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高管談海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10:30 《董事會》 | |||||||||
在這種國企高管職位逐漸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形勢下,海歸的高管們能否和本土的“國字派”一爭高下?從2003年國資委選秀的主角之一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自述中,我們將探討中國國有企業中用人機制的一些變化以及目前尚不可逾越的現實問題。 文/ 陳丹丹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裁、黨組書記 王會生 1956年出生,黑龍江人,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國家計委投資司處長,國家開發銀行綜合計劃局副局長,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綜合計劃部主任、總經理助理兼綜合計劃部主任、總工程師兼綜合計劃部主任,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裁、黨組書記。現任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國有投資公司委員會會長。 國企用人需要“平衡術” 記者:您以前是否接觸過有海外工作和學習背景的員工,他們的心態,能否像您所說的能夠融入集體? 王會生:我們公司也有一些海歸,出國工作回來的同志。從總體上來說,國有企業有一種人才流失的一種傾向,可是我覺得也不盡然。我們公司也有很多海歸,從國企到了國外學習,又到了外國企業,最后又要回到國投公司來。這里有幾個因素:第一,企業的發展,前景健康與否;另外一個,這個企業自身,有沒有活力和凝聚力。如果有活力和凝聚力,又有前景,我覺得可能有相當數量的海歸,也希望到這種國有企業來干。因為在中國,畢竟國有經濟的地位還是占主導,畢竟還是共產黨執政的重要基礎。當然有人為了賺錢而到海外公司去干,但也有不少人希望到國有企業,特別是這種有前景的公司施展自己的才華。 記者:國投為張華高管提供的薪酬待遇,以及為將來的海內外招聘人才制定的標準是什么? 王會生:張華過去一年的薪酬和我們副總的是一樣的,年薪24萬。薪酬是公開招聘的問題之一。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招聘的崗位人員的薪酬,要和我們公司的薪酬相匹配,因為目前中國的這些國有企業,他的薪酬制度還沒有走向市場化,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作為政府的投資公司,某種程度上還要承擔一些政府賦予的特殊職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單是某一個人拿著市場的高薪,而絕大多數的員工,包括高級管理人員,還拿著現有的薪酬的話,既不利于公司的穩定,也不利于被招聘的同志的發展。用一句土話,我招來一個女婿卻傷了一幫兒子。 記者:現在有一種說法,國有企業的體制與海歸高管在外企的氣氛有差異,會影響他們在國企的業績,你如何評價? 王會生:首先我沒在外企干過,我也不知道外企的這種氛圍到底怎么回事。我還是那句話,關鍵一是看你這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重不重要;二是有沒有一個好的發展前景,三是公司本身是不是具有活力和凝聚力,能不能給海歸人員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公司內部環境是不是非常和諧、協調。我覺得這些海歸派看中的不一定是這些薪酬,而是他能夠創造自己的價值。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會計師 張華 1966年出生,江蘇人,大學學歷,注冊會計師。歷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審計局會計師、項目主審,上海瑞舟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經理,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審計局副處長,京洲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規劃部處長、主任助理,中船重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在2003年國資委的全球招聘中,被選任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會計師。 “海歸”應該時刻準備著 記者:你認為海歸派的經歷能否讓他們在與你競爭時多一些資本? 張華:我首先非常羨慕他們,因為他們有那樣的經歷;同時我也愿意和海外歸來的高管交流和學習,因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我們在國內長大或成長起來的干部所沒有的東西。同時,海外歸來的學子們也要更多地與我們本土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干部交流。本土的文化和實踐,還有本土化的人脈關系,這些都是海歸派所不具備的。國資委全球招聘時海歸很少,最重要的原因是,海歸們在應試時,在表達自己想法時,要與國內的這些企業契合還有一定距離和差異。我覺得作為一個有心海外歸國發展的有識之士應注意日積月累。有些海歸派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機會來了才去準備,而沒有為抓住機會時刻準備著。 記者:國資委全球招聘看起來有局限性,您作何評價?這種現實的局限性會不會長期存在? 張華:從數字上看,是海外學成歸來的人比例比較少,而且我相信未來相對來說還是會比較少。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去國外工作和學習的人,大部分有成就的都是在工程領域和技術領域;至于管理領域,在國外的企業當中能成為高級管理人員的不多。我覺得這是個深層次的原因,需要在海外的工作人員思考和研究。第二,國資委招聘的基本條件限定在高級管理干部上。具有高管工作經歷覆蓋的范圍本身就很小。按照其條件,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副局級以上且崗位工作三年以上,也就是國內大型企業的副總以上。具備這種條件的海外華人相對來說比較少。因為在海外的有些華人,根本就沒能進入國外大企業、國際大公司的高管層。 記者:將來國企應該如何吸引多元化的人才呢? 張華:國企要吸引國際的頂尖人才,首先要展現一種遠景,要讓全世界都了解中國的國有企業,提高國有企業的知名度,第二要有好的機制,要讓他們都能進來,第三,還需要具有吸引他們的地方,包括薪酬、以人為本等等。這樣才會有大規模的國際人才到國有企業來。 記者:按照現在這種機制的進度,您認為國投公司什么時候才能出現一個異國面孔的高管人員? 張華:成功與否不在乎有沒有外國人的面孔。我覺得重要的是,在世界頂尖的企業里,有沒有國投公司培養的高管在他們那擔任高管人員。如果我們的高管人員到了GE公司擔任他的高級總裁,那么說明中國的高管走向了世界。因而,國投成功的一個標準是我們能輸出多少高級人才到世界頂尖的公司去。當然了,也歡迎國外的人才到我們國投來,因為我們的機制體制也不差。 (《董事會》雜志供稿) 相關專題: 《董事會》封面系列文章:國企海歸大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