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嘉興日報
■記者 楊 茜
通訊員 應妮杰 陳浩哲
本報訊 昨天上午,在海寧市文宗南路132號“有你面包”店內,店長蔣淑婷正招呼著店員把新鮮出爐的吐司擺上愛心面包貨架,在她看來,烘焙店是冬日里傳遞美食和溫暖的好地方:“吐司系列是我們店里一年四季最暢銷的,每賣出一個面包,我們就為社區慈善共富基金籌集一元善款。”
買面包是獻愛心,喝咖啡是獻愛心,吃頓飯是獻愛心……在嘉興海寧海洲街道新莊社區,市民只要到貼有相關標識的商戶消費,都是在做慈善。“那是市民進入了我們的慈善生活圈。”海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建昂介紹,這個慈善生活圈是街道重點打造的社區慈善示范點,以文宗南路(新莊段)為直徑,輻射周邊小區以及商鋪,涵蓋新悅花苑、文宗路沿街商鋪、名力尚東等區域,市民進入該區域后,在有標識的慈善商鋪內,無論購物或吃飯都能獻愛心。
新莊社區位于海寧城南新區,緊靠海寧皮革城,下轄兩個農村集聚小區和一個城市住宅小區,共有居民8000多人。作為一個城鄉一體化新社區,如何讓城市小區居民和農村小區居民打破原有“城市人”“農村人”的刻板界限,實現更多融合互動?慈善無邊界,在海洲街道的支持下,新莊社區以微慈善理念撬動社會大眾積極加入社區行善隊伍,以善為媒,讓社區的一個個微慈善行動不斷助推城鄉社區居民融合共治。
走進新莊社區新悅花苑小區,一條南北向的寬敞柏油馬路一直被往來群眾津津樂道為“眾籌路”。這條路叫新莊路,原本是一條較狹窄的水泥道,人車混流,安全隱患較大。兩年前,在社區牽頭下,轄區黨員、愛心居民、共建單位等積極籌集資金,支持新莊路改造拓寬,還專門設置了人行道,整個小區面貌也煥然一新。
在新莊社區名力尚府小區,“眾籌樓”的故事也在居民中成為美談。“我們社區的農村集聚小區有一個五星級文化禮堂,居民出門就有休閑活動的好去處。”新莊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顧陳炬記得,當時,他們聯系小區原房地產商,爭取到了閑置的小區會所的使用權。因為改造需要經費,社區群眾也是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在眾人合力下,小區會所很快就改造成了新莊鄰里中心。做烘焙、去健身、參加愛心義賣……如今,58歲的居民賈娟英經常約鄰居來這里活動,她說,大家的小區大家關心,對味了!
微慈善,引導市民積極投身慈善事業,營造人人知善、向善、樂善的良好氛圍。遍布社區的眾籌椅就是小區人人參與微慈善的明證。行走在新莊小區,可以看到很多鐵藝或木制的休閑椅,這些都是小區熱心居民出資眾籌的椅子,每個椅子上還專門貼有捐贈者的名字。
微慈善的探索還在新莊社區不斷深入。“原來社區有個黨員關愛基金,關愛的都是社區黨員。去年,我們依托海洲街道社區發展基金會,與海寧市慈善總會達成公募合作,升級黨員關愛基金為新莊社區慈善共富基金,把關愛范圍擴大到了社區全域人群。”顧陳炬告訴記者,慈善共富基金的資金來源多樣,有轄區愛心企業捐助,有熱心群眾獻出,也有共建單位助力。慈善生活圈的構建,則讓市民人人可以參與慈善,由此,也打開了慈善共富基金的源頭活水。如今,社區已經形成“一慈三眾新模式,陽光眾籌解眾愁”的社區慈善品牌,在社區的關愛困難家庭、扶老助餐、擁軍優屬、幫扶優秀大學生等項目中,都有慈善共富基金的助力。
前段時間,第十一屆“西湖論善”在海寧舉行,參會之余,十三屆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黨委第一書記、會長宮蒲光專門走訪新莊社區。他說,社區慈善的目標就是要大力倡導人人慈善理念,要像滾雪球一樣把慈善資源越壘越大,新莊社區在社區慈善規范化、項目化、多元化方面做了很好探索,是新時代基層慈善工作發展的方向。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