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3月4日上午,在經濟界別37組的會場上,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委員講述了一件往事。
15年前,他剛剛走馬上任招行行長,那一年,比爾·蓋茨的一次公開講話令他記憶至今,“如果你們這些傳統銀行不改變的話,你們就是一群21世紀就要滅亡的恐龍”。
如今,令馬蔚華產生深刻危機感的東西是“余額寶”——作為一種貨幣基金,余額寶通過互聯網吸納資金,然后以不受利率管制的協議存款形式將資金存入銀行,獲得超過6%的年化收益率。這種互聯網金融產品因此受到了不少中小投資者追捧,由此誕生了“馬云要搶銀行飯碗”的說法。
“現在,實際上支付寶已經開始在挑戰你的份額,他們積累了大量客戶數據后,還可以進入信貸領域,尤其是對小微企業進行有效貸款,而這實際上是傳統金融做不到的。”馬蔚華坦承,“因為傳統金融往往傾向于將貸款投向受益最高的部分,而忽略了草根的、碎片化的需求,只有互聯網才能做到這點。”
上午的分組討論剛一結束,就有記者攔住了中國工商銀行前行長楊凱生委員詢問是否使用過余額寶的問題。
“我當然用過,我的太太也經常使用余額寶。”楊凱生坦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也理所當然影響了金融。”
事實上,在兩會召開之前,余額寶的興起一度引發過輿論爭議。不斷有批評者指出,余額寶所吸納的資金并沒有流入實體經濟,錢不過是空轉了一圈,獲利者是余額寶,而買單者則是最終被迫提高貸款成本的銀行客戶。因此,余額寶曾被稱作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
37組的組長是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馬蔚華發言剛一結束,傅成玉就把頭扭向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委員,“來,監管者也說說吧!”
“這段時間關于互聯網金融的討論,有些已經超過了理性的范疇。從監管部門的態度來講,在滿足小微企業需求、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方面,它的確發揮了積極作用,所以我們第一是要鼓勵發展,第二是要推進金融改革。”潘功勝明確表態。
隨后,潘功勝講了一個小故事。他說在兩會召開前幾天,自己見到了英國巴克萊銀行的主席。“我問他,為什么在美國和英國互聯網發展很早,也很發達,但是卻找不出一個搞金融的互聯網企業能像花旗銀行、匯豐銀行一樣有名,這是為什么?”潘功勝說,對方的回答是,在歐美,互聯網公司往往并不愿意涉足這個監管過于嚴格的行業。
與國外情況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意外火爆。馬蔚華的觀點相當明確。他說,某種程度上,恰恰是銀行的活期存款還沒有放開利率管制,才導致儲戶流向利率更高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然后余額寶能將大量資金以協議存款的形式存入銀行,而協議存款的利率目前已經放開了。”
馬蔚華說,這說明問題的根子恰恰在于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沒有到位,“如果利率市場化改革到位了,情況就會有變化。”
“老馬,這么說互聯網在倒逼你們的改革,這個說法我贊成。”復星集團董事長郭長昌委員忍不住打斷了馬蔚華的講話。
“沒錯,要根本解決問題,只有靠深化改革。”馬蔚華回應道。
本報北京3月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