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自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以來,截至8月2日,已有近50家公募機構宣布降費,參與降費的公募產品數量突破1900只,公募機構總體上按照管理規模由大到小“階梯式”降費。
機構研報測算顯示,基金費率全面調降后,每年管理費收入下降約百億元(預計約35%為尾傭),托管費收入下降約15億元,直接讓利投資者。隨著后續降傭的推進,基金公司或加大對資產配置型等產品的重視程度,尋求業務多元化發展。
降費機構逐步增多
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在此后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里,截至8月2日,已有近50家公募機構陸續宣布,調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并修改基金合同。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參與降費的公募產品數量已突破1900只(不同份額合并計算,下同)。
從宣布降費的先后順序來看,7月10日,首批啟動降費的機構多為頭部基金公司,包括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華夏基金、華安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南方基金、銀華基金、鵬華基金、大成基金、招商基金、博時基金、東方紅資產管理、前海開源基金等。
此后7月17日、7月24日,更多機構陸續加入降費隊伍,包括國投瑞銀基金、天弘基金、平安基金、睿遠基金、諾安基金、國泰基金、中銀基金、永贏基金、朱雀基金、華泰保興基金、中銀國際證券、華泰資管、國泰君安資管、興銀基金等。
7月末至8月初,多家中小型機構也參與到降費大潮中,例如,山西證券、華宸未來基金、創金合信基金、財通資管、浦銀安盛基金、西部利得基金、鵬揚基金、財通基金、東吳基金、上銀基金、西藏東財基金、中金基金、東興基金、太平基金、浙商基金、興華基金等。
整體而言,參與降費的公募產品多為主動權益類基金,并且調降后管理費率不得高于1.2%、托管費率不得高于0.2%。在已宣布降費的公募機構中,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鵬華基金、博時基金參與降費的公募產品數量居多,均已超過100只。
加強財富管理業務
關于公募降費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多家機構進行了測算。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管理費合計約1458億元(其中尾傭合計約413億元),托管費合計約307億元。降費前,公募市場中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費率超1.2%、托管費率超0.2%的產品數量占比分別達94%、87%;基金費率全面調降后,將帶來每年約百億元的管理費收入下降(預計約35%為尾傭)和約15億元的托管費收入下降,直接讓利投資者。
在中金公司看來,基金費率適度下調是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痛點的有效嘗試。但是,從產品設計等入手改善客戶體驗仍只是解決核心矛盾的第一步,加強財富管理業務或許是改善客戶體驗的突破口。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相當一部分問題根源在于機構化程度不足,個人投資者分析、處理信息能力有待提升,投資決策可改善空間大,這恰恰是財富機構需要解決的問題。投顧牌照擴圍是兼顧‘人民性’與‘市場化’的有效手段,投顧業務落地有利于解決負債端困境,提升資管機構的自律性。”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表示。
公募降傭箭在弦上
根據證監會此前披露的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除了調降公募產品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降低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等也將陸續推進。近期,已有地方證監局向轄區內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基金服務機構傳達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的相關要求。
中金公司測算認為,如果參照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20%的降幅,并以2022年的分倉數據為基礎,降低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證券行業將讓利約38億元,占2020年至2022年行業平均收入的0.8%、稅前利潤的1.9%。
中金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公募分倉傭金的投向主要包括投研服務、渠道代銷返傭、向券商股東傾斜,行業層面分別占比40%、40%、20%。監管對于基金公司傭金支付用途管控存在兩種可能,或會導致截然不同的局面。
一方面,如果傭金支付更加透明化、規范化,預計分倉傭金將更多用于為基金持有人創造價值的投研服務,過度依賴于旗下參控股基金公司以及代銷返傭的券商受影響更大;另一方面,如果傭金支付在實操層面仍具備一定的靈活性,公募機構或將更多資源向渠道及股東傾斜,依賴投研服務獲取傭金的券商或受較大影響。
從對基金行業的影響來看,中金公司相關人士指出,降傭以及費用披露透明度提升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長期來看將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發展。主動權益類產品投入產出性價比將有所下降,基金公司或加大對于“固收+”、資產配置型等產品的重視程度,尋求業務多元化發展,例如基金投顧、養老金融服務、公募REITs、國際化拓展等。
責任編輯:凌辰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