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一介: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5)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50 經濟觀察報
湯一介:我一直不同意牟宗三的思想。我們為什么非得按照西方的模式來考慮我們自己的思想,我們能不能對世界文化有我們自己的特殊貢獻呢?我覺得“天人合一”就是一個特殊貢獻。所謂“合一”,就是天離不開人,人也離不開天,對于這個自然界,人既要知道它、了解它,你才能夠很好地利用它;對天有所敬畏,才可以對天尊重,不會隨便去破壞它,現在我們的問題是破壞得太多了。 經濟觀察報:無知者無畏。 湯一介:對。知天可以很好的利用它,畏天可以很好的保護它,人有保護天、保護自然的責任。所以,我覺得我們不一定非得要按照西方的要求來考慮問題,西方哲學首先是要建一個知識系統,至于這個知識系統能不能實踐,他們不大考慮。 經濟觀察報:在今天,你怎么來評價當年的“文化熱”? 湯一介:大家覺得文化很重要。1985年我們在深圳開了一個“文化協調會議”,除了北京的學者外,還有上海的王元化、武漢的肖諲父、西安的陳俊民等等,清華大學的劉達也來了,同時也請了杜維明參加,還有美國社會科學委員會的主席魏斐德。后來我們發表了一個紀要,認為中國的“四個現代化”是不夠的,除了科技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還必須政治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才是一個完整的現代化。 經濟觀察報:政治現代化這個說法在當時似乎有點犯忌。 湯一介:對,很犯忌,我們著重講文化現代化。我們的想法就是,要真正現代化必須是全面現代化,你不能只是一個方面的現代化。其實從清末就要搞什么現代化,每一次現代化被打斷的原因之一,就是只是考慮經濟,沒有考慮文化、政治,所以被打斷了,夭折了,做不下去了。 經濟觀察報:這個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有現實意義的。也有人批評當時的“文化熱”比較浮躁。 湯一介:那是肯定的,本來是有點浮躁嘛,因為一個問題剛開始的時候,不能都很深刻,不能都很正確。九十年代開始的“國學熱”也不一定都正確。包括現在我們的學術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很難說。我現在主要是做我自己的事,我也不大參與他們的各種討論,因為年紀大了,精力有限。 經濟觀察報:八十年代的學界、知識界是怎樣的一種思想狀態? 湯一介:鄧小平提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沒有這個,我們文化書院是辦不起來的。雖然中間有些波折,比如反對自由化啊,清除精神污染啊,但總體上講比文化大革命以前要好多了,給了我們一個空間可以做點事。 文化的發展應該是在全球意識下的多元化發展 經濟觀察報:但是進入九十年代,學術思潮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九十年代后期李澤厚有一個說法,認為八十年代是“有思想沒學術”,九十年代“有學術沒思想”。王元化先生反對這個說法。 湯一介:要嚴格地講,李澤厚的說法當然不是很全面,可是他也有一點道理。我經過八十年代,很多問題并沒有深入思考,因為太快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