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以來,全國各地不少居民陸續收到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通成功的銀行短信。記者以客戶身份致電多家銀行,綜合相關工作人員說法,個人養老金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出現“被開戶”,自動“被開戶”主要有兩種可能情況:一是前期預約過,二是單位集體開戶。也有工作人員表示,若排除上述兩種情況或無法明確具體原因,可聯系銀行登記反饋以進一步核實。 ]
“人在家中坐,被莫名其妙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隨著12月1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全面實施,除了各大銀行拋出的誘人紅包,社交媒體上的“吐槽”也多了起來。
據第一財經了解,15日以來,全國各地不少居民陸續收到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通成功的銀行短信。不過,很多網友反映,自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戶”,收到短信時很意外。部分網友也因此展開了對相應銀行的“聲討”,涉及興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銀行。
實際情況如何?記者以客戶身份致電多家銀行,綜合相關工作人員說法,個人養老金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出現“被開戶”,自動“被開戶”主要有兩種可能情況:一是前期預約過,二是單位集體開戶。也有工作人員表示,若排除上述兩種情況或無法明確具體原因,可聯系銀行登記反饋以進一步核實。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此類事件中可以看到,機構在持續加強客戶信息保護的同時,還要加強客戶宣教工作,僅靠“發紅包”難以完成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的KPI。
個人養老金“被開戶”
“尊敬的客戶,您已成功開立××銀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最近,面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成功的通知短信,不少網友不淡定了:“沒有這個銀行的卡,也沒有辦過業務,莫名其妙地開戶了,還不能線上注銷。”
在短信中,多家銀行提到了客戶的過往預約情況,部分還準確提及了預約開戶的時間,但很多網友表示,時間太久自己并不記得預約過;也有銀行在短信中告知客戶具體的開戶網點,有網友表示開戶網點與自己“距離十萬八千里”,個別網友甚至表示從未去過開戶網點所在城市。
根據2022年原銀保監會(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信息,首批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銀行包括6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綜合來看,上述“吐槽”“投訴”等涉及多家銀行,既有國有大行也有股份行,主要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
根據《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參照個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項下Ⅱ類戶管理。北京雋永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敬輝對第一財經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等規定,對于Ⅱ類賬戶,當事人本人可以遠程辦理,但銀行無權在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直接為其辦理。
銀行怎么說
對于上述情況,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多家銀行。中國銀行客服人員表示,上述“被開戶”情況主要可能存在兩種原因,一是前期參加過該行的預約活動,填寫了相關信息進行預約申請;二是以單位形式集體參與個人養老金,比如,可能有相應工作人員上門統一做過預約登記。
該客服人員稱,近期的確有客戶反映上述問題,但基本都是有記錄可循,多數屬于上述兩種情況。如果需要進一步確定具體情況,客戶聯系該行進行登記反饋,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身份證信息、收到的開戶短信等。
還有多家銀行的客服人員給出了類似說法。建設銀行客服人員表示,隨著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推行,該行正在對前期預約客戶進行“轉正”,一般接到開戶成功短信通知的都是前期申請過的,不會莫名其妙(給客戶)開戶。
興業銀行客服人員也表示,一般不會出現客戶不知情情況下“被開戶”的情況,客戶如果有相關疑問可以向銀行登記反饋,工作人員會將信息轉后臺進一步核實,并在3~6個工作日回復結果。
另據興業銀行17日晚間對第一財經的獨家回應,該行在辦理個人養老金開戶過程中嚴格遵循賬戶實名制、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該行在辦理預約開戶過程中,客戶本人需提供個人身份信息,興業銀行采取公安聯網核查、手機實名認證、短信驗證等多種手段進行校驗,以防客戶在不知情情況下辦理業務或被他人代辦。
此前有大行養老金部門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官宣全國推行,銀行的主要挑戰也即重點工作,就是將前期的預約客戶賬戶批量順利“轉正”。對于預約情況,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均表示可在手機銀行App進行查詢,相應界面會顯示預約時間,部分也有客戶經理等信息。
“轉正”工作量大,也與各銀行前期準備和營銷時間較長有關。從預約時間來看,中國銀行自2023年7月起開放了除36個試點城市(地區)以外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預約;興業銀行客服人員表示無法確認全國開放預約的準確時間,不過有該行客戶表示自己曾在去年年底預約。
預約從何處溯源
不過,大部分網友的說法與銀行給出的解釋并不一致。部分網友對第一財經表示,如果銀行的確沒有違規操作,那最有力的解釋可能是銀行營銷活動中為了“薅羊毛”、幫朋友完成任務、手機界面誤點等作出過預約申請,但時間太久很難記清。
這些“被開戶人”中,有些的確在手機端查到了準確的預約開戶記錄,但時間、參保地等信息與記憶不符;有些則表示從未下載過開戶行的手機App,收到短信后很快就去網點注銷了賬戶。
在賬戶開通短信中,部分銀行還明確提到了客戶的預約開戶時間和渠道(比如手機銀行)。不過,興業銀行客服人員提示,部分客戶的預約渠道不一定是銀行的手機銀行App或者柜臺,該行可預約開戶的渠道還有京東、支付寶等第三方渠道。
據第一財經此前了解,在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前,京東、支付寶等互聯網平臺與銀行等機構展開了較長時間的對接準備,也推出了相應的獎勵活動。目前在第三方投訴平臺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上,關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訴內容也涉及此類平臺,包括未經授權開戶、誘導開戶、誘導繳存資金等。
支付寶最新頁面顯示,通過該平臺可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銀行有12家,包括:招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京東金融目前支持開戶的銀行有7家:廣發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不同平臺、不同銀行開戶“福利”略有差異。
一般情況下,個人養老金開戶的必須材料包括身份證信息等,必要流程則包括綁定一張Ⅰ類銀行卡(可為他行卡)、人臉識別等,并不一定需要在開戶行持卡。
根據央行2018年發布的《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個人通過采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驗證方式登錄電子渠道開立Ⅱ、Ⅲ類戶時,如綁定本人本銀行Ⅰ類銀行結算賬戶或者信用卡賬戶開立的,且確認個人身份資料或信息未發生變化的,開立Ⅱ、Ⅲ類戶時無需個人填寫身份信息、出示身份證件等。
銀行為已經本銀行面對面核實身份且留存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影印件或者影像等資料的個人開立Ⅱ、Ⅲ類戶時,如個人身份證件未發生變化的,可復用已有留存資料,不需重復留存身份證件復印件、影印件或者影像等。
不過,張敬輝也強調,如果銀行是利用客戶過往辦理其他業務時所留信息“擅自”為客戶開立Ⅱ類戶,則是明顯侵犯個人信息,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在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出售、傳輸、使用個人信息都是違法,甚至是犯罪行為。未經客戶同意向賬戶內存錢,則是侵犯了居民對自己賬戶的管理權。
開戶容易銷戶難
記者咨詢多家銀行,多數表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銷戶需要開戶人到相應網點柜臺辦理,只有個別銀行支持線上銷戶。
“開通都沒經過我們同意私自開通,注銷就得自己拿著身份證去網點銷戶。”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在投訴平臺上,這樣的投訴也隨著“被開戶”情況增多而增加。
對于部分網友反映的開戶網點與自己距離較遠等問題,有銀行客服人員表示,暫時無法確認開戶網點的分配規則,有可能是客戶參加預約活動的支行或持卡支行,也可能是客戶所填個人信息的就近支行。
綜合多家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銷戶流程主要分三種情形:第一,賬戶內未繳存資金,客戶可根據銀行要求通過線上或柜臺辦理銷戶;第二,賬戶內繳存資金且未超過5天,客戶可將資金作為誤繳資金取出,并進行銷戶;第三,賬戶內繳存資金且超過5天,客戶短期內無法銷戶,只能待符合個人養老金提取條件后提取資金并銷戶。不過,第三類情況下,客戶可以選擇更換開戶銀行并將資金轉存,一般也需要到銀行柜臺辦理。
事實上,此類“被開戶”情況在前期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過程中也曾出現,具體原因各異。有機構人士表示,此類事件背后,除了一直備受關注的用戶信息保護和使用合規問題,制度推進過程中的“割裂”現象同樣值得關注,這一方面與機構展業過度追求KPI,重“紅包”、輕“宣教”,忽略業務實質意義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大部分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制度認知不夠、動力不足有關。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