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話,從來都是很重要的。
特約評論員 鄭景昕
3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余額寶等金融產品肯定不會取締”。當相關新聞稿出現在網上時,余額寶的基金管理人天弘基金的官方微博即予以轉發。該微博賬號在差不多時間還發布了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關于余額寶的評價:“余額寶這類產品確實促進了傳統金融體系和模式的改革,推動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而存款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趨勢!
看來,某些人“取締余額寶”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當然,如果這部分人能夠看到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趨勢,他們壓根兒就不會產生這種想法。按照慢牛投資董事長張化橋的建議,政府不但不能取締余額寶,而且還應該給余額寶授予“五一”勞動勛章,給“其他寶”授予“青年突擊隊”稱號。
張化橋此語,貌似說得有些夸張,但確實點中了余額寶之于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大推進作用。張曾在去年說過這么一段話:“1986年,我從五道口(按: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所在地,現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所在地)畢業時的論文就是中國利率自由化的途徑。而現在27年過去了,發現五道口的學生們還在用同樣的標題做畢業論文。”
利率市場化改革之難由此可見。在中國人民銀行等致力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部門的努力下,目前貸款利率已基本放開,利率市場化改革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這最后一塊堡壘。大家都相信這一堡壘最終會被突破,但對于一些部門來說,這一天能晚一天到來最好就晚一天。
比如,一些投資動機很強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他們總希望利率能夠低一點,再低一點。比如,銀行業部門,利率管制直接給予其坐享高利差的優待,他們希望這個紅利能吃久一點就久一點。
可以聽一聽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3月3日對媒體做出的關于余額寶的評價。他說:“余額寶的錢,用來投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存回銀行,這個一圈,錢成本升高了,對實體經濟沒有任何意義!瘪R蔚華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從資金的需求方來說,永遠都希望利率越低越好,但利率越低也不見得對實體經濟越有意義,因為過低的利率往往對應著過度投資、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等惡果,而且壓低利率勢必損害存款者的利益。
實際上,這種由于利率管制造成的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間長期不對等關系,正是扭曲中國經濟結構的主要原因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政府就開始講經濟轉型,要調整經濟結構,減少投資、增加消費,但指引投資行為的利率一直受到管制,所以調結構的目標始終未能實現,經濟結構甚至還在惡化。
壓低存款利率,意味著銀行即便以較低的利率貸款給企業也能有利可圖。因此,較低的資金成本實際上刺激了投資的擴張。另一方面,儲戶期望更高的存款利率,但他們沒有得到,如果按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算,新世紀以來,在銀行存款是越存越少。
因此,利率管制的結果:從微觀上看,銀行、企業等借款部門受益,而存款到銀行的老百姓受損;從宏觀上看,則是過度投資、無效投資、產能過剩,而消費不足。除此之外,利率管制還造成一個后果,即在管制利差存在的情況下,銀行規模越做越大,表面上看掙了很多利潤,實際上卻過多地把各行各業的風險集中到了銀行體內。
這正是當前中國金融業面對的最大潛在風險。這也是為什么銀行股會跌破市凈率的原因。2009年的“4萬億”投資將利率管制的負面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新增貸款一年一年快速增長,銀行規模隨之快速膨脹,出現了銀行很賺錢卻又要鬧“錢荒”的怪象,這恰恰是危機的表象。
因此,中國金融安全需要醫治經年累月造就的銀行規模過度龐大的“巨人癥”,而藥引子就是利率市場化。余額寶們的出現,承擔起了這個任務。它們順著金融改革趨勢并結合互聯網技術,成為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市場力量。這種市場力量推進的改革,實際上要比頂層政策推進的改革更為平穩。所以,余額寶們短期內看似蠶食了銀行的當期利潤,實際上它們將因此限制銀行的擴張速度,倒逼銀行調整業務結構,擺脫“巨人癥”隱患,而這對銀行的長期經營是非常關鍵的。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