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楊曉宴 上海、北京報道
2017年央行社融數據顯示,銀行人民幣信貸的占比為68.2%,銀行信貸對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過去五年,“金融脫媒”為大勢所趨,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可以通過發債、IPO等方式直接融資,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另一方面,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嵌套信托、資管計劃和基金等)變相獲得銀行非信貸資金,也有“影子銀行”的支持。
從2017年開始,金融去杠桿和影子銀行治理下,以上趨勢出現逆轉。銀行信貸壓力增加,且過去通過較大期限錯配盈利的模式受到巨大挑戰,銀行資產負債結構面臨調整和再平衡。
雖然實體經濟已些許感受到利率上行的壓力,但實際上目前金融去杠桿后資金成本還沒有完全傳遞至實體經濟,而由商業銀行承擔了很大部分。
多名銀行人士表示,當前市場主體面對的是扭曲的價格體系,央行的基準存貸利率完全不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特別是資管新規落地后,將有部分表外“非標”資產處置不完需要回表,以及部分理財資金可能回歸銀行表內,如果按照基準利率進行定價,相當于銀行利用政策向居民套利。
正是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人士和貨幣政策專家提出,眼下或許正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的時間窗口。
額度有限時銀行好“大”心理更明顯
今年1月,很多銀行分行一線人士感受到放貸額度緊張,亦有市場分析認為,一些銀行預計今年利率還會上行,因此總行有意壓低開年投放節奏,為之后預留“子彈”。
對此,某股份行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留子彈”不能說沒有,但不是最關鍵的原因。以其總行視角,區域性、行業性分化不能忽視,銀行2018年面臨嚴峻的業務結構調整,換言之,資源會重新分配。
“各個業務板塊會有重新調整,當然傾向于高收益資產,但這不是單筆融資利息的概念,而是看整體的收益,”該股份行高管表示:“這是為什么銀行喜歡做國企業務的原因,它的貸款利息基本是基準,很多還有下浮,但是它帶來的結算業務,以及上下游企業的業務加總,整體收益是可觀的。”
同時,受訪中該高管多次強調商業銀行將不再 “商業投機”,而是更長遠地來看風險和收益組合。“去年銀行業普遍做了很多零售業務,包括信用卡業務,但是這些業務能夠帶來的流量,主要是指存款,是很有限的,銀行過去幾年那種光有資產,沒有存款的做法是不行的,特別是流動性管理新辦法下,銀行的流動性壓力很大。”該股份行高管如是表示。
種種跡象表明,銀行風險厭惡度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銀行的業務授權呈向總行集中的趨勢。近年來,比如某國有大行,市級分行上千萬規模的授信方案要經過省級分行兩道評估才能生效;放款時,在落實擔保和抵押條件上,要平行市級分行進行交叉評估;比如某華北股份行,中長期貸款審批權限基本上收至總行;比如某華南股份行,在總行和省級分行層面設立大(戰略)客戶部上收重要客戶。
另外,白名單制度更加嚴格,從諸如房地產行業向更多行業擴展。有城商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反饋,銀行客戶經理的主觀能動性要求越來越低,名單制管理下,業務拓展等于“清單打鉤”。
另外一方面,從企業和項目偏好來看,綜合銀行、信托、租賃、企業一線人士反饋,銀行要“大”的心理更加明顯,特別是在貸款額度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投放大項目,大企業。
“我們不敢做行業下沉,因為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你做下沉也很可能意味著集中風險。”某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人士表示。另有信托人士反饋,銀行和金融同業合作,也設置了項目金額門檻,其接觸的某股份行分行為例,門檻為10億元。
放開基準利率上浮約束獲更多贊同
過去幾年,銀行通過放大期限錯配來賺取期限利差,這一做法,一方面在經濟賬上遭遇“滑鐵盧”,從價格上來看,可以看到一年期國債和十年期國債的利差不斷收窄,同時,貸款利率上升幅度遠不如金融市場利率飆升;另一方面在修訂的流動性管理辦法下也難以為繼。
某股份行資管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無論是表內貸款還是表外理財,投放長期資產時一般都會采用浮動定價模式,但目前幾乎所有的浮動定價都是和央行的基準貸款利率掛鉤,而自2015年降息以來,央行基準利率沒有調整,金融市場資金價格卻已大幅上行,浮動定價完全失效。銀行方面希望掛鉤SHIBOR(銀行間拆借利率),但難以和企業達成共識。
目前,央行對商業銀行的存款和貸款利率浮動已經沒有硬性區間要求,但實際上存款利率受到窗口指導。據多名銀行人士反饋,單筆存款最高上浮基準不得超過50%,整體不超過40%;貸款利率方面,特別是對國企的貸款也有軟性約束。
一方面是存貸款基準利率和金融市場利率走勢的脫離,另一方面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過渡期結束后,部分表外資產需要回到銀行表內,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造成沖擊,銀行必然竭盡所能攬儲,而“高息”會是一種重要手段,對此,多名銀行人士和一名貨幣政策專家提議,當前恰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窗口。
以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銀行已經在通過結構性存款之形,推存款利率市場化之實。2017年以來,以及2018年開年以來,結構性存款持續走熱,特別是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大增,這在過去十年銀行理財高速發展時期是不存在的。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將投資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金融產品。結構性存款,理論上收益浮動,但銀行基本上以固定利率進行兌付。
以上海地區為例,央行上海總部統計顯示,2017年全年存款余額增長僅為1.8%,其中主要是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的增長較快,特別是個人結構性存款全年增加281.65億元,同比多增350.78億元。
有銀行零售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銀行大力發行結構性存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繞開價格約束,實際上很多是“假結構”,背后并沒有真正投資衍生品,或進行超額收益的投資。
綜合包括銀行、基金、保險等多名受訪人士的觀點來看,利率市場化有兩個具體實施路徑,一是完全放開對基準利率的上浮約束,二是取消基準存貸利率。前者受到了包括上述貨幣政策專家在內的更多贊同。
在某國有大行高管看來,利率市場化后,一個好處在于雙規價格的消失,更利于資金供需平衡以及銀行表內業務的規范;但同時中國金融市場仍然面臨基準價格的問題,究竟是誰來做基準,是十年期國債、SHIBOR還是一個新的更加全面的價格指標?
責任編輯:張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