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證券時報記者余世鵬
在多日震蕩調整后,“中特估”分化進一步加劇。17日既有中船防務等中船系個股強勢漲停,也有中國科傳等個股在資金出逃下跌停。
從去年底至今,“中特估”這波貝塔行情讓基金賺了不少。但隨著概念炒作告一段落,“雞犬升天”的盛況或難以為繼。在股價分化背景下,市場資金接下來更可能會由泛入細,尋找真正具備長期價值的標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價值投資意義層面的“中特估”行情,可能才剛開始。
“中特估”概念股分化
盤面數據顯示,5月17日早盤,中航產融、中科曙光、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等“中特估”概念股高開高走,其中又以中船系個股漲幅最為顯著。截至收盤,中船防務和昆船智能強勢漲停,漲幅分別為10%和20%,中船漢光漲逾13%,中國船舶、中船特氣等個股紛紛跟漲。
然而這并不是“中特估”的全貌。同屬一個陣營的中國科傳低開低走,早盤就直接跌停,跌停板雖一度被打開,但尾盤又被封在跌停板上,此前16日中國科傳也大跌9.6%。不過,因搭上“中特估”熱點,截至5月17日,中國科傳年內依然錄得了近250%的漲幅。只是,隨著概念炒作告一段落,“中特估”概念已開始分化,例如此前顯著上漲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均在17日下跌。
國泰基金量化部投資總監、基金經理梁杏指出,“中特估”從去年底得到市場廣泛關注,央企改革政策也在不斷推進和落地,這是一個不斷推進和擴散的過程。但投資不僅需要關注“中特估”板塊的熱度,還要看相關公司的投資價值和估值情況。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雖然都是“中特估”概念股,但并非所有公司基本面都出色。比如中國科傳是一家科技出版機構,2020年到2022年三年歸母凈利潤規模分別為4.65億元、4.86億元、4.68億元,增速0.04%、4.53%和-3.63%。在去年基數較低情況下,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20%,但利潤規模只有4274.20萬元,不及去年凈利潤的十分之一。今年5月8日,中國科傳股價漲到了51.07元高位,而去年10月時股價只有7.5元左右。短短幾個月內,股價漲幅接近6倍。
部分公募精準入局
股價分化背后是資金開始出現分歧,其中就有精準踩點大舉入局的公募基金身影。
中國科傳近期披露的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顯示,公募基金在其中占據了六席,且均為一季度新晉股東。其中有4只為廣發基金旗下產品,持倉合計770多萬股,另外兩只分別來自華商基金和農銀匯理基金旗下產品。以中國科傳一季度漲幅105.15%計算,這些基金可謂精準踩點,吃了個飽。另一方面,根據中國科傳近日發布的計劃減持公告,人民郵電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兩家原始股東,將在6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合計減持不超過790.5萬股。
有市場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概念炒作層面的“中特估”行情不太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接下來市場資金會由泛入細,尋找真正具備長期價值的標的。價值投資意義層面的“中特估”行情,可能才剛開始。
華夏基金把“中特估”概念投資者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短期事件及熱點博弈型投資者。這類資金或會在事件發生前存在兌現的傾向,部分短線投機資金可能會借利好撤出,這或會帶來板塊調整;二是中長線投資者。在當前宏觀環境下,“中特估”主題個股滿足不少這類資金的偏好。中國經濟溫和增長和美聯儲停止進一步緊縮是大概率事件,這一環境下市場下行空間有限,但上行空間打開還需要更多內生增長動能和政策持續發力,能夠提供穩定回報或者更強增長的行業,就成為優選的配置方向,前者對應的是高分紅潛力國企,后者對應的是優質成長公司。
基于此,華夏基金認為,央企國企公司估值體系的重塑或會經歷較漫長的過程,部分央企國企的價值重估才剛剛開始,“中特估”投資建議放在一個中長期的視角來看待。
仍是長周期投資主線
但華夏基金也說到,“中特估”覆蓋范圍廣闊,真正的投資邏輯是尋找被錯誤定價、被低估的優質央企國企,因此后續行情或會存在演進和分化,對看好的方向可以逢跌布局,注意控制倉位。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楊振建認為,央企價值重估會是長周期的投資主線,主要有四個因素:一是央企估值嚴重低估;二是未來這些企業的盈利確定性和盈利能力都會出現本質變化,這是能預期到的;三是今年2月出臺的數字中國規劃,對國產替代類資產的商業模式會形成根本性轉變,影響到企業估值模型;四是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對建筑企業的訂單有提振作用。
海富通基金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接下來會重點關注銀行“中特估”和優質城商行:一是基本面,在金融監管改革和政府主導模式下,國有行市場份額提升;二是資金面,無風險利率下行帶來高股息類債股價值重估,資管機構相關主體產品發行提供資金助力;三是業績,高增長的城商行年初以來被錯殺。政府債務化解對江浙區域的銀行影響有限,這些城商行市場份額還有提升空間。
諾安基金基金經理韓冬燕提到,通信運營商作為央企國企的代表行業之一,目前已呈現出了向上的定性和定量變化。比如,在發展和資源配置過程中更加兼顧股東、員工和社會價值,將國家戰略、政策導向、社會責任、盈利和現金流等因素綜合考量,加速轉型升級,努力從傳統運營商加速向數字科技領軍企業轉變。在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這些公司還在努力增強盈利能力和成長性。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