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三季報亮相后的兩個市場意外

中國經濟三季報亮相后的兩個市場意外
2021年10月25日 01:02 第一財經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中國經濟三季報亮相后的兩個市場意外

  作者:管濤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雖然主要指標仍運行在合理區間,但當季經濟同比增速還是略弱于市場預期。三季報發布后,市場出現了兩個意外,一是人民幣匯率不跌反漲;二是貨幣政策繼續按兵不動。

  人民幣匯率不跌反漲

  18日當天,陸股通項下累計凈賣出80億元,為過去兩個月來最大凈賣出額;境內銀行間市場下午四點半收盤價,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在6.4345比1,較上個交易日下跌54個基點,較當日中間價下跌45個基點。

  然而,次日人民幣匯率交易價卻強勢升破6.40,時隔四個多月后重新進入6.30時代。到22日(周五),下午四點半收盤價收在6.3903,較前一個周五上漲0.61%。21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升破6.40,開在6.3890,上周五收在6.4032,較上一個周五上漲0.55%。

  近期人民幣匯率逆經濟下行而上漲,首先是因為美聯儲年內可能啟動縮減購債的預期基本明朗后,歐央行、英格蘭銀行等其他主要央行緊縮預期漸起,美元指數沖高乏力。10月份,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重新跌破94,到18日收在93.96,亞洲時間19日美指繼續下行,觸發了人民幣匯率的加速反彈。但22日,美指收在93.61,較上月末下跌0.7%。

  其次是因為國內經濟下行的利空出盡。先期發布的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榮枯線和社融總規模同比增速創歷史新低,讓市場對于三季度經濟下行已有較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0.1個百分點,其中,將美國增速下調1個百分點,而僅將中國下調0.1個百分點。這顯示世界經濟艱難復蘇且不確定性增加,同時也讓中國經濟下行并不顯得突兀。當中國前三季度數據正式發布后,短期利空出盡,給市場調整交易方向可乘之機。陸股通項下,10月8日~18日累計凈賣出91億元;此后持續凈買入,到22日四個交易日累計凈買入313億元。與港股通凈買入軋差后,10月19~22日,股票通項下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280億元,10月8日~18日為累計凈流出148億元。

  再次是市場供求驅動。9月份外貿出口和順差繼續超預期,全年貿易順差擴大基本已成定局。經濟下行的利空出盡后,外匯供求的基本面重新主導匯市。今年前三季度,非金融企業新增境內外匯存款625億美元,同比多增34.4%。截至9月末,境內外匯貸存比為55.4%,處于近年來的較低水平。這顯示境內美元流動性較為充裕,導致人民幣美元利差擴大,企業持有美元多頭的成本提高。10月份(截至22日,下同),1年期人民幣美元遠掉期報價平均為1754個點子,較6月份月均上升約200個點子。

  不排除企業為避免年中集中結匯,延續了9月份美指急漲、人民幣回調時的做法,采取了分批結匯的操作。9月份,銀行代客貿易結售匯順差356億美元,環比增加126億美元,高出同期銀行代客涉外貿易收付順差164億美元,上月為負缺口31億美元。

  10月19日人民幣匯率升破6.40,當日境內銀行間市場即期詢價交易成交量達到519億美元,為今年以來新高。10月份,銀行間市場即期詢價交易日均成交量450億美元,環比上升了23.4%,較去年12月份峰值還高出2.5%。

  有人將中債收益率回升作為人民幣匯率的利多,恐值得商榷。因為,最近10年期中債收益率反彈至3%附近,但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升至1.7%附近。10月份,日均10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差139個基點,為去年3月份以來最低。

  那么,這波因貿易順差、市場驅動的人民幣升值會升到哪兒呢?這顯然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因為我們無法量化貿易順差對短期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但是,邏輯比結論重要,研判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要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不要把人民幣升值等同于升值壓力或預期。恰恰是匯率動起來以后,有助于吸收短期沖擊,釋放市場壓力,避免預期積累。所以,這波人民幣升值會持續多久,取決于價格出清市場的進度。

  二是匯率波動有利有弊。人民幣再度升值有可能對出口企業的財務壓力、競爭力沖擊重新顯現,這既可能觸發市場的自發調整,也可能又會招致新的預期管理或調控措施。

  三是未來美指走勢有不確定性。既可能是11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如期宣布啟動縮減購債,疊加其他央行貨幣緊縮預期,美指繼續回落,也可能是因新的通脹數據重新點燃市場緊縮預期,推動美指重新走強。

  總之,任何時候,影響匯率升貶值的因素都是同時存在的,只是不同時期不同因素的影響占主導地位。同時,這次人民幣匯率逆勢上揚也再次表明,經濟運行與匯率漲跌并非簡單的線性相關。匯率測不準是必然,雙向波動是常態。

  貨幣政策繼續按兵不動

  上次,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前一周的7月9日,央行在7月7日國常會議剛提出要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后不久,就宣布了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的消息。顯然,此舉是配合穩增長的需要。7月12日,李克強總理在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做好跨周期調節,應對好可能發生的周期性風險,要統籌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經濟運行,著力保持在合理區間。7月15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經濟實際同比增長7.9%,略弱于市場預期。

  央行在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考慮到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主要經濟體可能的貨幣政策調整,央行作了前瞻性的安排,降低了美聯儲等發達經濟體央行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的外部沖擊。這或是暗示了前期降準操作的政策考量。

  上周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供需兩端增速同時放緩,當季GDP同比增速4.9%,已略低于潛在產出水平。但數據發布前后,央行都沒有采取降準或降息的操作。市場關于貨幣寬松穩增長的預期再次破滅。

  對中美貨幣政策錯位的擔心,應非中國貨幣政策的掣肘。7月份中國宣布降準后,人民幣匯率走得并不弱。特別是,9月份美指創了年內新高,人民幣匯率卻還在高位震蕩。當月,銀行即遠期(含期權)結售匯也從上月逆差16億美元轉為順差201億美元。

  至今央行沒有出降準降息的“大招”,也不能說是完全出人意料。7月份以來,政府一再強調做好跨周期調節而非加大逆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今明兩年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及央行關于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的表態,均已經向市場釋放了保持政策定力的信號。

  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應是理解當前宏觀政策邏輯的重要出發點。去年初,當經濟遭遇新冠疫情嚴重沖擊時,政府就在提出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的同時,依然強調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應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面臨的挑戰,至今宏觀政策保持淡定,一方面表明政府關于改革比刺激更重要的決心沒有動搖;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認為目前經濟下行是可接受的,經濟韌性和潛力尚存。這或預示著2019年底曾經發生過的經濟增速保六之爭,現在就可宣告偃旗息鼓了。

  統計局解釋造成經濟下行的原因時指出,進入三季度以來,國內外挑戰增多,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恢復勢頭有所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國內部分地區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沖擊,經濟轉型調整壓力有所顯現。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貨幣政策顯然不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不過,貨幣政策也并非不作為。下階段,央行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增強經濟發展韌性。要運用結構性工具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牽引帶動作用,用好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挑戰;有序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增加能源總體供給能力。要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指導金融機構對煤電、煤炭企業和項目等予以合理的信貸支持,不盲目抽貸斷貸;指導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外,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邊際變化的研判分析,防范外部沖擊,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也表明了貨幣政策將以我為主,當出手時就出手。因為正常的貨幣政策是資產而非負債,是留著用而非攢著看的。

  (作者系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股市跌了別害怕!7%+理財,低門檻高收益、1000元就能買入、0手續費……限額領取,速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02 力諾特玻 301188 --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
  • 11-01 鎮洋發展 603213 --
  • 11-01 隆華新材 301149 --
  • 10-28 三羊馬 001317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