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左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銀行信用卡規模增速和消費增長不及預期。近期,伴隨著上市銀行經營業績的披露,各家銀行2021年信用卡業務發展情況也相繼出爐。
作為拉動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引擎,2021年,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呈恢復態勢,發卡量平穩增長,不良率保持穩健,信用卡消費逐步復蘇。而伴隨著信用卡新規的出爐,銀行信用卡業務迎來精細化發展,未來,如何在促進信用卡消費的同時,把握好資產質量、提高金融服務質效,考驗著銀行智慧。
發卡量增速普遍放緩
信用卡業務面臨發展轉型
人民銀行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8億張,同比增長2.85%,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7張。
發卡規模是衡量信用卡業務發展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2021年,各家銀行信用卡發卡量保持增長,但增速普遍放緩。其中,郵儲銀行以12.93%的信用卡發卡量增速位居國有大型銀行第一位,恒豐銀行以33.72%的信用卡發卡量增速暫列股份制銀行第一位。
國有大行方面,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2021年信用卡發卡量增速分別為1.88%、2.53%、2.08%、2.22%。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農業銀行只公布了2021年中期信用卡發卡量數據,以截至2021年6月末的數據來看,農業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增速為7.69%。
股份制銀行方面,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去年信用卡發卡量增速較快,分別為9.4%,9.2%、8.5%、5.4%,其余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增速均在5%以下。2021年,中信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成功突破1億張,成為第二家實現“億級”的股份制銀行。
業內專家表示,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增速的放緩,主要是由于基數較大和監管趨嚴的原因。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銀行因為發展戰略轉型對零售業務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帶動了作為零售業務重要突破口的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較大基數。
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粗放發展也帶來了風險的上升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問題,因此,監管層一直在強化對信用卡業務合規發展的要求。
2021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盡管新規還未正式出爐,但目前多家銀行已經在按照新規標準嚴格規范信用卡業務發展。
展望未來,業內專家表示,告別規模為王時代的信用卡業務,需要向高質量發展發力。
不良率總體保持穩健
受規則調整影響略有波動
在披露信用卡不良率數據的銀行當中,農業銀行表現最佳,截至2021年末,農業銀行信用卡不良率0.99%,較上年末下降0.56個百分點,為目前唯一一家不良率在1%以下的上市銀行。
國有大行方面,除中國銀行未披露數據以外,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2021年末的信用卡不良率均實現同比下降。其中,工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較2020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至1.90%;建設銀行信用卡不良率1.33%,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交通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至2.2%;郵儲銀行信用卡不良率1.66%,較2020年末下降0.17個百分點。
股份制銀行方面,披露數據的銀行中,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在2021年實現下降。其中,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率降幅最大,較2020年末下降0.55個百分點,至1.83%;民生銀行和平安銀行則實現了信用卡不良資產余額和不良率的“雙降”。
“銀行一直保持著較大的核銷力度,一方面是落實監管要求;另一方面也因為信用卡業務帶來的收益水平相對較高,能夠很好地覆蓋風險,因此,銀行對信用卡不良的處置普遍采取直接核銷的方式。”曾剛表示。
在信用卡新規發布后,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信用卡業務,需要各家銀行加強精細化運營和規范化發展,加大信用卡風險管理力度。
“首先,要從入口方面控制風險,設定合理的準入要求,避免發卡的過度下沉。其次,要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授信額度,不誘導過度消費,與客戶保持良性共生關系。”曾剛表示,銀行要在繼續保持較大核銷力度的同時,積極嘗試通過零售個人信貸批量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多樣化處置渠道,提升處置能力,共同控制信用卡風險上升。
發展信用卡生態
提升服務能力與質效
隨著電子化支付程度越來越高,信用卡在居民消費支付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事實上,信用卡既是支付工具,也是信用工具。業內專家表示,信用卡作為信貸產品的一種,消費者的需求會一直持續。
“信用卡是一個非常好的、能夠接入到客戶場景的支付手段。”曾剛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未來在零售端會有相當多的產品和服務圍繞信用卡展開。
曾剛建議,一方面,銀行要進一步完善信用卡支付環境,在提升支付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時,降低信用卡支付成本和融資綜合成本,更好地服務消費者,讓利實體經濟。
另一方面,銀行要讓信用卡更多地和消費場景結合。“信用卡是銀行搭建各種消費場景的重要支撐手段,銀行可以考慮在場景基礎之上疊加其他零售金融服務,將信用卡作為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綜合化金融服務的載體或平臺。”曾剛表示。
專家表示,銀行要轉變信用卡發展觀念,由簡單的發卡逐步向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過渡,嘗試探索基于信用卡的產品服務體系和金融場景建設。
目前,多家銀行已經在著手強化信用卡業務服務質效。
招商銀行副行長汪建中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招商銀行今后的信用卡業務發展會堅持短期嚴格控制風險、中期調整資產形態、長期調整客群的策略。
光大銀行副行長齊曄介紹,2022年,該行會更加關注提升客戶價值貢獻。“一方面,聚焦年輕消費型優質客戶的引入,完善年輕客戶的產品、場景、品牌、觸達等建設,提升年輕客戶占比;另一方面,聚焦實動客戶規模的提升,建設商戶體系,覆蓋電商、餐飲、車生活等用卡場景,綜合應用活動、權益、積分等客戶經營手段,開展精準營銷,提升客戶用卡黏性。”
責任編輯:張文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