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理財平均收益降至4.44% 銀行面臨收益成本倒掛難題
見習記者 周炎炎 上海報道
盡管近期居民投資又部分回流到銀行理財,但不得不面對的尷尬事實是,理財收益在逐步走低,且短期內下降趨勢越發明顯。
“近期資產收益率下降得較快,收益和成本開始出現倒掛,銀行總要主動采取措施壓降負債成本,不能總靠‘吃老本’?!币晃还煞葜沏y行資管部門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該行近期將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下調了5個BP,整體產品收益率已經從年初的4.9%降到了4.6%,降幅為30BP。
下調收益率絕非孤例。普益標準數據顯示,8月全國整體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下跌8BP至4.44%。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61%,較上月下降0.11百分點。對比去年12月,該項數據為4.81%,相較而言直降了20BP。
下跌還遠未結束。最新數據顯示,9月8日到9月14日這一周,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平均收益率更是跌至4.54%,較8月又降了7個BP。此外,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平均收益率也在下滑。
收益成本倒懸難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期有部分股份行資管部門負責人開會商討資管新規之后的產品轉型問題,著重提到了理財產品定價問題。各家銀行紛紛表示,資產收益率較去年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了給到投資者的理財收益與成本倒掛的現象。
“主要原因是債券收益率太低了,滿足不了給客戶5%的年化收益?!鄙鲜鲢y行資管部門負責人表示,“除此之外,還要壓降存量中的違規資產,清理老資產中淤積的不良,銀行有些精疲力竭?!?/p>
興業研究固定收益分析師梁世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今年以來理財收益率,特別是新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流動性環境改善,拉低無風險利率水平,帶動理財配置的短期限利率債、貨幣市場工具利率下行。
流動性改善是造成短期資金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背后是央行開閘呵護資金面。9月第一周,央行重啟逆回購,在貨幣市場凈投放資金2300億元;9月14日,央行又開展了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
梁世超表示,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跌的另一因素是理財重倉的信用債一級發行利率在7月份以后出現顯著下行。
根據中誠信國際研究報告,9月10日-9月14日當周,一級市場主要品種信用債合計614.29億元,較前一周減少119.21億元。從發行成本來看,超短融、企業債、公司債平均發行利率普遍下行且幅度從9BP到130BP不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人士處了解到,一些國有企業的債券和地方政府平臺的融資出現實質性違約,導致市場出現不穩定狀況。“國有企業的債不能兌付,企業債發不出去。好的企業可以發,貸款利率很低,其他的企業根本發不出去,還有一些區域根本不能發債,市場迷霧重重。”
正面較量的貨基收益破3
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與貨幣基金存在同質競爭,部分銀行會參照貨幣基金走勢定價。一位銀行資管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眼看貨幣基金的利率不斷下墜,銀行卻要承擔4%-5%的資金成本,顯然已經不太合適了。
近期,規模近1.5萬億的貨幣基金“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3%,為2016年12月以來的首次。截至9月19日,其7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96%。除了天弘基金,其他“寶寶類”貨基收益率也在持續走低,大多徘徊在3%的邊緣線上。
梁世超表示,從產品投資上看,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范圍和貨幣基金的投資范圍基本一致,只不過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在組合久期、資產剩余期限上的要求,可能較貨幣基金更寬松。目前資產端收益率的下滑對兩者具有同樣影響,但總體看,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收益率仍相對更高。
銀行理財收益成本倒掛的根源,在于銀行的“老產品”被當成表內資產負債一樣管理,把代客理財的資金變成負債,吸收短期存款而配置中長期資產來賺取利差。在這種情形下,定價系統本末倒置,不是根據資產端波動來凈值化管理、適時調整收益水平,而是根據負債成本的高低去尋找資產。
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后,銀行理財需要像公募基金一樣凈值化管理,考驗的是銀行的投研能力、風控水平和銷售渠道,這是銀行共同的轉型方向。比如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就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凈值型產品規模占比超過30%,今年末爭取達50%。
梁世超表示,從資金募集的角度看,此前投資者更青睞剛兌產品,但未來的理財投資一是需要梳理風險、收益匹配的觀點;二是需要考慮投資資金的期限,期限越長的資金,對應的收益率相對更高;三是從資產端看,貨幣類收益相對較低但估值波動較小,債券類收益或許更高,但有可能對應更高的凈值波動。
?。ň庉嫞厚R春園,郵箱:macy@21jingji.com)
責任編輯:楊群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