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獲得新發展優勢 支持實體經濟“減費讓利”

建行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獲得新發展優勢 支持實體經濟“減費讓利”
2021年10月11日 12:55 市場資訊

  原標題:建行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獲得新發展優勢,支持實體經濟“減費讓利”

  來源:國際金融報

  金融是經濟的核心和血脈。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循環中,金融該發揮什么作用?能否回答好這個問題,關乎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作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銀行的做法或許具有一定代表性。

  “形變”收獲新發展成效

  讓我們先來看看建設銀行2021年半年報中的一段話:上半年,建設銀行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精準支持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強化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金融需求,全面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實現凈利潤1541.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2%;凈利差收益率為2.13%,同比下降7個基點;資產質量穩步提升,不良率為1.53%,較去年底下降3個基點……

  顯而易見,建設銀行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高質量同步發展。

  何以見得建設銀行的發展是高質量發展呢?答案就在數據。作為晴雨表,數據一直是外界觀察和評價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而利潤、利差和不良率又往往是被關注的重中之重,畢竟銀行利潤的高低,通常與利差和不良率緊密相關。

  從建設銀行公布的數據看,利潤、利差和不良率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似乎正在發生著某種微妙變化,并且這種變化正在改變其傳統的盈利模式與利潤結構。比如在凈利差同比下降7個基點的情況下,利潤卻較上年同期增長10.92%,這背后的邏輯關系值得深思。

  引發這種“形變”的外力是什么?一言概之,就是在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行動引領下,建設銀行以自身業務轉型,去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趨勢,并在適應這種趨勢變化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新發展優勢使然。

  這背后的邏輯關系其實并不復雜:銀行利差下降,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然結果,并且今后利差還將會有繼續下降的可能,這是趨勢。

  目前,各家銀行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是利差,但靠利差吃飯的日子對銀行來說,終將會成為歷史,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這也是趨勢。

  就建設銀行來說,利差下降一方面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建設銀行響應國家號召,對實體經濟做出“減費讓利”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建設銀行主動調整業務機構,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實施多元化經營和經營重心下沉的結果。數據表明,到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中小微企業數量已由2017年前的十幾萬戶,猛增至現在的180多萬戶,同時貸款不良率保持穩定,不足1%,表明建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能力越來越強。

  建設銀行將中小微企業和涉農貸款作為扶持重點的惠民行為,目的并非是要把關注點放在利差上,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謀劃布局未來的長遠發展,同時想以此來引領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把民生作為金融服務的頭等大事,是既顧眼前又重長遠的戰略行為,盡顯國有大行的責任與擔當。

  利差下降,并不意味建設銀行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水平在下降,不意味利潤空間在收窄,也不影響其盈利的能力,某種程度上反倒表明,建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能力在提升,對市場趨勢把握能力在提高,是其肌體在新發展格局下,適應市場變化的一種自我完善、再造與新生,標志著建設銀行成功地完成了業務結構調整和戰略轉型,業務發展已經開始逐步走出舒適區,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換言之,就是建設銀行目前已經到了看中利差,但又不完全依靠利差來實現盈利的發展階段,其傳統業務發展的第一曲線和新金融業務發展的第二曲線已經開始接續搭力,相融并進,實現了傳統金融與新金融的融合發展,利潤來源已呈多元化格局。

  “三大戰略”助推利潤多元化格局形成

  自2017年以來,建設銀行契合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趨勢,先后推出了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主動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建設的大局中,為戰略落地和推進找到了出路與途徑,成功構建了新金融格局下的多元化經營局面,視野由此一開再開,形成了業務發展的裂變效應。

  住房租賃:由探路者成長為領跑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反復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住不炒”理念得到全國上下高度認可,但如何讓“房住不炒”落地,市場上似乎并無什么高招、好招和有效的招式。這時,建設銀行住房租賃戰略應運而生,主動扮演起市場探索者角色,為“房住不炒”尋找市場的“著陸點”。

  不觀望、帶頭做、大膽試、大膽闖,是建設銀行對“房住不炒”落地的直接推動與貢獻,并以“要存房,到建行”“要租房,到建行”為抓手,與全國300多個地市政府簽訂住房租賃方面的合作協議,從制度保障、平臺建設、房源供給、運營監管、金融服務等多個渠道入手,為“房住不炒”提供切實可行的綜合解決方案。

  比如打造“CCB建融家園”長租社區,為園區藍領、職場白領、青年創客等群體,提供舒適的租住環境;在廣州、杭州、濟南等試點城市,與當地140多個保障性租賃住房完成對接;牽頭組建住房租賃產業聯盟,覆蓋裝修設計、家具家電、運營服務等130多家行業上下游企業,增強行業發展動能;持續推進住房租賃企業股權交易服務試點,積極拓寬住房租賃企業融資渠道等等。

  數據顯示,到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已覆蓋全國96%的地級以上行政區,為1.4萬家企業、3700萬個人房東和租客提供陽光透明的交易平臺,累計完成房源核驗超過1000萬套,合同備案600多萬筆,為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市場監管工具,為國內金融支持租購并舉、健全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蹚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新路子,成功地由一個市場探路者成長為領跑者。

  普惠金融:打造共同富裕生活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市場主體蓬勃發展,數量從2012年的5500萬戶,快速增加到2021年7月底的1.46億戶。數據表明,目前我國有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近1億戶,市場大,覆蓋面廣,直接帶動近3億城鄉人員就業,成為國民經濟多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元素。

  眾所周知,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難、貸款貴是不爭的事實,主要原因多集中在無擔保、無抵押、無信用記錄等方面。面對這些障礙,很多銀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愛莫能助。

  看準這一事實和方向,建設銀行緊跟國家戰略部署,主動調整業務機構,率先推出普惠金融戰略,將小企業、小行業納入服務范疇,躬身入局,適時向社會推出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普惠金融服務,并借助自身科技力量,率先突破了在擔保、抵押和信用等方面對小微企業的限制,將小微企業貸款由傳統金融模式下每年新增約200億元,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7萬多億元,用實際行動為共同富裕添薪助燃,在國內普惠金融市場占比一度高達80%強,如今還牢牢地占據普惠市場半壁江山。

  比如建行“惠懂你”產品,通過強化數據資產的經營和信用轉化,以大數據綜合評價為手段,破解信息真實性和不對稱難題,打造了業內首創智能化、數字化、平臺化的互聯網線上業務運營模式,成為全國眾多中小微企業心目中的明星產品和品牌產品,不但深受中小微企業青睞,也因其開放性而頗受同業的尊崇。截至2021年6月末,平臺訪問量1.75億次,下載量超過1700萬次,認證企業超過550萬戶,授信客戶超過100萬戶,授信金額超過7300億元。

  普惠金融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建設銀行據此打開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推出了“善營貸”“善擔貸”等“善”系列產品,通過打造信貸產品超市,針對小微企業、農戶等客群的經營特征、業務場景、所屬行業、風險特征相似或處于同一產業集群、商圈等,以定制化信貸服務方案,最大可能地把大眾客戶納入共同致富圈,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普惠金融服務。這種深層次融入服務國家普惠戰略的做法,必定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未來可期。

  金融科技: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由于銀行本身就是一個大平臺,先天具備平臺經濟的規模優勢和渠道優勢,建設銀行憑借自身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主動對接國家數字化治理戰略,在數字技術加持下,通過對外賦能,在金融界率先邁出“跨界”經營步伐,為云南、山東、山西等13家省級政府搭建起互聯網政務服務與監管平臺,助力政府,方便群眾,儼然成為一個懂金融的科技集團,社會形象、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市場地位等,猛然躍升至新高地。

  利用共享經濟概念,建設銀行依靠金融科技廣修“金融水利工程”,讓金融活水暢通經濟社會的微循環,以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紓解政府難點、社會堵點、百姓痛點,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

  在助力優政方面,建設銀行結合自身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實踐積累,與28個省級政府建立合作關系,助力13省、10市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互聯網+監管”平臺落地,在PC端、APP、小程序、網上大廳、銀行智慧終端、線下實體等6大渠道,建起了全覆蓋、打破時空界限的政務平臺,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成為現實。如今,已建成智慧政務平臺注冊的用戶數超過2.8億,累計業務量超過22億筆,成為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同時,建設銀行還開放全行1.4萬個網點,提供政務服務可辦理預約查詢事項4600余項。

  在賦能興企方面,建設銀行運用物聯網、位置服務、圖像識別等技術手段,為上下游、買賣雙方搭建涵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全鏈條的智慧平臺。比如基于幫助企業平衡供需余缺,創新推出“全球撮合家”跨境智能撮合平臺和“互聯網+會展+金融”的“數字會展”平臺,為28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50多場跨境撮合活動,助力5,000家企業實現在線跨境經貿和投資對接,助力暢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在服務惠民方面,與村兩委、衛生院、商業超市店主、退伍軍人等合作,在全國建成54萬個“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將政務服務、社保民生、教育培訓等功能,通過一臺物理終端,將現代金融服務送到田間村口。推出“民工惠”產品,實現農民工工資實名制、零拖欠和精準到賬。開放建行大學教育培訓資源,線上線下累計開展“金智惠民”培訓4.33萬期,惠及331萬人次,讓高端講座與防金融詐騙、防治果樹莊稼病蟲害等實用知識,飛進了尋常百姓家。

  在賦能同業及監管方面,本著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金融格局的理念,向金融同業輸出風控技術和工具,實現行業風險共治,已累計向838家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慧風控”系列智能化風險管理產品。為云南、山東、上海、重慶等地方金融監管局搭建起金融監管平臺;為銀保監會搭建“互聯網+監管”平臺,方便監管人員全面看數、輕松取數、便捷用數,促進監管業務提質增效……

  用金融活水澆灌出來的要素市場,豐富多彩。建設銀行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趨勢的做法,除了有自身發展需要外,也有想吸引和引領國內眾多志同道合者一起加入到支持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來,為共同富裕貢獻金融力量的戰略思考,乃鴻鵠之志。

  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建設銀行對接服務國家戰略想表達的樸素心愿,也是以建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國家隊對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最真實告白。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0-12 久盛電氣 301082 15.48
  • 10-11 福萊蒽特 605566 32.21
  • 10-11 德昌股份 605555 32.35
  • 10-11 嚴牌股份 301081 12.95
  • 10-11 百勝智能 301083 9.0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