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友:志在古都創大業
江德友,西安溫州商會執行會長
一個精明能干,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的溫州人,在西部大開發的滾滾洪流中,投身于古城西安的經濟建設,大氣派、大手筆、大運作,彈奏出一首首激越動人的時代樂章,演繹出一個個光彩奪目的人生的傳奇……他就是西安溫州商會執行會長,陜西鎧達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兼董事長江德友。
批發市場初試鋒芒
江德友, 1961年3月出生在浙江溫州樂清市。1989年來到西安經商,1999年善于把握商機的他把投資的目光投向了市場開發,先后投資開發“新春秋商貿有限公司”和“炭市街水產批發市場”。在開發市場的征途中,江德友穩扎穩打,步步進取,他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決心再創一番新的業績。經過一番琢磨,他觀察到了靠近火車站的道北自強東路蘊藏的商機,決心在這里開發建設五金機電工具批發市場。道北,是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地方,由于歷史的原因,這里的生活環境差,社會治安比較亂,不少人想在這里投資發展,卻都在風險面前望而止步。面對不被別人看好的道北,江德友不畏風險,迎難而上,在他的鼓勵帶動下,幾位要好的同鄉一起投入了他們認定的事業。2001年9月,經過一番艱苦的付出,以經營五金機電、工具勞保、電線電纜等為主,占地10余畝容納200多個商戶的陜西凱達五金工具批發市場正式營業。
批發市場的開業運營,不僅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廠商,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而且也給許多下崗職工和農村進城的務工人員提供了就業的崗位。幾年來,在他的努力下批發市場不斷向經營規模化,管理規范化,設施現代化邁進,每年為地方增加稅收100萬元。
7年打造7個專業市場
初戰告捷,飽嘗勝利果實的江德友開始謀劃更大的發展。2003年10月,時任陜西省委書記的李建國率團到珠江三角洲招商投資,其中有新建西北五金市場的項目投資2500萬元,知到這一消息,江德友異常興奮,兩次奔赴廣東。在陜西廣東經貿合作推介會上簽定了西北五金批發市場改造的正式合同,這一項目被西安市新城列入經濟發展重點項目,受到政府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
江德友再一次以火一樣的熱情投入這一項目當中。決心以此為鍥機,竭盡全力把自強東路地區建成西北地區一流的五金商業航母。這一項目使西北五金工具批發市場與凱達五金機電工具批發市場融為一體。占地面積達到28畝,經營鋪面600多間,配套庫房10000余平方米,可提供再就業崗位1500多個。為了更好地為客戶創建一個良好的經營投資環境,杜絕治安案件和經濟案件的發生,在公安新城分局自強路派出所的重視支持下,2005年3月,市場成立了警務室,又投資了30多萬元購置了兩輛巡邏車,配備32個探頭全方位立體式監控,有效地防止和打擊了各類案件的發生,受到了廣大商戶的好評。2005年,市場被公安新城分局評為警務先進單位,2006年被西安市公安新城分局命名為“示范警務室”。江德友的經營管理目光長遠,市場早就成立了黨支部、工會、計生協會、警務室、法規閱覽室、法律培訓學校,對維持市場治安產生了良好的作用。
從1999年創辦服裝市場開始,七年來,他以驚人的速度連續打造了七個大型專業市場,涉及服裝、水特產、五金機電、針織等領域。平均一年一個市場,而且涉及多個行業,無怪乎西安的同行稱之為“溫州速度”。
江德友原是樂清一食品公司的普通職員,1989年赴西安租柜臺開始起步,去年,他還投資2.5億元籌建西北五省最大的針織品商貿市場,建成后,將成為西北五省針織品“營銷基地”。
“我投資的市場都具備三個條件,黃金地段、人氣、原為知名國有企業,凡不符合條件的,我從不涉足。”江德友稱。“但是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投入的資金必定也大,風險系數也高。”江笑著稱,“只有高投入高風險,才能產出高效益。”也許,這就是溫商的魄力與膽識吧。
進取不停步
“29歲那年,我受來西安做生意的一位老鄉的影響,辭去了公職,懷揣8000元,來西安闖蕩。”提起往事,江德友非常平靜,仿制在說別人的故事。“溫州人不戀家,闖天下、做老板在我們那兒是稀松平常的事。我剛來時在西后地租了間民房,在原西安商業百貨大廈承包了一個柜臺,做服裝。前半年,賠了;后半年,賺了!從此一鼓作氣,在李家村服裝城咸魚翻了身。”
江德友在西安一路順風,蛋糕越做越大,究其原因,不排除天時地利,但與他本人的創業智慧、溫州人特有的經商潛質不無關系。“小錢是大錢的祖宗”,這是一個溫州富商說的,他準確地道出了溫州人獨特的商業價值觀。江德友初到西安時,人生地不熟,甚至聽不懂西安話,摸不準服裝市場脈搏,難免做了把蝕本生意,但他并不焦灼浮躁,硬是咬牙堅持下來。當然,他最為可貴的特質,便是不局限于小富即安,而是富而思進,胸懷大志且志存高遠。因此,十多年來,他總是處在創業中,靠超常的意志和鍥而不舍的執著精神,灑下一路汗水和心血,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這幾年,江德友不局限于把自己的市場辦好,而是把目光投向社會,盡一切努力積極支持公益事業,為社會奉獻愛心。他多次組織市場管理人員、共產黨員、積極分子參與市場的扶貧幫困活動。在陜西周邊發生洪澇災害以及四川汶川地震中,他帶頭捐款并把大家的捐款以及衣物、糧食及時送往災區。另外江德友還十分關注貧困學生,支持辦教育,投資5萬元在藍田縣建希望小學,為本地貧困學生送去現金和學習用品,為西安市新城區紅星巷舊區改造捐款10萬元人民幣。
浪花的美,在于永不重復的開放,人的美,在于永不停止的攀登。2006年10月江德友又著眼于按照國際流行配套標準建設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品類最全,配套最優,集羊毛衫服飾批發零售,倉儲配送,品牌代理,產品展示推廣,配套集散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現代商業中心——西北金花羊毛衫商貿大廈。該商貿大廈總投資3億元,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高12層,集商場購物、娛樂、餐飲、客房、休閑于一體,每年可增加地方稅收1000萬元,安置再就業崗位2000多個。此建筑裝飾別具一格,將以豪華、高貴、典雅成為長樂西路地區一道亮麗的景觀。
江德友是“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溫州創業者的典型代表之一,2007年底江德友又簽下了聞名于整個大西北的康復路批發市場改造項目,總投資近4億元,還有位于長纓路的總投資3億元的長纓商住大樓。目前,已轟轟烈烈正在開發的項目是位于華清路188號,占地150畝的西北五金工具機電建材燈具城,建成后,將擁有2000多間鋪面及其他配套設施,總投資約2億元,該市場的建成,將大大加速華清路的繁榮發展。如今的陜西鎧達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是一家具有雄厚實力的集團公司,其下屬有陜西新春秋服裝批發市場、新春秋褲城、炭市街水產批發市場、陜西凱達五金工具批發城、西北五金工具批發商城、陜西鎧達物資有限責任公司、西安鎧達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個自有實體公司,投資、經營兼跨房地產開發、商業市場運營、物流集散、物業管理等多個行業、領域。
如今,在古都西安,江德友正以一位溫商的膽略與拼搏精神,為溫州商業精神平添著一筆筆新精彩。
楊介生:亦儒亦商闖上海
楊介生,上海溫州商會會長
他有著雙重頭銜:既是上海錦麗斯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省駐滬企業協會溫州工作委員會會長,又是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他有兩類產品:既有物質的,控股十多家公司;也有精神的,時有文章見諸報端。
楊介生,一個來自溫州的傳奇人物,一個從上海灘騰飛的新儒商。
他聲稱:上海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要在上海生存和發展,必須融入上海文化,作一個有文化的商人。
以商帶學,亦學亦商
楊介生是當教師出身的新一代老板,是最早闖上海灘的溫州人之一,也是相當成功的一位企業家。
27年前,他是一名代課教師,帶著一群鄉村孩子;27年后,他是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學的客座教授,門下有莘莘學子。
26年前,他剛20歲,帶著僅有的300元錢只身來到上海;26年后,他擁有十多家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經營資產過億。
楊介生是溫州蒼南金鄉人,現為上海錦麗斯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1980年夏天,時為蒼南一個鄉鎮標牌廠業務員的楊介生來到上海。此前,他只是在電影、照片上領略過這座城市的風采。身處林立的高樓和繁華的街市,體認著上海特有的文化魅力,楊介生深感上海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這里是可以大有所為的。
創業初期,楊介生在四川北路的白廈賓館,租住了整整三年,也做了整整三年的商人兼學者。他不像其他生意人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商場上,相反地,他給別人的印象是一位整日不出門的學者型人物。其實,他是在等待、在積蓄,積蓄他的精神財富,以到達厚積薄發的境界。
楊介生笑稱自己這三年有個“白廈書齋”。他在回憶“白廈書齋”三年的奮斗歷程時說:“應該說,當時我已經融入了上海社會生活,但作為一個外鄉人,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具有競爭力的。因為世界移民文化告訴我,權力、財富和關系是富人、當地人的特征,而知識的真正革命性特征是:知識能量的釋放將會使財富迅猛的增長,知識在未來商界中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知識型的企業家是未來的商戰中最有可能笑到最后的人。”
到了新世紀,楊介生的亦商亦儒,又有了新的發展。他的時間安排,幾乎是一半為“商”,一半為“儒”。
他攻讀了華東師范大學東方法商學院法學研究專業。他抓住機會,攻讀美國遠東高級研究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他參加全國青年廠長(經理)企業管理研究班,獲得了結業證書。他還周游歐美諸國,學習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
楊介生的學識與財富在同步增長。
既馳騁商場,亦寄情講堂
彈指一揮間,楊介生融入了大上海。爾后是一路順風,事業越做越大,本事越來越大,名氣也越來越大。
他善“奇”。楊介生的幾樁大生意都別出心裁。1994年,他與海螺集團攜手將閑置的上海襯衫三廠廠房改造成為高級寫字樓海螺大廈。楊介生請來了上海最好的樓宇銷售商作銷售企劃,又請國際一流酒店管理公司喜來登集團子公司協助管理。大廈出租率一度達100%,原襯衫廠百名下崗職工也轉崗為物業管理人員。
他善“抓”。1997年,憑著良好的業內口碑和獨到的投資眼光,楊介生投資了楊浦區一個4萬多平方米舊城改造的項目。他把公寓定位為中價位住宅,但其外觀、內在結構、小區環境完全可與高價外銷房媲美。楊介生說:做地產,也是在做“錦麗斯”品牌。
他善“算”。1998年1月,他原打算投資160萬美元購設備,辦一個印刷公司。后得知一家中港合資印務公司連年虧損,就以四分之一的股金,獲得了對企業的全盤控制權和經營權,并改名為錦麗斯印務公司。采取每年向對方支付70萬人民幣的方式,買斷了合作方價值120萬元美金固定資產的使用權和企業經營權、法人資格權。楊介生用計劃中四分之一的錢,“變”出了一家大型印刷公司,半年后又使企業扭虧為盈。
他善“管”。他的經營領域涉及房地產、服裝、印刷等近10個行業,他吸引了各行業的行家里手和游歷各國的年輕學子為他工作。他的公司提倡溝通、交流,大家在暢所欲言中產生了一個個全新的經營理念。在知識經濟大潮來臨之前,他們已率先涉足高科技產業,大到樓宇智能化,小至各行業的IC智能卡設計。
進入21世紀,楊介生的事業又有新的發展。他積極整合公司資源,調整新的發展方向,加大對房地產項目的投入力度,參與投資了多家房地產公司,其中位于浦東新區和松江的兩個高檔別墅項目已經啟動,進展良好。他在楊浦區投資興建 “錦麗斯公寓”,已于2001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為舊區改造和安居工程作出了貢獻。位于長寧區的錦麗斯總部大樓,如今也已投入建設。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楊介生又乘勢而進,于2004年成立了上海介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在市場觀念和管理方面的優勢,為境外及本土企業提供投資、管理方面的咨詢服務。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開拓,錦麗斯有限公司現已發展成為集房地產、投資、管理咨詢、印刷包裝、高端食用油銷售、貿易等產業為一體的跨地區、跨行業的綜合性企業。
楊介生最新的一個大動作,是在長寧區建造錦麗斯總部大樓。這座大樓,充分體現了楊介生的新思維——花園式的智能化五A級辦公樓,占地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只有5000平方米,更多的土地是用于綠化美化。大樓地處位上海商業黃金地帶,周邊有眾多的世界500強企業、五星級酒店和商業會展中心。
“商”有所成,“學”有所成
楊介生先后被多所著名大學所聘任。楊介生是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學院的名譽院長、教授,華東師范大學二十一世紀學院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科學學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經濟倫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還擔任了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和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并被聘為上海市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
他勤于著述。在經商的同時,楊介生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表了論述企業和企業家的文章十多萬字。他發表了《塑造中國的現代企業家》一文,并在《湖南日報》、《溫州日報》以及《上海改革》等報刊上發表了《大力培養我們自己的企業家》、《關于現代企業家素質的思考》、《現代企業制度與企業家》等諸多文章,論述了我國企業家隊伍所面臨的環境和問題,現代企業家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塑造現代企業家隊伍任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等問題,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民族、對國家的莫大關注,憂患意識直透紙背。
楊介生言學,也熱情助學。他在華東師范大學設立了優秀學生獎學金和貧困學生助學金,并以各種形式資助教育與青少年活動。20年來,他已累計助學助教數百萬元。2002年6月,被上海團市委、上海市青聯、上海市學聯,聘請為上海大學生人生發展導航行動導師。
楊介生的出色成就,在上海、在溫州,引起了巨大反響。他先后當選為上海長寧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溫州市政協委員、上海市青聯委員、全國青聯委員、上海浙江商會常務副會長、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副會長、上海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市科技企業聯合會副會長等;先后榮獲“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上海市優秀青年企業經營者(金鷹獎),被評為溫州改革開放20年的“十大風云人物”。他曾作為中國青年聯合會代表團成員,到臺北參加兩岸四地青年論壇,為加強兩岸四地青年的交流盡責盡力。他也曾和上海各界青年11個人一起到新加坡,代表上海青年參加新加坡青年運動成立30周年慶典,為增進中外青年的友誼添磚加瓦。多年下來,楊介生訪問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份閱歷和體驗使他的視野更為開闊。
楊介生言商言學的新境界,是積極參政言政。2004年1月,他的有關“世博會與長寧區未來發展”的議案,被長寧區人大常委會評為優秀議案;2005年1月,他的“提高市民素質,塑造溫州城市精神”提案,被溫州市政協評為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優秀提案。
楊介生的雙重身份,使人一下子很難區分清楚,說他是老總吧,他又是一個學者;說他是學者吧,他自然是一個老總。
他是一個成功的老總,他也是一個有為的學者。
商會言商,又要言學
到了新世紀,楊介生又有了一個新角色:商會會長。
2002年12月,在商會換屆選舉時,原為常務副會長的楊介生當選為上海溫州商會會長。2006年4月,他又獲連任,成為上海20萬溫商大軍的領軍人。
楊介生的“領軍”,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這個“不一樣”,就是他在商會既重商言商,亦重學言學。
他重商言商,多次組團到上海各區、全國各地乃至歐美多國進行考察,也時常回鄉考察,篩選投資項目,發展會員企業。
他重學言學。楊介生的重學言學是實實在在的。他在三年多的時間里,采取多種形式,組織了十多次專題學習活動,為會員提供發展和登高的智力資源。商會于2005年開始舉辦了“人文東方”系列講座,邀請學術權威開堂講學、縱橫論道。先后邀請史學界權威朱學勤教授,做“工商文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主題講座;邀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著名哲學家周國平教授,講授“企業家與哲學”;復旦大學人文學術委員會主任俞吾金教授,做“認識與超越——成功必由之路”主題講座。
楊介生所搭建的一個個學習平臺,不僅幫助企業家完善知識結構,提升了人文素養,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而且對建立“學習型社會”、“學習型企業”,有著相當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他看來, 企業家不能只是同物打交道,而且要同人打交道,還要同自己打交道。提升人文素養,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提升生活素養,解決的是自己同自己的關系。
2006年4月,楊介生在發表新一任就職演講時,提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目標——建設一個學習型、創新型的商會,營造一個和諧發展的氛圍,出版一套記載溫州精神的叢書,建造一幢國際化的溫州大廈,成立一個規范運作的慈善基金,打造一支高效的商會工作團隊。
他的大動作一個接著一個——
今年6月和9月,先后同美國洛杉磯溫州商會與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簽訂了《結成友好商會協議書》。本著坦誠、友好、互惠互利的原則,雙方約定今后每年將不定期互派代表團進行訪問或考察,商會間還將定期互通當地的經濟信息及本商會企業信息,為商會會員企業跨國與回國投資提供幫助。
今年8月,他又積極促成了中外投資信息發布會的舉辦,吸引國內外客商來滬投資,推動商會成員到全國各地和海外發展。
在楊介生的商會計劃中,打造更響亮的商會品牌之路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