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娛“頂流”到品牌“棄子” 吳亦凡財富版圖縮水多少?

從內娛“頂流”到品牌“棄子” 吳亦凡財富版圖縮水多少?
2021年07月22日 01:57 21世紀經濟報道

“鋰大爺”再次上演逼空行情,A股的“鋰”想能飛多遠?

  原標題:從內娛“頂流”到品牌“棄子” 吳亦凡財富版圖縮水多少?

  “吳先生,這次是決戰”。

  7月18日,@都美竹向娛樂圈頂流吳亦凡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公開道歉并退出娛樂圈,一舉將圍繞吳亦凡私生活丑聞而引發的輿論風波推向高潮。

  事實上,這并不是吳亦凡第一次被曝出私生活丑聞,但卻是第一次被資本方“拋棄”。

  18日晚間7點剛過,韓束率先表態,終止與吳亦凡“一切品牌合作關系”。之后不到兩天,良品鋪子、云聽APP、立白、滋源、蘭蔻、華帝公司、得保、康師傅冰紅茶、王者榮耀、騰訊視頻、樂堡啤酒、保時捷、LV、寶格麗等10多個品牌紛紛跟進,聲明已暫停或終止與吳亦凡之間的合作關系,后者憑借流量獲得的商業代言基本損失殆盡。

  根據21世紀商業評論報道,吳亦凡的單個商業代言費一般都超過千萬元,“多數在1500萬/年左右,這幾年有所下降,以前更高,標價2000多萬”。

  如今品牌方集體解約,吳亦凡顯然會失去這筆高昂的代言費,而且經此一役,其商業代言價值大打折扣。更為嚴重的是,由自身丑聞引發的解約潮,或使吳亦凡面臨巨額的違約賠償金。“大規模的解約,若按1500萬元的代言費算,需要賠付的違約金至少上億。”21世紀商業評論指出。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吳亦凡從流量頂端跌落,其憑借流量堆砌而成的財富城堡似乎也已搖搖欲墜。

  在@都美竹的爆料中,吳亦凡十年“賺到二三十個億”。這一數據或許并不具參考價值,但透過此次輿論風波,審視“頂流”吳亦凡的那些年,足以再一次讓公眾見識到娛樂圈頭部流量明星瘋狂的吸金能力。

  流量泡沫是怎樣形成的?

  在微博上,吳亦凡的認證是“歌手吳亦凡。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2月,吳亦凡在韓國作為偶像團體EXO成員正式出場,后于2014年5月正式向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申請判決其與SM娛樂公司《專屬合同》無效,試圖單飛。這時,“加拿大華人”吳亦凡便開始了在中國的“撈金”之旅。不過,前述合同糾紛直到2017年6月才結束,至此吳亦凡獲得了在世界范圍內(日韓地區除外)擁有自由開展演藝工作及自行委托第三方開展經紀業務的全部權利。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粗略統計,吳亦凡自來到中國后,發行歌曲超過40首,參演電影共11部。與一眾國民熟知的歌手和演員相比,前者并未有一首歌或一部電影出圈,但沒人能否認吳亦凡是娛樂圈的頂流。

  以吳亦凡去年4月份發行的音樂數字專輯《TESTING》為例,在QQ音樂平臺售價為6元/張,目前銷量已超過170萬張。作為對比,已經叱咤華語樂壇20年的周杰倫,5年前發行的音樂數字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在QQ音樂平臺售價為20元/張,目前銷量為115萬多張。

  “這在現在的娛樂圈沒什么奇怪的,大家都在刷銷量,流量明星刷得更狠”。長期混跡“飯圈”的何瑩(化名)向記者表示,有粉絲公會組織,也有一些鐵粉自己刷,“一買就買幾千張,上萬張都有。”

  比如2018年,吳亦凡發行首張新專輯時,粉絲集資百萬元為其打榜,專輯主打歌在iTunes一天的銷量竟然達到1400萬張。作為對比,格萊美寵兒阿黛爾的歌曲《Hello》全球累計銷量也不過1200萬張。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歌手做專輯其實賺不了多少錢,“大頭都被唱片公司拿走了”。

  與做音樂既不得名又不得利不同,“演員”吳亦凡雖然同樣難獲認可,卻是實打實地賺到了錢。在“限薪令”出爐之前,網上曾流傳出的一份明星報價表顯示,吳亦凡等人出演一部電影的片酬在一億元左右。這個價格或許有夸張的成分,但流量明星拿著“天價片酬”尬演早已深入人心。此前多位電影導演公開抱怨,大牌流量拿走了太多片酬,導致電影制作跟不上,但又不得不向流量“低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吳亦凡出演的11部電影累計票房近35億元,而豆瓣評分平均僅有5.2分。

  此外,參加真人秀等綜藝節目也是吳亦凡的一大吸金利器。

  據統計,2015年至今,吳亦凡先后參加過9檔綜藝節目,其中《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等現象級綜藝更是為吳亦凡攬獲巨額出場費和大波流量。有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中國有嘻哈》“搞定吳亦凡用了1個億”。

  當然,在流量為王的時代,資本追“頂流”吳亦凡趨之若鶩不可避免,這也直接促成了其另一重要的收入來源,那就是我們開頭所說的商業代言。

  相關統計顯示,吳亦凡自2014年與陳偉霆一同代言騰訊應用寶開始,至今已代言過近50種品牌,正如此次同他解約的品牌方一樣,中高低消費品均有涉及,而且越靠后品牌方越是出手闊綽。比如,LV與吳亦凡簽下的三年代言合約,總價值高達2000萬美元。

  在流量和資本相互追逐之間,吳亦凡的身家到底幾何很難說清楚,但與回國之初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福布斯發布的2017年中國名人榜顯示,吳亦凡當年的收入達到1.5億元,排在榜單的第十位,而這距離他來到中國發展也不過三年時間。而到2020年時,吳亦凡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的排位升至第八。

  隱藏在明星身后的商業版圖

  在演藝圈,被投資者和投資者兩種角色共存于明星身上已是常態,吳亦凡自然也不例外。

  憑借著流量積累起來的資本,吳亦凡也開始布局自己的商業版圖。2018年,吳亦凡與小米生態鏈公司幸運如我(北京)珠寶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天津星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持股45%。

  半年后,吳亦凡退出星運文化股東行列,其股權由其母親吳秀芹與表哥吳林代持。啟信寶顯示,目前除了幸運如我及其關聯公司外,星運文化股東還包括星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泛音堂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43%和2%,而這兩家公司實控人分別是吳秀芹和吳林。

  事實上,在吳亦凡的演藝生涯,吳秀芹和吳林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共同構筑了吳亦凡家族的商業版圖。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吳秀芹就在香港成立凡世星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5年改名為星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目前仍為存續狀態。其間,吳林先后成立上海凡世文化傳媒工作室、北京中鼎鴻博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凡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亦聚影視文化工作室,為吳亦凡在中國的發展奠基鋪路。

  記者查閱啟信寶顯示,吳亦凡共關聯4家企業,但目前僅剩廈門億和云起文化傳媒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存續狀態,新沂億禾影視文化工作室(有限合伙)、長興億和影視文化工作室(有限合伙)和長興和縱影視文化工作室(有限合伙)均已注銷。

  而吳林作為實控人的企業還有7家,包括3家傳媒公司、2家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1家傳媒工作室和北京中鼎鴻博。

  值得一提的是,在星運文化名下,吳亦凡推出了潮牌“A.C.E”, 以期打造頂流潮牌。但事與愿違,還因定價、用料、做工、設計等遭到不少質疑。

  此外,吳亦凡還在去年宣布成立音樂廠牌“20XXCLUB”,今年4月成立了“20XX Racing車隊”,并宣布將以老板和選手的身份參加2021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

  不過,目前來看,吳亦凡大概是沒有精力考慮這些,畢竟圍繞他的這場輿論風波不會再像2016年那樣莫名其妙地過去。

  (作者:家俊輝 編輯:李伊琳)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吳亦凡 頂流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26 雙槍科技 001211 26.4
  • 07-23 復旦微電 688385 6.23
  • 07-22 中環海陸 301040 13.57
  • 07-22 倍杰特 300774 4.57
  • 07-22 國邦醫藥 605507 32.5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