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溫商密碼:從一條龍到一群龍(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2日 21:25  《中國商人》雜志

  胡定海:沈陽溫州人的“高級公關代表”

  胡定海,沈陽溫州商會會長

  2004年被評為“溫州房地產界十大風云人物”,2005年當選沈陽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當選為沈陽市勞動模范,2007年當選沈陽市人大代表,2008年當選奧運會火炬手。這就是——胡定海,

  五年中,胡定海實現了夢想的五連跳,從2004年被評為“溫州房地產界十大風云人物”,到2008年當選奧運會火炬手。夢想與光榮伴隨著胡定海,就像他做出的不懈努力一樣,成功來自于奮斗。

  “高級公關代表”和沈陽溫州日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有溫州人在沈陽創業。風風雨雨,苦辣酸甜,溫州人一直在他鄉堅持著,而且人數穩中有升。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在沈陽的溫州人已達數萬之眾。他們有一些人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迫切需要組織起來,除了建立溫州人自己的“娘家”,維護自身權利外,他們還需要集體獲取信息和資源,以降低成本和風險。換句話說,溫州人要想在沈陽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需要更高級的組織形式。1999年沈陽溫州商會應運而生,2002年,胡定海當上了會長。

  商會會長相當于溫州人的“高級公關代表”,商會不但不給會長發工資,胡定海有時還得自己掏腰包維持商會的正常運轉。別看沒有報酬,商會事務卻不少,小到會員孩子上學,大到融資定項目,與當地政府接洽,都是會長職責范圍內的事。

  胡定海并沒有覺得當這個賠錢賠時間的“雙賠會長”有什么不好。他深知,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在現代社會中,但靠一己之力幾乎不能實現任何讓自己滿意的奮斗目標,只有團結他人,集中大家的智慧,才是現代人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他忙著在溫州資本和沈陽市政府之間牽線搭橋,忙得腳不沾地,有時他也搞不清自己究竟是溫州人還是沈陽人。反正沈陽市政府每次去溫州招商,胡定海都是重要成員之一,沈陽的溫州商會更是壓軸主角。每次活動,沈陽市溫州商會都傾力而為,不僅現場召集溫州企業家現身說法鼓勵他們去沈陽投資,而且帶領商會會員帶頭簽約項目,促進溫州民間資本向沈陽投資。胡定海領導沈陽市溫州商會,在八年的時間里,已發展會員逾千人,充分利用商會這一形式把6萬多名在沈陽經商的溫州籍企業和業戶團結在商會周圍。創辦的各類企業已經達到3萬余家,投資總額超過1000多億元。投資額從2002年的80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007年的1000多億元人民幣。

  有了好會長,才有好商會。胡定海領導的沈陽溫州商會因此受到沈陽市政府極大的肯定和重視。遼寧省省長陳政高先生在許多場合公開表示對溫州資本的極大興趣與重視,更在一次招商會上對溫州企業家說:你們去沈陽投資如果有困難,可以直接到辦公室找我。陳省長說到做到,隨后沈陽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辦事處負責溫州的招商事務,政府各部門也專為溫州人特設綠色通道,爭取:“溫州人的事不過夜”。

  2004年5月份,沈陽舉辦了“韓國周”,引起了轟動。高興之余,陳省長并沒有忘記溫州人對于沈陽的意義,他對胡定海說:“你們也搞一個吧”。胡定海意識到這個活動對溫州和沈陽都是一個好機會,當即對省長拍了胸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力有力。

  胡定海與商會的同仁們商量后,決定搞“沈陽溫州日”。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2004年8月,沈陽市政府、沈陽市溫州商會主辦的首屆“沈陽溫州日”在21世紀廣場拉開了帷幕。2006年8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沈陽溫州日”活動,商會組織國內外溫州企業家和全國各地的溫州商會代表共計1000多人來沈考察洽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沈陽市溫州商會火了,在沈陽的各種商會中穩坐第一把交椅。沈陽溫州人也火了,成為沈陽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還有一些商會成員進入了沈陽政協和人大。

  五金公司、醫藥城和工業園

  在投身商會事務同時,胡定海還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2004年,胡定海胸有成竹,開始大手筆整合沈陽五金機電市場。當時沈陽站前民主路附近雖然五金商鋪林立,但都是些小門臉,小柜臺,經營環境臟、亂、差,經營的五金機電產品從質量到價格都很難如人愿。胡定海正式投入民主路附近機電產品市場的開發建設,決心建立沈陽機電行業的“沃爾瑪”。

  從項目拆遷開始,胡定海就與全體施工人員一起,吃住在現場,隨時就出現的問題與有關部門協商解決。2個億投資,幾百個日日夜夜的辛苦工作,2005年2月,五金機電城提前封頂,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這是沈陽第一個規范的機電產品市場。五金機電城投入使用后,徹底改變了原來門市亂,經營環境差的局面,上千名經營五金機電產品的業戶相當于從鬧哄哄的菜市場遷入寬敞明亮的大超市,經營條件的改變也帶來經營檔次的提升。如果就此把市場賣出去,無疑利潤是豐厚的,但胡定海卻另有選擇。他說:“做商人都要賺錢的,如果把市場建起來,賣出去,賺了錢就走,那是短期行為,走的是一步棋。我們現在要走的是一盤棋,既要把市場建起來,還要完成對市場的培育、開發、管理,從長遠觀點看,市場的參與者也將獲得更大的回報”。

  基于“一盤棋”的考慮,胡定海又把目光放在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有和資本運作上,同時完成了一項更大的擴張,這就是投資4.8億元收購改造了沈陽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沈陽五金機電公司是上個世紀50年代組建的國資公司,其下屬的南湖五金機電市場位于和平區文化路上,是東北地區五金機電產品集散地。胡定海任董事長的嘉樂不動產投資有限公司給出了高于政府標準的安置費,而且留用了所有中層管理人員。以嘉樂不動產為代表的溫州民間資本成功收購了沈陽老國企,并進行了成功的改造。至此,以胡定海為代表的溫州人已經掌控了沈陽兩大五金機電工具市場,實現了行業壟斷。

  胡定海旗下企業包括房地產、商業地產、工業園等類項目,總投資額逾30億元人民幣。其中,胡定海任董事長的沈陽中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8億元人民幣打造“東北亞醫藥城”項目,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發展經營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中藥現代化、和生物信息領域,年銷售額達30多億元人民。沈陽溫州工業園項目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沈陽溫州工業園”項目占地1500畝,主要加工生產輸變電,電氣,開關柜等產品,將形成東北最大的工業電器產業集群。

  東甌之子,創業先鋒。如今,溫州資本已經將沈陽視為投資熱土,溫州人已成為沈陽經濟建設發展中一股日益重要的力量。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胡定海,把高舉的奧運精神帶到了沈陽溫州商會,為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引導著同鄉商人們一同奔跑。

  黃建廳:從河北“溫州第一商”到魅力會長

  黃建廳,石家莊市溫州商會會長

  文 / 楠溪人

  在河北石家莊市,一提起黃建廳,當地的溫州人會感到特別親切,因為他是溫州老鄉,當地媒體稱他為河北“溫州第一商”,黃建廳現任石家莊市浙南(溫州)商會會長、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副會長、石家莊市華北鞋城董事長。2004年“五一”,他被河北省政府評為省勞動模范,成為溫州人在石家莊市十萬經商大軍第一個獲得該榮譽的溫州商人。2008年他當選為河北省政協常委,現任河北省浙江商會、石家莊市浙南商會會長。

  黃建廳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上石家莊經商的溫州人之一,20年來,企業發展中數不清的第一,為他編織起了民營企業家多彩的花環。

  ——1986年,他組建了華夏燈具市場,最早讓燈具進入商場;

  ——1993年,他在南三條建起石家莊市乃至河北省最大的鞋類批發市場;

  ——2001年,他響應市政府“將批發市場外遷”的號召,投資2.9億元,率先在北二環以外創建華北鞋城,被譽為河北“溫州第一商”;

  ——2004年,黃建廳當選為“1994—2004年石家莊商業十大風云人物”;

  ——2004年5月1日,他被河北省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成為石家莊第一個外來的民營企業家獲此殊榮,在河北省也屬首次;

  ——2005年4月3日,石家莊市北二環外,石太、石正、京深高速公路下,緊鄰華北鞋城的華北燈具城隆重開業。華北燈具城總投資7500萬元,占地50余畝,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燈具批零市場,輻射整個北方市場。

  從地攤郎到老板:英雄從來不是橫空出世

  黃建廳淘到第一桶金是很遙遠的事情了,但事隔多年,街邊地攤郎篳路藍縷闖市場的情景還是讓已過不惑之年的黃建廳多了幾分感慨,當時創業的艱辛磨難成了今天黃建廳的精神財富。

  1977年,初中剛畢業,年僅15歲的黃建廳,就邁出了打工經商的第一步。他先后辦過潘橋東風標準件廠、潘橋塑膠鞋廠,靠小五金生意和童鞋,黃建廳賺到了第一桶金,擁有了一定資金和經驗。

  在溫州創辦企業積累了一定資金后的黃建廳,并沒有“小富即安”,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老板有了更遠的目標:北上石家莊開拓市場。

  1986年3月,初春的石家莊還有點冷清,年僅24歲的黃建廳只身在石家莊做起了燈具生意。不怕辛苦,勤勞肯干讓黃建廳在石家莊扎下了根,而敏銳的商業嗅覺讓這個溫州小伙子的事業開始越做越大。

  在異鄉石家莊的闖蕩中,黃建廳很快發現了新的商機:溫州人在初闖石家莊時,多是走街串巷,在路邊地攤上吆喝生意,市場環境差,如果建成賣鞋的市場大廳,便利買賣雙方,一定能使生意興隆。1993年6月,黃建廳投資1000萬元,在石家莊建起了400多個攤位的南三條鞋類批發市場,想不到生意越做越紅火。黃建廳投資建設的南三條鞋類批發市場結束了當時南三條鞋市的散漫、無序、凌亂的路邊市場狀況,成為石家莊市乃至河北當時最大的鞋類批發市場。在當地“不轉南三條小商品批發市場等于沒去石家莊”,這是商界人士眼中的南三條市場。

  其實了解黃建廳的人都知道,他的作用和影響遠遠超出了石家莊鞋市,他經營的南三條鞋市貨品已覆蓋了河北省各大中城市和80%的縣城以及部分鄉鎮。當時甚至有人說,30%的河北人穿著黃建廳鞋城的皮鞋。而在他的帶動下,商品進“大廳”、進“商場”經營成了潮流,今天,在石家莊的市場上,“五金機電市場”、“天成中高檔品牌服裝城”、“南花園步行街”等等項目正在跑馬圈地,石家莊北方重要商埠告別地攤經濟,開始走向規范化、品牌化。

  事業做到這個份上,在別人看來可以歇歇腳兒了。然而,黃建廳并不滿足。石家莊市南三條市場雖然商賈云集,貨品豐富,但交通擁擠,市場條件差。黃建廳以經商多年的敏銳意識到,在城市中心地帶經營批發市場已如夕陽在天,事業要再展宏圖,必須跳出擁擠不堪的城市中心地帶,向城市邊緣、迅捷的交通網絡地帶發展。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石家莊北二環外,緊鄰石太、京石高速公路,107國道的一塊286畝的魚塘,讓年近不惑的黃建廳心中再次蕩漾起了強烈的創業沖動。2001年5月18日,投資2.9億元、占地286畝、建筑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的華北鞋城項目脫穎而出,續寫著黃建廳經商的輝煌。華北鞋城自2002年12月14日開業以來,吸引了國內外2000多家企業廠商、代理商進駐經營,經營鞋類款式多達上萬種,其中有國內名牌康奈、紅蜻蜓、吉爾達、澳倫、日泰、杰豪等,國際品牌有夢特嬌、鴨仔王、袋鼠等幾十家,日成交額達1000多萬元。

  英雄從來不是橫空出世,黃建廳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讓許多人羨慕不已的商界顛峰。而今,這個閑不住的溫州商人又開始了他新一輪的征程。

  從成功商人到魅力會長:回報社會“家”天下

  回想當年,24歲即出來闖蕩“江湖”、創業之初的黃建廳,浮萍一般,來往于溫州和石家莊之間,“家”天下,在黃建廳的眼里就是四海為家;然而今天,作為一個事業有成的商人,黃建廳正在實踐著他的另一種“家”天下,扶貧濟困、救危濟難、回報社會……擔當社會責任。今天,說起溫州和石家莊,黃建廳都有著難舍的情結,兩個“故鄉”,裝在黃建廳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家”,而家鄉的發展,成了這個看起來非常儒雅的溫州商人心頭從來不曾懈怠的責任。

  2001年,黃建廳開始擔任石家莊浙南商會副會長。自此,浙南商會成了黃建廳回報社會、造福“家鄉”的橋梁,上任伊始,黃建廳就開始謀劃將石家莊市的溫州商人緊密團結起來,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第二故鄉”發展,并帶領商會會員積極參與公益事業,2003年非典期間,在他的帶動下,華北鞋城和其他在石溫州商戶向奮戰在抗非典一線的醫護人員捐款11.2萬元。

  2003年4月,黃建廳當選為石家莊市浙南商會會長后,更是為自己的華北鞋城聘請了專職總經理,而自己則全身心的投入商會工作。一方面積極組織商會和石家莊工商、稅務、公安、技術監督等部門溝通合作,協調會員企業同各職能部門的關系,為會員排憂解難。

  商會會員出了什么事,只要一個電話,不管是多小的事情,黃建廳都會立即停下手中的業務,去幫忙協調、解決。去年,商會會員董美愛因為在南三條租賃門臉,與管委會之間出現了一些小摩擦,黃建廳得知后,很快出面幫助董美愛協調好了關系。

  商會會員潘統稿因為出了車禍,家庭生活困難,潘統稿的家屬找到了商會,黃建廳在動員商會會員積極捐款的大會上,什么也沒說,而是帶頭捐了3000元錢,在他的帶動下,商會籌集的2.3萬元善款送到了潘統稿家中,解了一家的燃眉之急。

  自黃建廳上任以來,浙南商會的會員企業蓬勃發展,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就從原來的196家增加到了目前的500多家,基本上在石家莊的有實力的溫州商人都匯集到了商會的旗幟下,同時,商會會員也突破了溫州籍,成了在石家莊的所有浙江商人的家。2006年10月,經“引資紅娘” 石家莊市浙南商會牽線搭橋,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在石家莊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的浙商600余人,并當場簽下投資額10多億元的合作項目。

  有人說,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是真正富有和強大的人,而黃建廳正是這樣一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商人。

  從魅力會長到省級勞模:演繹現代商人本色

  二十多歲就來石家莊闖蕩的黃建廳以及他所代表的浙商群體,從最初的把石家莊市場烘托起來;到把市場搬進大廳,規范經營;再到帶頭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引導各類商品批發市場向二環路以外轉移”,開發華北鞋城,做為一個商人,今天的黃建廳成了石家莊市場上牽牛鼻子的人。他所興建的全國最大的專業鞋類批發市場華北鞋城在2001年被河北省文明辦評為“誠信經營”示范單位。2002年,中央領導給黃建廳題詞“誠實可信,開拓創新”。回首經商歷程,黃建廳不無感慨,“過去,大家說起民營經濟、個體經營往往會和假冒偽劣、坑蒙拐騙聯系在一起,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其實,民營企業家比一般的勞動者更加艱辛,付出的心力也更多,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勞動者。”

  “如果說,當初是經商是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沒白天沒黑夜的干活,現在有了資本,還是如此。其實,溫州人挺傻的。”十多年幾乎“缺失”了節假日概念的黃建廳,上任浙南商會會長后,更是沒有了休息時間,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也帶領大家致富。數字為證,目前他所領導的商會中,在石家莊已建成并超過億元投資的會員企業有5家,如:華北鞋城、花中錦五金機電設備市場等,總投資29億元的南花園金世界步行街已開工建設,受到了石家莊和溫州兩地政府的高度贊揚。1999年到2003年他所領導的浙南商會會員所從事的行業有房地產開發、信息、通訊產品、交通運輸、服裝、鞋帽、餐飲、電器、機電、珠寶、化妝品、娛樂、箱包、眼鏡等,交易額達1000多億元,上繳國家稅費多達9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萬余個,安置待業和下崗職工10萬余人。黃建廳以及他所領導的浙商群體,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也促進了石家莊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再就業工作,帶動了更多的人富裕起來。

  石家莊市浙南商會秘書長胡元誠說,商會組織是個民間團體,各成員都有各自的事業,但石家莊市浙南商會是個團結的商會,因為黃會長為人耿直,熱心為會員服務,人格魅力強,深受會員的愛戴。

  2008年5月17日,黃建廳在浙江省溫州市激情傳遞奧運圣火,把在河北溫州人的品牌傳的響當當。他說,在外溫州人品牌的打響是不怕艱苦,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永不滿足,同時也是誠信積累的過程,他愿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黃宣錢:西部大開發之功勛溫商

  黃宣錢,新疆溫商協會會長

  2007年5月,黃宣錢在山東濱洲市成立溫商置業有限公司,預投資9.58億元開發的山東濱洲市城市花園小區,現正在整體規劃之中。2007年8月,黃宣錢聯合七家新疆的溫州知名企業成立新疆溫商投資有限公司,開發3000畝地的新疆溫州工業園區。黃宣錢現任新疆新樂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溫州港大酒店董事長\新疆溫州商會會長,他對西部大開發做了突出的成績,被民間譽為功勛溫商。

  西出陽關闖天下

  黃宣錢,柳市人,一個漁民家庭的孩子。家境的貧寒并沒有扼制他對知識的渴望,天資的聰慧和求學不易的進取心,使他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黃家的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后他在柳市職業技術學校任教。

  然而天生的經商意識使黃宣錢放棄了安逸的教師崗位。1989年,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他毫不猶豫地步入了商海。結果海浪掀翻了他的小舢舨,不僅讓他借來的幾萬元血本無歸,還欠下了十多萬元的債務。

  1992年,從不認輸的天性使黃宣錢西出陽關,到新疆獨闖天下。在那些住小平房、抽莫合煙、啃干馕的日了里,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不知多少次冒著冬季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一次又一次的按時把貨物安全押運到伊犁地區的客戶手中。黃宣錢用誠實、守信贏得了塞外江南-新疆伊犁地區廣大客戶的信賴。

  在能源、礦產,旅游資源以及棉花、瓜果等這些炙手可熱的領域中,黃宣錢獨具慧眼相中了新疆的旅游業,尤其看中了喀納斯旅游區資源的整合與開發。2001年1月,在他的發起下,新疆新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這是一家由新疆溫州商會會員企業為投資主體的股份多元化投資發展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9298萬元,母公司注冊資本7908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黃宣錢。該集團現資產規模近10億元,從業人員3000余人。新樂投資(集團)公司投資控股的子公司有新疆溫州港大酒店、五家渠將軍府大酒店、喀納斯新樂國際度假酒店等8家。從事旅游服務業、地產業、生態農業和物流產業的投資開發經營活動。

  黃宣錢在創造財富的中突破了傳統的商品經營模式,打造新疆喀納斯旅游地區服務設施最完善、整體設施標準最高、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景區度假酒店。

  2003年1月在新疆和碩縣成立了新疆博森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并開發了5000畝大棗生態經濟園林基地。2003年2月在阿勒泰地區布爾津喀納斯賈登峪投資4億元,對AAAA級國家名勝風景區喀納斯賈登峪旅游綜合接待地區三區、四區進行了整體開發建設,并推出了喀納斯發現之旅國際度假產權酒店,現三區4.6萬平方米已全部竣工,推向市場正在熱賣中。在成立的五周年中,資產規模以平均每年47%的速度遞增,產值以30%的速度增長。新樂投資集團的快速生長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被譽為自治區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致富不忘回饋社會,黃宣錢積極參與新疆的公益事業,2006年發動和帶領在疆溫州人舉辦“愛心托起夢想”的大型慈善助學活動,共資助了322名應屆貧因大學生四年的學費;今年又獨自出資500萬元成立“社會愛心基金”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2007年9月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成功召開了第五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各地溫商與烏魯木齊市及新疆各地州及企業辦人大進行了廣泛交流,推動了新疆與溫州兩地的經貿合作與交流,取得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致富不忘社會

  對未來的規劃,黃宣錢說:“我們是一家以溫州民間資本為主體的投資發展企業群體,我們致力于優勢的聚集整合開發,我們將對新疆的能源產業、旅游產業、農牧產業、物流產業進行持續的投資發展。

  黃宣錢同志一直以來忠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從1992年以來投身于新疆的經濟建設并帶領溫州商會和在新疆的溫州人在新疆的各項經濟建設中作出積極的貢獻,同時,致富不忘回饋社會,積極參與新疆的公益事業,在2006年發動和帶領在疆溫州人舉辦“愛心托起夢想”的大型慈善助學活動,共資助了322名應屆貧因大學生四年的學費;今年又獨自出資500萬元成立“社會愛心基金”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經新疆溫州商會的連續兩年申請,經溫州市人民政府批準,于2007年9月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成功召開了第五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

  溫州市各局主要領導、溫州市知名企業家及全國各地152家溫州商會的主要領導著名企業家、經濟學專家等1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溫商精英共聚新疆共研發展大計。

  各地溫商與烏魯木齊市及新疆各地州及企業辦人大進行了廣泛交流,尋找合作機會。第五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是一次高起點、高實效、多元化的盛會,年會的召開對新疆與溫州兩地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此次溫州商會年會是各地溫州精英云集交流的契機,展示了發展中的新疆,激發了溫州精英們在新疆的投資熱情,推動了新疆與溫州兩地的經貿合作與交流,取得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新疆新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新疆溫州商會會員企業為投資主體的股份多元化投資發展公司,成立于2001年元月。公司的主要發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新疆溫州商會會長黃宣錢先生。集團公司注冊資本9298萬元,母公司注冊資本7908萬元,法定代表人黃宣錢,現資產規模近10億元,從業人員3000余人。

  新樂投資(集團)公司投資控股的子公司有:新疆溫州港大酒店、五家渠將軍府大酒店、喀納斯新樂國際度假酒店、夏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疆宣樂擔保有限公司、新疆博森生態建設有限公司、新疆溫商投資有限公司、山東溫商置業有限公司。新樂投資集團公司主要從事旅游服務業、地產業、生態農業和物流產業的投資開發經營活動。

  自2001年新樂投資成立以來,黃宣錢一直秉承理性投資合作發展理念開展了實業投資、品牌經營、高新技術產業化應用,旅游地產開發,管理輸出等業務,先后投資開發了烏魯木齊溫州港大酒店及連鎖分店阿克蘇溫州港大酒店,組建成立了新疆宣樂擔保有限公司,兼并重組了烏市糧食局萬達公司。2003年1月在新疆和碩縣成立了新疆博森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并開發了5000畝大棗生態經濟園林基地。2003年2月在阿勒泰地區布爾津喀納斯賈登峪投資4億元,對4A級國家名勝風景區喀納斯賈登峪旅游綜合接待地區三區、四區進行了整體開發建設,并推出了喀納斯發現之旅國際度假產權酒店,現三區4.6萬平方米已全部竣工,推向市場正在熱賣中。

  黃宣錢說:“作為一名溫州人,能為西部大開發作出一點自己的貢獻,我心里很高興。”

  溫端稿:喜馬拉雅山上有錢賺,浙江人也會去

  文 /本刊記者 侯耀晨

  溫端稿,現任青海省工商聯常委、世界杰出華人協會副理事長,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會長、黨委書記,兼任青海省溫州商會會長、青海東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青海江南投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有困難找我,這句話分量很重,但是我還是會承擔,這是積德的事。”,在《錢江晚報》為推動當地大學生就業組織的一次活動中,溫端稿先生懇切地對在座的大學們說。

  從東海艦隊的一名士兵,到青海浙商的領軍人物,溫端稿以其熱誠與執著的拼搏精神一次次突破命運的極限。他始終相信,在人生的每個十字路口,正確的選擇會給你指明方向,而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奮斗則會幫你成就理想中的輝煌。

  大局為重,力推青、浙兩地合作交流

  “先有民間行動,再推動政策出臺,”溫端稿認為溫州人的這種創新精神是“溫州模式”得以形成的內部動力。

  2003年3月,為了推進在青浙江商人與當地的社會各界的溝通以及青、浙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溫端稿倡導并組建了青海省浙江商會,并出任法人代表、會長。青海省浙江商會的成立引起了浙江、青海兩地協作辦的重視,也被賦予更多的使命。經雙方協調,溫端稿顧全大局將“青海省浙江商會”更名為“青海省浙江企業聯合會”,并出任法人代表、執行會長、黨支部書記,主持聯合會日常工作。在此期間,青海省浙江企業聯合會被省政府評為青海省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2004年,溫端稿組建了海西州浙江企業聯合會、格爾木市浙江企業聯合會,為青海的浙商搭建了在青發展的平臺。

  2005年1月他根據青海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的指示,并會同西部礦業、青海堿業、寧食集團、青海申青集團、青海晶鑫鉀肥、青海富康醫藥集團、青海江南投資擔保集團等118家企業組建了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同年,經司法部基層工作指導司王玨司長同意,由青海省司法廳特批:全國首家民間社團人民調解委員會于2005年12月在西寧成立,即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經省婦聯批準成立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婦女工作委員會。

  2008年元月,經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福順批示,由青海省政府國資委黨委集體研究全票通過,成立中共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委員會和中共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紀律檢查委員會。出席成立大會的有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多杰熱旦、省直機關黨工委書記梁建軍、省政府國資委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劉慶田、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永吉、省民政廳副廳長馬俊德、省委組織部組織處處長陳啟福、省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莫重錄、省直機關黨工委辦公室主任戴軍等領導,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多杰熱旦為中共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黨委揭牌。

  大會通過審批程序、黨員民主選舉、上級黨委批準溫端稿出任中共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委員會首屆黨委書記,并兼任中共青海省招商引資促進會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在青海多年,溫端稿為青海民間社團的組成,社會的和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貢獻。

  一波三折,創建青海省溫州商會

  在青海成立溫州商會,這是青工商界多年來未能實現的愿望,溫端稿也把它當作自己的重要使命來推動。

  2006年6月25日,海南州青海湖畔。

  各方條件趨于成熟,溫端稿受溫州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之托,組織溫州在青工商界124家企業宣布成立“青海溫州商會”。溫州市委、市政府、經協辦都派了有關領導參加,青海省政協、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海南州委、州政府領導也出席了這次會議。

  但由于種種原因,青海溫州商會成立不久即被被青海省民政廳責令注銷。

  溫端稿為此親自出面地做了不少解釋與溝通的工作,事后又找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面協調,最終于同年9月12日青海省民政廳批準在西寧成立青“海省溫州商會”。

  從此,溫州在青的工商界人士有了“娘家”。青海省委、省政府、省政協、省工商聯、省商務廳、省審計廳等有關領導出任了青海省溫州商會名譽會長,同時也成立了黨總支。

  多年來,溫端稿自付經費為青海的招商引資、為企業與政府之間牽線搭橋、為外來企業維權服務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并受到青海各界人士的贊揚和認同,同時也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他本人榮獲青海省民政廳授予“優秀民間社團工作者稱號”、并登選為青海省工商聯常委。

  青海的很多企業是浙商辦的,涉及礦產、化工、服務、房產等行業。有些企業老板初中還沒畢業,在那里奮斗了20年,現在有了幾千萬的身價,想當初,他們是從做木匠、擺地攤或者彈棉花、做包工頭起步的,只身一人到西部,承包那里的建筑,投資土地,現在都成了響當當的浙商了。

  西部自然條件沒有東部好,青海不是上海。青海全省人口還比不上溫州,面積卻有6個浙江這么大,屬于地廣人稀欠發達的地方。這些年,中央每年拿出200多億建設西部,西部的基礎設施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青海處于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交接的時期,很多辦事行為還不是很規范,浙商就是看中了這個商機。

  “青海省溫州商會來之不易,希望溫州在青廣大工商界人士要齊心協力搭建平臺,共同分享。”,這是溫端稿的心聲,也是他屢遭挫折,永不放棄的初衷。

  虞漢新:立足南寧,放眼北部灣

  虞漢新,南寧市溫州商會會長

  南寧市溫州商會虞漢新會長于1983年從溫州到廣西南寧市投資經商創辦企業,開始主要以五金家電經營為主;1990年組建南寧市隆泰成套設備公司,開展水電站和送變電工程以及較大型用電工程設備供應安裝工作。2002年發現溫州商人在南寧經商辦企業的數量不少,且都是家族式多,企業規模小,單打獨斗的多,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企業發展困難,為把溫州商人聯合起來,成立南寧溫州商會,他經過一年的組織和策劃及艱苦工作,于2003年成立南寧市溫州商會,商會成立后,發展千多個企業會員戶,加強制度建設,為所屬企業引進近200億元的資金和各方面專業技術人員,完善組織管理,發揮商會會員作用,為行業自律,維權服務。協調關系,交流經驗,溝通市場信息,促進企業上規模上檔次,組織企業打造品牌,引領企業進入市場等方面做好了大量工作,目前商會所屬企業涉及能源開發、礦業、環保、房地產、建筑、機電產品生產,水利水電、通訊設備、服裝生產,家用電器,塑料編織、農林業,畜牧漁業,餐飲服務行業等1470多家,特別是服裝鞋帽,機電產品,五金等占整個南寧市70%的市場份額;創造了一批如廣西隆泰電力,羅城山野葡萄酒,靈山百強水牛奶,凱賓皇冠大酒店,跨世紀大酒店,廣西溫州商投資有限公司等知名度高的公司和名牌產品。同時積極組建溫州商業園區,形成資產千億多元。現在商會所屬企業發展由少變多,由小變大,由大變強,向規模化,集團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溫州商會在南寧營造溫州品牌,樹立溫州形象,為溫州人在南寧投資創業鋪設一條金光大道。

  與此同時,虞漢新會長在2003年起自己組建廣西隆泰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購買上思百龍和百細水電站,新建上思平福水電站和百色板干水電站,總發電裝機容量5萬多千瓦,廣西隆泰電力投資有限公司下設有《廣西上思平福水電有限公司》《廣西百隆水電有限公司》《廣西板干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三個公司。廣西隆泰電力投資公司資產從幾百萬發展到幾個億。2003個至2006年間,被選為廣西上思縣政協常委,同時被上思縣特聘為政府高級投資顧問,防城港市第四屆人大代表,廣西“百企入桂 ”優秀企業家。

  縱橫四海

  2008年10月,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合肥溫州商會,投向一個群體正在籌劃的理想與每一個人曾經的創富歷史。

  2008年,世界中的溫州人和溫州人的世界,都處在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我們在這里報道的并不是溫州人的全部,甚至都不是合肥溫州人的全部。

  我們僅僅是找到其中一個閃亮的水滴,想看看它為什么能夠反射整個大海的能量,而且令人如此的目眩神迷。……

  葉梁:扎根安徽服裝業的溫商

  文、圖/姚靜

  >>葉梁職務:

  合肥市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 秘書長

  安徽省服裝商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

  新智聯合安徽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國商業聯合會市場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紡織服裝市場聯盟常務理事

  安徽服飾第一街工作委員會主任

  安徽省服裝模特與文化專業委員會主席

  安徽省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

  安徽省企業協會常務理事

  安徽省商業聯合會常務理事

  1984年,一位18歲的溫州樂清小伙攜著幾件服裝滿懷期待地仰視著安徽這塊土地。時至今日, 一位大氣磅礴的智者正俯視影響著安徽服裝產業的發展。從服裝推銷員到安徽省服裝商會秘書長,從行業的跟隨者到行業的領導者,一位在安徽實現人生蝶變的溫商,一位將溫商精神和感情深深注入安徽及安徽服裝業的行業靈魂人物,這個人就是葉梁。

  創業與拼搏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地域、資源、歷史、時代和政策等因素影響,溫州的經商浪潮層層涌起,大多數溫州人成了商海中的弄潮兒,葉梁也是其中一員。1984年,19歲的他開始了背井離鄉,首次來到合肥進行服裝推銷和經營。那時作為內陸省份的安徽,由于受計劃經濟影響,一度列為全國輕工、產棉大省,擁有大小服裝工廠2000多家,服裝產量居全國前十名。作為省內服裝設計力量最強的安徽服裝設計院曾獲全國二等獎銀剪刀獎,安徽的“紅方”、“富爵”等服裝品牌曾經在國內聲名顯赫。頭腦靈活的葉梁積極吸納著安徽服裝業的資源和營養,跑市場、跑工廠、開店面。通過十多年的積累,到1990年代末,葉梁已是在安徽服裝業摸爬滾打15年的資深人士,無法做到“小富即安”的他,開始謀新求變。因為此時,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安徽服裝傳統優勢開始式微,本土服裝業全面“衰退”:大批的設計人才外流,著名品牌“紅方”被賣,“富爵”日益衰敗。沿海地區特別是浙江服裝產業迅速崛起,現代服裝企業如雨后春筍,服裝品牌層出不窮,浙商聲名鵲起。

  開拓與創新

  2000年,合肥綠賓服飾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安徽浙商商貿有限公司成立,將“浙商”注冊成公司商標,不僅是對浙商精神的崇仰,更是對浙商精神的實踐,葉梁將單一的服裝經營邁向了公司化運作之路,規范系統管理,持續良性發展。曼嘉倫、風之韻等作為其旗下代理的服裝品牌在安徽保持強勁的銷售勢頭,并注冊自有服飾商標“樸秀兒”。與此同時,已任合肥市溫州商會副會長的他,與在肥的其他溫州籍老鄉,積極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作用,熱心參與合肥、溫州兩地的經濟社會文化交流活動,參與合肥的建設和發展,將溫商的精神和經驗播揚在安徽各地。商會的活力和功能在安徽民間組織中從未有過的噴涌和顯現。只要心手相連,團體的力量大到驚人。團結一致,積極作為,推陳出新,永不止步,既融入當地,又保持個性,這是溫州人的精神特質,也是葉梁的個性。作為一個在安徽服裝業浸染近二十年的服裝人,看到安徽服裝產業的現狀,葉梁與另一位溫州籍老鄉合肥萬總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萬總不謀而合:如果安徽成立一個服裝行業的團體,聚集全行業的智慧和力量,那么安徽服裝行業將會發生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呢?

  責任與使命

  2004年之前,安徽沒有一家專業的服裝批發市場,服裝企業數量小,產業結構亂,僅有的幾個本土服裝品牌“帥王”、“依立騰”與外來品牌比拼時顯得力不從心,每年300多億服裝消費的內需市場幾乎全部被外來品牌占據。而此時,沿海服裝產業轉移的趨勢明顯加快,“中部崛起”、“安徽打造加工制造業基地”的呼聲越來越高。2005年3月,以“當好政府助手,服務全省服裝行業”為宗旨的安徽省服裝商會順時成立。葉梁作為商會最強有力的發起人之一,他不僅締造了安徽省服裝商會,也開啟了安徽服裝產業一個全新的思變與作為的時代。此后的一切,證明了這個斷語。當選為安徽省服裝商會秘書長的葉梁,與安徽服裝行業的同仁們開始了安徽省服裝業的涅槃之旅。當年6月,安徽省服裝商會與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工商聯合作,對全省17個地市進行調研,編輯出版《安徽服裝產業發展藍皮書》,精確翔實的數據、深刻有力的分析,讓業界震驚,此書的出版翻開了安徽服裝產業嶄新的一頁。“安徽服裝產業需要進行一次系統的研判及規劃,安徽省服裝商會責無旁貸,而且這僅僅是個開始。安徽的服裝產業需要痛定思痛,走出去,引進來,探索出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葉梁說。 至2006年,經過安徽省服裝商會的努力,合肥市站前路已經匯集7家業態不同的服裝批發市場,服飾商圈價值凸顯。6月,站前路被中國商業聯合會命名為“安徽服飾第一街”,安徽首個服裝產業集群地誕生。市場的燎原之勢,奠定了產業發展的基礎。瑤海工業園服裝產業園﹑長豐三元服裝工業園、安徽服飾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相繼建立,并引入“九牧王”、“旗牌王”等知名名牌入園。安徽本土服裝品牌“依立騰”、“帥王”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越來越強。“短短三年,安徽服裝產業的發展之路漸漸清晰:以市場建設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培育本土品牌,以品牌效益促進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推動服飾文化構建,這就是獨具特色的安徽服裝產業發展模式。”葉梁,這個為安徽服裝行業疾呼和奔走的溫州商人,說到這里,臉上露出了欣慰之色。

  淡定與超越

  作為一個溫州商人,為何為安徽的服裝產業如此辛勞、如此拼命?很多人不解。當“葉梁”已成為安徽省服裝商會、安徽服裝行業在外的“一張名片”時,更多人欽佩。

  “盡人事以聽天命”,葉梁只是淡淡地說。“隨著安徽面臨著泛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與沿海服裝產業轉移的趨勢,安徽服裝產業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今后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我愿與之繼續前行,永不止步!”或許,當人經過自身的裂變和錘煉達到某一高處時,會孤獨。而此時,孤獨是種超越。

  安徽服飾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

  “安徽服飾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地處合肥市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內,是合肥新站工業園的園中之園,緊依合肥北二環,距合肥市區僅3公里,園區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尤其是與合肥市站前路“安徽服飾第一街”相距僅4公里。作為安徽紡織服裝市場發展的龍頭“安徽服飾第一街”,通過3年多的建設,火車站站前路1000米的地段匯集安徽白馬服裝城、安徽大市場服裝城、安徽中綠服飾廣場、安徽光大國際服裝城、安徽四季青女裝市場、安徽寶業家紡廣場以及九龍珠兒童城等8大專業市場。

  如今 “安徽服飾第一街”營業總面積約38萬平方米,經營品牌3000多個,解決就業2萬余人,預計到2010年市場交易量將突破100億元,約占全省服裝交易量的30%以上。由于緊臨“安徽服飾第一街”,使“安徽服飾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擁有非常有利的地理條件。該基地的規劃面積約50畝,由18棟標準化廠房組成,單棟廠房建筑面積3366平方米,是由新智聯合安徽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規劃設計的一個專業性園區,致力于打造安徽省服裝加工基地和國際國內知名品牌集聚地、孵化地,集服裝制造中心、面輔料交易中心、研發設計中心、展示中心和培訓中心于一體。新建的“安徽服飾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主要功能是為“安徽服飾第一街”提供品牌加工、產品展示展覽、金融擔保、進出口業務代理檢測檢驗等業務;通過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如提供廠房、技術支持、人力資源配置等,搭建培育本土品牌的創業平臺。

  自2007年9月“安徽服飾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一期建成以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定位、高標準建設、高效率管理原則,現已引進多個入園項目,已建立美特斯邦威安徽公司、金利來安徽公司、鱷魚恤安徽公司、匡威安徽公司等優秀品牌項目。園區以其優越的位置、優良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和來自安徽全省的服裝紡織企業,形成一種“洼地”效應,引導安徽紡織服裝行業走上集群發展的道路。

  朱巧平:梅花香自苦寒來

  文/本刊記者 廖中華 馬強

  朱巧平,安徽廣力電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合肥電器市場,不知道她的人還真不多。她如一朵梅花,經歷苦寒,卻開放在絢爛的春天里。

  朱巧平 合肥市溫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安徽廣力電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合肥正泰低壓電器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走南闖北的溫州人,以自己特有的勤勞和智慧,在祖國各地落地生根,開創了一片又一批的新天地。朱巧平,就是這樣一位溫州人,一位不同尋常的溫州人。

  “我是靠5000元借款起家的”。朱巧平坐在自己新建的辦公大樓那間寬大典雅的總經理辦公室里,幸福地回想著這些年的創業生涯。

  梅花香自苦寒來

  80年代,中國的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改革開放熱潮,在東南沿海,壓抑了許多年的農民紛紛告別“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收起了家什投身商海。198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同村的一位鄰居告訴朱巧平:柳市、北白象等地的低壓電器等機電產品在全國非常暢銷,很多人到全國各地跑供銷 訂業務,“要么你呆在黃華鎮上巖后村這個鄉下地方,規規矩矩地做一名家庭主婦,要么走出去闖一闖,見一下世面。”朱巧平想了一下,決定出去開個小店試一試。

  盡管朱巧平此時對低壓電器產品一無所知,但是她決定試一試。當時,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深入,原來由國家計劃經濟控制的機電產品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值得去嘗試一下。1988年5月,朱巧平勇敢地對“女人世世代代只能當家庭主婦,整天圍著鍋邊轉”的命運說不,從親戚家借了5000元,帶上了一些低壓電器產品的樣品、說明書和一點簡單的行李,只身來到了合肥,在當地一條不起眼的小街租了一間店面。“那時我心里盤算著,5000元付房租和生活費,要是一個月能做個萬把塊的業務,掙個千把元,年底回去也可以帶五六千元錢,這樣就不錯了,再說在合肥的親戚朋友還可以幫忙拉點業務。”24歲的朱巧平想得很簡單。

  但是事與愿違。由于不懂低壓電器方面的一些常識,特別是對電器產品的安裝、使用、維修等方面的技術知識毫無所知,初來乍到的朱巧平吃盡了苦頭。記憶最深的就是:一次合肥一家大工廠的一位電器采購員,在她的店里看了產品,詢問了價格,非常滿意,準備采購一批3萬多元的交流接觸器產品,最后還說好一個星期后過來提貨。開張不久就送來這個大業務,朱巧平非常興奮,她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人,要求立即備貨。然而,等她將一切打點好的第二天,答應買3萬元產品的那位采購員便來電話:“由于沒有技術人員前去安裝,調試產品,原先預定的產品取消訂購”。震驚之余,朱巧平一下子清楚做低壓電器生意不學一點技術常識、不掌握一些電器方面的知識是行不通的。面對戲劇性的變故,朱巧平反而決心要走下去。“好在我年輕,什么東西都可以學嗎?這點挫折算什么?”

  第一筆生意的失敗,給了朱巧平寶貴的經驗,也讓她領悟到,必須懂一行才能干好一行的深刻道理。于是,看書、學習成了她的必修課,也因此在她最初的那間小店里,低壓電器方面的書和雜志堆積得比產品的樣品還多。

  轉眼間到了年底,朱巧平一算賬,經營了七個月的小店,營業額竟達到了30萬。朱巧平沒有透露其他詳盡具體的數據。不過她告訴記者,當年跑樂清、柳市等地的低壓電器供銷這一行的毛利計算方法(約占營業收入的50%)和純利的計算方法(約占營業額收入的30%)。

  1995年,經營了七年雜牌低壓電器門市部,手頭已經有了不少資金的朱巧平毅然選擇了正泰作為自己準備放手一搏的品牌。

  與正泰合作

  合肥正泰低壓電器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底,系中國正泰集團的安徽總代理,正泰集團集科技、工業、貿易、信息業為一體,以低、中、高壓電器和輸配電設備為主導產品,是中國最大工業電器制造企業之一,綜合實力名列中國民企“500強”第4位。在北美、南美、西歐、東歐、中東、南非、澳洲、東南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營銷網絡遍布國內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合肥銷售公司斥巨資在合肥新火車站開發區購置“正泰大廈”,位于合肥市鳳陽路。公司規模大、環境佳,擁有寬敞的營業大廳,完備的現代化倉儲及配送設施,先進的銷售全過程計算機網絡化管理,以及富有針對性的定期員工培訓等各項完善的管理制度。公司下設一個分部,一個配套廠,分部位于合肥市安慶路175號。公司現有員工150人,其中各類工程技術管理人員30人。

  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成套電氣設備,高低壓電器、通信設備、汽車電器、建筑電器、防爆電器、氣動元件、電線電纜等5000多種產品。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體系,銷售網絡遍布全省。公司擁有營業、辦公面積3000多平方米,員工宿舍1500多平方米,各類汽車20多輛,以及現代化的倉儲及配送設施。

  “當初選擇代理正泰產品,首先是基于我的樂清情結,因為以當時的實力,完全有能力選擇一家上海或者國外的知名電器品牌做代理,但是作為一名樂清人,我更喜歡家鄉的產品;其次是基于正泰良好的企業形象,孜孜不倦的質量追求和南存輝董事長的人格魅力,這也是我與正泰結緣的重要原因。”朱巧平滔滔不絕地描述當年的壯舉。

  從這以后,朱巧平的事業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由于拿到了正泰集團在合肥地區的代理權,朱巧平以宣傳物美價廉的樂清電器為切入口,大膽地在當地做起了品牌。

  市場果然是鐘情于有準備的人,朱巧平率先在當地勇敢地打出“樂清牌”、“溫州牌”,因此在當地眾多的機電產品銷售商中獨樹一幟,迅速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成了一只咄咄逼人的生力軍。據了解,從1995年開始,朱巧平開設的合肥正泰銷售公司,營業額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長。正泰產品不僅占領了合肥低壓電器零售的同時也大量進入一些大型的建設項目,成了一些單位的首選品牌。

  “最初,合肥的消費者和其他地方一樣,對溫州貨存有抵制心里,有些人甚至打出了溫州貨一律不買的標語,這在當時給我的壓力很大,但是經過我們對用戶的細心解釋,甚至讓他們把產品拿去免費使用等舉措,許多人才慢慢開始接受溫州的產品,后來用戶反而覺得物美價廉的溫州產品非常實用,這給我們后來的銷售工作以極大的鼓舞。”朱巧平回憶當年自己堅決打出樂清牌、溫州牌的創舉,顯得非常自豪。1996年,有一次她們的銷售人員到合肥的一家大型紡織廠推銷產品,剛開始向廠方介紹正泰產品,對方還比較客氣,后來一聽說正泰是溫州的企業,她們立即鄒起了眉頭,冷冷地冒出一句:溫州貨,我們不要。銷售人員只好沮喪地掃興而歸,朱巧平知道這一情況后,立即召集銷售人員開會。第二天,她直接帶著工作人員來到這家紡織廠,介紹了正泰產品的情況,并表示愿意免費提供產品給他們使用,直到他們滿意為止,這招果然奏效,3個月后,這家紡織廠成了朱巧平的一個大客戶。

  做人,不能忘本

  近年來,隨著正泰集團知名度和聲譽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正泰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的發展受到中央領導的不斷關注后,正泰產品憑著良好的信譽和質量,在合肥市場的占有率不斷提高,原先一些國家大型建設項目基本上被國有企業或國外知名品牌壟斷的局面相繼被打破。2000年,朱巧平的合肥正泰銷售公司取得了2000萬元人民幣的銷售業績,在安徽省眾多的民營工業電器銷售商中穩居榜首的位置,企業的銷售觸角,不僅遍布合肥的各個角落,同時向合肥周邊地區延伸。

  今年以來,朱巧平更是憑借自己的實力,在許多大型項目招標中頻頻得手。3月,由正泰集團合肥銷售公司提供的中國煙草行業95人技改項目合肥卷煙廠的400多萬元電器產品全部投入使用,正泰的效率,產品質量服務受到使用方的一致好評。5月,安徽無為縣兩網改造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正泰合肥銷售公司在朱巧平的精心籌劃下,在近30家的競爭對手中勝出,一舉拿下100多萬的電器業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作為一名溫州商人,朱巧平的魅力、膽識和為人是為人稱道的,而作為一名溫州女人,朱巧平的業績以及她身上的光環,也是為數不多的。

  做人,不能忘本。尤其是當你有了金錢和地位后,更應該保持勞動本色,應該想到回報社會,為社會做點貢獻。

  也許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成功后的朱巧平沒有沉迷于成就之中。

  1999年,朱巧平無意中在報紙上得知,合肥地區有許多下崗職工,生活非常艱難。看完報道后,朱巧平心里非常沉重,立即找到了有關部門,提出可以解決部分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不久之后,20多位下崗職工被安排在正泰集團合肥銷售公司的銷售和技術等部門,受到了所在地區政府以及合肥市勞動局、人事局等部門的稱贊,合肥電視臺等新聞單位聞訊后紛紛前來采訪。

  幾年間,正泰集團合肥銷售公司在朱巧平的領導下,各項經濟指標連年遞增,并創造了多個第一,安徽省技術監督局在銷售單位設立的全省第一家低壓電器質量投訴站就在這里,安徽省工業電器銷售系統第一家銷售管理訂貨網絡化也在這里。

  1999年,朱巧平不顧部分親朋好友的反對,果斷地作出重大舉措,斥資400萬元人民幣,在合肥的鬧市區,距離合肥新火車站僅100米的鳳陽路,建造總建筑面積達5500平方米,上下共7層的專營工業電器的商業大廈,并取名正泰大廈。

  多元化發展

  安徽廣力電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國家機械工業部,電力工業部定點的電器設備專業生產廠家,也是國家經貿委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主要設備推薦廠家之一,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高低壓開關設備的設計、生產、制造、調試的行業大型企業。公司座落于合肥市雙鳳工業開發區,占地60余畝,資產5000萬元,員工180余人。公司產品主要有高低壓成套系列:PZ30、GGD、XL-21、MNS、GCS、GCK等, KYN61-40.5、KYN28A-12、XGN2-12、HXGN15-12箱式變電站、直流屏及GZS1高壓真空斷路器、低壓框架式斷路器、塑殼斷路器、小型斷路器、工控產品、雙電源自動開關、浪涌保護器等高低壓電氣元件制造,產品涵蓋了高低壓成套設備和元器件數十個品種。

  公司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經驗,為各行業提供技術先進、性能穩定、安全可靠的配電產品。公司長期注重科技隊伍的建設,擁有中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35%,大專以上文化員工占公司總人數的70%以上。公司十分重視產品質量,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的生命。高壓系列產品均通過國家權威機構的檢測和國家相關部委的鑒定,低壓系列產品獲得國家強制性“3C”認證,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裝備和測試手段,建立了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隊伍,并己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合肥市政府頒發的“合肥市免檢產品” 證書。

  公司先后引進了大量的先進設備,建立集工藝設計、生產制造和信息管理為一體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提高工藝設計和產品生產的質量及效率,實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制造,促進生產自動化,使企業生產管理、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的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步入2008年,在公司未來三年規劃報告中,朱巧平女士以及她的優秀團隊提出要適應經濟發展,整合團隊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在大力發展各個子公司經營優勢的基礎上,到2010年,完成建立安徽廣力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將在電氣元件、成套設備生產和銷售、商業地產、職業教育、國際貿易、金融等多個領域實現多元化發展,把集團所涉及領域內的業務或子公司做到安徽省一流企業之一,集團綜合實力進入安徽省十大民營企業之一。

  林小冬: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玫瑰園

  文/ 侯耀晨 馬強

  林小冬 安徽天寶商管有限公司董事長、 合肥溫州市商會常務副會長

  敞亮而雅致的辦公室里,林小冬給我們聊起她最近的一個愿望:在上海注冊一家由殘疾人自己參與的精品小區物業管理公司,然后以品牌運作的方式向中心城市推廣。

  “奧運會使全世界的人都來欣賞中國。汶川大地震中出現了很多殘疾人,我們企業每年都要交殘疾人保證金,每個市都有相應的基金會。能不能給他們提供一份有尊嚴、有自信的工作呢?”

  林小冬直覺中,這個愿望是有可能實現的,殘疾人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克服身體上的不便,也可以給客戶提供完美的服務。比如,沒有手的人可以用特定的對講系統承擔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

  她相信,只要殘疾人提供了高品質的服務,社會是愿意接受他們的。很久以前,她就有過這樣的體驗。

  十五歲那年,林小冬去廈門擺地攤。從福建上火車后不久,她發現一位老人領著一個小女孩,唱歌要錢。也許那天車上人太擠了,很多人只能躺在地板上休息,車廂里悶熱不堪,影響了大家的心情。盡管老人賣力拉二胡,小女孩認真地歌唱,就是沒有人理她們。

  林小冬看著看著忽然很想幫幫這一老一少。她很快化了妝,給大家唱起了粵劇,舉手投足,無不透出專業演員的神韻。車廂里頓時熱鬧起來,由于林小冬的拔刀相助,老人和小女孩那一天有了可觀的收入……

  “我覺得只要人的心靈美好了,世界就美好了。”林小冬說。

  目前,天寶商管的總經理奉命做這項愛心工程的前期調研,他接到的指令是:如果當前的技術手段、適合殘疾人的各種崗位設計能夠滿足小區物業的系統需求,就盡快啟動,要做就做成品牌,一是服務品質要好,二是管理要完善。

  在房地產走向低潮的幾年中,林小冬卻創造了華東地區商業地產服務的領導品牌。和這樣的女性聊天,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也可以領略到:溫州商人之所以迅速發達,又能持續進步的秘密。

  戲里戲外用真情

  林小冬老家在溫州泰順一個山村里,從那里出發,到不遠處的另一個海邊的村莊,可以隱約聽到來自臺灣地區的雞叫聲。

  媽媽是當地著名的接生婆,她親手把2000多名小生命迎接到這個世界上,而她的父親認識好多中草藥,勞動之余總會帶些草藥送給沒錢看病的鄉親們。多年來,他樂此不疲。

  盡管父母終日辛勤勞作,而且人緣很好,但家里的生活一直很困難。有很多年,媽媽一直在照料一位因家庭變故而精神失常的遠親。起初看到她天天來家里吃飯,媽媽還要給她洗衣服。林小冬曾經不理解:她不是我們家人,為什么老來吃飯呢?

  “她已經很可憐,總得有人照顧啊。”媽媽告訴她。

  慢慢地,看到哪一天開飯時她還沒有來,林小冬會感到焦急。

  這是一種奇怪的體驗,但是看到鄉親們那么尊重父母,林小冬覺得媽媽是對的。那時候她有了一個很強烈的愿望:一定要多多賺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家里那座年久失修的木房子似乎也總在對她說:快點出去吧,還等什么呢?

  1986年,媽媽發現剛才還在磨豆子的林小冬找不見人了。父母焦急萬分找遍全村,鄉親們都說沒看見她。

  一個才上三年級的小學生能跑到哪里去呢?

  一個周以后,12歲的林小冬正在鎮文化館業余組織的粵劇團里練功,忽然聽見廣播找人,里面廣播的正是她的姓名。幾天后,林小冬回到家,給父母說明了她的打算和團里的情況。父母最終同意了她的選擇。

  在粵劇團,林小冬學得很快。幾個月后,她已經成了團里的當家花旦。《方玉娘祭塔》中的方玉娘、《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祝英臺、《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都是她的拿手好戲。

  林小冬學戲第二年,劇團就到福建等地去演出,那時候,她的工資已經是團里最高的,每個月有三十塊。此外因為她唱得好,人家還給她往臺上扔錢。

  小女孩都喜歡打扮的,林小冬卻非常節儉。由于經常化妝,臉上的皮膚受到刺激,她只舍得買2元錢一盒的貝殼油洗臉時抹一點。當年回家,她給媽媽帶了500元。林小冬還記得,那時候的錢面值都很小,500多塊就是厚厚的一沓,她把這些錢藏在內衣的口袋里,一路上都擔心弄丟了,一直到回家親手交給媽媽才算安心。

  粵劇團每年春節前后要演出,每當團里放假時,她就琢磨著有什么別的事可以多賺點錢。因為就靠這樣去唱戲,收入還是有限,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把家里的房子修起來。

  這時候,看到很多人擺地攤賺了錢,林小冬也利用業余時間去擺攤。第一次出去,她從瑞安進貨,拿到廈門去擺攤。誰知一場大雨后,她的皮鞋全都淋壞了,原來她進的這批鞋子看上去挺不錯,實際上都是劣質產品。

  林小冬大哭一場,但是轉過來一想,如果這批鞋子都賣出了,她也對不起那些來買鞋的人啊!從此,她下決心不再進瑞安的鞋子,而是直接從福建的石獅進旅游鞋,賣給來當地旅游的老外。林小冬進一雙鞋子需要20來塊,賣給老外50塊,有一種紅色的甚至可以賣到100塊左右。

  來福建一帶旅游的老外非常多,很多人鞋子價格很低都賣不出去,但林小冬進的都是最好的鞋因而生意非常好。她每星期去進一次貨,每天居然能賣100多雙,最少的時候,一天也賺到1000多地錢。

  就這樣,林小冬利用業余時間在福建擺了兩二、三年地攤,才17歲的時候,已經賺了幾十萬塊錢。

  有了最初的資本,林小冬和老公在福建龍安開發區開了一家超市,但這次卻不怎么順利。由于不懂經營,超市一直在虧錢。還有一點,他們總是不知道,如何才能不丟東西。如此,超市開了不久,只好轉給懂行的人去做。唯一收獲,是她們在那里買了一排門面房,一直在增值。

  2000年,林小冬聽說徐家匯地鐵商場賺錢多,就跑到那里租了一個柜臺賣品牌女裝,生意卻不像人家說的那么好。此時,她想上海杭州她都爭不過人家,不如到西安看看,但又覺得西安的競爭會不會太大呢?還是先到安徽呆一段時間再說。沒想到,安徽對于她來說,卻是一塊真正的風水寶地。  

  心若在,夢就在

  初到安徽,林小冬買了三個門面專賣品牌女裝。

  當年,很多溫州同行已經做得很大,林小冬回憶說:“我也想做更大一點生意。有很多人我到今天都很崇拜,那時候要見他們一面都沒有勇氣。”

  一個偶然的機會,林小冬認識了一個杭州的姐妹,終于有機會介入房地產領域。

  自2005年起,由于宏觀調控,全國房地產銷售實際上已經處于低谷了,但林小冬在合肥賣房子卻賣得非常火。她不光賣樓盤還創辦專業的物業公司,從事商業地產的物業管理和服務。

  林小冬做商業地產,和別人的路子不同。她是整體簽下項目的銷售權,然后統一規劃,先招大品牌,其他樓層則全都是小的品牌專賣店。銷售的利潤,雙方按比例分成,這樣她的銷售收入就更多,也解決了合作伙伴的銷售困境。

  這樣,在金色巴黎等商業地產項目的招商創造了奇跡后,愿意跟林小冬合作的人越來越多。目前,林小冬更進一步介入旅游觀光型地產的開發項目,在接受我們采訪時,她剛駕車從浙江回來,在浙江安吉她有一個相關的項目已經啟動。安吉有面積廣大的竹林,風景特別優美,最難得的是距杭州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我覺得每個人都比我優秀,我是發自內心這么想的!”林小冬說,如果不是從每個人身上學習,如果不是有一批很要好的朋友,很難想象連“平方米”、“坐北朝南”的常識都搞不清的她能取得今天的成績。

  有一次,一個大老板到林小冬的公司來辦事,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林小冬一進公司大門,好象和每個人都是朋友,就算跟門口的保安,她也要說說笑笑聊上幾句,而看上去哪些保安也沒把她當老板來看。

  實際上,林小冬就是這樣一個人。盡管生意做得很大了,每到一些飯局上還是朋友們聚會的場合,只要人家說:林小冬,給我們來一段!

  她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盡管離開舞臺已經很多年來,她的粵劇依然唱得很專業。當我們聊到粵劇時,我很想聽聽,她的唱腔到底如何?又覺得初此見面,提這樣的要求是否不大禮貌呢?

  誰知,當我冒昧請她唱一段時,她立即坐在沙發上給我們來了一段《方玉娘祭塔》,仔細聽來,果然水平可以。

  從創辦物業公司到現在,林小冬每年春節年夜飯肯定是跟公司的保安一起吃,這就是大家覺得很容易跟她接近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管理上她卻有自己的一套,一點也不容含糊。

  對于工作表現好的員工,她發獎金不發給本人,而是直接發給他們的家長。

  公司要求保安必須戴白手套,看見業主回來要先敬禮,給業主開車門,看人家大包小包拿東西回來,要幫忙送到家門口。

  但是保安們自有對付的辦法。他們記住了林小冬等幾個主要領導的車牌號,一見這些車來,照章辦事。對其它的人,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林小冬前不久就遇到這樣一件事,那一天她回家,提了很多東西,新來的保安沒認出她。其服務態度讓她很不滿意。

  當時她什么話也沒說。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召集物業公司全員大會,她講了自己的案例。然后問他們:“公司規定停車超過半個小時才開始收費,為什么我們做不到?我們是保安,就是給人家做服務的,交警罰款還要敬個禮呢。我們的人是什么態度?”

  林小冬認為,真正了解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做到極致,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賺到不僅是錢,還有朋友。

  林高樂:讓產品從“不銹”到“不朽”

  文/本刊記者 廖中華 馬強

  林高樂 合肥市溫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安徽綠寶不銹鋼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合肥新星廚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省廚具協會會長

  我們在林高樂的辦公室里坐了一會兒,林高樂就來了。

  見記者還空著肚子,就提議先吃飯。記者堅持先采訪完后再說。就這樣,我們坐下聊了起來。

  1963年出生的林高樂語速很快。一邊講話,兩只眼睛就一直盯著你。記者采訪他,需要全神貫注才能跟得上他的思維。

  “我小學還沒有畢業就踏入商海了。”林高樂的坦率讓記者有些吃驚。這位小學還沒有畢業的企業老板,現在卻做著數以千萬計的生意。人誠實,朋友就多。看來,這位坦誠的林高樂前景無途。

  從小學綴學后的林高樂,先是在家鄉跟著別人學理發。這樣,一干就是四年。到了20歲時,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后來,還在村里開過拖位機,也賣過電烤箱,豐富多彩的經歷讓這位少年很早就體會了生活的艱辛。

  在賣電烤箱的兩年里,林高樂積累了一些資金。以后就憑著這點本錢,開過飯店、開過烤鴨店。飯店從一家開到兩家,又到三家,生意可謂興隆人旺。只是好景不長,由于當時社會治安不是很好,賺的錢還不如花的多。最后,只好忍痛割舍,將飯店與烤雞店都轉給了別人,另尋出路。

  1993年,林高樂開始進入食品機械方面的業務。當這一塊業務逐漸做大時,識時地進入了廚具產品。這時,時間已經到了1998年。

  一邊經營廚具產品,一邊將眼光聚焦到了生產廚具的領域。第一款產品,就是不粘鍋。只是生產不粘鍋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結果,不小心將一些不合格的產品混入了合格品中,產品流向了全國。結果可想而知,不粘鍋業務就此停止。

  “這件事留給了我很多思考,管理好一個企業,有很多學問的。加強企業管理,才能出好產品,才能出優質產品。”林高樂說,算是吃一塹長一智。

  由于業務發展的需要,林高樂與綠寶集團出資二千萬元成立了安徽綠寶不銹鋼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雙方各出一千萬元,林高樂出任總經理。

  有了前車可鑒的林高樂,在管理企業上可謂盡心盡力。不僅使自己的產品質理更上一層樓,而且還行銷安徽的周邊省份。下一步,就是如何布局全國的問題。

  在合肥廚具協會網站上,對合肥新星廚具有限公司的評價是:該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公司現有員工160多人,其中技術人員30人(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12人,技師11人)。目前公司下設分公司3個(銷售公司2個,售后服務公司1個),產品代理商14家,公司資產總額957.4萬元,擁有辦公、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團體,經營面積30000多平方米,其中標準生產用房兩萬平方米,公司通過多年來的努力,發展到目前在同行業中從人員技術結構、生產技術設備、辦公環境、市場都具領先地位,特別是年銷售額增長逐年遞增,銷售量在省同行業中位列前茅,是安徽省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廚具制造公司之一。

  由此可見,林高樂已經成為安徽省實力最強的廚具制造公司之一。

  不僅如此,林高樂以及他的公司還獲得了許多榮譽。

  2001年,榮獲合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的“推介購買企業”;2002年度被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單位;2003年度在安徽商業協會主辦的“安徽省首屆餐飲文明服務大賽”中榮獲第一名;2005、2006、2007連續三年在安徽省教育系列配套用品展示會中被安徽省教育廳指定為教育系統“定點生產供應單位”;2005年度“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2005年度被評為“中國質量、信譽、服務AAA級企業”稱號;2006年首屆中國徽菜(合肥)美食節指定品牌廚具;2007年度榮獲安徽省人民政府“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 已榮獲“合肥市免檢產品” “合肥市名牌產品”等稱號;2008年度被評為“安徽省十佳酒店供應商”、 “安徽市場共認名牌產品”。

  此外,林高樂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堅持科技創新的目標管理,繼續堅持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宗旨,加大科技投入、優化產品設計、調整產業布局、強化企業管理。不斷加大企業技術改造的力度,通過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使新星廚房設備系列產品更加優化。同時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員工的創新、開拓意識,通過生產、銷售、服務三個環節聯控、優化,以實現名牌戰略,加快新星的發展,引領廚具行業的新潮流。2007年,公司和中國科技大學聯合研制的高效、安全、節能環保灶已隆重推出,并已通過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權威檢測。該型灶和目前市場上通用的爐灶相比,可節省燃料35%左右,并已在一大批知名酒店中投入使用。

  “做產品就是做人,讓產品從‘不銹’到‘不朽’,需要很多東西和技巧。”林高樂說。

  >>對話林高樂:

  中國商人:在不銹鋼設備這一塊,投資了多少?

  林高樂:2000萬。其中有一半是我投資的,另外一半是綠寶集團投資的。

  中國商人:是如何踏入商海的呢?

  林高樂:我呢,1963年出生。小學還沒有畢業就踏入商海了。先是在我們家鄉學理發,干了四年,大約到了20歲時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在村里開過拖拉機,賣過電烤箱,這樣一步步做起來的。

  賣電烤箱的兩年里,積累了一些資金,又開了一家飯店。從一家到兩家,再到三家。后來,又開起了烤雞店。

  中國商人:為什么后來這些業務都沒有做了呢?

  林高樂:因為治安問題。當時,治安不是很好,我們在93年時就沒有開了。就開始做食品機械方面的業務,從食品機械起步的。業務量做大了一點,到1998年就開始經營廚具產品。我到合肥來,就帶了十幾萬塊錢來的合肥。開始時,我們做的產品是不粘鍋。因為科技含量比較高,技術沒有掌握好,有一部分不合要求的產品流進了市場,這樣給經營造成了較大壓力,最后這個產品就沒有做了。

  中國商人:這件事應該對你今后管理企業有促進作用。

  林高樂:這件事留給了我很多思考,管理好一個企業,有很多學問的。加強企業管理,才能出好產品,出優質產品。讓產品從“不銹”到“不朽”,需要很多東西和技巧。

  后來,我加入綠寶集團,成立了安徽綠寶不銹鋼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

  中國商人:主要生產哪些東西?

  林高樂:主要生產不銹鋼廚具。我們有一條處理不銹鋼表面的生產線,這是安徽省惟一的一家,是從意大利進口的設備。開卷、表面處理都很先進。

  現在,我任董事長的合肥新星廚具有限公司那一塊主要做物流業務。以前的生產業務,基本上都進入了綠寶不銹鋼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這一塊。

  我們還是全國徽菜大賽的主辦單位之一。他們用我們的設備,不過,每一次用過之后,我們只好折價處理了。如果能把安徽的徽菜推向全國,我也算是盡了一份力量。

  當我看到德成電氣“以德為本,真誠服務。科技創新,成就未來。”十六字企業管理真言時,內心還是深為感動。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民營企業如何走向世界舞臺。已成了萬萬千千中小企業主所關心的話題,德成電氣的十六字真言,似乎為我們指出了某種方向。

  以德為本,方可大成。

  倪亦成:德者,成也

  文/本刊記者 廖中華 馬強

  倪亦成 合肥市溫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德力西安徽省總公司總經理、安徽德成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采訪倪亦成是在我剛到合肥的那個下午。一場秋雨驟然而至,將整個合肥市區澆了個透。

  剛開始,倪亦成還有些靦腆,甚至幾度謙遜地笑道:“我又沒有什么成績,也沒有做出多么偉大的事情,這樣的采訪我會受之有愧。”

  但,雙方話匣子一打開。記者才發現,倪亦成談鋒甚健。

  我從樂清來

  倪亦成1967年6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樂清市北白象鎮萬南村。萬南村東臨東海,西枕雁蕩山,甬臺溫高速橫貫村南。國學大師南懷瑾就出生于樂清。童年時代的南懷瑾正是因為有了樂清清山秀水的哺育,才有了日后對儒、釋、道三家思想獨具一格的創新詮釋。

  談起自己的童年,倪亦成顯得凝重起來。與同時代大多數溫州商人一樣,倪亦成也過早地肩負起了家庭的重任。這成了那個時代溫州商人特有的一個標記。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了過上所謂的幸福的好日子。他們只身下海,只身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創業。至于在這條艱辛的創業之路上,他們流了多少汗、淌了多少淚、灑了多少血,也許已經無人知曉了。

  盡管倪亦成一再表明自己是一個平凡普通的溫州商人。但正是這種看似平凡的“普通”,在經過無數的重疊、組合與發酵之后,終于在浙南大地上誕生出一個對中國市場經濟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商人群落——溫商。

  1991年,倪亦成只身來到合肥。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倪亦成顯得坦率而真誠:“最開始時,也就二萬七八的貨。做什么呢,做五金標準件。”

  憑著溫州商人特有的勤奮與吃苦耐勞,倪亦成慢慢地在合肥站穩了腳跟。

  從1992開始,倪亦成的電器零售終于有了較大的進展,無論銷售還是利潤都一年一個新臺階。到1997年,倪亦成已到達了500萬規模。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成績。

  1998年,在中國電器市場初有斬獲的德力西集團決定發力安徽市場。在考察了安徽(主是要合肥)所有的電器經銷商之后,最終決定將德力西電器在安徽的總經銷權交給了正處于事業上升時期的倪亦成。德力西集團合肥銷售中心就此誕生。成立第一年,德力西集團合肥銷售中心即超過500萬元。

  抓市場與捂口袋

  在與德力西結盟后,中國高低壓電器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市場從混亂無序的混戰狀態漸漸進入一個較為理性的有序疏理,從無品牌時代進入了品牌孕育期。德力西、正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至此,倪亦成通過近八年在電氣銷售方面的摸爬滾打,已經對安徽這塊市場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不僅建立了較為穩定的渠道網絡,也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大客戶。加盟德力西,品牌優勢與渠道優勢的有機結合,市場進入了井噴期。從1998年到2000年,僅僅兩年時間,德力西合肥銷售公司銷售收入就突破2000萬元。

  在采訪倪亦成的整個過程中,溫州商人的那種低調、務實、腳踏實地風格暴露無遺。顯示了一個成熟商人對市場的充分把握以及對人情世故洞若觀火的審察。為了一個數據,他甚至數次要求自己的常務副總親自去核實,以免紕漏。可見,倪亦成的穩健。

  2000年6月份,由于倪亦成在電器銷售方面取得的成績,德力西方面決定將安徽全省的銷售總代理都交給倪亦成。至此,德力西集團安徽銷售有限公司成立,倪亦成也成為其在安徽銷售的總代理。

  市場總是在不停地變化之中,只有那些對市場有充分了解和洞察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商機。外表普通的倪亦成,對市場的洞悉和對商機的把握一點也不比別人遜色。德力西集團安徽電氣有限公司成立當年,銷售首次突破3000萬元。

  溫州商人之所以能成為溫州商人,并在中國商幫系列中獨具風格。在于他們永遠將市場的需求與個人財富有機整合。既抓住市場,同時又捂緊財富的口袋。

  隨著自己銷售收入的不斷增加和市場份額的擴大,加上多年來對電氣產品較為透切的了解。倪亦成決定成立自己的全資公司,創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品牌。

  2004年5月,安徽德成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總投資近千萬元。主要從事高低壓成套設備的生產、銷售、安裝及服務。

  當記者問及這樣做會不會影響到德力西在安徽市場的份額時,倪亦成顯得很輕松:“只會增加德力西的市場份額,因為我們重疊和交叉的地方很少。另外,由于業務范圍的擴展,還會帶動德力西相關產品在安徽的銷售。”

  2008年,倪亦成投資1000萬,在安徽國際五交商貿城的黃金地帶(主干道)購置了1500平米的商鋪。一個集辦公、商貿、物流于一體綜合電器營銷中心將會成為倪亦成拓展事業的新基地。此外,倪亦成還在毗鄰合肥的長豐縣吳山“溫州產業園”征地100畝,建立起一個能夠生產高低壓集成產品的德成電氣科技園,這將是倪亦成新事業的起點。

  >>對話倪亦成:

  中國商人:什么時候來合肥的?

  倪亦成:1991年。最開始時,也就二萬七八的貨。做什么呢,做五金標準件、電器。  

  中國商人:在來合肥之前呢?

  倪亦成(笑):主要搞推銷,經常是背著一個包,到各地推銷。  

  中國商人:代理德力西有什么門檻或者條件?

  倪亦成:當時德力西派人來安徽考察市場,尋找有能力符合條件的代理商。在眾多電器經銷商里,最后找到了我。

  中國商人:為什么是你?而不是別人?是你的實力比別人強嗎?

  倪亦成:并不僅僅是實力。也有相關的渠道能力。僅僅有實力,沒有一定的渠道,以及在合肥市場方方面面的網絡能力,是難以拿到這個代理權的(笑)。  

  中國商人:成立德成電氣科技公司會不會影響到德力西的銷售?

  倪亦成:“不會。只會增加德力西的市場份額,因為我們重疊和交叉的地方很少。另外,由于業務范圍的擴展,還會帶動德力西相關產品在安徽的銷售。”

  中國商人:在很多民營企業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和規模時,引進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尤為重要,你的企業有無這方面的考慮?

  倪亦成:我們企業也會考慮到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以實現新形式下的新要求。這是一個潮流,企業只有完全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越做越好,越來越強。

  黃建春:古道熱腸的溫州人

  文/本刊記者 廖中華 馬強

  黃建春 中國人民電器集團安徽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綠寶床墊有限公司董事長、合肥市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

  黃建春、黃春生是這次采訪中,惟一一對聯手打天下的企業老板。

  從弟弟黃春生的談話中,可以聽出他對哥哥黃建春的那種兄弟情深的真摯與熱愛。正是這種純真而熾烈的兄弟情懷,使得這一對聯手闖天下的兄弟成了這次采記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這種情同骨肉的兄弟情誼,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家里兄妹中的老大,黃建春一個人來到合肥獨闖天下時,其他的弟弟、妹妹還沒有來。

  與大多數溫州商人一樣,在經營電器方面小有成效之后的黃建春,最終選擇了與中國人民電器集團合作專營人民電器集團的產品。由于業務的擴大和經營范圍的不斷延伸,黃建春最終將電器方面的主務業務交給了弟弟黃春生打理,自己則將主要精力放在拓展新市場、新業務方面。

  作為合肥溫州商會里的常務副會長,黃建春同時也是這個群體中為數不多的中共黨員之一。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特殊的身份,使得黃建春在這個集體里扮演與別人不一樣的角色。仗義執言、為商會成員解憂、為其他在合肥工作的溫州同鄉排憂解難,成了黃建春日常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一位了解黃建春的朋友對記者坦言:“這是一個古道熱腸的溫州商人。不僅在兄弟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就是在溫州老鄉中,提起黃建春也是無人不曉的。”

  1983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五個年頭。一切都方興未艾,卻又顯示出勃勃生機。少年的黃建春與他那些有著同樣夢想的朋友一起,來到了合肥。想在這個陌生卻又充滿了機會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華,開創一番事業。就這樣,合肥成了黃建春的第二故鄉。這樣,一呆就是25年。

  在將電器業務交給弟弟黃春生打理后,黃建春先開了一家電表廠,趁著中國農村電網的改造,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賺了一筆小錢。不久之后,黃建春又開設了一家床墊廠,主要是與其他產品配套。另外,黃建春還有一輛長途豪華大巴,專跑合肥至樂清的長途專線。

  當記者問到黃建春為什么要承包一條家鄉長途客運線時,黃建春答:“為我們溫州老鄉服務的同時,也希望能為自己創造財富。大家共同雙贏。”

  >>對話黃建春:

  中國商人:聽說你不僅開了一個床墊廠,還有一個大巴,跑長途?

  黃建春:是的。專門跑合肥到樂清長途專線。

  中國商人:你的那個床墊生產廠效益如何?

  黃建春:效益還不錯。主要與大型床墊廠進行產品配套,產品不愁銷路,業務是有保障的。

  中國商人:一年的營業額有多少?

  黃建春:一千來萬吧

  中國商人:你什么時候來以合肥的?

  黃建春:我是1983年來合肥的。

  中國商人:是什么原因使得你選擇了合肥,而不是其他地方?

  黃建春:當時來合肥時,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跟著以前的朋友,就一起來了。

  中國商人:當時主要經營電器嗎?

  黃建春:是。開始時,上門推銷,從溫州那邊發貨過來。

  中國商人:后來為何想到開店,辦公司?

  黃建春:上門推銷也不方便,人也比較辛苦,開始租柜臺,后來自己開的門市部。

  中國商人:我們采訪你弟弟黃春生時,他一直就很感謝你,是你將他帶進電器經營領域的。共同經營電器。

  黃建春:是這樣。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我是家里的老大,應該在這方面為弟弟妹妹們作出一個樣子。

  中國商人:聽說你還是中共黨員,在你這一代溫州商人企業家里比較少見,是這樣嗎?

  黃建春:是的。我才加入中共黨員。在溫州商人里面,中共黨員也不少。他們也做得都很好,都起到了黨員的模范作用。

  中國商人:這次采訪中發現,溫州商人都很低調,這是為什么?

  黃建春:因為他們都是靠自己勤奮的雙手創造的財富,沒有勤奮的雙手,說得再好,也沒有錢來。所以,溫州商人很現實,一般不會多說什么,只知道埋頭苦干,腳踏實地掙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