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交通銀行在其網站上掛出了一則業務公告《關于個人按揭類貸款、個人線上抵押貸(消費)提前還款補償金收費調整的公告》。但是,公告一出來就成了輿論熱點,有律師發聲說收費沒有法律依據。然后,第二天交行就把這則通告給下線了,下面就是當時公告的截圖,如下圖1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到調整前和調整后的差別主要是將收費的范圍擴大了,標準基本保持了1%沒動。原來部分還款每年有一次免收補償金的機會,現在取消了。原來全部提前還款太快的才收還款補償金。現在,只要提前還款都要求收補償金,不論你是部分提前還款還是全部提前還款。
至于提前還款補償金能不能收,我覺得公告里寫得很清楚:以貸款合同中約定為準。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貸款合同中規定了有提前償還補償金/手續費,那么以后的標準就是1%。有沒有優惠減免客戶可以找銀行去談。
我看到網上很多菜鳥說:我們提前還款憑什么銀行要收補償金,還給銀行的錢銀行轉手貸出去就行了,又不影響銀行掙錢。
看到這種無知的言論,我只能笑一笑。無知的散戶根本不能理解提前還款給銀行帶來的流動性問題。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銀行本身是經營風險的機構,這些風險不僅僅包含信用風險,還包括流動性風險。
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定義為:商業銀行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用于償付到期債務、履行其他支付義務和滿足正常業務開展的其他資金需求的風險。
看到這里讀者可能會說,提前還款是把錢給了銀行,這不是化解了流動性風險么?看起來似乎是這樣,但是實際上提前還貸打亂了銀行流動性管理的節奏,在特定條件下會給銀行帶來收入損失。
我國當前的銀行監管體系為了防范流動性風險制定了一系列監管指標,包括: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覆蓋率,流動性匹配率,凈穩定資金率等等。流動性風險管控的目標就是將期限錯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并兼顧銀行的凈息差維持在合理范圍。
為了滿足流動性監管的指標,銀行需要對資產和負債的配置進行調控。盡量讓期限保持匹配。其中,凈穩定資金率的指標著眼于中長期銀行的流動性風險。這個指標對于銀行的影響我曾經在《銀行為啥拼命拉存款》中詳細闡述過。簡而言之就是因為銀行放了很多長期貸款,所以需要較多的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或者零售存款與之匹配。
在凈穩定折算系數中零售存款的折算系數是90%~95%,對公貸款的折算系數只有50%。而交行的零售存款占比偏低,所以交行更多依靠定期存款拉高穩定資金比例。以2021年年報為例,交行的1年期以上存款占比約為24%,招行這一比例只有14%。交行的凈穩定資金率是108%,招行是118%。
好了,那么問題就來了。交行當初為了發放超長期的按揭貸款同時兼顧流動性匹配監管指標,所以對應增加了定期存款的吸納。當客戶提前還貸的時候,交行的負債還沒到期,為了維持資產負債表的平衡,交行就需要把收回的貸款再配置出去。
如果在往年,這都不是問題。但是,到了今年問題來了。目前,銀行業全行業資產荒比較嚴重,按揭需求增速放緩,房地產開發貸不敢放,國家要求對公貸款壓降利率,個人用戶降低消費增加儲蓄。所有這些現象最終反映到報表上就是新配置資產的收益率顯著低于原來的按揭貸款,對于提前還款的錢就相當于資產收益率下降了。所以,銀行希望通過對于提前還款的客戶收取補償金來補償1年內的凈息差損失。1年后銀行可以通過降低定期存款的攬儲來壓低整體負債成本。
至于說今年為啥提前還貸的人比較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場整體收益率下降。無論是股市還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在下降。目前市場上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向3%靠攏,而部分按揭的貸款利率還在6%左右。對于有閑錢的高凈值客戶,提前還貸相當于無風險獲取6%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綜上所述,客戶和銀行都是在自己利益最大化條件下做出的應對。只要合同里面有規定要收取提前還款補償金,那么銀行的這種行為也無可厚非。畢竟,客戶違背了合同約定也確實給銀行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和困難。
(價投谷子地)
責任編輯:余坤航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