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契
保契銳評
“社保第六險”實至名歸已在路上。
上周,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印發《長期護理保險經辦規程(試行)》,規程明確了失能評估、評估機構協議管理、護理服務、長護服務機構協議管理、基金管理等事項,但最值得關注的則是對長期護理保險籌資來源的規范表述,其第二十四條明確:長期護理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同步參保、同步繳費。
規程將于2024年12月1日起執行。
換言之,呼吁多年的“社保第六險”,如無意外,將于12月正式納入社保體系,五險正式變更為六險。
制度初衷——減輕中產家庭的護理負擔
“與基本醫療保險同步參保、同步繳費”的籌資模式基本將長期護理保險的受益人群限定至繳納社保的中產人群,而這也正是美日等長期護理保險發達市場在試點之初最核心的政策初衷。
以日本為例,同處亞洲文化圈,中日文化傳統中,家人照護是根深蒂固的觀念,盡管在實際生活中,日本老人的照護工作多由兒媳完成,但隨著女性在職場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迫切地需要尋找到照護老人的新方式。在經歷過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頗受老人家屬歡迎的各式新興市場的探索后,居家養老最終成為最多數老人的選擇。
與此同時,近年來日本不婚不育人群逐漸增多,原本以為該人群會更傾向于選擇機構養老,但近20年的實踐看,居家養老仍是其主流選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解放老人家屬的照顧負擔或滿足獨居老人的養老意愿,成為政策必須解決的問題,政府統籌的長期護理保險經過短暫試點過,迅速成為主流模式。盡管當時日本國民健康保險已經財政破產,但在巨大的民眾需求推動下,長期護理保險仍得以快速崛起。
通過“強制”收費推動構建新的千億級市場
仍以日本為例,其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時,國內經濟幾乎行至谷底,而其采用強制收取護理保險費的機制卻在短短一年內就構建起了一個超四萬億日元的準市場。此后,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至2019年這一護理市場規模已達到11萬億日元。
所謂準市場,通常理解是通過官方定價進行管理的市場,不受自由市場機制的影響,供需的變化不會影響其價格的波動,比如水電燃氣等市場。
此次規程明確了長期護理保險的籌資機制與社保聯動,以“同步參保、同步繳費”的模式實現了間接“強制”,根據前期深圳的試點經驗“每人全年繳費約128元,在崗職工由單位和個人各繳50%,退休人員、居民及其他人員則個人繳費”。結合我國截至2024年3月末的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10.7億人這一數據來看,此舉或將在我國建立起規模約1500億元的準市場。
商業保險協同路徑更加清晰
目前我國商業保險介入長期護理保險領域的主要方式有三種,一種是直接提供商業保險產品,一種是提供可銜接商業養老保險的養老機構,三是提供養老照護服務。
一旦建立起政府統籌的長期護理保險繳費和服務機制,原則上,商業保險或將難有太大發展空間,一個典型的場景是醫保。一旦繳納了醫保,社會公眾使用醫保就醫,便成為毫無壓力且必須得到滿足的標準化行為,即不管醫保覆蓋的范圍寬窄如何,大多數人仍會選擇醫保內的醫療服務,而很少使用醫保外的藥品或服務。這一現象非我國所特有,全球主要經濟體公民基本會如是選擇,畢竟這既符合人性,亦無損尊嚴。
但對比日本等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發現,自費部分的負擔卻可能抑制長護險的使用,比如日本長護險的自付比例為10%,且有封頂線,類似于我國目前的醫保設計,但因為日本老人更多通過退休金自行負擔生活養老費用,如果沒有足夠的積蓄、沒有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貼,10%的自費負擔都無法承受。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問題是,發展到后期,國家為了長護險基金的可持續性,通常會抬高使用門檻,壓降費用,但一旦長期護理保險周邊市場發展成熟,人們習慣了使用長期護理服務,則長期護理服務則成為生命末期必不可少的服務。
基于此,如果我們的長期護理險也采用“基金部分支付+自費部分支付”的方式,則商業長護險則可以成為有力補充,進而發展出頗具規模的市場;如果政府選擇兜底(全額基金支付)的付費方式,則商業長護險則將失去生存的土壤。
盡管商業長期護理保險未來的發展存在不確定性,但養老社區卻可能迎來高速發展。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護理對于需要護理的人而言是最優選項,但對于絕大多數中產以及中產以下家庭而言,與子女同住是不得已的選擇,而子女或家屬通常會在心理上抵抗外人進入家中護理老人。所以,在日本長期護理保險發展初期,養老機構尤其是有單間的養老機構使用頻率更高。直到近年來,獨居或者有能力負擔老人單獨居住的家庭逐漸增多,且長期護理保險的基金支付過程中,通過調高居家護理的報銷比重來抑制養老社區單間入住率日漸成為政策的主流走向,才使得養老機構單間的入住率有所降低。但整體上看,使用長期護理保險的人群更多集中在高端養老機構。
換言之,長期護理保險的落地,將在很大程度上催生高端養老社區的需求,即我國保險業如火如荼地加碼的高端養老社區,或將在未來20-30年獲得新一輪政策紅利。但與此同時,僅提供居家養老照護服務在市場中或許很難成功。
概而言之,長期護理保險籌資政策的落地,于商業保險而言,利大于弊,但需要提前思考的是,即便可以吃到政策催生出的養老社區需求的紅利,但這一紅利可持續多久卻難以預估,歸根結底,盡快回歸并專注保險保障本身才是終極王道。
附文件全文: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