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黃小鵬
國際清算銀行9月6日發布報告顯示,人民幣首次躋身于全球十大外匯交易貨幣,位列第九,這顯示出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上升。
近5年來,通過鼓勵跨境使用、與外國央行簽署互換協議、推動離岸市場建設等措施,人民幣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初露頭角。特別是近一兩年來,香港、新加坡、迪拜、倫敦、法蘭克福等地對人民幣離岸交易份額的爭奪激烈,說明國際社會十分看好人民幣的未來。
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上升絕對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客觀地看,目前人民幣的地位仍與中國排名全球第二的經濟總量極不相稱。盡管人民幣已躋身全球第九大交易貨幣,但其日均交易額僅占全球交易總量的2.2%。更重要的是,在國際支付貨幣中人民幣僅排名第13位,只占世界貨幣使用量的0.5%左右。
相比之下,人民幣作為跨境貨幣的功能發揮得稍好一些。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使用比例達11%。但有調查表明,采用人民幣結算的合同中,有三成約定如發生匯率波動,境內客戶通過價格讓步完全承擔匯率損失。而在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重要貿易伙伴國的貿易合同中,人民幣采用率很低(不到4%)。從這些數據和調查看,人民幣不僅離國際貨幣距離相當遙遠,而且離真正的跨境貨幣也有一定距離,因此空間很大。
筆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不應服從于獲取鑄幣稅、追求大國地位這類虛幻的目標,而應立足于消除貨幣“原罪”這一最切實的動機。理論認為,在國際貿易和國際借貸中如果本幣不被接受,該國將承擔全部的匯率風險,貨幣的虛弱猶如“原罪”,使這些國家經常暴露在動蕩的國際貨幣環境中,進而威脅到國內的經濟穩定。過往拉美、東南亞國家就頻頻遭受“原罪”的折磨,而中國外匯儲備遭受的匯率損失,亦是“原罪”的體現。消除絕大部分匯率風險,應是最基本的立足點。完全的國際貨幣不僅對一國要求極高,而且有相當負擔,人民幣國際化很可能無法復制英鎊或美元國際化的模式。
國際貨幣的形成更多是一種自發的過程,一國貨幣能否成為國際貨幣取決于該國的經濟實力、金融體系和法治。當前需要重新審視匯率、資本項目可兌換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關系,我們不應該也無法通過維持貨幣強勢來實現貨幣國際化,英鎊和美元充當國際貨幣時均經歷過多輪升值貶值的波動,而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貨幣都是可自由兌換的,但國際貨幣僅有兩三種。認清貨幣國際化的自發性質,可以避免拔苗助長而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