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華:走化石能源老路是走不通的,中國要提速凈零碳轉型進程

潘家華:走化石能源老路是走不通的,中國要提速凈零碳轉型進程
2022年12月15日 12:04 睿見Economy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12月14日-16日,新浪財經2022年會暨第十五屆金麒麟論壇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為“高質量發展、新機遇共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工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潘家華出席并演講。

  潘家華在演講中指出,走化石能源老路是走不通的,中國要提速凈零碳轉型進程,全球發展中國家也必須提速凈零碳的轉型進程。他指出,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確實是挑戰,更是機遇。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間的占比都在85%左右,中國高碳的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高達56%,在排放結構中煤炭占比幾乎達到80%,石油占17%左右,天然氣占比相對少一些。所以,如果沒有化石能源的退出,凈零碳就不可能實現,要實現凈零碳,要把能源結構中的85%的化石能源退出,確實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那么簡單。

  有人說可以通過碳匯、通過碳的捕集和埋存,讓化石能源繼續作為能源的基本消費。對此,潘家華表示,這二者都很必要,但是發展空間都非常有限。“碳匯現在的評估規模大概在10億噸-15億噸,而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在100億噸左右,這個差量是數量級的。地球沒有這么大的空間來把化石能源燃燒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能夠全部封存起來。”潘家華說。

  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是機遇表現在哪兒?潘家華表示,如果用零碳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那么石油的安全問題就可以解決了,每年數以萬億計的資金可以用來發展。“我們花了幾萬億人民幣就只是買了石油,而沒有任何就業,如果幾萬億人民幣在國內用于投資,是不是可以有就業了?”潘家華說道。

  化石能源退出的福祉提升還表現在哪兒?潘家華表示,還能帶來市場空間巨大的拓展,以汽車為例,因為油價高昂,很多人買得起汽車,卻用不起汽車;如果是純電動汽車的話,根據規劃到2025年每百公里行駛只要12度電,用風和光伏發電一般2毛錢一度電,這樣2.5塊錢就可以跑100公里,這將帶來民生福祉的提升。

  潘家華進一步指出,零碳可再生能源帶來強勁的市場動能。從風機的生產來看,全球十大風機制造商,中國占了6家,2021年中國的海洋風電裝機占全球的80%;光伏發電也是如此,以四川甘孜為例,海拔4000米,裝機光伏發電40萬千瓦,上網電價的報價是1.5毛錢,這1.5毛中還包括場地的租賃費,每畝地每年200元人民幣,每度電有3分錢的生態修復費,產生了就業,還有“牧光互補”的生態效應。這樣的價格在過去十年里,無論是風還是光,下降的幅度都超過了2/3,而且價格還有下降空間。

  潘家華還表示,中國在零碳可再生能源的裝備制造業方面,在全球也具有引領地位,晶硅的生產、硅片的生產、電池片的生產以及組件占全球產能超過3/4,有的甚至超過90%,硅片占全球總產能的98%。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已經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僅僅是在生產側,潘家華指出,終端消費也是在全球引領的地位。中國的電池生產,在全球占有的地位也非常突出。汽車動力電池、鋰電池,全球前十家制造商有六家是中國,寧德時代這一家幾乎占了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和產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在全球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全球其他國家純電動汽車總的擁有量不到100萬輛,中國現在已經到了400萬輛、500萬輛的水平。    

  同時,潘家華也指出,化石能源并不是要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馬上退出,但是必須認識到沒有必要高碳鎖定,要考慮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不論是風、光、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中國現在在世界上都是絕對的“大”。不僅僅要“大”,更要著眼于“先”,原創的核心技術非常重要,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話語地位,在零碳可再生能源的標準規范方面,也要做出中國企業、中國行業的貢獻。

  演講實錄如下: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我自己關于凈零碳和高質量發展的認知,我準備了一個PPT演示文稿,有些信息和思考,我現在共享一下屏幕。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提速凈零碳轉型進程,放大高質量發展動能》。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凈零碳進程有它的政治、科學與道義的源動力,這樣一個動力主要是在全球人類道義的層面和全球政治的共識。科學的基礎就表現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每5到7年進行一次科學評估,最近的科學評估是在2021年底和2022年陸續完成的,完成得到的結論應該說是不容置疑提速實現1.5度溫升目標的進程,也就是要在2050年實現凈零碳,也就是所謂的碳中和。因為現在大氣的溫室氣體濃度比工業革命前超過了40%,是200萬年來的最高,地表的溫度較工業革命前已經是提升了1.1攝氏度,距1.5攝氏度的目標也只有0.4度的空間,海平面上升也正在加速。

  正是由于這樣一些科學的評估,科學的結論,使得我們在政治進程上,應該說盡管有各種曲折,各種艱難,包括美國也在氣候變化的進程中間退出京都議定書,又退出巴黎協定,但是這樣一個進程沒有受到任何阻攔,而且還在不斷的往前推進。剛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形成的沙姆沙伊赫執行計劃,建立了這么一個損失與損害的基金,這就意味著排放得多,承擔的責任就大,1.5度溫升目標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和確認。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終止或者減緩碳中和的進程,而且根據科學評估的結論,我們要實現1.5度溫升目標,全球也就只有3800億噸的二氧化碳,剛才也講了,二氧化碳是化石能源燃燒所排放的。而我們中國每年是排放多少呢?這些年來我們都在110億噸左右,也就是說,這3800億噸,我們一年是110億噸,30年的時間就有可能把全球剩余的二氧化碳預算空間全部用完。    不僅僅是這樣,我們說如果不加速凈零碳進程的話,將來我們所面臨的風險也會更大,為什么這么講?中國的發展進程應該說是步了發達國家的老路,我們是通過化石能源來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所以我們二氧化碳的排放攀升得非常快,現在已經是超過7國集團的總和,我們現在14億人口,大家也知道,今年全球的人口規模已經是超過了80億,那么今后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的人口會進一步增加,增加的這些人口也需要發展,也需要城市化。如果也按照這樣一種化石能源老路的話,顯然這條路是走不通的,這也就進一步說明不僅僅是中國要提速凈零碳轉型進程,全球發展中國家也必須提速凈零碳的轉型進程。

  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確實是挑戰,更是機遇。說是挑戰,也就是在于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間的占比都在85%左右,而化石能源,特別是我們中國高碳的煤炭在我們能源結構中的占比現在高達56%。而在排放結構中間,煤炭占比更是幾乎達到80%,石油占17%左右,天然氣占比相對少一些。所以,如果沒有化石能源的退出,我們的凈零碳也就不可能實現,要實現凈零碳,要把我們能源結構中的85%能夠退出,確實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那么簡單。

  有人說,我們可以通過碳匯,可以通過碳的捕集和埋存,讓化石能源繼續作為我們能源的基本消費。實際上無論是碳匯也好,還是碳的捕集與封存也好,它們都很必要,都有發展的空間,但是這個空間都非常有限。我們說碳匯,現在的評估大概在10億噸到15億噸這么一個規模,而我們的排放是在100億噸左右,這個差量是數量級的。我們地球沒有這么大的空間來把化石能源燃燒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能夠全部封存起來。

  我們說是機遇表現在哪兒呢?我們現在講能源安全也好,我們講就有,我們講污染,這些都跟我們的化石能源密切相關,如果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的話,我們將可以得到多重紅利的釋放。    如果我們用零碳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的話,那么石油的安全問題是不是就可以解決了?每年數以萬億計的資金是不是可以用來我們的發展?我們花了幾萬億人民幣就只是買了石油,而沒有任何就業,如果幾萬億人民幣在國內用于投資,是不是可以有就業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用純電動汽車來替代燃油,按照國務院在2020年1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非常明確的講,在2025年,每百公里行駛只要12度電。那么12度電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我們用風和光伏發電這樣一些電力,一般也就2毛錢一度電,也就是說2.5塊錢就可以跑100公里。如果是石油話,100公里按照8個油算,那也就是60塊錢。對老百姓的福祉那是什么概念?那更不用說對環境污染這樣的一種釜底抽薪。

  這樣的福祉提升還表現在哪兒呢?我們市場空間巨大的拓展,為什么這么講?還是以汽車為例。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數據,現在每千人汽車擁有量也就只有220輛,220輛,我們的對外依存度已經是超過75%,油價這么高,對我們很多人來講,即使是買得起汽車,也用不起汽車如果我們是純電動汽車的話,他們買得起汽車,如果2.5塊錢跑100公里,他們是不是也可以用得起汽車呢?這也就意味著這6億人口,可是美國3.2億人口的2倍,是歐洲總人口的全部,這是多大的市場規模,多大的民生福祉的提升。

  我們說零碳可再生能源有沒有這么一種市場競爭力呢?我們看風,我們先從風機的生產來看,全球十大風機制造商,中國就占了6家。原來我們說海洋風電是我們的弱項,但是在2021年,中國的海洋風電裝機占全球的80%,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到,不管是從產能,從裝機,從發電量,應該說在世界上都具有強勁的競爭力。    不僅是風電,光伏發電同樣,西北應該說是戈壁荒漠居多,這些地區的碳匯,莊稼是不能長,但是太陽輻射可是一點不少,這樣一些空間足夠,只是1%的空間就足夠全國電力的需求。舉個例子,在四川的甘孜,海拔是4000平米,裝機光伏發電40萬千瓦,發電量、減排這些數據應該說都非常清晰,關鍵是它的上網電價的報價是1.5毛錢,這1.5毛還包括場地的租賃費,每畝地每年200元人民幣,每度電有3分錢的生態修復費,所產生的就業,還有“牧光互補”的生態效應。

  這樣的價格在過去十年里面,無論是風還是光,下降的幅度都超過了2/3,70%以上。我們看無論是哪樣一種化石能源,在十年時間里面有這么大的價格下降幅度,應該說幾乎沒有,而且這樣一個價格下降的進程還會有很大的空間。

  有這樣強勁的市場動能,我們高質量發展就可以引領全球的凈零碳轉型。

  要引領,我們就必須要意識到化石能源如果再進一步發展,它有著巨大的風險,這個風險不僅僅是高碳鎖定的風險,還有市場的風險。如果我們是純電動汽車,電替代了油,石油都不需要了,我們煤制油,現在煤化工還有空間嗎?如果我們的零碳電力有競爭力,那么煤電這種高碳的電力還有市場的空間嗎?所以,市場的風險也非常大。

  中國在零碳可再生能源的裝備制造業方面,也應該說在全球是具有引領的地位,我們晶硅的生產、硅片的生產、電池片的生產以及組件占全球產能超過3/4,有的甚至超過90%,比如像我們的硅片占全球總產能的98%。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已經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僅僅是在生產側,終端消費也是在全球引領的地位。我們的電池生產,在全球占有的地位也非常突出。汽車動力電池、鋰電池,全球十家制造商,前十家制造商,也有六家是中國,寧德時代這一家幾乎占了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和產量的三分之一,而我們的純電動汽車在全球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全球所有的國家中,它們純電動汽車總的擁有量不到100萬輛,也就只有50萬輛、60萬輛、70萬輛,中國現在已經是到了400萬輛、500萬輛的水平。    化石能源并不是要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馬上退出,我們是2060年碳中和,并不是(化石能源)馬上退出,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我們沒有必要高碳鎖定,我們要考慮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不論是風、光、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我們現在在世界上都是絕對的大,但是我們不僅僅是大,更要著眼于先。        所以,原創的核心技術非常重要。我們不僅要有一些硬的技術,我們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話語地位,在零碳可再生能源的標準規范方面,我們也要做出我們中國企業、中國行業的貢獻,為全球的碳中和轉型做出我們的貢獻。

  今天我與大家的分享就這些,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思陽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6 螢石網絡 688475 28.77
  • 12-16 川寧生物 301301 5
  • 12-15 緯達光電 873001 8.52
  • 12-15 山外山 688410 32.3
  • 12-15 珠城科技 301280 67.4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