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機會和能力之外還需要“創業EQ”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5:06 《全球商業經典》

  機會和能力之外還需要“創業EQ”

  作者:張晶 韓斌

  究竟怎么樣的人更適合創業?切入市場的方法又是什么?1970年代的創業者優勢在哪里?《全球商業》“生于1970年代創業專題”,邀請到兩位擁有豐富創業輔導經驗的專家,一位是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制片人王利芬,另一位是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創新與創業學領域的教授寧鐘,和本刊編輯一起解讀創業理念和執行步驟。以下是采訪記錄:

  《全球商業》(以下簡稱“問”):很多人都在說,現在的創業環境,沒有以前好,因為基本的需求都被滿足了,現在創業要比以前難,你們怎么看這個問題?

  王利芬(以下簡稱“王”):其實,現在在中國創業到了最好的時候,這來自于橫向和縱向的兩個比較。

  橫向和發達國家比,尤其跟美國的創業環境比,成熟的商業社會需求已經相對飽和,機會相對于年輕人已經非常少了。除非有重大的技術革命或者非常好的商業模式,要不然在硅谷想要成就個人事業會遭遇很高門檻。相對而言,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的背景給30歲這代人留出了很多機會。

  縱向來看,倒退十年,那時的創業環境更加艱難。整個社會處在一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政策和法律規則都不完善,大部分資源都屬于國家,民營經濟想要獲得自己的一片天地非常困難。而且社會價值取向也并不是很認可創業的價值,個體戶在社會上幾乎是沒有地位的。而且,全球化也給創業者帶來了更多的信息和視野,甚至國際風險投資。

  問:如何評價30歲這代人和前輩后代的比較,他們的優勢是什么?最容易碰到的問題是什么?

  王:毫無疑問的是,現在30歲的這群人將會是最有實力的創業人群。他們同時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寬廣的信息面,相對多的機會和相當的人生閱歷。一般來說,人過了40歲就已是安身立命,相對來說很難割舍一切去重新建立新的事業,去從零做起。

  問:創業人需要具備哪些特別的性格?

  王:他們相較于同齡人來說,更加豐富的人生閱歷是非常必要的。創業是個奇怪又特殊的東西,它對人的情商要求非常之高。不要以為創業成功,好的商業模式、團隊和資金等是最重要的。這些當然重要,但是容易被忽略的是,創業首先是一個和各種類型的人打交道的過程,這對一個人的軟實力要求極高。

  一個人剛剛創業的時候,會面臨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的大量機會。如何駕馭這些人際關系是非常考驗人的。這些不同的利益團體包括政府(工商環保等行政部門)、你的客戶、你的員工甚至還有風險投資商等等。每個利益團體和每個人的動機和需求都是非常不同的,如何讓你的個性在和各種各樣的人相處時能夠找到共同點,這可是一個巨大考驗。

  打個比方,光是弄清楚在交流的過程中,去琢磨分辨每個人說話的表面信息和潛在信息,這對人的情商和悟性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要搞清楚一個人,前提就是得弄清楚對方的背景閱歷以及表達習慣,而且自己的閱歷對于增強自己的理解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和剛出社會就選擇創業的人難以堅持的原因。

  問:哪些類型的人會更容易創業成功?

  王:并沒有這樣的說法,哪種人一定更適合創業。如果真要說,創業者的共性就是那些在心底里具有強烈渴望,想要去主宰自己命運的人。而我前面說的軟實力是一個最重要的,但是容易被忽略的能力之一。

  條條大路通

羅馬。創業起點,即創業是以何種形式開始,以及創業途徑倒沒有一定之規。

  那些一畢業甚至未畢業的人,從一開始摔打未見得就不能成功,那些社會上歷練數年再去創業的人也未見得就不能成功。

  馬云也教過很多年書,才去創業。歸根結底,一個人能否創業成功,那種與眾不同的能力、容易被忽略的,是建立廣泛人脈背后的軟實力。這種軟實力在公司初創的時候就開始要求很高。

  創業前要先進行三項自我評估

  寧鐘(以下簡稱“寧”):我倒不是這樣來看。現在的創業機會,不是少了,可能反而是多了,因為人們的需求(隨著基本需求的滿足)越來越強了。新的機會和需求不斷地在出現,舊的需求被滿足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能夠解決新的問題,滿足新的需求,就是創業的一個機會。機會是問題的解決方案。

  創業實際上就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看你怎么樣去看問題。比如一杯盛著2/3滿的杯子,你可以說它是已經盛了2/3,但你也可以說還有1/3的空間,關鍵是看你看問題的角度。

  我想說的是,70年代的人對創業的理想是不缺的,但是光有創意,也是遠遠不夠的,很多人創業,自己都認為是在創業,但是,每個人的創業動機,骨子里面是不一樣的。所以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為什么要創業,你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新創企業的創始人,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和難題:我們應該從事何種業務,希望發展什么能力,創業者每天要面對組織的弱點,許多新創企業都會同時缺乏策略的連貫性和競爭優勢。所以第一步你必須確定創業的目的和目標;第二步你要評估實現這些目標的戰略;第三步是評估自己實施這些戰略的能力,要把過去隱形的戰略目標顯著化。

  去創業的人,一般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浪漫型創業,他們喜歡創辦一家公司,把企業做大后就把它賣掉,出去玩兩年,然后再回來持續不斷地創業;第二種人是生活型創業,他是來過日子,也不會讓別人來介入,有盈利和現金流就可以,永遠不想做大,這樣的創業者要問自己我一定要冒大風險嗎,因為長期發展不是自己關心的問題;最后一種是戰略機會型創業,也就是我們說的創業家。

  選擇這種創業方式,要多問問自己,我需要建立什么樣的企業,可持續的企業需要冒著長期風險,甚至于把老婆丟在一邊,三年不管,行不行。

  問:這一代人的創業行業或者趨勢呈現怎樣的變化?對于他們而言,新的機會在哪里?

  王:現在這一代人的創業行業,你會發現有很多互聯網之外的驚喜。我們在做“贏在中國”第二期的節目中,會發現做實業的創業者非常多,比如辦公家具、殯葬禮儀、教育、甚至細到保險絲行業中的市場空缺,都會有很聰明的創業者想要去填補。

  十強選手中選擇做實業的也是占絕大多數。在早期,這代人沒有太多資本的時候都是以互聯網或者制造業起家,但是你會看到,人們開始在自己所處的行業中尋找細分市場,以及自己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機會,這是一種非常理性和好的現象。而30歲這代人,相較于上一代人,在一開始的時候更具有自信和個性,敢闖敢拼的精神。這是一個群象。

  寧:企業都是有成長的煩惱,一些調查顯示中國中小企業生命,是3.7年—5年,也就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美國也是這樣,1912年評出美國100強企業,到了1995年榜內只省下21家,49家倒閉或者被收購了,還有30家是跌出去了,100強的企業況且如此,不要說新生企業了。

  創業家是要有一點賭性的。但是,不能亂賭。在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過程中,每個時代創業成功,都有一些轉變。早期,1979年前后是靠政策,1980年代后期靠關系,1992年就有點知識經濟的味道,大家靠技術創業,而在2000年之后,依靠機會型創業和戰略性創業,想要把企業持續發展的創業開始越來越多了。

  問:具體來說,70年代創業者該怎么去創新,以及面對他們所面臨的風險?

  寧:實際上,創新,從窄的方面來講,就是——發明的首次商業化,也可以是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創業,則是一種沒有資源,我要做事情,我整合資源的思考和做事的思維方式。在創新與創業的問題上,創新是為了創業,創新不能脫離市場。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創新必須是簡單而且專注的。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給企業做一個測試,你如何把一只長頸鹿放到冰箱里面去,很多企業家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其實很簡單就是打開門,把它放進去,然后關上門。成功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思維很簡單。因為創業就是抓住戰略性的機會,有問題就會有機會。問題想簡單,才會去成功。

  天才不一定能成功,聰明人經常會失敗。關鍵是創業,光有創意是不夠的,還要有執行力,執行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創業家需要去判別大趨勢,未來的高成長行業在哪里?國外有很多人調查,“機會”的開啟之窗,一般是3年時間,也就是說,如果你犯一個錯誤,三年內你沒有辦法糾正這個錯誤,那么這個機會也就會丟失了。

  問:很多70年代創業者,從事的都是互聯網創業,您能給他們一些建議嗎?

  互聯網和技術創業都會有一個特征,因為技術本身是有生命周期的,你要特別留意你的技術是在孕育期,還是成長期和成熟期。如果我們把技術生命周期看成是一條S線,在成長期你的技術性能指標,只要稍有改進,你的收益就會得到顯著提升。但是,一旦你的技術進入成熟期(也就是掌握技術的人變多,市場競爭開始激烈),所對應的技術如何改進,對于性能指標的幫助都不會很大。

  對于技術型創業,有一點是要特別當心,一般技術進入成熟期之后,新的破壞性技術往往就會誕生,而取代了原有的技術,創業者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被淘汰。我們當然應該在成長期創業,而不是在成熟期,這一點創業者要看清楚。

  問:那我們如何來保持我的優勢?

  把技術變成標準化,對顧客產生鎖定效應,懂得知識管理形成獨特的knowhow,是成功關鍵。最后我想說,細節決定成敗,在大成長的行業創業,要懂得趁勢而為,不要逆市而行——善于把握大趨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營銷百家談>>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管理利器 ·新浪郵箱暢通無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