新性地建立了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城市科學“新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并欣喜地看到很多的理想和愿景都得以實現。基于首鋼的經驗,如今他正在參與杭州鍋爐廠的改造更新和周邊地區的城市設計,以及沈陽市鐵西老城的城市復興項目。同時,他繼續推動前門大柵欄商業片區的城市復興計劃,并把城市復興拓展到遼寧、浙江、江蘇等地,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我受邀啟動開展了沈陽市總體的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以及沈河、鐵西、和平等多個核心板塊的城市更新設計工作,提出了城市復興的頂層設計理念。”吳晨說,今年他將進一步完善專項規劃與設計,全面推動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相信將會開啟城市更新與城市復興的沈陽篇章,創造城市更新與城市復興的沈陽模式。
“我們的城市發展、專業的發展以及理論、技術和思路的發展,必須跟民族的發展和前進的步伐同頻共振。”吳晨說,城市復興是他的夢想,要用中國智慧解決中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社會認知程度和責任的增加,我會給予社會、城市更強烈的擁抱和熱愛。”
責任編輯:鄧健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