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CC講壇”第27期于2018年10月24日在北京東方梅地亞中心M劇場舉行,著名書畫家趙普出席并演講。
不會寫字,提筆忘字,生活在網絡交流和無紙化辦公的環境里,鍵盤俠的我們,還需要學習寫字嗎?寫字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以下為演講實錄:
趙普: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我們中國的書法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作品。書法它已經不僅是我們中國的了,它變成了全人類的文化遺產,這可非同小可。
書法是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一種表象,它是表象,它不是具體的中國人的模樣,但是通過它抽象的狀態,能看出我們中國人的氣質。
我小時候上學的第一天,老師就教你描紅模子,拿著毛筆要寫每天45分鐘,一直寫到小學畢業。小孩子學習書法,他能安靜下來,孩子很活潑,蹦蹦跳跳,坐不穩屁股,這是很正常的,你讓他寫字。那時候我也不覺得我是什么出色的人,大家都這么寫。后來到了五、六年級,可能我比一般的同學寫得稍微的整齊一點、好一些而已。所以小孩子能夠安靜下來,能夠很好的、勤勞的、執著的、刻苦地對他從事各項事業,都是培養品質的一種很好的手段。通過一點一畫一撇一捺,一次一篇的培訓,小孩子審美能力肯定提高。我說句老實話,我60歲以前寫的字,我現在都不愿意看了,我50歲以前寫的字,我拿上來就可能把它撕掉,這說明我在提高。我已經看不上以前的我了。小孩子、每個人都是這樣,只要你是這樣做了,你就越來越體會到書法對培養人的品格、品質,他的精神內涵、學識修養、陶冶心靈,都是大有好處。再有,書法的點畫,它的結構蘊藏著陰陽五行,蘊藏了哲學辯證法,大家去看書法理論。
唐代有一位孫過庭,這位老先生寫過草書,草書寫得非常棒,他寫了書譜,這篇文章不但是講了許許多多的書法理論,而且文字非常之優美,簡直像散文詩一樣。清代劉熙載、康有為等等。還有王羲之門后的智國、智勇,這些人都有很好的書論,很好的作品,對我們大大有益的。
咱們中國的書法史是挺漫長的,至少應該3000年以上。在這3000多年的時間當中,書法從古到唐,發展成了四大體,這就是篆隸草和楷書,就篆而言應該分兩個階段,一個是大篆,一個是小篆,大小而篆的分界線基本上應該算作秦。先秦歷史階段叫大篆。大篆包括最早的是甲骨,甲骨之后就是石鼓。石鼓的原物現在在故宮博物院,它是十個鼓形的石頭,上面刻的篆書,實際上是大篆。大篆寫起來很麻煩, 所以到了秦代是小篆的階段,李斯把大篆改造了之后,他就筆畫簡了一些,規格上也規整一些,最重要的是他統一了我們中國的文字。
秦朝那么大一個帝國,它的文字是在小篆的基礎上實踐的過程當中,就很自然地向簡化的方向發展。
所以從秦末開始,可以說,咱們中國的書法就出現了隸書的比較早的面貌。西漢時期的隸書和秦朝時期的小篆聯系非常多,它好多結構都是小篆,但是它的方折卻出現了,因此它就在變化了。到東漢這兩朝400多年,隸書就已經很成熟了,我們今天在書店里能夠很隨便地買到的像塋碑曹全碑張遷碑等等,西部漢中一帶的石門頌普歌頌,西狹頌等等,這些大部分都是東漢時期的作品。東漢以后的隸書就是到了魏朝了,這個漢碑向魏發展。同時魏朝以后出現了行草書,出現了王羲之,這樣的大書圣。碑實際上是楷書和隸書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而行草的出現也就是在晉魏當中是已經達到了非常的高峰,不然的話不可能產生王羲之和蘭亭序。到了隋唐就變成了楷書,所以從楷到魏到漢碑。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上高度發達的國家,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國,它絕不次于今天的美國,它的文化發展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都讀過唐詩,數以萬計的唐詩,這足以說明唐文化的高度發展,尤其是不應該忘記那些偉大的書法家,比如顏真卿、柳公權 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等,這些人留下來,我們今天仍然是學習范本的作品,這真是千古流芳。再過1000年2000年,它仍然是頂尖的作品,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我們今天再想復制,只能學,很難再產生那樣高檔的作者和那樣了不起的作品了。
從唐以后,元、明、清、民國直到我們現在,他不會再產生新的主體,也實實在在就沒有產生,但是卻產生了許許多多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個朝代都產生了很了不起的書法家,宋代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尤其是宋徽宗皇帝,他寫出瘦金書,也是千古流芳的東西。元代產生了趙孟頫,也很了不起。明代產生董其昌,到了清代產生劉墉,像明清很多皇帝,比如說像乾隆、雍正等等,他們都是很會寫字的。 乾隆是并不太高,這個詩他寫的很多。在書法上他成就并不是多么出色,但是清代有很多出色的,像鄧石如、趙之謙,像揚州八怪,鄭板橋、金農、這些人都是很有建樹的。但是這些人的建樹,都是在我們唐以前的老祖宗們的基礎上的一種發展、一種創新。他們并沒有從根本上打破漢字書法的格局,到我們今天更是如此。可以說我們今天也產生過不少書法家。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啟功,啟功先生寫的那筆隸書,很剛健秀美,他也是前無古人的一種風格,大家都很喜歡,很多人也愿意臨摹,而且上手并不是多困難。這就說明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書體形式,在真草隸篆這四大書體的范圍內,真書實際上就是楷書。
我小時候寫字,要想找一本好字帖很不容易,比如70年代,為了看乙瑛碑,乙瑛碑的面目,乙瑛碑是漢碑當中的一個很著名的碑。這個碑在曲阜。我70年代去仿這個碑,就是想看看原物,以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可我到那一看,一片黑乎乎的,為什么黑?歷代都去拓,以前管理的也不嚴。它一次就是一次墨跡,就沾上了好多墨,所以日久天長它積了厚厚的一層墨。這些墨已經把字跡弄得含糊不清了,你想看到當初的面貌,不可能。所以我是掃興而歸。還有一次我去云南,云南有個曲靖縣,曲靖現有一個中學,這個學校里保存著一塊碑,是魏朝時候的一個碑,叫爨寶子碑。 就是爨底下村,我們西郊那個村子爨。爨寶子事實上是一個人名,主要是來歌頌爨寶子這個人在執政期間的那種清廉,為民謀福利的那些功績的一個紀功碑,他在魏碑當中是一個很有名的碑,特點極其突出,棱角清楚極了。我欣賞這個,我也到云南去看,這個也同樣是看不清。那天還碰見一幫日本人,日本人對中國書法大家也都知道,他們很下功夫,甚至可能比我們下功夫的人還要多。他們見到爨寶子趴在地下,又磕頭磕了很久,足見他們的崇敬,然后再去欣賞這個碑的,能見得這個痕跡,也是很不清楚。不管怎么著,他是祖跡,它是我們魏朝的公元200年左右的東西。
但是我們近百年,尤其是近幾十年,由于科技的發展與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由于手機電腦的普及,以至無紙辦公,鍵盤俠遍地皆是,造成我們中國人不會寫字了。很多學位很高的人,什么教授,博士生導師等等,讓他填個表,拿回來一看,好多都是不堪入目,大夫寫出來的方子,人家不認識!試問這種局面,我們14億人口的大國,大中華還有多少人能夠提起毛筆來寫字?已經把這種傳統給扔了。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我們忘了根,完了,不能忘的。歷史上最會寫字、并且創造了不起輝煌的大中華。我們中國人卻不會寫本國的文字了,這局面是太不可思議了,也沒法讓人能夠理解,所以我們感到很恥辱。
當然,從另一面,我們也可以談談互聯網的,互聯網也是有功勞的。現在的電腦,我們按鍵想查什么東西,想查古典的東西,你找篆隸楷草,任何一大體式都能找到非常豐富的資料,給你學習、瀏覽、欣賞,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條件,這種情況歷史上是沒有的。
所以我們今天學書法,一個是有很好的條件,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拿起筆來,下定決心去追回我們的輝煌,我們現在差的就是行動。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實在是不少。所以你不要當作隨便一朵眼前花,無所謂,不愿意下馬看花,總是崇尚西方,而忘了我們自己老祖宗所創造的這種獨一無二的輝煌,那是很悲慘的事。我說少學點英語和奧數,學習我們老祖宗的東西。經過我們認真地理解我們古人的碑帖,不斷地進步,你會從中得到無限的樂趣,你的精神境界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大家看大屏幕,我這篇字,是我頭幾天寫的,就為我們這個活動寫的。這一共是十幾個字。他是艾青,我們現代詩人艾青在他的新詩白話詩里邊一句話,蠶吐絲的時候,沒想到會吐出一條絲綢之路。一個蠶從吐絲開始就是它成熟了,到它變成蛾子,那就是它死之前了。它用一生的時間吐絲,它吐了多少次,據統計至少是1500米,最多的達到3000米。我今天寫這句話也就是啟示我們,今天這種書法狀態下,人們要學書法,要學習蠶的精神,要用蠶的精神來鼓勵我們,堅持認真勤奮,擠出點時間來。
真草隸篆四大體式的這種美學的內涵可以說浩如煙海,你只要鉆進去,你就會有一生一世的福氣。我不是聳人聽聞,只希望大家實地的去實踐一下。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謝長杉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