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消息,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的“2022夏季峰會”在京舉行。農銀理財董事長馬曙光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馬曙光表示,由于歷史原因,相較公募基金等資管同業,銀行理財資金主要配置于現金與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投資等多資產投資能力缺乏。這一方面導致投資組合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較大,特別是在低利率振蕩的時期,面對資產荒的配置難題。在債市單邊下行時,也缺乏跨市場的風險對沖能力。
對此,馬曙光強調,要堅持專業運作,拓展投資能力圈。理財凈值化轉型后,底層資產的變化都將迅速反映到產品凈值上,導致產品凈值波動更加敏感,更加需要專業化、市場化的投資能力。此外,要做好個人與對公賬戶的營銷與維護,促進存款與理財轉換,把握資金入口,做好財富客戶的分類服務。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尊敬的尚主席,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很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論壇。
轉言間,資管新規已發布了四年有余,隨著新規過渡期的結束,銀行理財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已基本完成了轉型任務。作為首批開業的理財子公司,農銀理財剛剛過了3周年的生日。回首3周年的創業路,農銀理財不服重托,經營績效穩健向好,業務轉型有序推進,產品競爭力同業領先,品牌效益日益凸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推進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在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新的歷史課題。
今天,我結合本人從業的經歷,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面臨新環境
一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規劃指出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今年以來,即使面臨巨大的穩增長的壓力,我們看到中央依然堅持“房住不炒”,堅持嚴控地方隱性債務,堅持不搞大水漫灌,決不重回強刺激的老路,這意味著中央的宏觀調控思路已徹底轉變,其背后的邏輯是在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已逐步轉向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可以預見,隨著新發展理念的全面貫徹,新發展格局的逐步構建,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碳達峰&碳中和、產業升級與融合、數字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領域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二是銀行理財進入發展新紀元。今年是資管新規全面落地的第一年,也是銀行理財全面推進凈值化運作的元年。由于歷史原因,相較公募基金等資管同業,銀行理財資金主要配置于現金與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投資等多資產投資能力缺乏。這一方面導致投資組合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較大,特別是在低利率振蕩的時期,面對資產荒的配置難題。另一方面,在債市單邊下行時,也缺乏跨市場的風險對沖能力,難以把握股市、商品、黃金等大類資產輪動的行情。反映在理財產品端,就是固收增強類產品的實際收益并不強,而偏股混合類、權益類具有較高收益彈性的產品也較為缺乏,難以滿足更廣泛客群的理財需要。
三是我國銀行處于戰略轉型期。我國商業銀行高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入,客戶金融需求愈加多元,無論從盈利維度,還是業務維度看,銀行已到轉型求變的時刻。
二、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需要明確戰略定位
經濟的背后都是政治,要深刻認識到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作為銀行理財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明確戰略定位,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的決策部署作為首要政治責任,堅持金融保國、理財為民。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經濟。
一是堅守金融本源,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2019年中央首提“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第一個要求就是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農銀理財成立3周年來,信用債投資規模保持在7000億元以上,理財融資業務累計投放近千億元,通過項目定增、賬戶打新的方式持續支持符合經濟轉型升級的優質上市金融企業。支持區域發展戰略,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投資超過6000億元。服務鄉村振興,縣域理財規模峰值超過9000億元。
二是踐行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相較非銀資管同業,理財子公司背靠銀行,覆蓋了最廣泛的客群,天然具有普惠性。農銀理財成立3年來,通過穩健的投資運作,累計為客戶創造投資收益超過2000億元。并先后推出鄉村振興惠農、共同富裕等主題特色產品,近期又將“6+N”產品體系升級為“6心”產品品牌。優化客戶對不同類型產品的認知,特別是全新推出“順心”系列養老理財產品,重點突出長期性、穩健性、普惠性,助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三是筑牢底線思維,防范金融風險。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是銀行理財義不容辭的責任。一方面,資管新規發布四年來,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任務已基本完成,影子銀行治理效果顯著。另一方面,面臨今年上半年市場的超額預期波動,農銀理財提前研判形勢,堅持底線思維,有效控制回撤,破凈率和破凈數量保持了可比同業最低,確保已兌付理財產品無一破凈。公司成立以來,新產品所投資資產無一不良。切實為人民群眾看好錢袋子。
三、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中國特色
回顧銀行理財近20年的歷程,其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立足于中國的基本國情,滿足廣大居民的財富需求與實體經濟融資需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銀行理財既要守住傳統優勢,又要創新發展思路,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是堅持穩健經營,踐行人民金融底色。銀行理財從誕生的那天起,在客戶心中就樹立了穩健收益的形象,尤其是考慮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在邁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基石,凈值化轉型后的銀行理財有責任繼續為廣大居民在基本儲蓄與專業投資之間找到更加多樣化、更加符合風格偏好的投資選擇,促進居民財富的保值增值。理財子公司3年的經驗來看,重點需要從三方面加強:1)加強隊伍和文化建設。資產管理是高度市場化的知識密集型行業,這不僅需要人才的專業性,更要求人才可靠性。銀行理財既要以市場考核機制激勵人,也要以風清氣正的文化建設引導人,確保員工真正將客戶利益和合規經營放在首位。2)加強風控體系建設,銀行理財要按照嵌入式、全流程的原則,強化不同崗位職能的風險隔離。加強對投資組合的業績歸因與理財產品的運作后評價,不斷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3)加強科技系統建設,金融市場風云變幻,客戶訴求愈加多元,監管規則愈發細致,科技系統對理財業務的鼎立支持和快速響應至關重要。銀行理財要對標國際一流,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通過自建+外購的兩條腿走路,以準確、可靠、智能的科技系統保障業務的安全、連續運行。
二是堅持專業運作,拓展投資能力圈。理財凈值化轉型后,底層資產的變化都將迅速反映到產品凈值上,導致產品凈值波動更加敏感,更加需要專業化、市場化的投資能力。主要從幾方面著力:1)持續完善投研支持體系,宏觀策略研究要加強大勢研判,提升大類資產擇時能力。中觀行業研究要做深做細,研判行業景氣度與當前位置。微觀標的與合作機構的研究要加強分級投資庫的跟蹤維護,規范開展合作機構評價,嚴把準入關。2)夯實固定收益投資基本盤,深化信用研究,拓展交易品種,守住投資組合的收益底線。3)發揮權益投資的收益倍增作用,嚴格投資紀律,明確不同產品配置權益類資產的風格偏好、標的選擇、倉位控制的要求,提高產品收益彈性。
三、堅持夯實協同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
鑒于理財業務的普惠性,銀行應將銀行理財作為大財富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盤。對理財客戶的分層分類,促進理財與基金、保險、境外投行等其他財富管理業務的聯動發展,具體從四方面入手:
一是抓好“兩戶”建設,做好個人與對公賬戶的營銷與維護,促進存款與理財轉換,把握資金入口,做好財富客戶的分類服務。
二是深化渠道建設。銀行理財要對一線客戶經理開展常態化、系統化的理財知識培訓,尤其是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時,要客觀分析形勢,幫助客戶經理保持冷靜的專業態度。
三是優化考核體系。銀行要對全行真正建立AOM為核心的考核體系,從財富管理角度拆解和深挖。
四是強化資源共享,在風控合理合規前提下,銀行與理財子公司可以按照分層分類原則,加強對接不同客戶的投融資需求,發掘優質資產,創新金融工具,優化產品設計,提供綜合化的財富管理服務方案。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分享,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宋源珺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