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
丁志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明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任務和主攻方向。金融機構應深入貫徹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向“新”而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服務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機遇
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新質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包括新勞動者、新勞動對象、新勞動工具和新型基礎設施。新質生產力的特點在“新”,優勢在“質”,落腳在“生產力”。從內涵上看,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理念和重點領域高度契合,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需要金融資金的大力支持,金融業的技術創新、業務創新、人才創新本身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
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202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質生產力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對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提出要全力支持科技創新,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明確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的實施路徑和發力方向。服務新質生產力是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著力點,金融機構要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規律和實踐部署,加強前瞻謀劃和系統布局,在服務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發力,以金融創新更好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充分認識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金融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在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上肩負著重要時代使命。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是錨定金融強國建設目標、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關鍵舉措。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服務新質生產力是科技金融的重中之重;綠色生產力是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服務新質生產力是綠色金融的應有之義;數字經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數字金融是與數字經濟相匹配的金融形態;生物制造、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點產業方向,是養老金融重點布局的大健康領域;普惠金融是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相互融合的金融形態,共同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金融助力。服務新質生產力是金融機構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打造新利潤增長點的必然選擇。當前,金融機構亟須增強價值創造能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開拓業務發展新藍海。新質生產力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體系,為金融機構優化資產布局提供了廣闊空間,此外,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引致的金融資金需求,也有助于金融機構優化客戶結構、拓展收入來源、增強盈利能力,是關乎銀行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創新金融供給,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優化信貸投放布局,力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和有效途徑。金融機構要不斷強化使命擔當,密切關注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精準對接傳統產業設備更新、產能升級、技術改造、研發創新等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積極開發適應性強、風險可控的金融產品,配套提供項目評估、融資顧問、風險管理等綜合服務。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和環保政策要求的傳統產業,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給予利率優惠、期限靈活、快速審批的信貸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善于運用前沿科技成果,改善傳統業務程序化、分散化的服務流程,建立綠色項目數據庫、綠色評級和定價模型、綠色智能風控模型等,提升綠色項目管理效率。
創新金融服務供給,培育區域特色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技術密集、具有較高成長潛力、能夠帶來綜合效益,是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也是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金融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優勢,緊盯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等優質賽道,聚焦科創類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等高端高質高新主體,從客戶、產品、渠道、團隊等多維度,打造全產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體系。同時,強化機構協同,深化與股權交易所、評估公司、咨詢公司等外部機構的對接,加強與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同業機構的合作,為各類型、各階段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綜合性金融支持和增值服務,助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建立資金投入長效機制,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體系。未來產業是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前沿陣地,是重塑未來世界經濟版圖和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金融機構應深刻領悟發展未來產業的戰略意義和金融支持的重點方向,針對未來產業高不確定性、高成長性、長周期性、技術復雜性等特點,建立專項資金投入長效機制,滿足未來產業培育不同階段的差異化金融服務需求。同時,深化與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機構的合作,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長效機制,為未來產業“募投管退”環節提供充足穩定的資金支持。
增強自身能力,更好支撐新質生產力形成
積極推進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實施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金融機構對外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對內提升經營管理效能的有效舉措。金融機構應完善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持續迭代深化對數字化轉型理念、思路、方法、機制的認識,統籌戰略規劃、組織管理、流程變革、資源保障,深化技術、數據、業務三者融合發展,以數字化轉型帶動業務模式、管理流程、組織架構的全方位變革,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數字化重塑,打造智慧金融、數字員工、數字服務等核心競爭力。
全面構建智慧金融運營生態。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人工智能驅動的金融業務將成為主流。金融機構應積極擁抱前沿科技,深度融入“人工智能+”行動,前瞻布局以業務為核心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態平臺,探索構建涵蓋語音交互、圖像識別、智能決策等重點業務領域的AI智能應用工具,打造智能化、多樣化和精細化的智能應用平臺,將專家能力賦能至每一位員工,形成人機協同、人機組合的金融服務新模式,不斷降低金融服務邊際成本,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效率、質量和價值。
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倍增效能。數據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和基礎動能。金融機構要積極踐行“數據要素×金融服務”戰略部署,加強數據高標準治理、高水平管控和智能化應用,挖掘數據價值,變現數據資產,全面開展各經營平臺的數智化升級,構建“數智+營銷平臺”“數智+風險管理平臺”“數智+客戶服務平臺”“數智+決策管理平臺”等一系列“數智+”平臺體系,以數據驅動實現決策經營智能化、資源配置精準化、風險管理實時化,讓數智真正融入經營管理全場景,最終形成以數連接、由數驅動、用數重塑的數字化價值觀,充分釋放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所在單位無關)
作者系北京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
來源:銀行家雜志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