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我國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周年。多年來,我國認真履行《公約》責任義務,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走出了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在防治荒漠化的漫長征程中,氣象部門當仁不讓,以科技創新為筆,以精細服務為墨,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期策劃聚焦部分代表性地區氣象部門的積極作為,展示其在荒漠化治理服務中的亮眼舉措。
新疆:防沙治沙再升級
12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氣象局副局長楊重祥來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一處治沙基地調試氣象監測設備。他看著不遠處綠意盎然的梭梭林感慨:“幾年前這里還只有茫茫黃沙,如今,已經成了一片翠林。”
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作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其面積超過33.7萬平方公里,其中流動沙丘的面積就高達25.84萬平方公里。沙漠中風力常常在8級以上,年均降水量僅約5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500毫米以上,附近地區沙塵暴多發頻發。
準確把握“死亡之海”的脈搏,氣象信息必不可少。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以下簡稱“沙漠所”)組建沙塵暴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團隊,全面梳理了本地區自1978年至2020年的歷史氣象災害信息,建立了沙塵暴災害評估模型,基本查清了新疆沙塵暴災害風險區劃,并據此給出沙塵暴災害防御措施建議。在氣象部門的不懈努力下,沙塵預報準確率不斷提升,目前新疆已實現提前10天發布沙塵天氣過程預報,提前3天確定沙塵天氣影響時段、落區、強度,提前6至24小時發布不同級別的沙塵暴預警信號,并在沙塵天氣影響時段開展跟蹤服務。
此外,沙漠所還設計了一款新型塵卷風模擬發生實驗裝置,可以實現對塵卷風形成近地層氣象條件及內部氣象要素的實時觀測,為后期塵卷風的數值模擬研究及評估其引發的沙塵氣溶膠排放能力提供基礎參數,從而彌補目前大氣沙塵氣溶膠排放途徑缺失的缺陷,進而為準確評估大氣沙塵氣溶膠的一系列氣候效應提供支撐。
隨著氣象科技的不斷發展,氣象部門將在治沙工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何玉婷 卜鈺 李順澳)
內蒙古:“綠進沙退”的科技后援
寒冬時節,筆者到訪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160萬千瓦“光伏+生態”治理項目基地,被眼前一望無際的光伏板所震撼。光伏板下,是一種半米高叫做梭梭的植物,基地同志說,它能將沙土牢牢固定,且耐旱耐鹽堿。
磴口,地處河套平原源頭、烏蘭布和沙漠東部邊緣,域內沙漠占全縣總面積的77.3%。不過,這里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0.04%增至如今的37.2%,每年向黃河輸沙量由7700多萬噸減少至370萬噸。“綠進沙退”巨變的背后,是內蒙古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減少”的生動縮影,而氣象部門久久為功的實踐與探索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近年來,氣象部門積極利用衛星遙感數據及氣象觀測資料,建立評估模型、氣候效益評估指標及方法,持續開展“兩湖一海”、“三北”地區、黃河流域內蒙古段生態環境狀況的高時間分辨率和高空間分辨率動態監測和氣候風險分析。聚焦荒漠化綜合防治需求,自治區氣象局聯合阿拉善盟行署成立全國首個荒漠生態氣象中心——內蒙古自治區荒漠生態氣象中心,建立沙源地起沙預測評估算法及沙塵移動路徑監測算法,研發內蒙古多源衛星遙感天氣現象監測軟件,動態監測評估巴丹吉林沙漠—亞馬雷克沙漠連接帶小沙被變化、沙丘移動等,開展科爾沁沙地近20年植被生態質量分析、鄂爾多斯近40年的氣候變化與土地荒漠化評估,為防沙治沙提供決策依據。
“2024年,鄂爾多斯裸露沙地面積較1986年減少比例達65%。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地整體邊緣向內退縮。”鄂爾多斯氣象局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副主任全宇介紹。
聚焦服務“沙戈荒”風電基地合理規劃布局,自治區氣象局立足聯合中國氣象局相關業務單位、新能源企業和相關高校院所等12家單位組建“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人工智能氣象服務技術創新聯合體,開展風電基地精細化智慧應用服務系統研發及應用,以科技“突圍”賦能風電產業與生態環境治理和諧共生發展。
“氣象部門除了提供日常氣象要素預報外,還開展常態化人工增雨作業,不僅對干旱沙地緩解旱情大有幫助,還可以解決光伏組件嚴重積灰、清潔困難的問題!”內蒙古智慧運維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彥龍說。(李紅梅 王禎晗)
黑龍江“追雷行動”護佑最北生態屏障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這里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莽莽林海是我國北疆最為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生態功能區和木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
今年,大興安嶺地區森林覆蓋率由2020年的85.2%提升至86.3%,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年服務功能總價值已達7975.03億元,14年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漠河市、呼瑪縣、塔河縣及大興安嶺地區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山野林間駐足張望的狍子,公路上不怕人的山雞,時隔半世紀再次現身的東北虎……無一不在證明,莽莽林海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一部綠色生態傳奇背后,離不開氣象部門的助力。
野生動物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曾經的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讓人長久銘記,更讓身在林區的人們深知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氣象,則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線。
“我們聯手氣象部門共同實施‘追雷行動’,利用瞭望塔、無人機、有人機、衛星遙感等多種手段,確保雷擊火早發現、早出動、早撲滅。”大興安嶺地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田鵬說。
氣象部門強化生態修復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每年作業影響面積達到3.6萬平方公里,有效降低了森林火險等級。自2012年起,大興安嶺地區氣象部門就致力于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隊伍建設,建立了“一隊一車一場站”的氣象服務保障體系。今年5月,大興安嶺地區氣象局通過氣象衛星監測到火情熱點信息,立即通知防火部門,較當地實際發現火情時間足足提早了5個小時。截至11月,大興安嶺地區全年科學高效處置34起雷擊森林火災,連續7年實現“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工作目標。
今年是大興安嶺地區開發建設60周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10周年。在新起點、新征程上,大興安嶺林區需要不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而氣象部門將持續探索“增綠”之路,為書寫更高質量的生態答卷增添一抹新“綠”。(李哲)
寧夏:荒漠化防治的“寧夏經驗”
12月4日,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上,寧夏首次代表中國在聯合國向世界推介荒漠化防治技術和經驗。
寧夏地處西北內陸,被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毛烏素沙地環繞,生態環境脆弱。作為全國省級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寧夏堅決扛起防沙治沙重任。科學治沙團隊里,氣象工作者是不可或缺的一員。
位于毛烏素沙地南緣的鹽池縣,曾經風沙肆虐、滿眼焦黃、貧窮困苦。2000年,鹽池縣提出“生態立縣”,探索出了“草為主、灌為護、零星植喬木,封為主、造為輔、重點抓修復”的防沙治沙模式。如今,鹽池縣荒漠上布滿了沙生植物,當地自然資源、林草等部門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信息在建、技、管、用上下功夫,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進一步縮減。遙感監測數據顯示,鹽池縣近5年非荒漠化面積增大2.79%。今年11月,鹽池縣委書記王海寧對氣象部門為防沙治沙做出的貢獻表示肯定。
不僅在鹽池,近年來,寧夏氣象部門以黃河和賀蘭山、六盤山、羅山“一河三山”保護治理為重點,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助力推進“三北”重點生態工程建設。
在騰格里沙漠東南部的中衛市,沙坡頭區林草局在制定“國土綠化”行動工作計劃前多次與氣象部門開展專題會商,在氣象部門建議下將今年3萬余畝檸條林的點播種植時間定在了8月下旬。區、市、縣三級氣象部門積極對接,為此次行動定制了精準的空地立體定點專項人工影響天氣增雨作業保障計劃。
9月4日上午,人工增雨飛機按照計劃到達種植區域,開展盤旋式定點增雨作業。據測評,當天該區域降雨量普遍在15至20毫米,土壤滲透深度達到了20厘米左右。13日,氣象與林草部門聯合開展人工造林出苗情況調查,沙坡頭區灌木造林區檸條籽全部發出新芽。
11月下旬,寧夏生態氣象遙感中心利用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結合植被覆蓋度遙感反演技術,對寧夏中部干旱帶開展遙感監測,為地方政府和林草部門下一步荒漠化防治策略制定和方案優化提供支撐。
冬日的騰格里沙漠,一排排光伏電站熠熠生輝,昔日的生態脆弱區走向了綠富共興,氣象守護助力西北生態屏障更加堅實。(雒璇 康雄 賀彥玲 馬海斌)
陜西:“精”監測“拴牢”毛烏素流沙
位于陜西與內蒙古交界處的榆林市,地處毛烏素沙地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黃河“幾字灣”核心區,曾是飽受風沙與水土侵蝕危害的重災區,沙區占榆林市面積的56.1%。幾十年來,榆林人書寫了關于荒漠治沙的綠色奇跡——860萬畝流動沙地基本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治理。但這并不意味著治沙大功告成,用當地治沙勞模和干部群眾的話講,毛烏素消失的是流動沙丘,而不是沙地。重建毛烏素沙地生態系統,恢復千年之前曾經的水草豐美,仍然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陜西氣象部門聚焦“拴牢”流沙,不斷提升精密監測能力,推動了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快速發展。
2021年,陜西氣象部門與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定邊縣委、縣政府緊密合作,共同成立了定邊生態氣象聯合實驗室。依托榆林定邊特有的實驗條件和工作環境,氣象部門圍繞生態氣象觀測、現代農業生產、白于山區生態修復氣象保障、鹽堿灘地綜合利用、風沙灘區生態修復提升等領域,先后申報并成功落地多個國家級項目,為榆林乃至陜西的生態氣象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氣象科技支撐。
為了進一步提升荒漠草原過渡區植被生態監測精度,陜西氣象部門在榆林神木、西安涇河和寶雞太白等地建設生態氣象自動觀測站,對植被生態、生態系統碳循環等實現了分鐘級自動觀測。通過收集植被指數、植被覆蓋度、空氣溫濕度、土壤體積含水量等關鍵指標數據,進一步提高衛星遙感監測精度,為荒漠化綜合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最新衛星遙感數據監測顯示,2023年,陜西省植被覆蓋度均值達到73.46%,高覆蓋區域占比超過53.85%,與往年相比,延安、銅川、咸陽、渭南等地的植被覆蓋度增加超過3%,年際對比監測評價達到“增加”等級。
昔日的沙海如今已披上綠裝,成為林地、草地和良田。陜西省的綠色版圖向北延伸400公里,黃河流域的年均入黃泥沙量從2000年之前的5.13億噸降至2.12億噸。陜西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拴牢”流沙的省份。(馬楠 王娟 閆婷)
河北:部門合作固沙造林添綠
河北省是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也是“三北”工程重點攻堅區,其中,位于河北省太行山東麓的保定,是白洋淀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區、生態支撐區。
眼下,在保定市望都經濟開發區的保定文冠果良種繁育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棚室內忙著育苗,以待明年春季進行栽植。
文冠果是一種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畝產收入可達2.5萬元。保定市氣象局結合氣象觀測和衛星遙感資料,綜合考慮氣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科學制定保定市文冠果適宜種植區劃圖,推動當地充分利用土層較厚、水利條件好的宜林荒山荒地,已高標準完成文冠果種植6萬畝。
這是保定氣象、林草兩部門聯合探索出的一條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共贏的防沙治沙之路。近年來,保定市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科學有序開展防沙治沙,持續推動“三北”防護林建設。除上述創新舉措外,雙方還積極完善相關指標,健全信息共享機制,開展“三北”工程區自然資源調查和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科學評估全市“三北”工程建設和防沙治沙質量成效。
圍繞當地推動新造林與原有森林資源融合發展,構建國土綠化、森林資源保護長效機制的部署,氣象、林草兩部門通過分析可能影響和誘發林業有害生物的溫度、濕度、降水、風向、風速等,聯合發布林木有害生物監測預警信息,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議;積極分析不同種類的林木生長氣象適宜條件,推動當地采取多種治理模式,持續建設千畝、萬畝以上規模化林場示范區。
尤其是4月以來,保定氣象部門還與各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省城市森林健康技術創新中心等單位在保定西部山區的淶源、易縣、曲陽等地,聯合開展了林草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
今年以來,保定市共完成1.3萬畝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種植,經濟林新建和提質增效面積4萬畝,林下經濟新增面積2.5萬畝。(馬洵 安海濤)
(責任編輯:張林)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