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存輝:學生告倒老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1:16 《浙商》
[獲獎理由] 2007年9月下旬,“正泰”起訴全球500強之一——施耐德電氣專利侵權案,以施耐德一審敗訴而告一段落,施耐德需向正泰集團支付高達3.3億多元的賠償,并被勒令停產侵權產品。這是正泰多年堅持科技創新的結果。迄今為止,正泰擁有200多項國家專利,投資5000萬元的荷蘭KEMA實驗室,形成了以溫州為基地、上海為中心、北京和美國硅谷為龍頭,相關科研院(所)為依托的信息網絡和技術開發體系。 此外,南存輝為公益事業總計捐款超過1億元,2007年為“浙江省青年創新創業基金”捐款1000萬元。企業連續多年排行溫州民企納稅榜第一位。 站在領獎臺上的南存輝笑得很燦爛,也許這是十二年來他笑得最燦爛的一次——2007年9月,正泰狀告全球500強施耐德電氣專利侵權,以施耐德一審敗訴而告一段落,施耐德需向正泰集團支付高達3.3億多元的賠償,并被勒令停產侵權產品。 “我們完全是被‘逼’出來的,施耐德從1995年開始告我們,告了我們20多次。現在我們終于把他反‘告’回去了。”發表獲獎感言時,南存輝感慨萬千,而組委會頒給他的錦旗上,書有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臥薪嘗膽。就連施耐德恐怕也沒有想到,這個“學生”的忍耐力和領悟力是如此之強,以至于在十二年后現學現賣,一把就把“老師”告倒下去。 1994年,施耐德的談判代表在正泰看到了一個樣品,認為它仿制施耐德的產品,并在1995年正式起訴正泰,一場長達十二年的“抗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在“抗戰”的初期,正泰無疑處于守勢。南存輝說,創業初期沒有先進的制造能力,工藝、設備、團隊都欠缺,知識產權意識非常淡薄。“施耐德的起訴,對我們是非常深刻的教育,我們才知道知識產權是受保護要尊重的。” 施耐德一邊索要巨額賠償,一邊拋出了收購的“香餌”,但南存輝不為所動。“合資并不是壞事,但我要創我們自己的民族品牌,所以我不能容忍被全盤收購。”在接受《浙商》記者的采訪時,南存輝如是說。 在南存輝看來,施耐德對包括正泰在內的中國競爭者都采取了相同的“套路”:先訴訟再談合資,合資不成則再訴訟,并以訴訟促成合資。于是,摸準了施耐德“套路”的南存輝沒有關上和施耐德談判的大門,他和施耐德“談歸談,打歸打”,并在十二年間默默蓄勢,對科技創新不斷投入。 2006年8月,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后,正泰以專利侵權為由反訴施耐德。在被施耐德的知識產權大棒窮追猛打了12年后,正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南存輝終于從“被告”轉成為了“原告”。 “我不僅在中國告贏,在法國巴黎也告贏了!我要告訴全世界,中國民企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也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中國人不侵權!”南存輝對記者如是說,“中國的企業要樹立自信,不要迷信大公司,它們也是從小企業起來的。” “施耐德想收購正泰,所以要告你們。你們現在狀告施耐德……哦,我知道了,你們是想收購這家全球五百強吧!”在頒獎的末尾,主持人白巖松不忘和南存輝“幽默”一把。 聞聽此言,南存輝笑了:“這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記者手記] “國際市場的競爭,世界品牌的競爭,一定意義上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南存輝的這個體會,來源于多年來同跨國公司爭奪制造權利的多起專利訴訟。要想打破跨國公司通過專利壟斷的制造權利,中國企業就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憑借有效的專利戰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當成功帶給他越來越多的榮譽和頭銜時,南存輝去掉了名片上眾多的“名號”,選擇了收斂低調地做人,專心致志地做事。他是這樣解釋“正泰”的:正直做人,泰然處事。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