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七八萬存款,離財富自由還有多遠?

90后七八萬存款,離財富自由還有多遠?
2021年05月20日 08:10 財經自媒體

  原標題:90后,七八萬存款,離財富自由還有多遠?  

  來源:吳曉波頻道  

  作者: 巴九靈

  最近,小巴在刷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

我是一個90后,手上有七八萬現金,想問大家怎么通過投資理財實現財富自由。

  這個話題有近1.5萬人關注,瀏覽次數近700萬,年輕小伙伴們對財富自由的向往可見一斑。

  小巴仔細看了下話題下的回復,不少人認為這個年輕人有些異想天開了,這么點本金就想財富自由了;也有人覺得樓主有理財意識已經先人一步了,并且給出了自己的投資建議。

  如果從金融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并沒有那么悲觀。因為在金融界,財富自由是沒有硬性門檻的,只要你的被動收入能夠覆蓋日常支出,那這個人生小目標也就基本實現了。

  題的關鍵就在于怎么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了。

  戰略層面:不同階段怎么配

  普通投資者到底該怎么制定自己的投資戰略呢?很簡單,結合收支來做。

  不同人生階段收支情況不同,相應地,投資戰略也會有所區別。

  以這位想實現財富自由的90后來說,他所謂的財富自由可以具體的理解為,當下有8萬左右的消費結余,但在未來可能需要更多支出,那么當下目標就是把購買力儲存下來,在更長的未來里逐漸釋放。

  在這個釋放的過程中,他的收支情況也是在動態變化的,那么他要做的就是在這個變化中,對自己的投資策略進行相應調整。

  具體怎么調整,吳清揚老師給到了一個簡單、實用的公式。

  個人資產/年收入<5

  前文提到的90后,以他目前的可支配資產和正常本科畢業生畢業五年的年收入水平來算,當前他的個人資產/年收入<5。

  那么在這個階段,他不需要做太復雜的投資策略設計,而且他目前的投資理財知識和經驗都有限,很難通過有效的投資組合設計去把年化收益提升3-5個點。

  更重要的是他當下的本金不多,即便是費了很大功夫做了設計,一年下來增加的收益有限。所以基金定投或者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對他來說比較合適。

  5<個人資產/年收入<10

  我們今天的主角在未來幾年的時間里,個人資產和收入還會繼續增長。在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投資后,個人資產達到年收入的5-10倍也在情理之中。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再把他的投資階段進行細分。

  ?25歲—35歲

  這個時候,他還很年輕,沒有很重的家庭負擔,當下的開支也較小。

  但同時也意味著,未來需要開支的時間長,總的開支大。所以此時他面臨的較大的確定性風險其實是通脹。

  為了應對這種確定性的財富侵蝕,吳清揚老師給到的建議是多投資股票類資產,因為這類資產對抗通脹的能力很強。

  這個時期,把股債比控制在7:3或者8:2是相對恰當的。在不追漲殺跌、不大幅暴雷的情況下,基本能達到10%以上的年化收益。

  ?35—55歲

  這個階段,他就要進入開支較大的時期了,比如買房、子女教育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那么單純投資股票類資產就不合適了。

  因為這類資產雖然長期回報高,但短期波動也大。從A股過去十年的表現來看,在比較差的年份里(如2011年、2015年下半年、2018年),股票類基金平均都有20-25%的大幅下跌。

  果他在這個階段碰上差的年份,而又恰巧需要一大筆錢去買房,就容易產生巨額虧損。

  而且更要命的是,如果他在股市底部把投資資金都花掉了,那后面市場再漲十倍也跟他沒有一毛錢關系了。

  如果他想追求市場收益和波動相對均衡,那就得適當調整股債比,盡量控制在5:5左右。在投資戰術不出問題的情況下,長期收益基本能保持在8%左右,市場風險也可以大致控制在10%-20%之間。

  ?臨近退休及退休后

  按照相對合理的計劃去做投資,到了退休的年齡,基本上已經積累出大部分財富了。

  但同時未來預期壽命時間也大幅縮短了,認知能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像是高收益的金融產品相對市場化,其實是不太適合老年人進行投資的。

  那此時就可以主動承擔一些通脹風險,去換取低市場風險。簡單說,就是多買一些低收益的年金險等穩妥型投資品。

  這個時候,把股債比調整成3:7或2:8比較合適。這樣的話,長期回報基本可以維持在4%-6%左右,每年的市場波動可以控制在10%以內。

  戰術層面:不同周期怎么調

  當然投資不可能只是機械地去調整投資比例,我們還要在不斷變化的市場周期中去做戰術調整。

  以股票市場為例,從長期來看是持續向上的,但在每個周期中,股價會隨著投資者情緒不斷大幅波動。

  雖然特別準確地判斷價格與價值非常難,但大家判斷市場是否被特別夸張地低估,或市場是否被特別夸張地高估,是相對容易的。

  小巴在這里給大家兩個簡單的原則:

  1. 當你身邊所有人茶余飯后都開始談論股票,對于自己最近炒股又大賺特賺津津樂道的時候,往往市場就是高點了;

  2. 打開股票行情軟件,去觀察一下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這三個指數。如果它們距離上一次明顯的熊市最低點,至少都漲了1倍,甚至漲了3倍以上的時候,就代表市場已經進入比較危險的高估區域了。

  在這樣兩個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大家就要考慮大幅減倉了。

  反之,當身邊所有人都很久不談論股票了,并且三個股指距離上一次牛市高點至少都跌了30%-50%,這往往就已經進入底部區域,可以考慮適當加倉了。

  按照這樣的邏輯,在泡沫的階段減倉,在價格回到合理區或低估區時,逐漸加倉,把自己的股票倉位調整到戰略結構水平上限就好了。

  在動態平衡中,及時調整倉位才是正確的長期投資做法。如果大家只是僵化地保持戰略平衡,就沒辦法充分利用市場大幅波動的周期規律。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嘉輝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24 圣諾生物 688117 --
  • 05-24 普聯軟件 300996 --
  • 05-21 超捷股份 301005 36.45
  • 05-21 寧波方正 300998 6.02
  • 05-20 江蘇博云 301003 55.8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