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站在拐點上
近期金融監管部門密集發聲,盡顯對房地產市場的維穩意圖。市場的追問是:“最嚴調控”會松綁嗎?我們以為,這樣的期待將會毫無懸念地落空。甚至可以說,房地產站在了拐點上。只不過這一次無關房價,它關乎房地產的新格局。
首先,規模至上,大則不倒成為歷史。這一點在恒大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證。恒大債局勾連起金融機構對地產行業的信任危機,有人甚至認定這將成為中國的雷曼兄弟時刻,因而救市是必然之選。
但是金融監管部門態度鮮明——第一,定性恒大事件為企業個體問題而非行業系統風險;第二,不回避行業階段性問題,認定是應激反應;第三,表態對消費者正常購房需求、企業正常發展需求予以支持。
從政策選擇看,監管部門強調保護已購房者合法權益,一方面避免風險傳染至其他企業和金融市場;另一方面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相應債權。而表態在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上支持首套房購買者,則是對前期金融機構過度反應的糾偏,這也是“房住不炒”的必然。
大體上說,政策節奏或有變化,但調控方向卻不會逆轉,這意味著堅決擯棄短期主義。過去多年,數不清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緣起基本是市場過熱或過冷,需要通過行政、財政、金融等手段調節熱度,這種做法短期固然起效,但容易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之間反復橫跳,最終形成全行業的路徑依賴,也推高全社會的房價上漲預期。
但近年來調控轉向為不搞一刀切、因城施策。尤其是最近一年,針對房地產企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管理,以及集中供地等政策,使得調控脫離此前窠臼,倒逼房企從根上調節發展和安全兩大主題的關系。
從認知層面來說,這更是一個清晰可見的拐點。如果說一開始“房住不炒”還被不少市場主體當作短期政策考量,而今恐怕都明白這是危險的錯判。作為對房地產的基本定位,“房住不炒”是決策的邏輯起點,任何政策期待一旦躍出這條線,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樣的拐點自然以市場的改變為基礎。當房地產行業大勢是更長的周期、更緩的波動,當城鎮化率達到了64%,當全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房地產早已度過青春期。幾年前各家巨頭唱的是萬億房企不是夢,但規模更大并不能保證肌體健康。更何況,從今年房地產銷售增速連降7個月看,市場規模的拐點已經隱現。
這不是說房地產再無機會,房地產年度銷售約20萬億的總盤應會延續。不過很顯然,房企若不拓展發展的內涵外延,在三道紅線、兩個上限、樓地供應雙集中等全方面政策照管下,很難再享此前紅利。改變已經發生,三道紅線發布時,四家初始綠檔企業華潤置地、保利地產、龍湖和中海,均保持了規模和多元業務的平衡。
三家央企的資源稟賦和全面考核指標,足可為后半程蓄力,身為民企的龍湖一向推崇 “以自律得自由”,商業、智慧服務、長租公寓等多航道業務圍繞城市發展新需求,評級堪比央企。這更能為房企帶來啟發,圍繞都市圈、城市更新、共同富裕等新課題,房地產業仍大有可為,只是房企的專業能力、投資節奏都將面臨疾風驟雨的洗禮,這一過程中,雕琢自身比等靠行情更重要。
責任編輯:楊亞龍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