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新并購重組委候選人群像: 證監系統占比近5成,交易所選送最多
本報記者 譚楚丹 深圳報道
10月25日證監會公示第七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候選人。
這也是今年7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工作規程》修訂后的首次換屆,并購重組委人數將從35名上限擴容至40 名。
委員構成最受市場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證監系統人員大比例提升,人數最多,共有20名,其中交易所就有10名。此外,國家部委與高等院校各2名。創投、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券商、律所、會計所、資產評估機構各3名。
監管人員大幅增加
作為并購重組委“新規”后的首輪換屆,亮點頗多。
今年候選人共有45名,相較上一屆72名候選人而言,淘汰率遠遠降低。
在人員構成中,本屆納入證監系統人士,這是過去三屆以來未曾出現過的現象。
公開資料顯示,共有20名來自監管層,在45名候選人中占比44%。其中4名來自會機關,6名來自證監局,滬、深交易所各派出5名。
根據并購重組委“新規”,來自證監會將不超過11人,這意味著監管系統占比或將達到27.5%。
從職位分布來看,來自會機關的法律部和會計部各有2位,均為處長。證監局中,5名均是公司監管處,1名來自稽查處。交易所中則有4名來自公司管理部。
從專業上看,法學與會計學為主流。11名專業背景為會計學,6名為法學。
對于此次大幅提高證監系統委員比例的原因,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30日向記者分析,因為對標發審委工作規程,繼而形成一套連貫的監管理念。
據了解,在并購重組委委員遴選工作上,以及建立專項監察機制,都借鑒了此前對發審委工作規程修改的思路。
但業內人士更關注未來審核標準是否會發生變化。對此,前述北京券商投行人士談到,確實有存在這方面的擔憂?!氨O管人士優勢在于有豐富的一線監管工作經驗,能把控監管方向;但以去年‘大發審委’上任表現來作為參考的話,審核理念變化較快,市場需要很長時間去消化?!?/p>
IPO“大發審委”上任以來,審核標準迅速收緊,前期否決率高企。審核重點更為全面,相比往屆更強調IPO公司的規范性。
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相對樂觀,他在30日談到,不需要過分擔憂。“近期監管層對并購重組頻繁表達支持態度,我們認為整體風向上是鼓勵的,但也會從嚴審核,對‘追熱點’、‘脫實向虛’會更為慎重?!?/p>
人員背景更均衡
除了證監系統人員大幅增加以外,此次與往屆不同的是,并購重組委人員構成更加多元化。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45位委員共來自12個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往屆一般只有5-7個領域。第四屆構成主要為律所、會計所、券商、資產評估、學者;隨后第五屆對第四屆部分委員進行更換,加入了公募基金以及私募基金(股權與證券類)。第六屆構成則是專家學者、券商、資產評估、會計、律所、公募基金6大領域。
而此次新增了國家部委,兩名候選人均來自科技部。一名在重大專項辦公室擔任副主任,專業為生物醫學工程;一名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擔任副巡視員,專業背景是無線通信。
前述深圳券商投行人士認為,近年來新業態新模式急劇增加,不少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在新興產業實現升級發展;也有大量創新創業企業,因為規模小不能上IPO,它們希望通過被并購的方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把科技部也納入進來,我覺得這順應了市場變化,也體現監管層對新興產業的重視?!?/p>
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的比重也出現大幅提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創投機構各有3名,合計占比20%,比第六屆8.33%出現明顯上升。
這體現了并購重組“新規”的修訂理念。據悉,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工作規程》的第一條,補充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由于證監系統、專家學者、機構投資者的比重增加,此次人員構成中,中介機構比例大幅縮水,從第六屆的88%降低至27%。本屆券商、律師、會計師、資產評估候選人員比例大幅下降,各有3名。
?。ň庉嫞簵罘f樺)
責任編輯:陳靖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