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匯國際廣場大火帶來的八大教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1:53 《浙商》
一把大火 八大教訓 目前,浙江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場4096個,浙商在省外興辦的大規模專業市場共有30多個,中小型市場則數以千計。 盡管大火已經熄滅,但留在人們心頭的傷痛及疑慮一時很難散去。連續68小時燃燒,損失達18個億——德匯國際廣場的大火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警示?總結德匯火災的八大教訓,希望對浙商尤其是各地辦市場的浙商對此有所警醒。 安全措施—— “消防通道都拿出去賣了” 火災發生的第二天,德匯國際廣場的上級部門發表聲明稱,德匯實業集團一貫重視消防安全工作。為確保消防安全,該集團安裝了完備的消防監控系統、煙溫感系統、自動噴淋系統等消防設施,定期更換公用和經營戶的滅火器干粉,制定了安全生產、消防疏散應急預案,并對員工和經營戶經常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實行定期消防安全檢查制度,做到每天、周、月都有檢查,不定期舉行消防演習。 對此聲明,一位姓曹的女商戶非常氣憤地說:廣場管理部門就知道掙商戶的錢,根本不注意消防安全措施。消防通道都拿出去賣了。大樓里的消防設施實際就是擺設,水龍頭里沒有水,干粉滅火劑里沒有干粉。攤位本就密集,只要交錢就允許在大樓周圍搭建臨時攤位。這些賣拖把、賣燒餅的小商販,不僅把消防通道堵住了,還是火災的最大隱患。據說這次大火,就是樓外面臨時攤位賣拖把的那家引起的…… 另一位姓萬的商戶告訴記者:我的商鋪就對著電梯口,像消火栓、噴淋、火災報警器等設備都是不能用的。每年廣場管理人員把我們的滅火器收走說是過了期限,需重新灌粉,不管過期和沒過期的,都得交40元錢換滅火器,拿回來貼個標簽說是換過了。而且廣場標識混亂,要是停電連我們自己都摸不出去,更別說顧客了。我一天要回答客人幾十次怎樣進出…… 商場結構—— 商鋪密集布局復雜 一位當地人在天山網論壇上發表帖子,稱1月2日中午,他恰好去長江商貿城購物,此前不久還和同事一起去德匯買過童裝。他以顧客的角度發表幾點看法: 一.德匯批發市場四周不能保證消防通道。德匯大樓的四周不能形成環形的消防通道(其消防通道的寬度和高度都有要求的)。臨近德匯的東南方向約10米的地方又一大樓的地基施工一半(冬季停工了),設有圍欄,路面破壞,人行不便。 二.德匯批發市場內布局復雜,未見布局指示圖。我每次進德匯都有點迷茫,每次進去和出來都不是同一個大門,因為轉迷了找不到來時的路。有時再去換貨,找半天找不到上次的那家店鋪。好像共有三部電梯,這會兒才知道原來是一期,二期A、B。現在想來后怕,若火是在白天燒的,不知能跑出來幾人!像我這種方向感一般的人,怕是跑不出來。 三.商鋪密集,通道窄小,加之每家商鋪都有貨擺在通道里。 消防監管—— 和消防檢查玩“貓抓老鼠”的游戲 一名商戶透露,自2007年6月,臨近德匯國際廣場的溫州商城拆遷后,德匯集團在國際廣場二期與三期商樓之間的一樓消防通道走廊,以及在一期的商樓旁邊違章建起了80多家臨時攤位。盡管在一次消防大檢查中這些臨時攤位被要求拆除,但實際只拆除了30多個,還有60多個沒有按要求拆除。 據商戶們反映,平時消防人員來大檢查時,廣場的工作人員就會提前通知消防通道口的臨時商戶,讓其將貨物撤走。而當消防人員前腳走,這些臨時攤位的商戶們后腳就又擺上了貨物。 “來進行消防檢查的人,都是吃餐飯就走的。”那么,是什么讓德匯的管理者視消防如兒戲,和消防檢查大玩“貓抓老鼠”的游戲呢?建筑與建筑之間的正常間距應該是多少?施工場地應該怎樣管理才能確保自身和周邊的安全、便利?是否可以占用消防通道?這些有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管嗎?難道只有出事了才會被重視? 面對18億多元的財產損失,面對全國人民的關注目光,輕描淡寫地說一句消防設施正常,是很難服人心的。其主要原因仍然是責任心不強,防范不到位,思想上的麻痹僥幸造成的。 財產保險—— “以后要有保險意識” 在德匯大火發生后,我們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的商場經營戶都沒有投過保險。“除了德匯國際廣場本身有2.65億元的產權保險,還有一些貸款購買攤位產權的業主根據銀行的要求投保了。”而據溫州業主林生國表示,300來家溫州業主中,大概只有70余家業主購買了保險。“因為這70來家是通過銀行按揭貸款買的產權,銀行強行規定需要購買保險。” “其實,2003年的時候,我曾經跟人保的工作人員接觸過,還談了一個多小時。”湖州商戶蔡明虎可能是少數有保險意識的商戶。但可惜的是,他最終未能投保。 “保險公司看了我們的倉庫后,認為無法確定財產額度,”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建議蔡明虎以定額方式投保,但蔡明虎認為保險額度太低而放棄。 “今后真的要買保險了。”商戶楊學安向蔡明虎咨詢什么叫定額保險。他告訴《浙商》,新商鋪重新營業后,一定第一時間去保險公司投保。他還建議相關保險公司推出可以針對他們這種貨物流動頻繁的財產保險品種。 而另有人士指出,政府也要大力推行火災事故公眾責任險,以保證發生火災造成公共損失時,受損公眾能及時得到賠付。 作為一種能有效分散商家和政府風險的險種,如果能廣泛推廣,既可以讓商家的利益得以保障,也可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而減輕財政負擔就是減輕大眾負擔,火災損失由政府買單,其實是由當地納稅人買單,這就造成商家賺錢大眾承擔風險的局面。這無論如何都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風險的及時化解。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