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管新規過渡期倒計時,凈值化轉型提速,銀行理財合規壓力有多大?
來源:國際金融報
距離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僅剩5個多月,銀行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腳步在加快。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93家銀行及20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28083只理財產品,凈值型占比達50.3%,比去年同期增長29.5個百分點。其中,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數量達2485只,同比增長151%,且均為凈值型產品。同時,由于各大銀行發行的6個月以內產品超60%,且大部分為非凈值型,在資管新規過渡期滿后,凈值型產品將基本覆蓋絕大部分銀行理財。
凈值型產品發行速度加快
從時間線上來看,凈值型產品的發行速度在加快。今年1月發行的產品中,非凈值型占比仍高達57.3%;到了6月份,新發非凈值型產品比例已壓降至39.8%,而凈值型占比已大幅抬升至60.2%。
“就上季度情況來看,凈值型產品新發數量有所上升,預期收益型產品新發數量有明顯下降,新發產品中凈值型產品比重有所上升。收益方面,上季新發封閉式非凈值型產品中,股份制銀行的平均業績比較基準最高,達到4.45%。”普益標準研究員黃奇石表示。
普益標準的報告顯示,二季度共新發13127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7410款,城商行發行數量最多,共發行3790款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告訴《國際金融報》,上半年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繼續呈上升趨勢,其中6月份發行量為2819只,環比增長23.42%,同比增長49.95%,再創新高。
此外,銀行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也各有特色。“傳統銀行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風險偏低,PR2級產品占到八成以上,期限偏短,封閉式產品平均期限不到300天。”劉銀平表示,理財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權益市場,整體風險偏高,PR3級產品占比超過三成,而且期限也偏長,封閉式產品平均期限在500天以上。
同時,他指出,不同銀行的理財凈值化轉型進展差異較大。整體來看,股份制銀行及規模偏大的城商行凈值型理財規模占比較高,大型國有銀行及小型地方性銀行凈值型理財規模占比較低。
銀行凈值化轉型是機遇也是挑戰,雖然存量整改臨近尾聲,但不同銀行的進度不同。國有行中,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披露其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占比分別為52.36%、55.31%;而建設銀行2020年年報顯示占比較低,該行凈值型產品期末余額2939.29億元,占比19.24%。
部分小型銀行面臨較大壓力
7月1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表示,在推進銀行理財業務存量整改過程中,對于個別銀行存續的少量難處置的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銀保監會將持續督促相關銀行綜合施策、積極整改,盡快全部清零,從根本上轉變理財產品市場格局和觀念氛圍。
“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時,預計部分銀行仍然不能完成全部理財凈值化轉型任務,尤其是一些轉型進展偏慢、存量資產規模過大的銀行,屆時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個案專項處置。”劉銀平表示。
“目前國內理財存量整改接近尾聲,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已完成凈值化轉型,但部分小型銀行接下來仍面臨較大壓力,尤其是部分小型銀行存在低風險偏好的存量客戶,以及存量問題資產相對較多,資本補充壓力較大。”光大銀行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表示,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需要嚴控增量、加快消化存量,對于少數切實有困難的小型銀行需要采取一行一策積極推進整改。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