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話資管30人丨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 銀行理財業態越來越年輕 正在融入大財富生態體系
作者:方海平
對話資管30人丨理財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來,經營發展上出現哪些新的挑戰?投資運作效果如何?對備受關注的權益投資、渠道布局問題,理財子公司究竟是如何設想和規劃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結束,大資管行業將迎來怎樣...
信銀理財是業內較早一批成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自去年7月份開業至今正好經歷一年時間。這一年是中國社會遭遇疫情沖擊、經濟起伏、市場巨幅波動的一年,在這樣的背景下,信銀理財獨立運作以來仍取得了明顯的進展,首次實現理財余額規模突破1.3萬億,新產品規模突破1萬億,從中可看出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想象空間之大。
相較于其他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這一年的發展和布局有自身的特色,也在一些方面走在市場前列。比如,目前該公司在渠道上已經建設有自身獨立的線上線下營銷團隊。此外,背靠中信集團,信銀理財在發展上非常強調協同戰略和“大貫通”的邏輯。
“我們認為未來大資管一定是一個同質化的趨勢,所以希望盡早在銀行理財領域打造出頭部品牌效應,按照目前布局的全面的產品譜系和這種開放的戰略部署,一定是服務全市場的概念。”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對話資管30人”欄目專訪時表示,基于這樣的考量,該公司目前在市場化拓展方面布局較深。
底層能力建設需跟上產品線
《21世紀》:信銀理財成立一年多以來,最明顯的變化在哪里,你個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賀晉:最明顯的還是在獨立后的公司化運作上,原來作為銀行母行體系內的一個部門,很多方面都是母行提供的支持保障,現在對自立門戶的感受還是非常明確的,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主體,方方面面都要獨立地去處理,還要處理好跟母行的業務隔離,這個過程里涉及到很多問題,還是很辛苦的,回過頭去想,以前在母行內確實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
另一方面是業務經營上,一年下來,我們已經打造了相對完善的業務體系,區分于原來銀行的預期收益型產品,建立了比較全面的產品線。目前感覺局面已經慢慢打開了,對未來的發展空間我們也是非??春玫?。
《21世紀》:你們目前的產品體系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
賀晉:此前我們做戰略規劃時曾對外發布過簡稱為“3712”的產品體系方案,涵蓋全投資市場的三大業務領域,分別為固收與多資產投資領域、股權與資本市場投資領域及全權委托與解決方案領域,產品包括面向大眾的固收類、貨幣類產品,以及面向高凈值人群和機構客戶的中高風險偏好的私募類產品。
此外,我們近期推出了面向財富家族這類客群的投資顧問業務,所以目前整個產品體系很全面,面臨的挑戰就是產品線比較寬的情況下,底層能力建設需要跟上,在銀行體系內建立對覆蓋維度如此之廣的能力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銀行此前主要是在非標和債券方面有較強的能力布局。
《21世紀》:在一個全面的產品譜系的基礎上,你們未來是維持均衡發展還是會突出某方面的特色?
賀晉:在這個基本盤上,主航道還是以穩健的、固收類的產品為主,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的多元需求,也在布局資本市場和股權方面的業務,這一塊從先天稟賦上而言不是銀行的主戰場,從傳統邏輯上來看,發展理念目前還不是特別兼容,如何找到銀行傳統理念和未來發展路徑之間的轉換點和銜接點,這塊從戰略、戰術到策略層面都需要重新梳理一下。
《21世紀》:你們對權益的投研和產品布局方面是怎么考慮的?
賀晉:起步階段,我們是通過量化的絕對收益的方向去布局,逐步向偏風格和行業研究的方向拓展,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從事量化方向的研究員,也有從事核心資產相關行業的研究員,投資方式上包括直投,也包括間接委外的投資。
我們現在也有純權益的產品,但是它的波動性銀行客戶接受上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規模還比較小。這方面我們目前的想法是,希望通過深耕把業績做出來之后,再去進行持續的營銷和實現規模的增長。
如何打通“大貫通”思路
《21世紀》:轉型以來,你們在業務模式、業務邏輯上哪些新的探索和嘗試?
賀晉:我覺得未來還是要按照數字化和現在提出的大財富的邏輯去推進轉型,核心是要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秉持一種“大貫通”的思路。
什么叫“大貫通”?需要從財富端出發,在財富端對客戶做到精準分層和清晰識別,然后將需求傳導到資管端,在資管端匹配地去研發相應的產品,在進行產品研發的時候,需要進行能力輸入,因為自身的能力目前還存在短板,這時候就需要借助集團內部的專業公司補充力量。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未來可能會與集團其他子公司以聯名聯營、共管共創的方式,在資本市場推出一些性價比相對更好的產品,比如股債結合、偏混合、偏權益的產品。這是從資管端響應大財富的需求。
從資管端來看,我們對產品進行組合配置的需求,除了通過公開市場來滿足,也會通過集團內部的協同能力建設來一起支撐。我們可以在集團內部通過類似提交訂單的方式對綜合融資提出需求,然后他們再根據我們提出的需求再去生成相應的資產。
按照這個“大貫通”的思路,從財富到資管再到后續的大投行,這個打通以后,我覺得整個邏輯是比較順的。
《21世紀》:你現在感覺擺在面前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賀晉:機遇來自于新時代,挑戰也是來自于新時代。
看得稍微長遠一些,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大趨勢是,人口老齡化、業態年輕化,同時在“雙碳戰略”的背景下,又面臨產業高端化和工業低碳化。這樣的大背景對金融行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有挑戰。
比如雙碳戰略下的綠色行業,未來可能是從0到1打開,再到N的無限拓展的過程,從金融服務實體的角度來看,它是新的方向。
但對于存量而言是一個低碳化的趨勢,棕色行業對應的是一個反向邏輯,可能是從N到1,再到0,所以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棕色行業在歷史上為第一個百年做出了巨大貢獻,金融機構在其中的布局深入而廣泛,所以后續棕色行業的演進對于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后續怎么支持綠色行業,同時實現棕色行業在更高維度上的發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個課題解答不好就是風險。
《21世紀》:前不久,關于銀行理財公司的銷售管理辦法已經正式下發,你們目前在銷售渠道的建設上是怎么考慮的?
賀晉:目前我們肯定還是以中信銀行作為主渠道,但同時也感覺未來將是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目前有些銀行的渠道已經向全市場放開,理財子公司的產品都可以在其上去展示,這可能是未來數字化時代的主流模式。
中信銀行的渠道也在向這一路徑發展,目前已經引入了多家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我覺得這是一種良性競爭,我們理財子公司也在積極拓展他行代銷,與大行、股份行都有廣泛接觸。
與此同時,我們也建立有自身的線上線下的直銷模式和團隊,線上方式,信銀理財有自己的APP,一些私募的產品也會通過自己的營銷團隊去向行外的客戶去推廣銷售。
這方面我們走得相對較快,戰略考慮上,大資管未來一定是頭部化的趨勢,中信集團在行業里一直都是爭先做專業和品牌的打法,我們希望在理財方面也盡早做出頭部品牌效應,所以一定是服務全市場的做法。
銀行理財更貼近大財富體系
《21世紀》:你怎么看未來整個大資管業態的變化,你們自己在其中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賀晉:資管行業從產品形態上來講主要就是公募、私募再加上投資顧問的,如果從產品形態上進行簡單的對標,那銀行理財跟公募基金也很相似,這么看就是簡單的競爭關系。
但是從整個業態上來看,銀行理財的業態越來越年輕,而且它正在融入大財富的生態環境中,它相比于其他機構更貼近大財富體系,從這個角度來看,一些精品店類型的資管機構可能轉到幕后提供賦能支持。按照這個生態來構建的話,我認為銀行理財未來在大資管領域是大有可為的。
《21世紀》:站在當前時間點上,你怎么看待現在的市場表現和走勢?
賀晉:宏觀層面,中國經濟在疫情后的增速是比較領先的,今年一二季度,不管是投資消費還是房地產和實體企業表現都很平穩,貨幣政策上,按照不“急轉彎”的基調,目前看來,資金面也是合理充裕的。
目前大家考慮較多的一個問題是國際上下半年出現疫情的集體免疫之后,帶來的供給端變化的影響。國內目前一方面考慮短期的通脹因素,另一方面又擔心長期的通縮,我們可能更加看重長期矛盾,短期內不會進行強刺激。
長期來看,未來我們會基于產業高端化、工業低碳化、業態年輕化、人口老齡化這個大趨勢去布局項目,投入更多的投研力量。
《21世紀》:今年你們在大類配置上采取什么樣的策略?
賀晉:大類配置我覺得今年還是票息策略。久期不會拉得太長,主要還是根據資金端的屬性去做好平衡。目前,我感覺監管層也意圖通過不降息的方式引導存款端和理財端的成本下降,在這個趨勢下,我們進行大類配置會相對更容易一些,所以我認為,今年在對風險不太確定的情況下,通過相對穩定的策略也能實現不錯的結果。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