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不理性投資行為“磨損”近半收益

為何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不理性投資行為“磨損”近半收益
2022年01月13日 08:51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2021年,公募基金規模突破25萬億元,有效賬戶數突破11.9億,公募基金的普惠投資價值逐漸凸顯。與此同時,市場整體呈震蕩態勢,投資者的收益體感也有所分化,“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被更多關注和討論。

  1月12日,螞蟻投教基地、螞蟻財富聯合多家機構舉辦“一年一度投教大會”。大會現場分享的數據顯示,投資者不理性的理財行為,可能“磨損”掉近一半的收益率。

  基金公司《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過去十五年,主動股票方向基金年化收益率為16.67%。而對應時間節點,歷史全部個人客戶的平均收益率僅8.85%。也就是說,投資者最終賺到的收益,通常明顯低于這只基金的實際業績。

  螞蟻財富副總經理李小軍分析,基金收益可以拆解為產品收益和用戶行為收益,產品收益又包含基準收益和超額收益,這幾個因素相加,決定了投資者最終的收益。

  螞蟻財富平臺綜合分析發現,2020年投資者持有的權益類基金平均產品收益率達27.8%,用戶平均行為收益率則為-12.1%,行為磨損導致最終實際收益僅為15.7%,與應得產品收益相比損失了近一半。2021年震蕩市場下投資者整體收益率偏低,但結論仍然相似。

  具體以某只科技主題的基金為例,同樣是持有1年,用戶不同交易行為導致的收益差異很大:操作較少的“懶型用戶”最終收益率達到47%,行為收益率僅-3%,而“追漲殺跌型用戶”最終收益率僅24%,行為收益率-28%,前者的實際收益高出后者近一倍。

  這意味著,財富管理機構在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傳播正確理財觀念上還有很多的功課要做。

  多家機構認為,公募基金行業一方面要追求將產品收益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關注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

  在投教大會現場,多家機構回顧了全年的投教工作,其中包括投教直播、情景喜劇、說唱和體操等形式豐富的投教內容和產品。投教內容多樣化成為行業機構共同發力的方向。

  據中歐基金一份針對3000位投資者的調研顯示,投資者最喜歡的投教形式排名前四分別為直播、短視頻、脫口秀和漫畫。中歐基金副總經理許欣認為,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數字化平臺和投教形式,為機構破解投教難題提供了新方法。

  另據螞蟻財富平臺數據顯示,使用過直播、理財助理、財富號、內容社區、理財智庫這五類投教服務的投資者,其行為收益率有較大概率高出僅使用過兩種服務的投資者。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收益 投資者 公募基金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8 銅冠銅箔 301217 --
  • 01-17 采納股份 301122 --
  • 01-17 晶科能源 688223 --
  • 01-14 百合股份 603102 42.14
  • 01-13 萬朗磁塑 603150 34.19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