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理財:需要尋求新的市場定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02:45 金融時報
牟齡 銀行理財業務在去年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然而,正是這個去年發展最快的業務,目前面臨著最多的質疑,零收益、透明度差、理財能力不高等各種批評和質疑不一而足?陀^地說,在理財業務迅速膨脹之后,銀行一定會面對初期粗放發展所帶來的問題和困擾。這是必然的,同時也是發展中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諸多的質疑和不信任開始傷及銀行的信譽,銀行理財業務下一步該往何處去,已經是銀行不容回避的問題。 透視去年以來銀行理財業務的市場表現,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帶有共性的現象:銀行理財產品總是呈現一種“羊群現象”。去年資本市場形勢大好,人民幣理財產品就“蜂擁”打新股產品,比重占到了人民幣股票產品的47%;今年,資本市場振蕩走低了,理財產品又“蜂擁”債券票據產品,期限長的不好賣了,就紛紛改成短期的。而且理財產品的推銷,始終圍繞著收益大做文章,較高的收益預期一直是理財產品吸引投資者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賣點。我們當然不能簡單地說,銀行這樣做不對,恰恰是這樣的做法成就了去年銀行理財業務的高增長。社科院在前不久發布的相關報告中,甚至指出“2007年中資銀行理財產品的高投資價值幾乎完全歸功于打新股產品。”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說,正是這種做法也為日后出現的問題埋下了隱憂。 首先,銀行理財產品的“羊群現象”,不僅造成了“賺錢效應被過分發掘”,繼而也使銀行在這種盲目的競爭中迷失了自我和方向。據統計,2007年共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1760只,以信用、股票產品最多,其它類型產品不僅份額減少,甚至發行數量也出現絕對萎縮;這種狀況所產生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用簡單重復替代了產品的創新,當出現一個“零收益”的時候,難逃一損俱損的結果。 其次,銀行銷售的產品以及銷售的方式,實際上對投資者已經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誤導。在零收益問題上,方方面面都在強調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教育。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銀行銷售什么產品以及如何銷售,這個過程正是對投資者最重要的培育過程。如果銀行自身對理財業務的定位,就是把它僅僅當作一個博取高收益的工具推銷給投資者,總是在預期收益上大吊胃口而不注意充分提示風險,那就難免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誤讀”。去年,在大牛市的情況下,理財收益水漲船高,大家日子都好過;今年,遇到市場振蕩,理財收益不盡如人意時,投資者必然怨聲不斷,并由此產生對銀行的不滿和不信任。 今年以來,由于零收益等問題導致對銀行信任度的下滑,到底給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帶來了多大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看到具體的統計數據。但無論最終的影響是大或小,都要看到背后所蘊含問題的嚴重性。多年前,保險公司推出的投連險,就曾因為遭遇到了與今天同樣的問題而深受打擊,一蹶不振多年。今天,銀行一直希望借助中間業務的發展,逐步擺脫對傳統信貸業務的高度依賴,因此,理財業務對銀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抓住了,就是一個發展的良機;如果抓不住,就將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從市場的長期發展和客戶需求看,社會對銀行理財服務的需求絕不僅僅是購買幾個銀行理財產品,或僅僅是為了賺取高收益,而是需要包括教育、保險、醫療、住房、投資、分散風險、移民、甚至財產的繼承等一系列的投資管理和人生財務規劃。因此,為客戶提供綜合的財富管理,最大限度地為客戶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才是銀行理財業務今后的發展方向。一如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所言:正是因為看清楚了這個大方向,監管部門才堅定不移地推動理財業務市場的發展,引導這個市場逐步向規范和健康的方向發展;而只有看清了這個大方向,商業銀行才會知道今天應該推出哪些理財產品以及應該提供哪些服務;而今天賣出的每一個理財產品,都應當是在為財富管理做鋪墊和準備。 站在這一點上,反觀目前銀行理財業務的狀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糾偏已十分必要。所謂糾偏,就是要吸取前一時期產品銷售中只重收益甚至夸大預期收益而不重風險帶來的教訓,樹立銀行理財業務以資金安全為第一位的共識,回到以穩健為本的基礎上來。同時要讓投資者充分認識到,銀行理財產品不是炒股票、買基金,如果要博取高風險下的高收益,就不應當到銀行來。所謂調整,就是要認真思考銀行在理財市場上應當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重新確立在理財市場中的定位;要明確銀行理財絕對不等于簡單銷售理財產品,銀行也不能滿足于簡單銷售理財產品,而應當以綜合化、個性化為方向逐步向財富管理邁進。 盡管目前零利率風波還沒有完全過去,但是,已有銀行開始著手對自己的理財業務進行升級改造。3月22日,在民生銀行財富管理啟動的活動中,就特別強調了銀行理財是一種綜合的金融服務,并表示今后將力求通過提供多元化產品和定制服務,使客戶由目前的買產品變為選產品,使銀行與客戶的關系從簡單的關系交易型,轉變為客戶對銀行產品和服務的長久依賴與信任關系。 或許經歷了去年底以來股市的風云變幻和零收益的沖擊,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銀行都開始趨于冷靜。上周,央行一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儲蓄意愿開始攀升。在這種背景下,重新認識銀行理財,推進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和發展或許又正面臨著一個新的良機。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